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好像很小就开始喜欢上了喝咖啡。
一开始是因为看到电视剧里那些商务白领优雅的拿着咖啡杯,津津有味的细品着,显得特别高端有格调的样子,我非常好奇是什么味道,后来和家人一起逛超市的时候,心心念念的跑到饮料区,毫不犹豫拿下了雀巢的速溶咖啡,回到家满怀期待的冲泡好以后,浓郁的咖啡香瞬间四溢,那是10几岁时,第一次品尝速溶拿铁,入口的一刹那,感觉像是在喝板蓝根!味道略苦,但醇厚,带一点回甘,味道和想象中的美味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过却有一种让人回味和留恋的魔力!也许那是咖啡因在作祟吧!心里对咖啡的好感,就在那个时候,逐渐开始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更替,在我20岁之后,速溶咖啡已经满足不了我的渴望,渐渐的我想要更深层次的懂得怎么喝咖啡,对什么样的口感算是好咖啡产生了兴趣;尝试了很多风味,拿铁、卡布奇诺、美式、焦糖玛奇朵、摩卡......等等,因为常去喝咖啡,也因此结识了咖啡店的老板,他告诉我:牛奶、咖啡的比例,咖啡豆的产地、品种、品质及新鲜程度,萃取时间,甚至是奶泡打发的过程和角度,以及拉花,都决定着一杯咖啡口感与质感!在他的指导下,我的嘴巴越来越挑剔、舌头越来越敏感~索性后来老板直接叫我品尝他学徒做的咖啡,然后发表品尝之后的感受...
说真的那家店除了老板和老板娘做的咖啡,口味深得我心之外,学徒们都还有待加强!时间上把握不好,口感要么过浓,要么过淡,偶尔还会焦掉...每次我发表完意见,老板也会再品尝学徒做的咖啡,指出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他们店里,没有达到要求的咖啡师连出杯的资格都没有!我记得有一个女咖啡学徒,坚持学了半年左右,最简单的美式都不能出杯,只能不断练习,拿来品鉴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导致她怀疑人生,最终选择离职放弃了咖啡事业!
品咖啡其实是一种慢生活的状态,个人觉得一个优秀的咖啡师,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并和速食时代的某巴克等品牌的快消咖啡区分开,真正喜欢咖啡的人一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品质,而非营销的结果。
从牛奶到奶咖,再到冰滴,像极了我们人生不同的每个阶段,每种状态...
小时候,想要快快长大,大人总说要多喝牛奶,才能长得高、长得快;是啊,人类本身就是哺乳动物,奶本身就是成长阶段的能量的来源,算是一种必须供给品!
我喜欢问自己问题,深深的思考,在内心找答案:
1、牛奶像人生的哪个阶段?
2、奶咖像人生的哪个阶段?
3、冰滴像人生的哪个阶段?
4、品尝冰滴的时候加点牛奶会是什么味道?
你觉得你现在生活状态,像哪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