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4800000020

第20章 贫贱不堪忧(1)

第1节笑富贵,千钧如发

通过劳动换来的名利和地位可以为人带来名誉、尊严和快乐,在这个意义上说名利和地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但如果仅仅为名利和地位蝇营狗苟、拼命钻营,把这两者当作人生根本的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生最可贵的不是名利、地位,也不是财富,而是生命和快乐。对生命有深刻体认的人,非常清楚未经劳动获得的财富都是不义之财,而财富不过是身外之物,是虚荣心的装饰品而已,这样的财富只会给人带来灾难。“笑富贵,干钧如发”就是对不义之财的鞭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贪婪之人为获得财富殚精竭虑,但他们并不会感到幸福,反而会为拥有的财富而深深忧虑,那些内心空虚、精神贫乏的人,在获得不义之财之后,只会狂纵无度地寻欢作乐,在穷奢极欲的生活中将财富挥霍一空,而他们的精神也就此枯竭。反观精神充实、心理健康、性格爽朗的人是绝不会被名缰利锁所束缚的,因为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是追求快乐和生命的价值。孔子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辛弃疾的“笑富贵,干钧如发”显然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表现出淡泊而开朗的胸怀。这句词来自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全词见本书“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一节。

我国古代思想中对富贵有过许多论述,那些先贤智者都表达出对富贵不屑一顾的态度,不但孔子表达过视富贵如浮云的思想,后代的许多诗人、学者和宗教思想家都表达过同样的思想,例如《景德传灯录》卷五《慧能传》中就记载过,六祖惠能曾说:“不生憎爱,亦如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静闲恬,虚融澹泊。”仔细品味这句话,是不是能读出陶渊明的影子呢?然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面对名利和地位,你怎样选择、怎样对待,表现了你的品格和修养。

明代重要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曾为我们指出了面对名利和地位的方法,他说:“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忤。”

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处利让利,处名让名”呢?这既是一种辛辣的讽刺,又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对于意志薄弱、修养低下的人来说,他们难以抵挡外在名利和地位的诱惑,是心灵丑陋、行为吝啬的人,他们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爱财如命,最终成为物欲的奴隶,这样的人数不胜数,而其命运往往是可悲的。

反观那些品德高尚、严于律己的人,都是追求内心快乐的人,并在淡泊与宁静中安贫乐道、乐在其中,因为一个品德高洁、性格疏朗的人,即使处于贫困之中,也能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假如丧失了纯真的本性,就会陷入贪婪之中。蒙田说:“富裕与贫困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看法,财富、光荣、健康也不像拥有者所说的那样美好和快乐。是好是坏,全凭自己的感觉,对自己满意的人才会高兴,而不取决于别人是不是对你满意。只有这样,看法才真实可靠。”(《蒙田随笔》第14章“对好坏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看法”)可见,名利和地位并不能直接导致快乐,真正的快乐出自内心,只有淡泊和视富贵如浮云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笑富贵,干钧如发”就是这种生命境界的诗化,如果不能理解这旬词的含义,就不能从对富贵的羡慕和追逐中摆脱出来。

明代有一首民歌,叫做《题钱》,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钱财对人的腐蚀和戕害,是可以引以为戒的,这首民歌写道:“人为你东奔西走,人为你跨马行舟,人为你一世忙碌,人为你双眉皱;细思量多少闲愁,明知铜臭是祸由,每日家蝇营狗苟。人为你招惹烦恼,人为你梦忧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细思量多少英豪,铜臭明知是祸由,一个个因它丧了。”仔细品味这首民歌,再深思“笑富贵,千钧如发”,你应该能得到深刻的人生启示。

第2节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辛弃疾博览群书,在他的词中常用典故表达自己的抑郁心情,在“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一句中就连用数典抒发了英雄失意的深切感叹,这旬词出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见本书“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节。为让读者了解辛弃疾的渊博,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是怎样引经据典的。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中载,刘备与许汜在刘表处谈及陈登,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又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说:“君有国土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彭孙通的《金粟词话》评辛弃疾词说:“稼轩之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今人未有稼轩一字,辄纷纷有异同之论,宋玉罪人,可胜三叹。”辛弃疾之词的确“胸有万卷”,他不但善用典故,而且极善演化古人文旬。在《踏莎行》(赋稼轩·集经旬)一词中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几乎无匹敌者。下面略作讲述:

《踏莎行》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细究此词,无一句无来历,稼轩以集句之法概括了自己的人生遭遇,而且主题突出,结构完整,所思所感都让人感到作者在真切的表达着自己的人生体验。词中文旬来源十分广泛,但作者却连缀一体,其“胸有万卷”由此可知。

