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不二和尚从不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立地肉身成佛。做这么一个假设,如果老和尚告诉他佛能管饱,那么不二成佛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如果老和尚再告诉他佛还管暖和,那么这个成佛的时间还会再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
天渐渐暗了下去,不二端坐在大殿里,听着老和尚诵经的声音。事实上,他没听进去多少,他的心思一直是在如何收集老和尚的罪证,显然早已是魂游千里。
突然间,不二好像想起了什么,起身就跑出了大殿,也不管老和尚是不是还在诵经,这样不打招呼就跑出去是否不太礼貌之类,直到离开了,也没有一句交代。
出了大殿,不二就一路疾驰从清泉山跑下山去。
等到不二离开了清泉寺,大殿诵经的老和尚缓缓睁开了双眼。
“助千万人达愿是千万功德,渡一人成佛是万万功德。”老和尚轻声念道,像是自言自语,更像是和朋友在聊天。
“佛根少有”。大殿中,响起另外一个声音,听起来有些缥缈。
“有城隍百年气运相助,老衲相信不二离修得金身之日不远”,老和尚双手合拾,对着大殿里一处虚空说道。
飞奔的不二径直就跑去了被自己征用十多年的城隍庙。原来他只是突然想起来,按时间推算,如果顺利,司徒夜今天就会回到金陵,而他知道,回到金陵的司徒夜一定会在到城隍庙来找自己,这一点,不二是深信不疑的。至于见面后的美女和好酒,就等见过后再考虑吧,不二边跑边这样想着。
今日的金陵城隍庙,说是破败不堪都有点勉为“庙”难,或许大多路过的人都不知道,这里也曾是香火鼎盛、香客云集之所。
在十多年前,金陵的老百姓每年都还会自发到城隍庙进行打扫修理的。只不过来后来,突然开始有人在传,说城隍庙不灵验了。烧香礼拜的人也渐渐感觉到这个传言的真实性,边开始一传十、十传百的,再来烧香祈愿的老百姓就渐渐少了,没过几个年头,就几乎没有老百姓再来城隍庙了。
时至今日,大家甚至就都忘记了这里曾有过一座城隍庙。仅是在路过时,感慨一句。毕竟就只是论烧香拜佛的地方而言,金陵就不曾缺过。
关于金陵城隍庙的来历,还有个故事可讲。据说那还是在百年以前,金陵接连一月都在天降暴雨。大雨积流,淹没了城外大片的农田庄稼。到后来,由于积流过大,倾泻不及,甚至还引来了金陵的护城河秦淮河水倒灌到了城中,金陵城一下子像是置身在了湖泊之中。那场大水致金陵百姓死伤无数,粮食也因为侵染了水发霉腐烂。光人员伤亡和粮食损失,金陵城就已是十分惨淡,就更别提被损毁的房屋了。当时主政金陵的知府姓李,他爱民如子,却又身体多病。看着护城河的积流灌进了城里,李知府忧心忡忡。为了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李知府竟然亲自带领府衙差役一起到城外连夜挖沟渠,誓把护城河大水引走。连续挖了三天三夜,沟渠才挖通,护城河大水引走了,金陵城也得救了。挖完排洪沟的李知府回到衙门便一病不起,找了很多大夫看,都不管用。大夫们都说李知府是因为冒雨挖沟招来风寒入体,多日风寒引来恶疾堆身,大家都是无能为力了。后来知府就死了,那天,全城活下来的老百姓都赶去送李知府,听说送到坟地时,天空雷鸣电闪,有人说这是李知府功德圆满,得道升天的征兆。金陵老百姓感激他的功德,便为他塑造了泥胎塑像,又特意在城外修建庙宇,并把李知府的泥胎塑像供奉在了城外的庙里。这个庙宇,便是后来的城隍庙。生前的知府李大人,死后便让全城老百姓抬上了城隍老爷的神位。
当然,这近百年的香火供奉,除了是因为人们在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的知府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人口相传说城隍庙有求必应的灵验。
城隍庙的转折发生在十多年前,当时一个还尚在孩提时代的落魄孩子第一次来到了城隍庙,便跪在城隍李老爷的塑像前求愿。虽说孩子年纪不大,但愿景却不小----他一愿金陵城百年太平,二愿天下人无病无灾。
城隍是听到了孩子的祈愿,可依城隍之力,他尚无法灵验孩子的这份愿望。
孩子闭上眼祈求的同时,城隍也在仔细观察孩子,他注意到,这孩子佛根天成。
初看之下,城隍欣喜。再看之下,城隍叹息。
其实说到底,这十多年来,不是城隍庙不再灵验,只是李老爷再无暇他顾。自打还是街头飘零小哥的不二住进城隍庙,十多年里,城隍庙里夜夜安稳,不二夜夜美梦,梦梦梵音。
不二飞奔进了城隍庙,绕过还剩几张孤零窗纸的门,不二还未见人,就嗅到一股诱人的香味。进了大门后,他就看到城隍老爷的塑像前有一堆火,火上烤着一只黄铮铮的鸡,火苗还在嗤嗤的响。在火堆旁坐着一个身影,只见那身影拎着一个土坛子,是酒!
