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然而,万事也只有开了头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人生是由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免不了同陌生人打交道。当你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能否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关键就是看初次见面时的谈吐表现。
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好的评价。这种表现包括语言和一些策略性行为,这些表现有助于我们在与人初次见面的短短几秒钟或几分钟内树立良好的形象。
然而,具体该怎么进行印象管理也是有技巧的,我们需要考虑在特定情境中实施“讨好”行为的道德因素及恰当程度。一旦印象管理策略实施不恰当,往往会使结果适得其反。
第一印象很重要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人员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的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展示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在初次与人交往时,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直觉来定位所交往的对象,并以此来判断交往对象的性格、人品等,在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概念来源于一个关于印象形成的实验:
让被试者看写有六个形容词的牌子,内容是一样的,只不过顺序是颠倒的。第一张卡片上是“勤奋的、聪明的、冲动的、嫉妒的、爱批评的、顽固的”。第二张卡片上是“顽固的、爱批评的、嫉妒的、冲动的、聪明的、勤奋的”。
实验之后,两种方式测试出来的结果是,大家都愿意和第一张卡片上描绘的人交朋友,因为被测试者觉得这样的人更善于交际、更幽默和更能使人心情愉快。
另一位心理学家也曾做过同样的实验:
他让两个人完成一组类似的任务,在同样的条件下,甲在开始的几个项目上完成得很成功,然后业绩持续下降。乙则在开始的几个项目上完成得糟糕,但后来业绩稳定上升。甲和乙都做对了30个测试项目中的15个。然后心理学家找到一些人来预测甲和乙谁接下来的表现会更出色,结果大家在观察了甲和乙的业绩后,他们都预测下一个阶段甲会做得比乙好,他们觉得甲很聪明,因为他开头的业绩比较好。
由此可见,在人际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第一印象对人际沟通和交往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那如何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心态、外部形象、言行举止等。
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在人际沟通和交往过程中,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喜欢和积极乐观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往往能带给大家欢声笑语,解除心中的郁闷、疲劳,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相信每个人都不愿意和孤僻、自傲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忧郁的神情经常让你脸上的微笑消失,和他们在一起你经常会有一种不安或恐惧感,因为他们只关注负面的东西,他们对生活充满抱怨。
一个阳光的心态包括: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爱和具有感恩的心。只要心中有爱,世界每天都有阳光;只要你每天都有一张微笑的脸,那么你周围的人就会给你千万个微笑;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爱周边的每一个人,那么周边的每一人都会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一个人的外部形象常常向人展示他是谁、他的自我感觉如何。在人际沟通和交往中,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直接来源于外部形象,如仪表、服装、饰物等。在交往中,对自己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形象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有的人懒得花时间去斟酌自己的服装搭配。有时,他们一件外套一穿就是一个月,袖口和领子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污垢,自己也习以为常,照样穿着上街、逛商店、会朋友。当看到那些商学院的学生衣着随便地进入教室时,有些教师心里就直犯嘀咕:“这些人能成为我们明天的主管人员吗?”
在我们可以留给别人第一印象的所有因素中,最容易变化的是服饰,最讲究技巧的也是服饰。得体的穿着与人本身的身材、年龄、性格相搭配,同时也讲究与场合相搭配。根据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巧妙地打扮自己,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
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达着一个人的个性、身份、涵养及其心理状态等多种信息,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服饰往往可以表现人格。”一个人穿戴什么样的服饰,直接关系到别人对他个人形象的评价。服饰穿着要符合整洁大方、得体和谐的原则。
千万要留心你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就是它的核心。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很容易被别人认可、接受,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从而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言行举止的最高标准就是谈吐优雅,优雅的谈吐就像整洁的仪表,会使人觉得身心愉快。如果你能习惯运用高尚文雅的辞令,即使偶尔开个玩笑,说些俏皮话,对方仍旧能够感受到你内在的涵养气质,而乐于与你交谈;相反的,如果你行为举止粗鲁,满口粗话,则会让对方认为和你谈话是件辛苦的事,甚至是浪费时间。因此,平日应该练习谈话的技巧和优雅的举止,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妙语点睛
我们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与陌生人初识,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初次交往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此次交往的失败,甚至对此后的前途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尽量塑造好第一印象,抓住人生的每个机会。
重视自我介绍
当我们与不熟悉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都有一种要了解对方的愿望,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因此自我介绍随处可见。自我介绍是一种自我推销的口头表达方式,在社交活动中经常用到,它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与陌生人打开交流之门的一把钥匙。
必要的自我介绍应该做到两点:第一是体现自己的价值观,第二是得到他人或团体的认知。因此,自我介绍这一程序是使自己融入社会的关键。
自我介绍会对在社交活动中给人的第一印象产生微妙的影响。一次出彩的自我介绍,往往能够成为与人有效沟通的桥梁,我们对一个人的好感、好印象,常常是从时机恰当、大方得体的自我介绍开始的,不管新朋友、新同事还是薪客户皆是如此。如果能运用好自我介绍这把钥匙,那么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人际交往中,你都能够得心应手;反之,如果自我介绍平淡无奇,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那么你的交往活动也就意义不大。与人交往时,不管你是主动自我介绍,还是经由他人代为介绍,都不应该表现得太冷淡或者太随便,因为让人印象深刻的互相介绍是双方正式谈话最为重要的一步。
尽管如此,我们有时还是会忽略自我介绍的技巧,心里难免会认为:“介绍别人我可能还需要琢磨,但介绍自己应该是张口即来的——我难道还不了解自己吗?”
