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余杭县
县外一简陋的房屋外,一位中年大汉拿着手中的信。
他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他,却如同北方历经风沙的脸上转有欣喜的神色。
他是凌操,今年已经三十二岁,而立之年却仍然只能在县外田边居住,县中闻名的他,却连小吏都没有机会担任。
凌操年少时轻狂,为县中游侠,企图闻名乡里搏取前程,一直到二十六岁才娶妻生子,直到如今也没有作为。
现在少年时认识的全柔却能写信给他,推举自己做官,效忠的更是交州牧龙编侯士燮的儿子。
凌操对交州并不是很清楚,但如今诸侯混战,交州之人打到扬州,正是自己出头的好机会。
功名的渴望让凌操对放在眼前的余杭县令十分欣喜,平民出身的他有这样的机会,是多少年也遇不到的,是否所托非明主,也不是他应该去想的。
一身武力的他就该去拿命去搏一搏前程,不为自己也要为的儿子搏一搏。
哪怕是自己死了,只要有了官职,凌家就能摆脱平民,可以称之寒门,也是极好的。
看完手中的信,凌操站在桌上,轻轻一跳,将信藏在屋内房梁上。
凌操并没有怀疑全柔是否在骗他,全柔是钱塘全家人,名声极好,骗自己对他并没有好处。
随后凌操到屋内看着只有五岁的小凌统,小凌统因为玩耍疲惫正在睡觉,被子没有盖住全身,而是露出一条腿和小半个肚子。
凌操走到凌统身边,轻柔将有些破旧的被子盖住凌统全身,悄悄的退了出去,嘱咐正在织补衣物妻子后,径直走出。
凌操拿着手中的长刀,去找之前能够信任的乡人与游侠,一人之力当然不能成功,全柔找自己也是因为自己在余杭县影响力较大。
余杭县中多有游侠儿,轻行乡里,意图闯出名声,搏取前程,可即使少有名望,真就能做官任职么?
即使其中优秀者,没有家世的人,不过仅为县中小吏,直到老去罢了,所以多数游侠儿宁愿横行乡里,自由自在,也不一样做这样的官。
可如果跟着自己,搏取前程,以往能做小吏者,能更进一步,以往能力稍差的,做个小吏,或者得些财物成为富家翁,以后未必不能因此而成为豪强。
这足以打动这些游侠,也足以打动乡人。
凌操看起来粗犷,但并不傻,他找的人都是即使拒绝也绝不会泄密的人,若是大大咧咧的传出去,那肯定会失败。
凌操奔走两天,仅得四十多人愿意跟随,其余人并没有胆气跟随凌操直接叛乱,毕竟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真的舍出这条命,真的很难。
但是表示绝对不会泄露消息,害了凌操。
凌操这一日聚集四十多人,带着刀剑,分批入城。
因为都是本县人,刀剑藏起,看守城门的兵士也不会仔细搜查,随随便便就放凌操等人进城。
凌操带着这四十多人进城后,在县府较近的一处聚集,四十多人同时将刀剑抽出,周围行人吓得仓皇逃窜。
凌操也没管行人,手中刀指向县府,大喝道:“搏取前程,尽在今日,随我杀!”
凌操首当其冲,带着手下冲锋,聚集处距离县府不过五十多米,转瞬间就近在眼前。
县府门口两个看门小吏看到这么多人向自己冲来,亡魂皆冒,哪里敢反抗,急忙往县府内跑去,顾不得守门职责。
余杭县令听到门外喊杀声,心中疑惑,难道有叛贼直接冲破城门冲入城中?
县令急忙从位置上站起,随着身边县丞一起想走出县府,去城中兵营集结县兵。
可还没出府,就见到一大汉提刀带着手下向自己冲来,见大事不妙,县令立马想到跪地投降。
凌操哪里在乎县令是否愿意投降,反正自己成功便是余杭县令,这个县令为人也昏庸贪财,不如砍了。
凌操只觉得挥舞出平生最大力一刀,带着对前程期望的一刀,县令当即身首异处。
这一刀震的凌操虎口发麻,抬眼一看,连手中的刀都出现豁口。
县丞看到县令结局如此,当真是瑟瑟发抖,觉得凌操凶焰滔天,腿一软也跪在地上,不敢反抗。
凌操看面前这个浑身瑟瑟发抖的人,抬刀问道:“城中军营在何处?带我过去。”
县丞自然是引凌操过去,不敢怠慢,县令已死,自己可不想做刀下亡魂。
余杭属于吴郡内县,兵力不多。因为县令并不重视,训练也不足。
县丞带着凌操很快就来到城中兵营。
在兵营门口凌操看到营内士兵三三两两,并未训练,相当懒散。
营内士兵也看到凌操等人,看身后人都提着刀剑,气势凶恶,身边还跟着个畏畏缩缩的县丞,哪还不知道是来了叛贼。
兵营中有血气的几人拔刀拿矛,大声喊道:“如今有反贼作乱,随我杀贼!”
说完向凌操冲去,可感觉回应很少,脚步稀疏,回头一看,仅有十多人愿意跟自己冲锋。
其他人有向后靠去,有想翻墙逃生,还有人跪地想要直接投降,不由得让人心生悲愤之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冲锋仅有十数人,胜利当然没有可能,这些人心生死志也足以让人心生敬佩。
凌操带着手下,轻松解决这几人,光是凌操一人便砍翻四人。
凌操看着兵营中其他懦弱士兵,心生感叹:勇敢悍不畏死的,偏偏会死,懦弱而不敢作战的,反而能活。可人们偏偏喜爱勇敢的,厌恶懦弱的,我却要杀死勇敢之人,接受懦弱之人的投降,真是矛盾。不过如果是敌人,还是懦弱之人更好吧。
凌操轻松占据县中军营,四处城门那几个守城士兵更是不在话下,凌操就这样轻轻松松拿下余杭,只有三个人因为军营反抗之人受伤。
凌操成功占领余杭,没有对城中百姓做什么,都是乡亲父老,约束属下也很容易。
有不少乡人见凌操成功后投奔凌操,足有两百多人,凌操用乡人代替之前城中士兵。
手下有人忧虑太守盛宪会派人征讨,凌操直言已经投奔士徽,得到士徽相助,不必害怕。
凌操腰上悬挂官印,看向铜镜,镜中之人颇有威严,再想到已经穿上锦衣,不比从前的妻儿,对铜镜笑道:“大丈夫当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