下面讲讲这首词中各句的来源:

“进退存亡”,见《易·乾文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行藏用舍”,见《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小人请学樊须稼”,见《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

“衡门之下可栖迟”,见《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日之夕矣牛羊下”,见《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去卫灵公”,见《论语·卫灵公》:“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日:‘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遭桓司马”,见《论语·述而》:“子日:‘天生德于予,桓魅其如予何。’”

“东西南北之人也”,见《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日:‘吾闻之,古之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长沮桀溺耦而耕”,见《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日:‘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日:‘为孔丘。’日:‘是鲁孔丘与?’日:‘是也。’日:‘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日:‘子为谁?’日:‘为仲由。’日:‘是孔丘之徒与?’对日:‘然。’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粳而不辍。”

“丘何为是栖栖者”,见《论语·宪问》:“微生亩谓孔子日:‘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日:‘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从以上引文中可见,辛弃疾词将经史之文引入词中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刘辰翁在《新稼轩词序》中高度评价了辛弃疾的创作,他写道:“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吴衡照则在《莲子居词话》卷一中指出:“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感到仔细阅读辛弃疾的词作,不但能得到某种深刻的人生启示,而且还能从他的用典中学到古代灿烂的文化。

第3节休逞一灵心,争甚闹言语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人自恃聪明、高人一等,也总有人斤斤计较、争风吃醋,到头来他们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其实低调一点、谦让一点,反而会使自己得到尊重和别人的帮助,如果懂得了“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的道理,对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会有很大帮助的,这旬词来自向漓的《卜算子·寄内》:“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十一年间并枕时,没个牵情处。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说与傍人也断肠,你自思量取。”这首写给妻子的词仿佛是一封家书,语言平淡、感情浓郁,但词中的深情厚谊令人伤感,我对“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一句特别感兴趣,觉得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劝告。

先说说“休逞一灵心”。认为自己聪明的人,总是会处处表现自己,唯恐吃亏,但他们却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可悲的境地。古代印度有个故事,就辛辣地讽刺了自作聪明的人。

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两个朋友结伴行走在荒野上,其中一人身上穿的棉衣在半路上被突然出现的强盗抢走了,而另一人看见强盗后胆寒不已,赶忙藏在草丛中。那个被抢走衣服的人在自己的衣服领子里藏了一枚金币,于是他就对强盗说:“你手里的这件棉衣正好值一个金币,现在我想用一个金币把棉衣赎回来。”强盗对他说:“金币在哪里?”被抢走衣服的人便把衣服领子翻开,拿出金币给强盗看,并且对强盗说:“这可是真金的钱币啊,如果你不相信,那边的草丛中有一位高明的金匠,你可以让他帮你鉴别。”

这时,强盗看见了躲藏在草丛中的人,于是把那个人的衣服也抢走了。

这个自以为聪明的人不但把自己的衣服和金币都丢失了,同时还连累了同伴。如果他瞳得“休逞一灵心”的道理,又怎么会作出如此愚蠢的事情呢?

现在再说说“争甚闲言语”对我们的启示。

许多人总是争一时之得失,缺少深谋远虑,殊不知这对成功是最大的阻碍。举两个例子,在纳赛尔党政的年代,权倾一时,许多接近他的人,如第一副总统阿米尔和副总统毛希丁等人,由于才能出众,对纳赛尔产生了威胁,都先后下了台。只有萨达特既不争风吃醋,又对纳赛尔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给人一种忠心耿耿而又无能的感觉。他从不与人争论,而且表现出低下和自卑的形象,这让纳赛尔对他非常信任,认为只有这个无能的人才不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威。但是,没有人能想到,从不争风吃醋、从不计较得失,而又貌似无能的萨达特成为权力场角斗中的最终胜利者。

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也是如此,他长期在中学当教员,很少抛头露面,按皮埃尔·鲁阿内在《蓬皮杜》一书中的描写,蓬皮杜在“任中学教师的九年中他无所作为,如果他仍停留在原来的道路上,那么他就永远只能是个教书匠兼知识丰富的闲逛者。”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巴黎解放之后,与戴高乐相识了。他从来都是低调做人,在戴高乐面前诚惶诚恐,从不涉及各种争论之中,当戴高乐到处演讲时,已身为总理的蓬皮杜也只是有意把自己淹没在繁重的工作中,看似低调和不参与任何争论的蓬皮杜,给人以谦和的印象,并最终成为法国总统。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应能认识到“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4节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现实生活的压力促使人追逐物质财富,当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时,便陷入痛苦之中。但一个愿望实现了,另一个愿望接踵而至,如果任由对物质的欲望不加抑制的膨胀,那么人就永远不能摆脱烦恼和痛苦。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当一个人经历了痛苦的折磨之后,才能认识到原来一切外在的名利都是虚无的,仿佛空寂荒野上的一片浮云。