其实,很多不合适、不精彩的自我介绍,恰恰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导致自我介绍的时机、内容和形式不尽如人意。因此好的自我介绍,是需要一些技巧来辅助完成的。什么时候需要自我介绍呢?我们所熟知的,包括应聘新工作、开会发言、商业谈判、演讲辩论、参加聚会等。什么场合需要自我介绍呢?一般是有陌生人在场时,介绍自己方便大家认识。或者在大型的比较正式的场合,介绍自己以显示对这个活动的重视和尊重。另外一种场合,就是当别人忘记自己姓名的时候,及时的自我介绍是表达一种体贴和友好的态度。自我介绍的场合要视情形而定,如果都是熟人,或在十分熟悉的会议上,就不需要自我介绍了。
自我介绍是一种拉近双方关系的语言艺术,这种艺术需要以真实诚恳、热心礼貌为基础。进行介绍时,你的话语要能够使人感觉亲切,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要善于把握每次自我介绍的时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与人第一次见面进行自我介绍时,有的会感到畏怯紧张,有的会很随意。例如,“您好,我叫杨光,今年刚毕业,很高兴认识您”“张总,你认识我的朋友李丽吧,她是一位广告人”。这样的介绍就太过普通,下次见面时对方也很难记住你的名字,更不知道你具体是做什么的。所以,在做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掌握技巧,这样才能让别人记住你。自我介绍不是简单地自报姓名,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介绍是一种学问和艺术,它需要掌握许多必要的技巧。
1.找准时机
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应试求学时,在交往中与不相识者相处时,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做自我介绍时,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都要进行自我介绍。要在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进行介绍,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
在聚会中,主人一般会先做自我介绍,因为他是整个聚会的焦点,有必要让大家先了解一下。其他场合的自我介绍需遵循一个原则:地位低的人应先做介绍,以便让地位高的人了解自己;相对年轻的人要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接下来长者再做自我介绍以回应。当然,在实际交往中,若你的地位比较高,但对方不太懂得礼仪,那么也可先介绍自己,避免双方尴尬。
2.把“我”说好
自我介绍少不了说“我”,给别人留下怎样的印象,关键就是看你如何把这个“我”字说好了。有人在自我介绍时每句话都有一个“我”字,听众怎么会不反感呢?有的人说“我”时语气特别重,语音有意拖长,似乎想要通过强调“我”来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更有甚者说“我”时得意扬扬、咄咄逼人。这样的人在自我介绍时不过是在孤芳自赏罢了,这样做只能让人认为他骄傲自大。
所以,在合适的时候平和地说出“我”字,目光亲切、神态自然,才能让他人感受到一个自信、自立而又自谦的好形象。
3.独辟蹊径
通常情况下,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业、学历、特长或兴趣爱好等,但像这种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几乎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因此,要想让别人记住你,自我介绍时就要与众不同,以独特的方式去介绍自己。在自我介绍时,尽量选择使对方感到有意义又觉得顺其自然的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己“推销”给别人。
4.详略得当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需要全面、详尽,不仅要把姓名、身份、目的、要求讲清楚,还要介绍自己的经历、学历、性格、专长以及兴趣爱好。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有时候应讲一些具体事例。求职应聘时,就要做到这些。
为了适应某种情境的需要,自我介绍有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在自我介绍中运用“以点带面”“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巧妙注释
“自报家门”是自我介绍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让对方准确听清自己的名字,往往要对姓和名加以注释,注释得越巧,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对姓名的注释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而且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口才。
一个人的姓名,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或折射着凝重的史实,或反映时代的乐章,或寄托着父母的厚望。因此,推敲姓名能令人对你印象深刻,有时甚至会令人动情。
在与人沟通时要注意,自我介绍只是沟通的开始,做好自我介绍,仅仅是好的开始,要使沟通顺利,谈得有趣,谈得投机,还要注意交流的态度。你的言行举止都在向别人诉说着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同陌生人或平时很少打交道的人交流时,应避免傲慢与偏见,尤其在最初的几分钟里,一定要心平气和、全神贯注、不失礼节地倾听。只有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才能使接下来的交流顺畅愉快。
