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1200000036

第36章

机构投资者如何发育壮大

中国从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但总体效果不是很好。外国的基金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什么经验?中国基金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如果促进保障中国基金业的健康成长?

◎记者:近几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并不是很好。在美国证券史上,机构投资者是怎样发育的?

陈志武:美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跟退休金(401[k])的发展及相关立法的联系非常紧密。美国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起的作用很大,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行业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主要是最近三四十年左右的事情。在这之前,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是保险公司、华尔街证券公司的自营部门、大学的捐赠基金和非盈利组织。但那时的捐赠基金比保险公司保守,参与股市的程度不是很高,主要投资政府公债、企业债这类风险比较低的金融产品。401(k)出现之前,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是很少的。对冲基金也是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索罗斯量子基金成功之前发展了很多年,但没有什么影响,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发达起来。换句话说,在开放式基金、401(k)、退休金成为主流机构投资者之前,真正参与股市比较多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保险公司。

美国最早的共同基金(也称开放式基金)是1924年成立的“麻省投资者信托基金”(Massachusetts Investors Trust)。共同基金在1929年股灾之前有过一些发展,股灾发生后,整个基金业跟着股市一起进入长久萧条。到1951年时,全美的共同基金数量为100家左右,持有基金股份的人数为大约100万。从1924年到50年代末期,美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并不太顺利。20世纪50年代股市不景气,那时的美国社会也不了解基金管理的作用和好处。到1960年初,全美共同基金数也只不过为155家,所管资本共158亿美元。10年后,基金数目增至269家,共管资金483亿美元。到1980年初,基金总数为524家,共管资金945亿美元。

◎记者:看来美国基金业在初期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现在美国基金业如此发达,这期间的经验是什么呢?

陈志武:美国基金业的最大里程碑事件是1978年国会通过法案,允许公司雇员将每月工资的一部分在税前放入退休账户,然后投入各类基金,这就是所谓的401(K)退休账户,这种账户的钱只能投入基金。该法案于1980年1月生效。1981年国会再通过法案,允许每个人建立“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也称IRA)。放入IRA账户的钱是税前收入,只有退休后才能把这些投资变现,而且不管这些投资挣多少都可享受税率优惠。到1981年底,共有754万人拥有401(K)退休账户,这些账户投入各类基金的总额为917.5亿美元。

到1990年年初,开放式基金数猛增到2 917家,所管资产为9 820亿美元。与此同时,拥有401(K)退休账户的人数达到1 954万人,他们投入基金的金额为3 849亿美元,约占所有开放式基金管理资本的40%。到1998年年底,共同基金数已超过8 000家,所管资金约为6.8万亿美元,其中约54%的资金投入股市,39.5%投入债券,这些基金持有的股票约占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0%。截至1998年底,约有 3 715 万人拥有401(K)退休账户,他们共投入1.54万亿美元到各类共同基金公司。

伴随着401(K)和IRA退休账户的飞速增长,加上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会的多项立法,鼓励老百姓为养老而存钱投资,这不仅使基金管理业猛长,也使整个股市上涨。90年代的科技股泡沫实际上与退休金立法、基金业的增长有关。美国对冲基金的发展历史很短,但由于有了像“量子基金”、“老虎基金”这些成功的故事,80年代、90年代对冲基金行业也逐渐增长。到今天,对冲基金数量也不低于8 000家。

◎记者:美国基金业的突飞猛进跟政府的鼓励政策大有关系。在政府政策出台之前,我们知道要让个人把资金给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首先要给个人一种信任感。在这个基础上,机构自身要有足够的专业水准和良好的管理水平,能够给个人投资者比较高的回报。那么美国历史上机构投资者是如何完成这样一个过程的?

