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踏进初三的下学期,他们学校来了一位女解放军教导员,说是要到学校挑选年龄在十六至十八周岁,政治立场坚定,根正苗红,身体健康,无毛病,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入伍当兵。刚开始向东没在意,心想拼搏,读书上大学,才是他的理想。后来听说是稀有兵种,他的心开始动摇了。向东认为,这有可能是他好男儿当自强,保家卫国志在四方的一个大好机会。
他跑到二姐的学校,跟姐商量,向东说:“姐、我要报名参军,你怎么看”。二姐说:“我早就知道了,就你个书呆子还蒙在鼓里。撇开你不说,要是我是个男的,又有这样的机会,那我非去不可”。向东高兴地说:“姐、你同意了?”二姐笑着说:“姐不但同意,还坚决支持你。问题是招的人数太少,报名的人太多,怎么能去得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就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下点功夫。”向东问:“要不要告诉爹娘一声,听听他们的意见”姐说:“你先报名,我再向爹娘那里透点意思,看看他们什么态度,咱们再做工作”姐沉思了一会儿说:“你放心,我考虑问题不大。我们先演练一下,你怎么跟招兵的教导员说。”就这样,姐扮演招兵的教导员,向东找机会跟她说上话。姐问、他答。姐告诉向东很多回答问题的技巧和细节,让他反复背诵了几遍,记住后去报名。姐还担心他太紧张,安抚向东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要怕,老天会保佑你成功的。”
回到学校,向东先到招兵处报了名,按照姐教的方法,找个机会,见到了招兵的解放军教导员。果然,教导员像二姐那样问了他很多问题,还在自己的本子上,一边记着,一边点着头,有时还看着他笑笑,看起来挺高兴的样子。当向东把这一切告诉了二姐后,姐说差不多,她也和爹娘说过,娘说你岁数太小,她不放心,怕儿子一个人在外面,遇到事情不知该怎么办!向东用二姐教他的话对娘说:“娘、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让我们不要做屋檐下的家雀,要做翱翔在蓝天的雄鹰吗?你儿子我,刚好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你怎么能犹豫了呢?”二姐也劝娘说:“就让弟弟去吧。他毕竟是个男人,早晚都要成气候的。你能管他一辈子,还是我能管他一辈子?”最后娘同意了,但有个要求,就是在这件事要成之前,她想去见见那位解放军教导员。爹只说:“部队是个好地方,让自己的儿子,锻炼锻炼也好,不炼不成钢。”
过了一天,向东找了个机会跟招兵的解放军教导员说:“教导员、我娘想见你”。教导员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定在了第二天的下午。向东告诉了娘,她很高兴。按约定的时间到了学校。他领着娘找到了招兵的教导员,她们两个一见面那个热情劲儿,就像久别重逢的姐妹一样寒暄着。解放军教导员拍了拍向东的肩膀说:“你回教室吧,我有话要跟你娘说。”他愉快的回到教室。同学们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告诉向东,说他不在的时候,解放军教导员来了班里,调查他的情况。大家说了许多好话,逼着向东买糖甜甜大家的嘴。向东掏出兜里仅有的那一元二角稿费,递给了班长,让他买糖块给大家吃。过了大约两小时,娘来找他说:儿子,我和张教导员谈得很多很好,我把你拜托给张英教导员了。教导员告诉我,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查完体,本周末就要走了。
临行的那天,娘和姐来车站送向东。姐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支英雄牌的钢笔送给他,深情地说:“弟弟,希望你像英雄一样,自立自强。”他抬头看见二姐的眼睛,红红的眼皮还有点肿,就问她的眼怎么了。娘轻轻地拍了他一下说:“还不是舍不得你离开。”说着说着,娘的眼圈也红了,眼泪大滴大滴的掉了下来。姐说:“娘,咱不是说好不哭的吗?”娘赶紧的擦干眼泪,嘟囔道:“这是好事,这是喜事,咱不哭。”姐握向东的手心,都汗津津的。车终于开动了,向东暗下决心,一定做一个好样的兵,让娘和姐放心!到了部队,经过新兵训练后,向东就来到了福训军区上饶医学专科学校。学制是三年,其中,前两年是医学基础理论学习,最后一年是实习。他被分配在临床医疗系,学当医生。一切费用学校全包,每月还有二十五元零花钱。最让他高兴的是,那个张英教导员竟是他们学校的领导。在这里她是向东唯一熟悉的人,每当看到她,就像看到娘和二姐一样。
向东写信把这一切告诉了家里,让娘和姐放心。姐也给他回了信,说爹和娘都很好。因为他当兵,光荣人家的牌子也挂在了咱家的大门上,咱们的家,既是光荣人家,又是有经济来源的人家。哥和大姐都大学毕业了。哥在水产研究所工作,大姐在县重点中学当语文老师。二姐自己也下定决心,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让山里的孩子早日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且她向学校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要和他比赛看谁能早日加入党的组织。