※妙语点睛
自我介绍态度要诚恳,表达要花样新颖,这样才能显得有个性,从而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拉近距离的艺术
闲聊,是我们社交中再常见不过的一件事了。最常见的事,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有些人认为,人是因为无聊,所以闲聊,闲聊没什么讲究,想什么就说什么。怀着这种心态的人,很容易把闲聊变成无聊。其实,社交性质的活动,多半都是从闲聊开始的。有的人之所以能说会道、交际广泛,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一流的闲聊功夫。
事实上,闲聊是谈话的开始。它会将谈话不知不觉地过渡到真正的谈话中。越精通闲聊的人,越能在谈话开始后占据主动。
在看似不重要的闲聊当中,口才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废话”,看似没有什么意义,但只要闲聊得投机,就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人们通过闲聊,在轻松的气氛中加深彼此的了解,由陌生变成了朋友。
闲聊一般都没有一个特定的话题,天马行空,可以由美食购物聊到世界战争,可以从电影聊到原子弹。但是在寻找话题的时候,最好不要涉及政治与宗教信仰这两个主题,因为这类话题最容易引起激烈的争辩,而将原来的轻松场面一扫而空;最好谈一些小的、不重要的事情。
人们在闲聊这件事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见面就从对方所从事的工作谈起。我们总以为,和医生谈开刀、和运动员谈打球、和商人谈生意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殊不知,他们一年到头做同样的事情,已经够烦的了,如果你在业余时间或休闲时间还谈及这类事情,很可能会让对方心烦气躁。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最讨厌和别人谈政治,可是偏偏许多人都找他谈政治,还自以为此举可以讨好他。
那么,到底应该谈哪些事情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阅读报纸和杂志,以增加各方面的常识。不然,除了“你好吗?”“今天天气不错啊!”之外,接下来你就不知道要聊些什么了。
闲聊中不要当无“聊”分子,无“聊”分子在交际中是不受欢迎的;而那些口才高手则善于打破沉默、谈笑风生、能带动会场气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这种人不会让场面尴尬沉闷,他们懂得适时转变话题,让大家都有台阶下。
闲聊聊些什么呢?平时除了你所关心、感兴趣的话题之外,你要多储备一些和别人闲谈的资料。这些资料应轻松、有趣,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买东西上当,语言上的误会,或是办事摆了个鸟龙等,这一类的话多数人都不会反感。如果把别人闹的笑话拿来讲,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对于那个闹笑话的人就未免有点不尊重;讲自己闹过的笑话,开开自己的玩笑,除能够博人一笑之外,还会使人觉得自己为人很随和,很容易相处。
惊险的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话题。特别是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的惊险故事,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怎样应付一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样机智地或是幸运地在间不容发的时候死里逃生,都是人们永远不会漠视的题材。
未婚女人喜欢谈论美容与购物,已婚女人则更愿意谈论儿童教育、夫妇之间怎样相处、亲友之间的交际应酬、家庭布置……
夏天谈游泳,冬天谈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都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兴趣。兴趣、爱好方面像盆栽、集邮、钓鱼、听唱片、看戏,什么地方可以吃到美味的菜肴,怎样安排假期的节目……这些都是一般人很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来表演、足球队前来比赛的时候,或是有特别卖座的好戏、好影片上演的时候,这些更是热门的闲谈资料。
在一些工作应酬的场合下,也可使用闲聊来结识陌生人,从而扩大自己的人际圈。但是,在不同的场合闲聊必须要掌握分寸。
在任何会议或商业聚会开始前或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可以闲聊。利用闲暇时机听听对方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自己评估及最终调整行为方式,为进行成功的商业会晤做好准备,在会议期间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商业环境以外遇到商界同僚的时候可以闲聊,例如在鸡尾酒会上或在某娱乐场所。若要充分利用这次社交偶遇,你就应对业务只字不提。不要在社交和商业聚会上谈业务,那样有悖商业礼节。建立了联系以后,就为以后在更恰当的时间和氛围内进行实质性的商务谈判打好了基础。