陈志武:我从激励结构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美国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是民营公司,没有国营公司,每一个创始人都占有管理公司很大一个份额。如果愿意的话,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可以拥有管理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美国在这方面没有任何限制。美国的基金管理公司大部分都不是上市的,属于合伙制的。绝大多数基金管理公司,几年以前都很少上市,像著名的富达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前几年才上市的。所以发起人的利益和基金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他有百分之百的激励把业务做好,他们会真的把基金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风险管理在基金运作中是很重要的部分,风险控制好了,基金的盈利水平就高,基金也就能体现出专家理财的特色。基金盈利水平高,投资者就能分到更多的利润。获利的投资者会产生宣传效应,更多的人就会投资基金,基金行业就会步入良性循环。

美国的基金管理公司会真正地去进行风险控制。不像国内的基金管理公司,虽然每一个基金公司都强调风险管理,每个公司都花费不少钱送员工参加风险管理培训,学习如何管理风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只要这些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就会出现其他国有企业里出现的同样问题,靠什么去激励这些人员呢?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任命的。基金业绩的好坏并不影响总经理、董事长的升迁,人们缺乏激励去进行风险控制,那也就没有人去真正关心风险控制了。没有风险控制的基金怎么会有很好的业绩呢?没有很好的业绩怎么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呢?

◎记者:从中国基金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开放式基金销售困难,另一方面是开放式基金赎回非常严重。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育可能会面临很大问题。

陈志武:像任何行业一样,基金行业也有一个底线规模,必须做到一定的规模才会吸引足够的注意力,更多的人才会去了解这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国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几百只基金,因为那时绝大多数的美国老百姓并不知道基金行业是怎么一回事。另外,那个时候老百姓参与股市的程度也不是很高。

国内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不管是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还是对冲式基金,都可以看做是基础证券的衍生产品。基金本身持有的是别的证券,基金把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组合在一起再分成股份,基金投资者买的是投资组合的股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基金看做一种衍生证券,它存在的价值来自基础证券。

◎记者:那就是说基础证券质量不高的话,衍生证券也会出问题。

陈志武:对。国内在讨论基金业发展的时候,过于乐观,认为基金产品肯定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他们忽视了衍生证券的特点。从美国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证券的发展历史来看,任何衍生证券,如果它依赖的基础证券交易不是太活跃、不是很受欢迎的话,不能指望在它基础上推出的衍生证券会受到投资者欢迎。任何衍生证券是否做得成功,是否活跃,首先要看它的基础证券是否做得成功,是否活跃。如果基础证券交投不活跃,投资者参与热情不高的话,在这个基础上推出的衍生证券是很难成功的。

股市发展是基金公司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这两年中国股票市场本身比较冷清,不少人却认为投资者会追捧基金,但现在基金销售却并不是那么容易,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一个结果。换句话说,中国基金业要获得快速发展,除非在此之前股票市场已经发展得很好,交易活跃,人们对股票的需求高、对股市有足够的信心和信赖。否则,基于股市之上的基金市场就无从谈起。

同类推荐
  •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本书是厉以宁先生的学术代表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经济非均衡理论”,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南。本书围绕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分析了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制度创新和经济波动等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观和微观运行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通过改革调整走出困境,实现顺利发展的途径。本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列入“中国文库?新中国60周年特辑”,并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陶冬看中国:崛起与挑战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该如何崛起又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本书作者陶冬会带您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房地产的前景,而且您还将看到作者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
  • 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有人说文化是人类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载体、方式和方法,这是将文化作为人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 稳定型经济

    稳定型经济

    一个企业如何才能长久地经营下去?那就是稳!在全球化竞争中,兔子和狼、羊和老虎共舞,由于各自实力不相当,不能奢求速战速决,只能步步为营,以守为攻。奥田广弘曾说过:“我们仍然被认为是十分保守的,我们需要改变,但条件是不能影响我们正在取得的良好利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必须把商品的质量看成是自己企业的生命,坚持保证自己商品优良的质量,让顾客认为自己花了钱值得。必须积极实施产品创新。产品是一个企业最终的有形产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企业全部创新的结果,是企业创新的载体。
热门推荐
  • 纹妖

    纹妖

    “壮士,老汉我看你腰宽体壮,英勇非凡,适合纹妖。”“是吗?来给老子纹一个。”“壮士,你看这条青龙怎么样?”“符合老子的气质,纹!”“搞定!”男人看着绝尘而去的老汉,破口大骂:“老不死,给老子纹条虫子作死啊!”
  • 这回不当渣

