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看完《兄弟》后赶紧写了篇读后感,然后发给多多。他认为多多是学中文出身的,又是编辑,文字功夫肯定比他厉害,还有就是他想和多多深入交流下,毕竟是只隔了十来步远的邻居。
给多多发完邮件后,他着手做西红柿鸡蛋面,外加油菜两棵。因为蔬菜是晚上十点左右大伙多不用水的时候洗好的(水池就在他对面,只要摘下耳机,就能有没有人用水,这比隔水池远的多多方便),戴上一次性手套往电饭锅里加上水开始做早餐。考虑到电磁炉发出的噪音太大,担心干扰邻居睡觉,早晨他只用电饭煲。为节约时间,他一次性购买了三个锅。电饭煲用来煮饭,两个电饭锅用来炖菜,比如牛肉炖土豆、排骨炖藕片之类。十三分钟后水开了,他往锅里依次加上油菜、西红柿、两汤匙油后赶紧加盖。然后他开始闭着眼睛用英语数数,数到“one hundrend twenty”后便睁开眼睛。这时他需要注视锅是否冒气了,发现锅盖开始冒气,他会往锅里放一根筷子再加盖用英语从“1”数到“60”的时间,接着依次往锅里加面条、打鸡蛋加盖2-4分钟,待到锅盖四周均开始冒气他会将锅盖倾斜留出一条小缝,待用英语从“1”数到“120”后拔下插头,因为一锅营养早早餐已经大功告成。这通常得花上18分钟,前一天晚上洗菜的时间没有包括在内。
鉴于洗手不是很方便,他做饭时手不便作别的,但思想的野马还是可以自由驰骋。因此,一旦需要严密关注锅盖的动静时,他会采取用英语数数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轻声用英语数数不会开小差,但用汉语数数就不一定。吃饭早早餐后,他着手看《在痛苦的人生里尽力而为》,这书是有俞敏洪口述的一本纪念50岁生日的作品。书里记叙了俞敏洪奋斗史。小明觉得书里的事都是真的,因为他可以感觉出来。对于知名人士,小明比较关注的人除了俞敏洪外,还有马云和崔永元,他觉得他们三人都比较亲民。
这确实是一本能够传递正能量的书。小明看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他觉得四十岁其实真的不老。单从生理而言,看看那些健身场所兴高采烈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就知道。他们通常60多岁,绝大部分不仅样貌年轻,体力也很好。要说四十岁老的话,老的也只是心态。这个年龄段心态容易变老有几大原因:一是有的父母身体陆续出现问题,因父母的衰老联想到自己,殊不知父母至少也比自己大20岁;二是曾经崇拜自己的孩子开始慢慢地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这是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却往往使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真的老了,跟不上趟了;三是以上两方面引发的心理焦虑导致生理疾病,这种生理疾病又被错误的认为是由年龄造成的。
小明觉得自己确实进入了心理上的更年期——思想上青黄不接的季节。这与父亲的意外去世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父亲的离世,小明发现自己已经告别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尽管可以忙过不停,但难以慷概激昂起来。俞敏洪如此成功(包括事业、家庭),为什么要用“痛苦”来修饰“人生”呢?小明认为唯一的解释是老俞父亲去世得早,那时他还不到20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老俞从父亲去世起就开始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他用“痛苦”来定义人生,他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能够在痛苦中尽力而为。对失去父亲的痛苦小明是清楚明白的,而且这份痛苦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浓,这是因为思念引起的。因为日子越往前走对父亲的思念就会越深,思念越深又总是阴阳两隔,所以会越来越痛苦。但这痛苦只是基调,不是每时每刻都得痛苦。但如果能对手上的事尽力而为,这份思念父亲的心会被冲淡。只是再怎么尽力而为,这种痛苦都不会消失,除非失忆。怪不得古人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化之,三乐也”。
父亲在是的时候,小明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的内心每天都晴空万里。随着父亲的去世,他的日子变得阴云密布:他不得不考虑生老病死、生离死别。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他不得不对生活做形而上的思考。因为内心痛苦,尽管他的思想在郁郁葱葱地生长,但他头发花白,形容枯槁。从不抱怨的他开始抱怨,因为他的思想已经青黄不接,他无法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进入了心理上的更年期。心理上的更年期与生理年龄关系不密切,但与心里成熟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文化程度低的人心理上的更年期来得晚些,因为他们不擅长对生活做深入思考。他们思想上青黄不接的季节会出现在他们体力衰竭的时候,一旦他们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走动,他们思想上的更年期就会到来,在这个时期,他们很在意儿孙的反应,只要不打他们心里来,他们就会痛苦。小明意识到了自己的母亲正处在心里上的更年期,决定每天跟母亲视频通话10分钟,以消除母亲对自己的牵挂之情。父亲在世时,他很少思念父亲,因为他很忙,加上父亲母亲都身体健康,大大咧咧的他不觉得父母应该思念。但只要父亲打电话给他,他就会马上把父亲的电话挂了再打过去。他知道父亲节省,就不想让父亲花电话费。
像小明这种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心理上的更年期本应比一般人来的早些,父亲的意外去世,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他的朋友晓波比他5岁,现在每天都过得兴高采烈。他为晓波祈祷,祝福他的父母能活到双百岁。这样一来,晓波就会远离人生真正的痛苦。当然,他知道晓波乐观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有一个102岁还生活能够自理的奶奶。拥有百岁奶奶是个小概率,晓波不得意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