在进行访问前的阶段,可以穿插一点闲聊,但不要时间过长。主要话题是受访人较关注的问题,比如有关受访人兴趣、球赛、投资等内容,这样轻松的聊天可以使谈话的双方有几分钟的时间互相适应,同时也适应环境,可以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为切入正题做好准备。适当闲聊对沟通关系有很大帮助,而且能使自己了解对方本身及其背景。季节、气候、旅游、热门话题、流行趋势是对对方不了解的时候比较好借用的话题。
在商务交友会或客户的办公室里,要进行恰当的闲聊,就必须敏锐、善于观察,可设法借助办公室的装饰品来引起话题。此外,看看你能否在对方身上发现什么可以用来引起闲聊的物件,诸如胸针、丝巾等。如果你注意到这些物品,并在闲聊中提及它们,那就表现出你想对其有更深入了解的意愿,这有助于你引起对方的注意,建立联系。
即使不处在严肃的商业环境中,闲聊的艺术仍然是重要、有益的。你在派对、体育赛事或在你孩子的活动项目中碰到的人,没准有朝一日会对你的职业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闲聊时,要尽量避免与对方进行私人话题的讨论,避免与对方建立过密的个人关系,以免最终丧失了独立性。另外,在任何场合下闲聊时,不要事事非问明白,问话适可而止,这样他人才会乐意与你闲聊。
经常与他人闲聊,可以消除他人的戒备心理,使对方感到你平易近人,能较好地进行沟通。无论你想搭讪陌生人,或者初次见面出现冷场,又或者你只想打发时间,都可用闲聊的方式开始。
※妙语点睛
闲聊是你与陌生人拉近距离、结交朋友的好方法。通过闲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便能很快成为朋友,甚至变成一生的知己。
避免冷场的方法
在与人谈话时,难免会遇到冷场的情况,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更容易陷入尴尬的局面。如谈至某一时段或某一话题时,双方突然都静了下来,话题进行不下去了。这种冷场有时候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说的内容根本不感兴趣,有时候是因为一方说的意思和对方的理解有偏差。冷场的尴尬会让人觉得不自在,也会冷却彼此之间的好感,从而破坏了双方的第一印象。
一位男士向人际专家请教,他和女朋友感情很好,但是因为最近分居两地,只能打电话联系,但是每次打电话总是冷场。两边都保持静默是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他们的感情挺好,但是这种沉默使彼此之间没有了安全感,好像因为分隔两地感情就淡了。
这位朋友拿起电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个话题说完紧接着就没有了话题,这就出现了冷场。
拿起电话聊天就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如果出现冷场反而会起反作用。那么,应如何避免冷场呢?
1.少指责,多赞美
在谈话中,我们要避免对某事、某人做出情绪化的判断,因为这些论断会使对方觉得不舒服。谈话中,不需要太多的判断和批评,如果非要为对方提些意见或建议的话,最好以平和友好的态度说话,避免引起对方的反感,带来冷场。人们通常都希望得到赞美、支持和表扬。赞美不是表面尚的阿谀奉承,虚伪巴结,而是发自内心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即便一个人做错事,他需要的也是别人的理解,而不是僵硬的指责和空泛的鼓励。但注意不要虚伪地奉承,而是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赞扬。赞美在谈话中会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避免冷场。
2.看对象,找话题
谈话中的冷场也可能是由于互相或某一方听不懂造成的。我们在谈话中要根据谈话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话题。比如,我们不能和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不宜和一位哲学教授闲谈农业技术的话题。谈话的主题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我们要多花时间和精力了解对方想要进行的话题,不要不经过大脑开口就说。当然,没有刻意准备的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这种需要应变的谈话技巧训练成自己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会避免谈话中冷场的出现。
一般的闲聊可以随意些,可以聊些日常生活的琐事,或说些笑话或讲讲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还可以把你新学会的一首歌唱给对方听。仔细想想,这是有很多话题可以打破冷场的局面。
良好的沟通中,交流的双方分别会担任发送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的角色。交流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主动承担交流中的责任,避免冷场。
美国作家莉儿·朗帝说:“永远不要不读报纸就出家门。”脑子里没有知识和信息,跟人交谈就难免会冷场。所以,多增加知识储备,多了解社会信息动态会为我们在谈话中提供丰富的谈资,减少冷场。
如果进行第一次交谈时,沟通数语就陷入冷寂或沉默,我们要积极选择恰当的话题继续谈话。如果你发现自己没什么话好说的时候,不妨从当天的新闻里找找要聊的内容,比如国际局势或你们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或者是报纸的热门报道,也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一些要谈论的话题,比如大厅的装潢,房问的装饰,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你第一次和陌生人谈话时,心里会比较紧张。这时,你可以试着把对方想象成自己的一个好朋友,然后放下心里的不安,用友好和温和的态度和对方谈话。