向东不得不迎战,每天坚持只睡五到六个小时,除了军事训练,他尽自己最大能力听老师讲课,读书、记笔记、写日记、做好事,学习成绩在全班也是最好的。就是训练射击时,光闭眼,头一次打靶都不知道打到了哪里去了。幸亏张英教导员既严肃批评又耐心指导,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小时候可能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吓着了。还给了他一本世界名著《斯巴达克斯》,让他好好看看。真的,当他看完那本书后,向东就想,斯巴达克斯能从一个罗马帝国的角斗士,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奴隶起义的领袖。所以他每当遇到困难时,就拿着二姐送给他的英雄牌钢笔,想想斯巴达克斯,哼哼着国际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就觉得自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学习、学习,工作、工作,就成了他最好的乐趣。
一年后,向东当了士兵委员会的副主席,团支部副书记,写了入党申请书。可二姐已经入党了,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向东真羡慕她。他感觉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还是赶不上二姐,真是不服气。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地向张英教导员做了汇报。教导员告诉他:“入党是人生的终生奋斗目标,是一颗永远忠于党的红心,永远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过程。不是搞比赛。你虽然各方面表现得都比较好,但也有缺点,例如急躁情绪。如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毛毛躁躁的给人看病,把肺炎当感冒,把胃病手术当成肝病做,那能行吗?所以学当医生,不但要学会医理,还要学会修心。学大海纳百川,不骄傲不自满,学革命先烈临危不惧,宁静才能致远,为党的事业,为人民贡献自己所有的一切。”
向东把这些写信告诉了二姐,姐在回信中说,张英教导员说的非常好,当她的同事们看向东给她的回信后,都异口同声的赞道:“你这个弟弟,真是有福气,遇上这样一个好领导,真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造化了。”同样,向东也把姐给他的信给教导员看了,张英谦虚地说:“我没有你们家人说的那样好,你知道你为什么当了我的兵吗?”向东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她告诉向东:“在招兵时,二姐先他一天找到她,谈了他的情况,说他怎样的好,还把获奖的证书,三好学生奖状,优秀学生等一大堆资料都拿来给她看了”。姐要给他报名,但他仅有十六虚岁,还不够十六周岁。教导员很为难,她想把向东调查一下,如果真像他姐说的那样好,她就破格录取向东。当她和校长、班主任老师,还有他班同学谈了后,他们都异口同声夸向东,说向东有志气,聪明,能成器。当她把这个情况向一起来的首长汇报后,首长说:“不就差三个月吗?既然这样优秀,我们就要了。”所以,教导员和他娘谈的时候,就给了娘一个痛快而肯定的回答,还答应娘照顾他。
了解了这段渊源后,向东顿悟了,为什么娘自从和教导员谈了后,整天围着他转,说些好听的话,做些好吃的东西给他吃,姐看到自已就笑,还弟弟长、弟弟短的说些鼓励他的话,似乎他真的马上要走的样子。想到这里,向东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心里在喊:“娘,姐,你们为我操碎了心啦。”看到向东这个样子,教导员温和地说:“你不是当着你姐的面表示过,男子汉,当自强,保家卫国,志在四方吗?不能这样哦。”从自己的兜里掏出手帕帮他把眼泪擦掉,对他说:“回去吧,好好努力,你娘和你姐会放心的。”
两年后,向东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着自己,规范着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转眼间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课时过去了。最后一年还没有实习,向东就被分配到了福州军区直属队门诊部,当了一名医生助理。跟着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军医吴春学习诊疗技术,在业务上向东认真记录着每天看过的病历,仔细的分析病情,虚心的请教每个诊疗细节和治疗方案;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多做好事,细心地照顾老军医吴春。所以很讨吴春的欢心。年终考核时,成绩优秀,总评很好,正式转入了军医行列,开始了独立工作。向东认为自己有的是精力和体力,工作、学习、学习、工作,做好事就成了最大的快乐,在门诊部里反响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