不二也不打招呼,直接走到火堆旁坐了下去,伸手就接过土坛子,坛子很厚重,还有封纸包裹着。不二知道,他是在等自己来开封,不论等多久,他都会等。
“酒是我去东海时埋下的小米烧”
不二闻言,也不说话,只是轻轻揭开了封纸,一阵芳香。不二灌了满满一口,闭眼吞下去,深吸一口气后说道“烈,是上好的酒”。
身影从火堆上拿下鸡,掰了一只鸡腿递过来,说道:“鸡是我去山里打来烤的”
不二闻言,放下坛子,接过鸡腿,张嘴就撕了一口,囫囵两下吞了,闭眼吧唧道“香,是上好的鸡”。
于是,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笑着不再说话。
不二心里还有句话没有说出来“是上好的兄弟”
酒过两巡,不二抬头说道:“司徒夜,学到你师傅几成功夫了?”
“三成”司徒夜接过坛子灌一口,憋红了脸说道。
“那厉害不”
“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如同画舫抚瓜,你说厉害不”司徒夜歪着脑袋都不带正眼看不二的说道。
“那也还行”不二从司徒夜手里拿过土坛子,又是一大口,闭上眼细细品味。好一会才接着说了一句“我也有了个厉害师傅”。
“多厉害?”
“得道高僧”
司徒夜又抢过坛子,喝下一大口酒,酒劲太盛,他把酒坛子抱在怀里,不知觉有两滴泪水掉进坛子“那比我师傅厉害”。
司徒夜撕下另外一只鸡腿,其实他一点不饿,只是他两都习惯了。如果有两只,则一人一只,不多要,不多给。
有上好的鸡,也有上好的酒。以至于,就连司徒夜,也没有吃出来,烤时忘了放盐。
司徒夜望着不二说“上好的姑娘找到了,可我还没告诉她我有个上好的兄弟叫闻人语”。
“我不惦记那姑娘”不二望着司徒夜。姑娘,不要也罢,只要你能回来!
两个人,一坛子酒,还有一堆火。不二醉了,醉得开始胡言乱语。
“司徒夜,我闻人语五岁就没了父亲!你知道吗?他是为了偷员外家的鸡给娘吃,被员外家下人给打死的。你说你一个瘸子,干啥不好,也敢去偷员外家的鸡!”不二有些感叹。
“话又说回来,谁叫是因为娘身子不好呢!好不容易请来一郎中给娘看病吧,偏偏郎中又开了个要用十年以上老母鸡做药引的方子!没钱买鸡,有钱也买不了,那年头,身强力壮的都当兵打仗去了,一般人家人吃口饭都难,哪还有闲粮喂鸡,更别说是十年的老母鸡了。方圆几十里,就员外家有只十几年的老母鸡!员外还不卖!卖也买不起!”
“我知道,他一定是想了又想才偷进员外家大门的。”不二迷瞪着眼睛继续说道。
不二倒了下去,蜷缩在地上,他把头努力靠向火堆,好多年了,他没有对着火堆取暖过。就这温暖的程度,放平日里,能让他在梦里幸福醒来好几次。
感觉到头暖和了,不二闭着的眼睛流下了两行热热的眼泪,像是思考了好久后接着又说道“那天娘说她冷得厉害,想生火取暖,叫我去拾几根柴火。我出了院子,可我压根就没走远。我就站在院子外,你说你一个瞎子,大晚上的叫我去拾什么柴火!疼的厉害你就说疼得厉害嘛,我又不是不知道。我知道你是怕我看到你死时的样子,你怕我太小了不能安葬你,所以你想烧了自己。你什么都想到了,可你一定没有想到,闻人语他什么都不怕!”
不二把头蜷道了胸口,小声问道“司徒夜,你说,这世间,是不是也还有人像闻人语这般可怜?天大地大,可他们都不是闻人语,那可怎么活?哦,我现在是和尚不二了”
司徒夜没有说话,不二接着又问道“你说,金陵还会征兵打仗吗?是不是以后老百姓就可以开始养鸡了?”
不二说着,慢慢睁开了眼睛,司徒夜坐到不二跟前小声说道“以后都可以养鸡,养很多鸡,养十几年的老母鸡!”
听到这话,不二开心的又闭上了眼睛,久久,才又说道:“那你说要等到哪天,这世间才会无病无灾?”
“等有天,不二修个万丈金身时”司徒夜抬头看向城隍塑像说道。
不二好像听懂了,闭眼睡去。
司徒夜回望一眼不二。轻轻说道“安心睡一觉,这次,就由司徒夜守着你!”
今年的年关来得晚些,哪怕年关将至,然而寒冷却不曾减少。司徒夜给火堆里加满了柴火,火光把不二的脸照的通红。司徒夜拾起不二丢在一旁的酒坛,早已空空如也。
“老张,带酒来没有?”司徒夜放下酒坛子,对着城隍庙的破门问道。
听到司徒夜的问话,老张赶紧绕过城隍庙破败的大门,拎着两坛子酒走了进来,好像已经等了很久一般,边进门边答应着“带了带了,上好的烧刀子”!
