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国,自开国以来,朝廷便一直承载着“三天书”一说,分别是记载着历朝历代事件的《天官史记》;记录当朝大事的《通天笔箓》;以及占卜未来的《推天演论》。
这“三天书”本是由历朝历代的“八大国栋”中的“天官冢宰”掌控,可自当今天子“昭明帝”登基后,便任命“榜首丞相”负责“三天书”。
按理说,“八国栋”是妥妥的亲皇派,对天子的指令那是说一不二,倒是首丞相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人为官多年,三朝元老,天子对他都很是恭敬,更主要的是,这首丞相为人做事还不偏不靠,要想在他手上查阅点秘密,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即便如此,天子仍是把这“三天书”全权交予了这位老臣,可见对其重视到何种程度。
大统十六年二月十五日这一晚,凌州江南道发生的事,是注定要被纳入《通天笔箓》之中的。
这一晚,死了太多的人,凌州有名的刺客:“羽刃客”——马伯乾,御风界八境,与易小师父交战近百回合,被击入倚红楼内,重伤不醒,不过,后来的事,这位兄台,就是长眠了。
临州蜀道一门,“蜀道十四手”的老七:“毒翁”——杜山魈,御风界九境,还未曾见全他那让人闻风丧胆的“五毒功”,很是不幸,让易轻尘的“天罡符箓”与楚三歌手中的“承影墨锋”合并击杀。
“九朝阁”持双锤的秦百川,御风界三境,为保易轻尘小师父,舍身就义,那发黑的面首,根本再无生还可能。
临州“蜀道十四绝”的“琴瑟绝”关门弟子,一死一傻,持竹瑟的白面小生,为救师叔杜山魈,被楚三歌那一剑的余波,刺透毙命。而那使用琴律的慕容素素,最初仅仅是大惊之余,久久不清醒,可到后来,因为楚少黑的那一敲,算是彻底傻了。
那晚,在场唯一清醒的楚少黑,手持“黑凤刀”,拖拉着半残的左腿,一步步向那仍是发呆的慕容素素挪去。
慕容素素的双眼,直勾勾的盯着一处,是那白面小生的尸首所在的地方。
他与她自小游山嬉水,琴瑟交融,接触世事后,她不是没担心过他会离开,可,仅仅是离开,而不是眼前这般情景。
她的脑子里,正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报仇,要雪恨,要弄琴,要清醒。可她那副身躯好似早已不听支配一般,做不出任何回应,即使看着楚少黑持刀一步一步向自己走来,也没的反应。
她就那么直愣愣的望着那把刀,被高高的举起,又狠狠的落下,那轨迹好似一轮银月,划过眼前这空荡的夜空,划出耀眼的一道光虹,好美啊。
只是,那刀在她那嫩白的脖颈处,停住了,仅仅引来一股微微清风,缭乱了她的发丝,惹来发丝一缕,飘飘坠落,似能见声。
老黑的刀停了,平日里来寻自家少爷命的仇家不在少数,楚少黑手上自然也不会干净。
寻常处理起那些仇家尸体,连眼皮都不眨的楚少黑,这一瞬间发现,竟下不去手!
他想起了少爷曾经无意间说过的那句话:
“这狗日的世道,活着要比死了难,男人如此,女人亦如是。”
他的刀停了,刀又转了,最后只是用那刀柄,敲在了慕容素素的神经处,使其昏过去了。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敲,却耗尽老黑心神,然而老黑的那口气并没有松,他望向远处仍在瘫死废墟中的马伯乾,又再次挪去。
看着那早已经不知是死是活的马伯乾,谁能想到这家伙是那平日里让寻常人家,闻风丧胆的刺客。
黑凤刀又一次被举起,落下,这次,它没有停。
那颗大好头颅滚落,老黑腿下一抖,就跪了下去。
老黑环视一周,看着被震晕的妹妹,看着不知生死的自家公子,看着身负重伤的易小师父,看着早已经凉透的秦百川。他抱着头,杵在了地上。
他恨,他恨自己无用,眼睁睁看着重要的人一个一个倒下,他恨,他恨他只能威胁疯癫的女子和无力还手的废人。他恨,恨为什么唯有自己如此清醒。
也没容他思考多久,突然感觉到整个地面在颤动。老黑知道,是另一队护卫赶回来了,他赶忙起身,因为,在这些护卫赶来之前,他还需要做好一件事:替少爷藏好那枚剑柄。
潜藏在“朝雾郡驿”那一队人马回来了,纵使这些人随着王爷久经沙场,可见到倚红楼内外的惨烈,仍是心有怵动。
领兵之人,见到这等场面,当机立断:救人!
同时,火速派人手去搜寻,失踪的那些楼内侍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其中马队里绑着一人,楚少黑一眼辨认出,那是江南道“徐家”的大公子,徐家老爷过世的早,徐家全权由“徐娘”打理,徐家也只有这一个儿子,可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徐家近些年的家产,更是被这徐家少爷败的所剩无几。
看来,此次负责联络江南道与镇疆道情报往来的,是这徐家公子了无疑了。
楚少黑看到那徐家公子毫发无损,再看看自己周围。那是怒发冲冠,强忍伤痛站起,持刀就要奔去。
“别别别,别让那家伙靠近我,官爷官爷,您答应我只要我交代,您饶我不死的,官爷!官爷!救救我,救救我!不能杀我,我家可是有头有脸的人,杀我事大,杀我事大啊!”
那领头之人,脸上不留一点神色,还未等楚少黑提刀靠近,拔出“煞风刀”!一刀砍下那徐家公子的脑袋,不仅如此,一扯缰绳,胯下那马仰蹄一踏,正中头颅,血肉一地。
“不杀你?我何以去见死去的兄弟!”
那日夜,镇疆王府向连夜帝都上奏,大致意思就是:
临州蜀道一门,派遣‘毒翁’——杜山魈、以及‘琴瑟绝’座下两名弟子、联合凌州江湖人士——马伯乾、镇疆道倚红楼等,因货物走私一事,刺杀凌州江南道徐家与镇疆道阎家两家公子。刚巧,镇疆王义子楚三歌带队巡查,发现贼人不轨,奋起与贼人拼死一搏,手下秦百川就义,楚三歌重伤不醒,护卫重伤无数,可徐、阎两家公子抢救已晚,但我宸国将士拼死方不辱圣恩,将一干贼人全部击杀,还望圣上为我宸国子民讨个公道。
奏折落款处,还特意将寻常写着的“臣弟弘业上奏”,改成了“宸国镇疆王启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