要避免冷场还要记得当某个话题无话可说时,我们一定要果断地结束这个话题。换一个更有趣、积极的话题,但要注意以积极乐观的主题开始,不要一开始就抱怨你的工作、老板,人们一般不愿意听这些。话题可以是你的一次旅行,一些有趣的见闻等令人感兴趣的事情。
谈话中有时虽然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与人交谈,但只要我们用心寻找,仍然可以使交流有效地开展。我们可以以天气作为开场白,以“天气真热”“真冷啊”“今年的气候怎样啊”等开题;和上了年纪的人可以说说与健康有关的话题,聊些关于健康的新闻或食物,还可以谈论些关于家庭的话题,谈谈与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父母的感情。另外,吃穿住行都可以作为谈论的话题,在出现冷场的时候作为谈资。
在许多特殊场合,比如男女青年第一次见面时,由于是初次见面,彼此不了解,不知道该谈些什么,极易造成冷场;你被通知到应聘单位面试,和应聘者面对面交谈时,如果你不懂说话技巧,也容易造成冷场;有时交流双方有一个人性格内向,生性腼腆,沉默寡言,这样即使另一个人滔滔不绝,但在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时,也会出现冷场;还有的是双方志趣不同,即使两人都很擅长交谈,如果说的“不合拍”,也难免会出现冷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特殊场合避免冷场局面的出现呢?
(1)在和对方沟通之前,要搜集对方的相关信息。比如,对方的兴趣爱好、对方的职业等。比如从事编辑的某女士与当老师的某男士第一次约会,女士就可以问男士具体教什么课,.周多少节课,如此便可以避免
冷场的尴尬了。
(2)善于察言观色。如果是和陌生人交谈,我们之前没法掌握他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察言观色了,特别是刚开始沟通时,可以通过对方的话语来分析他的兴趣爱好,得知他的兴趣爱好后,我们就可以引导他谈论更多的内容,冷场也就不会出现了。
对于谈话中出现的冷场,我们要具体分析,及时寻找合适的话题,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这样才能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
※妙语点睛
无话可说是沟通中的尴尬境地。话题是找出来的,只要你主动,冷场会很快化解。
说好开场白,成功了一半
前美国总统里根曾经到复旦大学礼堂发表演讲,面对一百多位师生代表,里根总统在开始正式演讲之前,说道:“来华之前,我碰到一位你们复旦大学的留学生,她要我代她向谢希德校长问声好。”随即,他转向谢校长说:“现在,这个口信带到了,请您打个电话告诉那位女同学,她的电话号码是……”
里根总统话音未落,就立刻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一位美国总统,竟如此认真负责地替一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带口信问候她的校长,而且还居然记住了她美国宿舍的电话号码!
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同一些陌生人打交道。初次见面的开场白很重要。好的开场白给人亲热、友善、贴心的感觉,能够很快消除彼此问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与人交往时,第一句话往往就能决定交谈的深浅度。一句动听的开场白,很可能是双方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己;一句不入耳的话,很可能破坏交谈气氛,失去结交朋友的机会。说好开场白至关重要,它是一把打开陌生人心扉的钥匙,更是一张登堂入室的门票。
在一些场合,许多人我们从未谋面,初次见面,说话不能问个好就没有回音了,这样达不到社交的目的。说话就要懂得开好头,开启适当的话题,这样才能打开局面。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攀认式,例如攀亲友、攀老乡等。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关系网,只要彼此留意,就能够发现双方往往会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交叉点,找到了交叉点,就能迅速消除陌生感。
菲律宾前总统科阿基诺在访问中国时,首先抵达的不是北京,而是沿着有中国血统的菲律宾人当年走过的路线,直奔祖籍福建省龙海县鸿渐村。在那里,她拜访叔叔、祭祀祖宗,与乡亲攀谈。她对乡亲们深情地说:“我来中国不仅是为了国事,也是为了个人家事,因为我既是一国首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这个村庄的女儿。”女儿回娘家,娘家自然待以百倍的热情。科阿基诺的重访故里,为其成功访问北京拉近了感情距离。
攀亲拉故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两个人之间沟通的那扇门,不止现代人如此,就连古人都善于运用这种方法来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开场白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忘年之交。短短的一句话就拉近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你是南开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的?我也是,你是哪一届的,应该是我师哥吧?”既然是校友,又是同一个专业,陌生感自然就减少了很多。
“你也是杭州人啊,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听到这熟悉的乡音,真让我激动啊!”
