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五日,天空阴郁,北风呼啸,刮起阵阵飞雪。
山林中,十二个猎人踩着冰雪前行。他们头戴狼皮帽,身穿毛茸茸的貂裘,背着行军包,双手戴着厚棉手套,脚着翻毛皮靴,手中还拿着各种武器,穿行在茫茫山野之中。
这次高二郎亲自带队,要翻过莽莽山林,进入蒙古草原。随行的人,大都是本地猎户出身,对这片山林很熟悉。杨高雀在前开道,苏意断后。
这条山路,高二郎走过好几回,但还是小心翼翼。地上的积雪,会给人错觉,认为山路平坦。有的积雪下是沟渠,人若踩上去,会深陷下去。吃不准的时候,会拿长棒探路,敲打几下地面。有经验的猎人,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应该说,他们不是进入蒙古草原,而是进入蒙古丘陵地带。若进入蒙古草原地带,那真的是自寻死路,他们不敢与蒙古骑兵较量。至于山地战,他们还有一点优势。
山路崎岖,时有断头路。树木越来越少,沟壑丛生。周围的景象为之一变,大都是光秃秃的石头,灌木稀疏,积雪厚实。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地方,连动物也没法通过,天空不见秃鹫的踪影。
杨高雀走过这条路,还是要经常停下观看四周景象,而后凭记忆,继续摸索前行。
至于遇见断头路,也难不倒他们。备有绳索、绳梯、铁钉、轱辘,还有两辆鸡公车的零件。
杨高雀扒开了一处积雪,磐石缝隙之中,露出一颗硕大的铁钉。他用力试了试那颗铁钉的牢靠程度,觉得还能用。
“王党项,结绳梯,我们爬下去。”
“是!”一名长相凶残的汉子,将一副绳梯扔在了地上,绳索一头系住铁钉,而后将绳梯放下去。
与其他乡兵不同,他的左肩上有坎肩,还有个铁架子,因为他是鹰兵,那个铁架子是留给雄鹰歇息的。
在天空盘旋的两只雄鹰,就是他与哥哥王西羌的猎鹰。两人有少数民族人的特点,卷发、深目、鹰钩鼻。不过,他们早已不会说西羌族语言了,一口本地方言。祖辈留给他们的遗产,只剩下放鹰的技艺。
猎人都有很强的记忆力,这群乡兵都在记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条生财之路。在蒙古丘陵地带,生活着一些过冬的动物。或许下一次,他们可以自己组织打猎。不过,这要凭运气,闹不好,遇见打猎的蒙古人,那是不死不休了。
像这种断崖路,都不是很高,最多高二三丈了。就像一个个跳台,又像是一个个怪兽。过了一个跳台,还要过下一个跳台,没有捷径可走。这种跳台很滑,需要分外小心。万一摔下去了,通常也没大碍,因为地上积雪很深。但没人敢直接往下跳,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北风并不凛冽,都不用戴口罩。高二郎身体早已康复了,但他还是戴着口罩,以防万一。他是那种怕热不怕冷的人,对于北方的寒冷,反而特喜欢。像在这种寒冷天气,在冰天雪地里穿行,连普通蒙古人也受不了。这须要一副强健的体魄,与生俱来的抗寒能力。
每个人身上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臭味,或者说是雄性动物的气息。脸上涂抹着一层厚羊脂,有一股羊骚味。不过,他们早已习惯了,并没觉得恶心。
此处就是边境线了,怪石乱翻,积雪冻成了冰。零落的石头缝隙间,长着树木、灌木,很有生命力的生长,以各种形态。那些树根是见缝插针,横向生长,裸露在外,改变了原有的形态。
偶尔能看见山崖峭壁上,有羚羊的踪迹。这种山地羚羊胆子很小,看见人类出没,在山岩上蹦跳,很快消息不见了。
乡兵们在岩石上的缝隙中砸钉子,是用子母钉,就是膨胀螺丝那样的钉子,嵌在岩石缝中。回程之时,这钉子就能绑绳子了,用以攀爬上数丈高的岩石。
只要肯付出精力,就能开辟这种人工的山道,用以走私,或是潜入邻国。若是和平年代,可成为一条生财之道。这并不是高二郎创举,也有猎人这么干。边境线上蒙古人潜入明境,也有这么做的人,抢一票就走。
在边境上,长城是时断时续的,主要建在人马容易通过的山坳。那些险山峻岭,是不用设防的。
乡兵们在岩石、树木上布好了一颗颗钉子,回程就变得简单了,而后是在此做记号,记住回来时的路。
天色变得暗淡,乡兵们准备露宿在这片乱石岗。杨高雀凭记忆,找到了去年使用过的一处洞穴,扒开洞穴口的积雪时,这群乡兵还不忘拉起一张网。这种洞穴里,很有可能有过冬的动物。
杨高雀拉动弓弦,笑道:“去年我们在此打到一窝獾,今年又来一窝。”
旁边几名乡兵会心的一笑,他们皆是有经验的老猎人了,一看地上的踪迹,就知道洞穴里有獾。
猎人布下天罗地网,猎物无处可逃,这次打了六只獾。篝火熊熊,铜皮锅里炖着獾肉,馕饼放在火旁热一下,沾点汤汁就能下咽,终于可以有个暖和的地方睡觉了。
对于他们来说,能有个洞穴安身,已是一件幸运之事。这可不是打猎时节,是要冒着巨大生命危险。
杨高雀用树枝在灰堆上,画了一条行军路线,说道:“这次我们往西北方向走,大概走二十里,那里有地热,还有一处温泉,长着许多青草,时有动物出没。我们能在那里,打到一些大型动物。再往北走,有一处山谷,长脚羚羊什么时候通过?就要碰运气了,大概在十几天之内吧。若是遇见蒙古鞑子,先打一仗,这是此行的第二目的。”
苏意问道:“那我们会遇见在此过冬的蒙古部族吗?”
