“郑大人,解大夫既然事情已经解决了,那我等就告辞了。”几位大夫对着解睿,郑知县拱手行礼道。
“诸位,自便。”郑科回礼道
闻言几位大夫便都转身缓步离开,几位大夫离开后郑知县开口说道:“来人去把东西拿上。”
一旁的家丁闻言退下,一会家丁回来手上托这个托盘,托盘上放几对银元宝。
“解大夫请收好,这是答应的赏金。”郑科说道。
“郑大人客气了,解某就却之不恭了。”
“哈哈哈,解大夫无需客气,这是应当的”解睿假装将钱放入怀里,实际上放到了之前的储物小袋当中。
“看着天色也该吃中饭了,不若解大夫就留于舍下用一顿便饭。不知解大夫意下如何。”
“这多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解大夫不要拘谨。”
“既然郑大人盛情难却,那解某在推脱倒是显得解某虚伪了。”
“解大夫,客气了,来人吩咐下去,告诉厨房今日府上有客多准备些菜。”
“是,老爷。”一旁的丫鬟闻言回答,并欠身行礼后转身离去,去安排准备事宜。
“解大夫,请稍作歇息中饭一会儿就好。”
“那就有劳了。”
“解大夫客气,一顿便饭而已,不算什么。”郑科心想:这解睿医术高明,和其打好关系没有坏处。
解睿问道:“对了,郑大人关于令公子的病情解某还有些疑惑的地方,想要当面问一下令公子还望郑大人能够允许?”
“可是犬子的病情还有问题。”
“这倒不是,令公子的病症已经治愈,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慢慢静养几日便可,郑大人还请放心,只是解某对令公子的得病原因还有些疑惑,故而有此一问还望郑大人海涵。”解睿解释道。
“原来如此,些许小事,自无不可,解大夫请随我前来。”郑科伸手坐请。
解睿随着郑知县有来到后院,看到知县夫人,给其子喂粥郑文看着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其精神已经比刚醒的时候好了许多。
“夫人,先等一会关于文儿的病症,解大夫还有一些问题要问文儿。”
“是,老爷。”知县夫人闻言后退到一边。
“对了夫人,解大夫今日要留于府中用餐,你去厨房看着点,好好安排一下,别出了什么纰漏。”
“是,老爷,那老爷解大夫妾身就先行告退了。”知县夫人对着郑科,和解睿欠身行礼解睿也拱手回礼后便转身离开。
这时郑文身上有一缕微弱的气运向着解睿飘出,融入到气运玉鉴里“果然治病救人也能得到气运只不过,有些稀少但也总比没有强,如此看来,倒是可以在此地开一间医馆,没事的时候修炼,治病救人也可以得到些气运,反正我也准备现在着博邑县落脚,修炼一番增加些修为,不然凭我这三脚猫的本事,出去随便遇到个有点儿本事的,妖怪就得唧唧。”解睿心里想到
“文儿等会儿解大夫,有些问题要问你,你一定要如实回答听到了吗?”郑科对着自己儿子说道。
“是,爹。郑文见过解大夫。”郑文对着解睿拱手行礼道。
“郑公子,有礼了敢问郑公子得病当日是去哪里,见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解睿问道。
“当时我与几个同伴出城玩耍,走到了城西的一片地方,后来我与同伴走散,在那个地方迷了路,然后来天渐渐黑了,那里又起了浓雾,更找不到出去的路我就哭了起来,有一道金光闪过,剩下的便记不得了。”郑文回忆道。
解睿闻言心里想道:“浓雾迷路鬼打墙?应该是有什么邪物出没,郑文勿入了其阴气范围才会迷路,金光闪过,看来是有人出手了,既然有人出手,看来不用我操心了,再说就我这三脚猫的功夫也管不了,嗯,不管了,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这解大夫小儿的回答可是有何不妥?”郑科关心的问道。
“奥,并无不妥,估计是令公子年龄尚小又加上迷路,惊恐之下产生了些幻觉,故而才患上了如此病症,以后注意些,这几日调养一下身体就好并无大碍。”解睿回道。
“好,解大夫的嘱托,郑某记下了。”郑科放心的说道。
又过了一会,一个丫鬟跑来,说道:“老爷,夫人说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您和解大夫过去就餐。”
“好,知道了,解大夫,请吧正好今日郑某休沐,可以与解大夫小酌几杯。”郑科说道。
“有劳了,解某就却之不恭了。”解睿回礼道。
“你就留在这里吧,照顾好少爷。”郑科对着赶过来的丫鬟说道。
“是,老爷。”丫鬟回道。
“解大夫,这边请。”郑科伸手作请,解睿随着郑科来到饭桌之上。
解睿到时放桌上已经坐有两人,看到解睿与郑知县来到,都起身行礼。
这二人一位身着劲装,身体健壮,有武者风范又有干练之气,手掌上磨有老茧看的样子便是常年握刀。
另一位,身着长衫外袍,面蓄长须,文人风范,手指上磨有老茧,应是常年握笔。
“来解大夫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即是的好友也是我得力干将,这位身着劲装的是本县的捕头宋刚,长年练武在东昌郡中也是排的上号,另一位是本县县丞,施秀文管理县中文书之事常年握笔。”郑科解释道。
“这位呢是解大夫,医术高明,文儿的病便是解大夫给治好的。”
解睿拱手行礼道:“见过宋捕头,施县丞,解睿这厢有礼了。”
二人回礼道:“解大夫客气。”
“好了,大家都不要再客气了,都赶紧入座开席吧不要拘谨。”
闻言解睿等人便都入座,旁边侍女为其倒上酒水。
郑科举杯说道:“今日之宴,一是为了宴请解大夫,二是为了庆祝犬子得以康复,这几日小儿患病郑某是忧愁万分。
多谢,解大夫妙手回春治好了小儿。”说着郑科举杯敬向解睿。
其余二人也举杯敬向解睿,解睿连忙回敬道:“不敢当,不敢当。”
酒桌之上,郑科问向解睿:“解大夫是那里人氏?这今后又有何打算啊?”
“解某自小跟随师傅隐居在山中,出师以后游走四方。来到此地后,觉着博邑县民风淳朴准备在此落脚,下午准备去置办房屋,开个小医馆。”解睿回道。
郑科好心道:“如此甚好,那要不我让府中的管家跟着解大夫,解大夫初来乍到有府里的管家,跟着也好方便行事。”
“那解某在此先谢过郑大人了。”解睿客气回礼道。
郑科咧嘴一笑说道:“哈哈哈解大夫客气,小事一桩,不必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