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对于面试者来说是件痛苦的旅程,对面试官来说也是件麻烦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能否找到合适的人选也存在运气的成分。打个通俗的比喻,如果选到一个不错的人,而且日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脏活累活抢着干的,感觉就像前一天晚上打麻将赢了大钱,坐在办公室里没事偷着乐;如果找到个看上去不错的人,结果几天后发现能力不足,感觉就像打麻将诈胡,把白板当成发财,本来以为赢了钱,结果还赔了三家,心情肯定不好;像我这样的看了一整天,没选中一个,就是打了一晚上麻将,没进没出,白忙活;最冤的就是,千挑万选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才,哪方面都很Powerful,结果正当你准备重用他的时候,突然不干了,告诉你诸如,我一直很想出国之类的话,听着心里叫冤,就好像上手三圈手气不错,大赢特赢,最后一副不但把赢来的都输光,而且连老本都贴上。
面试官也不好作,只能互相理解了。
面试中运气的成分很大,再强的能力,运气不好,一样什么都得不到。有时候面试不成功的原因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打一个比方,面试官不喜欢足球,不喜欢音乐,你回答自己兴趣爱好时,还把自己在足球和音乐方面的见解大大的吹嘘了一番,你可能认为找到发挥的机会了,但没想到你离出局已经越来越近了。对于应聘者,实力始终是第一要素,运气成分并非决定因素。然而,对于面试官来说,运气的成分就占了大半,我们在招聘期间,收到300份简历,从中挑选十几个初步合适人选,本身就存在运气的成分,然后在从这些人当中遴选出1个录用对象,其实就像买彩票,小概率事件。与此同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包括发布招聘广告、简历筛选、面试等,这样的工作要一直持续到找到合适的人选为止。
为了把招聘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企业会采取简单快速的方法,比如海选简历时,硬件条件不好的应聘者就直接被筛掉,对于应聘者确实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但是世上没有十分完善的招聘机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永远在妥协和平衡中寻求最佳的答案。就像罗大佑在歌里唱的,“在这批判纷争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不善表现而失去机会,对自己也是一个损失,学会自我营销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说到自我营销,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需要适当的技巧去包装和推销自己;另一方面,对技巧的过度钻研可能会使自己变得急功近利,有经验的面试官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事先准备的标准答案,哪些不像是应届生应该有的谈吐和经历,这种情况下过度的技巧和包装只会适得其反。那大家可能会问,那怎样才是适度呢?我觉得一个根本原则是不能逾越以诚信为本的底线,应聘者需要做的是在诚信的基础上展现最好的自己。
面试其实是双向的考察,招聘公司为吸引人才也会适当的包装和推销自己,比如从工作环境、薪资福利、业务前景、个人发展等等条件,而且,企业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招聘成本。相比之下,求职者的成本和投入要小很多。建议求职者调整心态,不必因为失败而气馁,以平常心去面对每一次面试,因为你的机会成本比企业要低的多。
实战,没有什么不可以
市场营销的基础是要了解市场,找工作也是如此。求职者面对的市场就是所有要招人的企业,让我们从调查了解这个市场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