这种初次见面互相攀认式的谈话方式,很容易搭起陌生人之间谈话的桥梁,使人在短时间内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从而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敬慕式的谈话方法给人一种贴心的感觉。对陌生人的才华、能力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不过要注意掌握分寸,敬慕要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否则会让对方产生厌恶感。
“您的作品我曾拜读过多次,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谓受益匪浅!没想到今天竟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荣幸之至啊!”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一直渴望去桂林一饱眼福呢,很高兴能认识您这位桂林的朋友。”
“以前只在电视和杂志上见到过您的美貌,今天能一睹您的芳容,真是明白了何为倾国倾城啊!”
真诚的问候给人一种亲切、友善的感觉。问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好的问候能快速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一句问候语往往包含了三层含义:我把尊重送给你;我把亲切送给你;我十分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万事开头难”,和陌生人交往时,说好第一句话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这句话要传递出你的热情、友善,并且能激起对方的谈话兴趣。这就为顺利进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说好第一句话,并不只局限于与陌生人的交往中,还要渗透到朋友、夫妻、亲人交往之中,这样可增进友情、巩固爱情、温暖亲情。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看到并赞美自己的长处。那么,初次见面交谈时,我们应该投其所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指出对方的长处并赞扬一番,这样的开场白能使对方高兴,从而对你产生好感,进而激发交谈的积极性;反之,倘若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对方的短处,伤及对方的自尊心,交谈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被誉为“销售权威”的霍依拉先生有自己独特的交际诀窍:初次交谈一定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一次,为了拉广告,他前去拜访梅伊百货公司总经理。寒暄之后,霍依拉突然开口问道:“您是在哪儿学会开飞机的?总经理居然能开飞机,可真不简单啊。”话音刚落,总经理就兴奋起来,谈兴大发,广告之事当然不在话下,霍依拉还被总经理热情地邀请去乘他的自备飞机呢!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人相处一辈子却形同陌路,而有的人却一见如故。好的开场白能够使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在短暂的时间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把谈话轻松愉快地进行下去。
※妙语点睛
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与人沟通的前几句话甚至是第一句话,往往左右着最终的成败。
如何在交谈中展现自己的魅力
魅力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表现。谈话中的人格魅力,就是在语言交流中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的个性化表现。在谈话中尽情展现你的魅力,能够赢得听者的信赖与佩服。如果初次见面对方为你的魅力所倾倒,感到意犹未尽,那么他自然就会盼望第二次见面,这就是沟通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在初次交谈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呢?
(1)尊重对手。尊重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个人的性格体现。一个懂得去尊重别人的人必定会得到信任,他人也乐于与你沟通。
有一天,苏东坡与老和尚一起坐禅。老和尚问苏东坡:“你看我打禅像什么?”苏东坡想了一下,并没有回答,同时反问老和尚:“那你看我打禅像什么?”老和尚说:“你真像是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听了这番话,心中暗暗高兴。于是老和尚说:“换你说,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心里想捉弄一下老和尚,便说:“我看你打禅像一堆牛粪。”老和尚听完苏东坡的话淡淡地一笑。苏东坡高兴地回家和小妹谈论起这件事,小妹听完后笑了出来。苏东坡好奇地问:“有什么可笑的?”苏小妹斩钉截铁地告诉苏东坡,人家老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当你骂别人的同时,也是在骂自己。
从批评者的言行能看出其眼界和见识。人的心里想些什么,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这正好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风范和内涵。一个人在骂人的同时也成为别人讨厌的对象,用言语捉弄人,必定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而一个良好的沟通应建立在彼此尊重之上,这样才能达到谈话的成果。
(2)豁达开朗。在一次聚会中,一位老先生说,我曾经与一位女导演真诚地谈恋爱。后来,我到国外留学,一去就是两年,我和女导演的联络因此也越来越少。在回国之前,我特意买了一枚钻石戒指,准备给她一个惊喜,然而半路上得知,一个月前,她已和某男影星结了婚。我一气之下把戒指扔进了大海。几天后,我回到了国内某市,在一家餐馆喝闷酒,鱼端上来了,我心烦意乱地塞进嘴里,刚嚼了两下,忽然牙被一个东西硌了一下。你们猜,我吃着了什么?”