苏轼就是在被贬谪之后,才真正领悟人生的。在隐居生活中,他品味着寂寞,享受着孤独,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浮名浮利”,只是“虚苦劳神”。

这句词出自他的《行香子·述怀》,全词见本书“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一节。

我们之所以单独点出“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予以解说,是有感而发的。在我们身边,多少人拥有发财的梦想,多少人追逐地位和名誉,他们为此耗费了青春时光,牺牲了家庭生活的乐趣,最终却成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就像卡夫卡《城堡》中的“K”一样无处栖身。

不明白人生真谛的人,只是在大好的时光中任由物欲膨胀,一味追求物质利益和虚浮的名声,有些人甚至达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他们那些无休止的追逐,到头来只是一场虚空。

为追逐“浮名浮利”而丧心病狂,不惜铤而走险,是自我的迷失,愚蠢之极。那些“虚苦劳神”者尽管已经憔悴不堪,却仍然欲壑难填,他们陷入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死路而不能超拔。假如能了然生命的意义,就会从昏聩愚蠢中醒来,从而无愧有限的生命。《管子·内业》曾写道“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是值得认真把玩的。如果被“浮名浮利”所缠缚,就不可能拥有健康的心态,更不会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同类推荐
  • 人生多滋味

    人生多滋味

    名家们透过青春、爱情、美食品味生活的万般滋味一睹作家们的恋爱日常为快。看文豪们是如何透过青春、恋爱、情伤、婚姻、衰老、美食等来体味人生的万般滋味。他们也有不安、怀疑、愧疚,及坚持与勇敢。文豪作家们的人生经验,让我们一窥人生旅途上,无论是绚烂还是平淡的幻化美景!
  • 漫品红楼

    漫品红楼

    本书以人物为经、时间为纬,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不仅将“红学”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而且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红楼梦》的诸多心得。概而言之,本书不仅推翻了很多陈旧的定论,而且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见解,而这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更不要说其文字的老辣与精炼!
  • 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述,全景展现英国军情局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山鼻祖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对其经典谍报案例,天才谍报人物的介绍,展示了军情局本身的兴衰,和其在为世界情报组织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以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非同寻常的贡献。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英国情报组织的传奇历史。
  • 走进唐宋诗词

    走进唐宋诗词

    本书主要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而又喜爱唐宋诗词的学生而编。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例出了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晚唐诗、北宋词、南宋词、宋词等时期的经典诗进行赏析及点评。该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素质教育的选修课教材,也适用社会上有同类需要的读者。
  • 季节轮换

    季节轮换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梳理尘封的往事,重溯“第三代”诗的流程,仔细探讨一种诗学趣味发生、形成以及几经变流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弄清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生活见证的“第三代”诗,在精神、心理和感知方式等诸多方面,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央江山

    未央江山

    本文以国家纷争战争情节为骨,兼有宫宅斗,政治,言情,希望丰富的题材能使这部小说得到跟多人的喜爱~天下四分,群雄逐鹿,她不过是锋芒毕敛不受瞩目的一国公主,心愿只是守着久不被问津的母后嫡妹了此平平一生。终于有一天,国破城毁,宫廷支离破碎,至亲又无端失踪,却不知何人所为,想寻一处安静之所平静度日,愿望简单却难以实现,逃跑的脚步停止,她慢慢转身,面对身后步步紧逼的命运。当冷漠自保逐渐变的心系天下,当政治同古秘互为因果,当沙场风烟与恩仇撕缠,乱世之中产生的情愫,能不能足够到让他为她丢掉宝剑,绾起青丝?
  • 豪门花少:总裁请绕道

    豪门花少:总裁请绕道

    为了利益嫁给他,心却一步步的沉沦。当他撕碎温柔的面孔、变身无情,冷漠,嗜血的恶魔,她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无爱替身。既然她回来了,放了我吧!女人祈求道。可以,除非你死。男人戏虐的说道。鲜红的血!触目惊心。五年后,她的华丽变身,刺痛他的眼睛,却不知还有更堵心的秘密。电视前,妈咪,这个是我的爹地吗?男孩稚嫩的问道。宝贝,你忘记了吗?你的爹地死了很久了。女人认真的说道。
  • 末世女王陛下的重生