    这回不当渣

    前往不同的世界,逆转人生,这回不当渣!无限穿越,人生无限!【拥有各种不同的世界故事线,杜绝单调。本书慢热,更新稳定,求收藏,请投喂推荐吧!】
  • 公关总监

    公关总监

    当10万元打造中高级职业经理人的飓风刮起的时候,你还以为响亮的头衔、宽敞的办公室这些东西就能让你成为真正的管理者吗?那你就OUT了。杰出的管理能力和突出的贡献才是管理者横行天下的王道。赶紧给自己充电吧。做杰出管理者从阅读本书开始。
  • 万世邪君

    万世邪君

    长歌门三千年来第一奇才林天,意外之下得到了轩辕大帝的宝藏的秘密,却被最好的兄弟陷害。三千年后,林天重新活了过来,却发现仇人已经是大陆上三大王朝之一大夏王朝的帝君。既然能重活一世,林天誓要斩尽仇人,走上巅峰,独霸天下!
  • 皇将行

    皇将行

    敌军破城,末代皇帝白麟殊死一搏,侥幸活了下来,在父母故人的帮助下入仙门修行,数年后归来,将会如何夺回自己的江山?
  • 让电影陪孩子成长

    让电影陪孩子成长

    是否欣赏过这20部世界经典儿童电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乃至命运,都可能会有重大区别。身为父母,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与期盼——如何让孩子深切感受家的温暖,由衷生出对家的依恋与责任?不妨与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作者满怀对孩子的爱,用心寻找那些真正能够融入孩子生命、伴随孩子成长的电影,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欣赏与解读它们,发掘其中蕴含着的美好价值与情感。20部电影,犹如一把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悄然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让父母与孩子共同感悟人类最美好的价值与情感。在亲子共赏的美妙时光里,父母与孩子自然而然地彼此亲近、相互陪伴,和谐的亲子关系与温馨的家庭氛围也随之而来。看看电影聊聊天,教育其实很简单。
  • 无方集

    无方集

    一点点生活感悟,一点点读书札记,不时更新,不是小说。
  • 呆萌夫子

    呆萌夫子

    身兼医务室主任的语文老师洛千千,竟然因为追逐逃课学生,落入情人湖中,嗝屁了,当她再次睁开眼后,竟发现……
  • 门主娇妻不可欺

    门主娇妻不可欺

    清晨六点半。床头的台灯还亮着昏黄,蓝伶珊按掉枕边手机传来的吵闹铃声,揉了揉惺忪睡眼,才……
  • 想成为她的负担

    想成为她的负担

    我,顾因,是一个办事人,以保护雇主安全、完成雇主的任务为己任,可是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雇主,洗碗、拖地、做饭....当我是保姆?我,胡未,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富一代,喜欢唯利是图的人,可是我从未见过这么“傻”的人,有钱不要还甩脸子,我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老子爱你。”胡未腆着脸跪在键盘上,看着自己家媳妇啃着苹果笑着看着综艺节目,顾因当做没听见,胡未从键盘上起来过去抱着顾因,顾因还是没搭理胡未,胡未在她毛绒的粉色睡衣上蹭了蹭脸:“嗯~宝贝我错了。”顾因这时候才肯搭理胡未,嘴里嚼着苹果含糊不清的说:“你错在哪里了?”胡未开始瞎编:“不行我伤口疼,宝贝我好疼,哎呀不行了。”顾因看着在眼前一大把年纪的男人演着苦情戏码把嘴里的苹果默默咽下去:“你别演了,我不生气了,以后不准离开我身边。”胡未听到这话瞬间抬起头往顾因嘴上亲了一口,顾因脸红到了耳根,恶狠狠的盯着胡未,胡伟装作无辜的睁大了眼睛看着她,顾因直接把胡未到头往自己脸上揽,回吻了胡未,这个吻很甜,这次该轮到了胡未脸红心跳了。PS:互宠、双洁、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