“那枚戒指。”大伙儿一齐说道。
“不!”老人诡秘地笑道,“是一块鱼骨头。”“哈哈……”
人们被老者这突如其来的答话逗乐了,人群当中突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现场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众人都为结识了这样一位虽然陌生但却性格朗的老人而感到高兴。
豁达开朗,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谈话中传达给听者的是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人们从中不仅能获得快乐,还能减轻某些方面的痛苦和压力,在赢得别人好感的同时又赢得了友谊。这正是谈话的魅力所在。
(3)宽容忍让也能使你的魅力增值。
新战士李艳在一次班务会上发言时,无意中涉及了老兵王林的某些问题,王林误认为李艳是有意在班长面前出她的丑,便连珠炮似的数落了李艳一番。事后有人对李艳说:“你怎么不顶她?”李艳说:“事情终会弄明白的,即使王林不明白,你们大伙不也都明白吗?”从那以后,王林还经常向别人散布说李艳这人专会巴结班长,爱表现自己。对此,李艳也一笑了之,她说:“我帮班长干活儿是应该的,别人不帮大概是有原因的,要么累了,要么有别的事要做。班长有事我帮助做,别人有事我也没看热闹啊,时间长了她会了解我的。”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王林对李艳的人晶有了全新的认识,主动向李艳赔了不是,全班战士也都乐意和李艳共事。
宽容是生活中永不坠落的太阳,是获得友谊的灵丹妙药。在与陌生人谈话时,由于种种原因,难免会引起他人的误解。此时,如能保持宽容的心态,回馈。
(4)善良真诚。
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弗莱明家门口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
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问道:“他是你的儿子吗?”农民不无自豪地回答:“是。”绅士说:“我们订立一个协议,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能像你一样真诚,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让你自豪的人。”弗莱明答应签下这个协议。数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发明了抗菌药物盘尼两林,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
有一年,绅士的儿子,也就是被弗莱明从深沟里救起来的哪个孩子染上了肺炎,是什么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是盘尼西林。那个气质高雅的人是谁呢?他是二战前英国上议院议员老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
真正打动人心的讲话并不在于说得多么流畅,多么滔滔不绝,而在于是否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如果你能够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你的真诚,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而对方也可能由于信任你进而喜欢听你说话,更进而喜欢你的产品。
谈话要留有余韵,不需要华丽的言辞,不需要花哨的技巧,只需要你尽情展现自己的魅力。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说出的话让人回味无穷,你的魅力就会得以展现,他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被你吸引,成为你的朋友。
※妙语点睛
展现你的魅力并不是要你在别人面前故作姿态,或者压抑自己,而是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这样你才会魅力四射。
告别语很重要
在初次见面中,人们普遍比较重视开头,万事开头难,而对于结束谈话,人们往往不够重视。话说完了,说声“再见”就结束了。
其实,结束谈话并非如此简单。我们还得了解“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相对而言,在人和人交往的初期,也就是在彼此间还比较生疏的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更重要;而在交往后期,即在彼此之间已较熟悉时,近因效应的影响则更重要一些。然而,在初次的人际沟通中,近因效应更容易让人记忆持久深刻。因此,在初次见面时与人沟通时既要重视好的开头,又要重视好的结尾,不然头开得再好也无济于事。总之,第一次和陌生人交谈,切忌虎头蛇尾。
有些人天生反应就有些迟缓,一坐下来就忘记了时间,以至于打扰主人太久,浪费了主人宝贵的时间。这时有些人会直接下逐客令。有些人则修养甚佳,不好意思有所表示。不过,心里的焦急总会在表情上或行动上表现出来,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就是主人偷偷地看表,而这一点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
如果你在与人初识的时候,谈话中发现对方瞄了一下钟表,就应该立即做好结束话题的准备,起身告辞,只有这样才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没完没了地说下去,对方会由不耐烦转为厌恶,反而得不偿失。
有些人频频看表之后,发现对方依旧没有告辞之意,这时就会直接问对方:“现在几点了?”如果对方仍然没有意识到。他可能会说:“啊!已经十点了!”如果这样说对方还不明白,那就真是个十分迟钝的家伙,你就可以对他下逐客令了!