    末世女王陛下的重生

    末世的开始,人性的沦丧,一个人的重生,是如何让末世提前结束,是如何颠覆自己的悲惨的一生让自己更加的精彩。
  • 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是专为父亲创作的一部科学教子书。书中从父亲的角度出发,阐述父教的重要与意义,说明父爱对孩子的重大影响与作用,指出父亲的职责和使命,点拔父亲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方法与途径。它从孩子的思想品德、性格习惯到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全方位地综述了当代家教的科学成果与经验,力图告诉每一位父亲,只要观念正确、方法适当,你就能享受教子成功的喜悦。
  • 微风轻轻正好

    微风轻轻正好

    微微凉凉的风吹着,你还在吗?唐青夏爱宋珽凌已经用了整整十二年。 没有为什么,就是满腔热血的爱,可是,到今晚过后还爱吗? 从儿时,少年时,长大后,她都在望着他的背影。 可好像,他们之间只能是不逾矩的好朋友。为了一个人,放弃了许多许多,可到头来却得不到什么。爱过,还爱吗?爱吧。她想,如果不爱离开之时,心为什么还是会痛。 既然痛,那就继续爱吧。无论世间何物,我只爱你——宋珽凌 ————日常戏精:唐青夏 在面对不知名的情敌时 “哥哥,这位是?”唐青夏清纯无比的问。 对面的宋珽凌一愣后,立马反应配合。 “妹妹,这位是张小姐。”宋珽凌表情微冷,但还是宠妻配合。 “你是宋妹妹吧?我是你哥哥的女朋友。” “噢?哥哥不要我了吗?虽然,我们是亲兄妹,可是你要对我负责啊。” “我当然负责。” “可是,妈妈会打死我们的!” “我一定会护你周全的。” “你最好了。”后,若有若无的抚摸小腹,“哥哥,这是我们的小宝宝。” 宝宝? 张小姐心里承受不住了:“亲兄妹?小宝宝?” “是啊,哥哥对我可好了!” 看到张小姐走远后,宋珽凌才开口:“好玩吗?” “一般般吧,你演技有待提高!” “……”
  • 弑神图录与叛逆机械

    弑神图录与叛逆机械

    要想完成畏神且敬神的仪式,所需的无非三样其一,是正当且合适的场地与时机其二,是适宜并稀有的贡品与祭品其三,是恶意或善意的愿望与希求他的愿望则是……………将神杀死当场
  • 我也有系统

    我也有系统

    罗宽本是一个平凡的普通宅男,某天无意间接触到了一个神秘的英雄系统,从此人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罗宽:“哦天啊!我明明是想当英雄的,你干嘛非要我当跟莫非里收债的啊!”小囡囡:“喂!罗宽哥哥,我为你生了一个猴子,不孩子,现在都是位面之主了!”某位面主角:“前不久我还和他打,现在连他的儿子都可以分分钟秒杀我!”罗宽:“啊!老婆你都生了,可是我光顾着睡觉,连孩子怎么长大的都不知道!”
  • 璇玑图

    璇玑图

    女皇武则天执政晚年,朝政混乱,外患频生。一幅璇玑图异军突起,传说内中隐藏着可以扭转乾坤的惊天秘密。金戈铁马的叱咤风云,巧取豪夺的政治投机,豪气干云的指点江山,惊心动魄的宫廷阴谋,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 追妻蔓蔓路:山主滚滚来

    追妻蔓蔓路:山主滚滚来

    一个是不知年龄几许的传说中人物,一直奉行的是“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的至高境界,可少有人知道在他心中有着那么一个人的存在,自由也让他抛在了脑后。一个是有着双眼异瞳的所谓普通人类,一直遵循着“正正经经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行事风格,可这世界仿佛天生与她作对,幼时颠沛流离,长大危机四伏,问心无愧成了她的最低底线。今生,他是她的收养者,她是他的心中人。可少有人知道他们早于万年前就相识。小剧场:“小朋友,要不要跟我走啊,在那里你不用担忧吃穿,不会受伤,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陪你玩。你想要什么那里都有哦”“好。”答应的干脆利落。“小金金,你这样对我我会受伤的,一受伤我就会自闭的。”“那正好可以让我耳边清静点。”“大白鹅,你回来好不好,我,我想你了……”“如果有一天你记起了所有的事,你会怪我吗?”男子呐呐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