老张总是把司徒夜想的一切事情都想在前面,也办在了前面。就好比此时此刻司徒夜问他带酒了没有,实际上司徒夜根本没有吩咐过,更加别说司徒夜此时想喝的,正是浓浓烈性的烧刀子了。于是,主仆二人相视一笑。
笑过了,司徒夜对着老张说道“一人一坛”
“是这个理儿!”,老张笑着点头应和。不知道为什么,老张每次笑起来,司徒夜都觉得特别憨厚。
二人你来我往,几大口酒下肚,火辣辣的暖和。
老张犹豫了下,还是开口说道:“少爷,老张不太明白”
“你是问他吧?”
“少爷真是慧眼天成”老张不忘拍马屁,而且其拍的功夫,可谓是日益精湛!
“你知道我最敬佩我爹什么地方吗?”
“王爷天纵神武,换作老张我,那老张可是哪哪都佩服的”
“司徒家带的兵,哪怕是攻到了曾经对我大夏烧杀掠夺的蜀楚,也没有滥杀一百姓。我听房叔说,当年的蜀楚,杀了的我大夏无辜百姓,可不止千千万万。司徒家没有以牙还牙,我还听我爹说,司徒不悬刀于无辜!”
“少爷是说王爷宅心仁厚吗?”
“你见过宅心仁厚的人满手是血?”
“没有”
“没有就对了,所以他不是宅心仁厚,他也做不到以德报怨。我要说的,是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人,他尽到自己最大的力了,去做一件善待黎民的事。刀不悬黎民,这何尝不是他能做到的对百姓最好的情况?如果说战一年能换十年安稳,我觉得这便是功了,他还告诉我说他其实不想打仗;除此之外,如果一个领兵之人,还能做到过一城而不杀一无辜,那么我就觉得这便是德了。功德功德,也不全是在庙宇里修,你说是不?”
老张没有回答,只是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这位少爷值得他一生跟随了,不为其他,就冲着今天的话。
司徒夜没有等老张,接着又问道:“那你知道我最敬佩我娘什么地方吗?”
“前王妃有情,后王妃有义”老张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司徒夜的生母在生下司徒夜后就撒手西去,可以说,司徒夜是前吴国长公主吴润欣一手带大的。所以司徒夜也一直是叫吴润欣为娘。
司徒夜提起酒坛,仰头倒满一大口吞下,看着老张。老张又缓缓说道“其实老张更加敬佩吴王妃。老张也跟随王爷十几年了,都看在眼里。有好几次,王爷都准备册封王妃为正妃的,只是王妃拒绝了。王妃说少爷的生母在世时,少爷的生母便是正妃,生前她不抢,之后就更加不会争。当然,这还不是老张最佩服的地方,老张最敬佩王妃的是在王爷和吴国国主谈判时,王妃说只要我大夏答应了善待吴国百姓,吴国便举国来降。当时金陵很多人都说王妃是叛徒,可老张明白,这份大爱,来得多不容易!”老张说着,仰头喝下一大口酒。
“先装了百姓,再放下皇权,娘这份美,我便觉得是超越了善。”司徒夜露出微笑,很肯定的说道。
“这点老张也同意,老张由衷敬佩王妃”老张附和一句。
“老张,你知道不,十多年前,这个城隍庙还是香火鼎盛的,每天来烧香的都有人很多。那时娘就经常带我来,我都能记一些事了。我记得有一天,我看到个穿着破烂的同龄人跪在这里一个人求愿。他说要一愿金陵城百年太平,二愿天下人无病无灾。我就问他了,你爸爸妈妈呢,不陪你祈愿吗?他说他们都死了。我接着问他怎么死的,他说一个被人打死了,一个被火烧死了。我又问他,为什么想要金陵太平,他说太平就可以种庄稼养鸡了。我再问他,谁无病无灾?他说天下人。好些年了,我都理解不了他。你说那些打死了他父亲的人,他也希望他们无病无灾吗?现在我就信,我信他一定也希望那些曾经打死他爸爸的人,一起无病无灾!”
“少爷信,老张也信!老张还信他会是个大人物!”老张一本正经的看向躺着的不二说道,算是定论了。
“我其实想说他是以德报怨的,但是我又觉得以德报怨这四个字的格局太小了!装不下他!就好像说我爹只是功于社稷,我娘只是善于金陵一般!都小了点。”
老张没有说话,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司徒夜闭上眼,沉默了好一会后,坚定的说道:“有些事,我还没有做到,但是接下来我会努力去做到。也有些事,我还没做到,但我看见别人先我一步做到了,所以我就想,愿他们好人都好报”。
睁开眼,司徒夜看着熟睡了的不二和尚,轻声说道:“对于他,我更多希望的,是在他醒来时,看不到这世道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