杨高雀笑道:“蒙古部族有大量的羊马,赶到这里,吃什么呀?蒙古部族有固定的过冬地方,他们也有木寨、城市,不过,相对我们繁华的城市,简陋多了。这里主要是土默特部的活动区域,这个民族尚武,非常野蛮,有很强的独立性,连蒙古人也没让他们臣服。他们与蒙古国之间,更像是附属国关系。以个人战斗力来讲,他们比察哈尔族强多了。只是因为没大明扶持,在武器方面落后了,十年前,土默特人在与察哈尔人战争中,战败了,失去了板升城,没有东盐池。他们为了获得赖以生存的食盐,只能看林丹汗脸色行事了,奉林丹汗为蒙古共主。现在顺义王卜石兔和林丹汗又和好了,杀乌牛白马,准备联合起来,犯我大明边境。”
高二郎将木块扔进火堆里,说道:“山西镇此处将近二十年没打过仗了。土默特部人一直在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那里打谷草,偏偏放过山西镇的得胜关、磐石堡,就是一种战术上的隐忍,让这里的明军失去警觉性。只要土默特部人大举进攻,攻破了得胜关、磐石堡。另外六座要地镇羌堡、四城堡、得胜口堡、巡河堡、五家堡,还有26座墩堡、军寨,都很难守住。我们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家园。”
“放心吧东主,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提着脑袋,上战场。管他有多强,在‘二斤半’前,都将灰飞烟灭。”
苏意摩拳擦掌,叫嚷着。其他乡兵纷纷表态,没有一个歪种。
高二郎道:“敌人有数万人马,而且来去如风。我只有五百敢死队,这仗不好打。至于热兵器的威力,那要使用在恰当的地点。若遇见雨天,我们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你们要记住一点,在雨天,避其锋芒。我们只要适合的地点,适合的天气,与敌人打仗。千万不要被仇恨冲昏头脑,血债血偿留在以后。在我们实力还很弱小时,遵循游击战术。你们都要记住游击战术,十六个字的游击战真言记住了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乡兵们异口同声,背诵着游击战术的要诀。他们跟随高二郎出边境,可不是为了一场打猎。而是为了磨练意志力,坚守困苦的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生存。
虽然他们平时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吃饱穿暖,家有余粮。但高二郎还是时常带领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展开一系列军事训练,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高二郎起到身先士卒的作用,谁也不敢懈怠。
今晚还算好,有个挡风避雨的洞穴容身,乡兵们睡得香甜。因为高二郎就在他们身边,就是有了主心骨,没什么困难能够难倒他们。至于打鼾声、磨牙声、梦话声、及怪味,对于疲惫不堪的他们,已经无所谓了,一个个睡得香甜。
高二郎还在检查装备,主要是那只巨大的撒袋,那里面插满了重箭、飞箭。其他六个弓手,最多备有50支箭矢了。而他的撒袋里,装了120支箭矢。这是他在这片区域称王的资本,容不得半点马虎。
撒袋是盛装弓箭的器物,櫜盛箭,鞬装弓,多以皮革制作。弓囊为上宽下窄的袋形,箭囊为长方包形,二物合称为撒袋。撒袋来源于蒙语“撒答”,指装箭的袋子。
高二郎检查了每一根羽翎,触摸着羽尾,这才安心睡觉。
清晨,王党项、王西羌兄弟两人用獾肉喂鹰,那两头鹰抖动着羽毛,顾盼自雄。王党项吹响了铜哨子,两头雄鹰展翅翱翔,就像鹰兵一样,为主人探路。
随行有四只猎狗,很不安分的四处乱嗅,寻找可疑迹象。它们经过长期训练,都不太爱叫,非常警觉。前有猎狗开道,上有飞鹰巡视。敌人很难打伏击,乡兵们依旧保持警惕,三人为一组,分成四段,行进在山林中。
翻越了一个个怪石乱岗,地貌随之一变,树木开始多了起来,虽说还是冰天雪地,但在太阳高照之下,冰河已有开化的迹象。
溪水潺潺,蜿蜒流淌,带动一块块浮冰。一只狐狸在冰块上跳跃,逃到了对岸,裂开大嘴,对着人类笑着,好像是在嘲笑人类。
乡兵们继续走自己的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们只是匆匆过客。能在恶劣的环境之下,生存下来,那他们就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