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自第一次太古神贤约定之后,这片莽苍大地便被划分成九州。
太古时期早已无从说起,太古神贤也都已随流年湮灭,但好在这百万年来,神州之上始终流传着独属于他们的不朽传说。
对于声名于史,芸芸万姓是不敢奢望的。大抵普通人所求,不过名利。只有大贤者,或为言,或为教。或为礼,或为乐。加上建树文字,寓传世人,或许能一窥长生,死而不腐。
锦州,地属九州东南一隅,以文章锦绣而垂名于世,故此得名。
锦州之内,名山大川天然有之,古圣遗迹历来不少。
锦州之人,生而为学,一生修经治典,文章不缀。当世文坛能称宗者,如陆龙起、周颜之、许浮生等人,无一不是师出锦州境内大郡——饶郡的娥湖山院。
“娥湖,在郡内灵清山之侧。所谓娥者,仙子也。传说太古时期,有天仙名为女娥,素爱游历名山大川,一日游至灵清山,便在此流连逡巡,以至于误了神庙点卯的时辰,被销仙籍,罚在此化身为湖,娥湖由此得名。你们可知,仙女为何会流连于此?”
饶郡丰德城内城,一座露天的茶坛屹立。坛高丈余,呈圆状,周长约有十丈。坛上有两个五丈余高的泥金人形雕像:一个仰天长啸,怒目金光,作奋笔疾书状;一个温文尔雅,满目含笑,作提壶倒水状。
若是有人胆敢对这两个雕像不敬,任你是有财有势,或是有名有贤,恐怕都会淹没在饶郡郡民的悠悠口罚之下。因为这两个雕像,正是上古圣人——南词文圣辛见豪和茶圣陆羽郎。当年他们或闻名于此,或生长于此,于饶郡或者锦州来说,都有着深刻情感。
此时坛上铺着一卷地席,一位瘦峭冷峻的文士此时正跪坐于上。
他头系纶巾,脚蹬木屐,正是仿照当年辛见豪的穿着。一手执羽扇不住轻摇,一手倒提茶壶,壶嘴直往口中送去,晶莹的水珠顺着长须滑下,印着春日一丝金黄。
读书、喝茶,是饶郡人的骄傲,也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这人唤作李道公,乃是娥湖山院的清山院长,是娥湖山院两山一湖三位院长中的一位。也不知从何时起,娥湖山院便有在此一年四讲的规矩。或许是为了纪念身后的山院开山祖师辛见豪,又或许是一种文道传承的责任,李道公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们师兄弟共八人,李道公排行最末。前五位师兄早已闻名于世,六师兄张显之是娥湖院长,七师兄王佐之则是灵山院长。一门俊杰,早就在锦州赢得了“娥湖八龙”的美誉。
“当年师尊曾说过,只有最差的弟子,才会留下来操持山门。”李道公看着早已被围挤得水泄不通、里外三层的高坛四周,不由得无奈一笑,又略微摇头,轻声自言自语:“学问不分高低,在哪都是一样。”
李道公却不知道,在郡民眼里,他却是饶郡三根顶天柱中的一柱,撑起饶郡的一片天。因此李道公讲坛授课,使得一郡沸腾,贩夫走卒,三教九流趋之若鹜。他刚才的娥湖起源一说,虽然带着玄幻色彩,饶郡的郡民也早已听过百八十遍,却还是个个喜闻乐见。
这不一个小老儿听完娥湖传说后,立马伸长脖颈,嘶哑着声音红着脸颇为矜骄的说到:“自然是我灵清圣山,春夏为灵,秋冬为清,孕有清灵仙气才使仙女流连忘返。”
小老儿刚说完,周围便爆发了山洪般的掌声和夸赞声。灵清山作为饶郡的骄傲,小老儿的话自然无人唱反调。而且灵山春夏孕灵,草木清翠,又沾染雨露,常人在此时登山,便会觉满眼琳琅,不见清山所踪。秋冬草木凋零,青黄之色伴有云蔼环绕,常人便只能看到清山所在,灵山却又在云深不知处了。只是这道理,锦州三岁小儿都知。
听得众人的赞许,小老儿就好像喝了几壶子好酒,不觉有些醉有些飘了。他很是骄傲,脸上愈发显的红辣。
“说得好,老先生所言不差。”李道公听得小老儿的话,赞许的点点头,又摆手作下压状,待得周围议论声停了,才朗声道:“当年先祖师辛见豪避难娥湖,感此地灵气,渐渐断绝尘念,在此开山立院,著书立说,从此成为传说。而娥湖山院自此名人辈出,享誉神州,也为本州挣得文章锦绣之称。”
李道公略微停顿,抿了一口茶,瞥见众人不住点头,并无异议,这才又说到:“夫文为传世之道,也是锦州之本。今在春分之日,应万物生长之时,我清山一院在此收徒,成三九之数。年龄在二七之上,三七之下,能过考核者,即可入清山院。”
“什么?”李道公甫一话落,便引起轩然大波。往年清山院收徒,都在秋季霜露时节,今年却提早了两季。并且往年收徒都在百人之数,怎么今日端的只要二十七人。这种明显的缩减,一时令郡民们无所适从,这其中不乏有从广信城、上阳城等其他城池迢迢赶来的人。议论之声顿时如波开浪裂,经久不息。
或许是早有准备,李道公一如平常,连身子都不曾晃动,冷着那张万年严厉的脸道:“收徒不在众寡,只问天资根骨。若天资上佳,虽则一人,我亦心满意足。若根骨稀松平常,纵有万人,娥湖也一概不收。”
虽说今年这收徒是刻薄了些,但是锦州的文风确是很强的。除了娥湖山院,其他的书院数不胜数。得益于良好的启蒙与教育,民众对于李道公的话大抵还是认可的。著书立说,文章传道,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大多数人,还是要操持着低下的生意过活一辈子。
早有学子迫不及待的抢问到:“不知今年清山院的考题又是甚么?还请大先生指教。”
不得不说,他的话引起了在座所有学子的共鸣。
李道公闻言,不急不缓的站起身,先是对着辛见豪的雕像郑重作揖施了一拜,引得在场所有人一同朝拜。然后又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一卷册子,竖着展开,擎在手中,笑到:“今年考题,出自先祖师一篇千古名词,其中有一句——气吞万里如虎。故今日只有一问:何为气?请各位作答。”
考题一出,震惊四座。
有人辛苦押题,却不得所旨,面如死灰。
有人正中下怀,似有所得,胜券在握。
有人满脸苦恨,更有人暗暗在心内嘀咕起圣人辛见豪,说些大逆不道的话来。
“各位,肃静。”李道公只是笑笑,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温和,带着些许得意地说道:“众所周知,先祖师这雕像原石,乃是圣人陶自谦取自黄泉下界,历十年碧落幽泉洗刷,又经天外离火,灌注先祖师文脉精血,百般锤炼而成。此雕像一成,便有冥灵离火相随左右,等闲污佞不能近身。此火乃是文火,虽不能燃世间百物,却可以燃文脉精纯之血。各位只需将答案写于掌心,将手靠近先师雕像,凡是能燃起冥灵离火,且这火越旺者,即为越优秀。”
一口气说完,李道公看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人群,又补充道:“记住,手心靠近即可。先祖师的雕像,不可触摸,不可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