如果在见面之初就说好结束的时间,也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另外,在交谈结束后,还要考虑运用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而不是简单的“再见”二字。
1.征询式收尾
交谈结束前,你根据自己的“谈话使命”综合“交谈情况”,即目的与交谈后的吻合情况向对方征求意见、说明、要求或建设性的忠告、劝诫等,这就是征询式收尾。
“第一次见面,没有精心准备,如有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当你与下属交谈工作结束时,你应说:“你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和意见吗?”
“你在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吗?只要有可能,我们将尽力帮助你解决……”听者也应同样征询对方:“除了工作之外,你对我还有其他意见和看法吗?如果现在想不起来,日后尽管提,我是不会计较别人对我提意见的方式的……”
在交谈艺术中,征询式的收尾往往给人以谦逊大度、仔细周到和深沉老成的印象。运用征询式的收尾,对方听了无疑有一种心悦诚服、备感亲切、心心相印的感觉,从而取得融洽关系、发展事业的良好效果。
2.道谢式收尾
道谢式收尾,在交谈艺术中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它的基本特征是用讲“客气话”作为交谈的结束语和告别话。道谢适用的场景和对象是最广泛的,无论是上下级、同事、亲朋好友还是熟人、邻舍以及初交者之间都是适宜的。
如果一次同志式的思想启迪性交谈行将结束,可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怀,我感激不已”“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谢谢你的盛情款待”“赵先生,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我一定按您的指教去做。谢谢您了,再见!”结束。
3.祝愿式收尾
这种收尾方式的特点是,不仅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和情趣性,而且还具有极大的鼓动力,如再加上适当的口语修辞,它的效果无疑会非常显著。例如,“再见吧,路上保重。祝你一帆风顺”“祝您成功,恭候佳音”等等。
“时间不等人,生活就是拼搏,抓紧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我想你是这样一个人,再见!”
“一个伟大的男人就应该具有不凡的气概。只有经得起磨难,才能砥砺出刚强的锋芒……让我们都成为这样的男人吧!再见!”
结束交谈的表达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够驾驭情境,正确审视对象,选择得当的话语,那么,不仅会非常得体,而且还会余韵犹存,感人至深。
4.邀请式收尾
邀请式收尾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社交手段向对方发出礼节性的邀请或正式邀请。前者的效用体现了“客套式”所需的礼仪,后者则表现了友谊的生命力。
“客套式”邀请:“如果您下次路过北京,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再见!”正式邀请:“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后天下午5点请你到我们家吃顿便饭,那时我们再详谈吧。再见!”
上述两种邀请式收尾语,在社会交际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客套式”邀请是一种礼节,正式邀请更是一种友好和友谊的表示。运用这种结束语,无疑是符合社交礼仪的。
最后,沟通结束后一定要注重礼仪。比如,到别人家里去做客,说话的时候虽然十分愉快,可是告辞出来时,才刚刚跨出大门一步,就听到身后的门被“砰”的一声给关上了,相信无论是谁遇到这种情形,本来愉快的心情都会凉半截。也许对方是无意的,可是对于客人来说,心中总会有些猜疑,而原来畅谈甚欢的会面也会因此而一笔勾销。所以,分手时的印象可以左右整个会面的结果,是成是败,最后一刻的表现显得相当重要。
有个人曾经与一位女明星会面,那个人现在仍然对那个女明星念念不忘。这位女明星聪慧可人,固然是令人喜爱的原因,但是真正令这个人无法忘怀的,还是当他们分手时她对这个人说的话。当这个人起身告辞时,
她诚恳地对那个人说:“今天听到你的一席话,感到受益匪浅,这些意见或许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对我有较大的帮助!”
女明星所说的这番话使那个人如坐春风、永生难忘。后来尽管没有和她有第二次见面的机会,可这个人非常关心她的情况,就是由于她对这个人说了那番话的缘由。
这位女明星在面谈的过程中给那个人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如果她的表现只是到此为止,那么这个人可能会在不久之后就忘掉了那个女明星,但是由于她在最后的一刻使用了加强印象的心理战术,恰当地运用语言的力量,给那个人留下了怎么也忘不掉的深刻印象。这种做法并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的企图,但是让对方对自己更有好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分手前一刻说出你对当天会面的感想,可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措辞要恰当,否则会抹杀原来的效果。你可以使用“绝对”“非常”等一类有强调意义的句子来表达你的感受,这样能够使对方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不断地夸奖对方,会被误认为太阿谀,而最后分手时几句赞美的话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妙语点睛
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会使对方感到意犹未尽,盼望再次和你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