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宗庆后联系到杭州本地的两家电视台,希望能够在电视上播放娃哈哈的广告。果不其然,电视台报出了21万元的广告费价格。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况且宗庆后手上的流动资金也只有10万元左右。这样的困境难不倒宗庆后,大不了负债嘛!宗庆后的态度就是这么强硬,他看好的事情就要尽力去做成,只有这样才能在营销中抢占先机。宗庆后相信自己的决策和眼光不会错,当他将自己的决议开会通知团队的时候,员工都有些质疑,或者沉默不语,他们只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来看待问题,看不到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宗庆后的决定让他们也感染了,他们也想尽量将这件事情达成,也能看看这位领导的市场洞察力是不是强。
俗话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广告很快就在现实中有了效果。娃哈哈的广告在电视上一经播出,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反应。“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词传遍了大街小巷,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广告营销在市场经济刚建立的时候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可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对广告的关注会更高。人们总会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新鲜感,当娃哈哈的广告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自然吸引了很多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而且娃哈哈的这个广告设计得非常经典,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有很好的市场敏感度,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还有那些把孩子捧在手心里的家长,他们最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时候出现了一款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饮品,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广告播出后,娃哈哈的销量猛增,首月就突破了15万盒,广告播出的第二个月更是高达20万盒,娃哈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饮品市场上的营销优势。从宗庆后负债打广告的事例可以看出他独到的眼光和超常的魄力,原本对宗庆后此举有所质疑的娃哈哈员工,这时候对这位老总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也让这个团队对娃哈哈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就在大家对宗庆后的广告营销赞不绝口的时候,宗庆后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永远走在别人前面。尽管这次的电视广告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可有没有更进一步的策略呢?可不可以让娃哈哈的营销更上一层楼呢?宗庆后分析了广告宣传的特点,他发现电视广告有直白、画面感强、接受度高、受众广等特点,可是电视广告也有触不到的死角。电视广告只有短短几十秒的时间来展示产品,广告台词也是寥寥数语,人们会知道这个产品,却不会了解这个产品。这个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哪些裨益?会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这些问题或许都会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尤其一些孩子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肯定对产品的功能有更多的了解需求。
宗庆后觉得要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情况,必须有多渠道的宣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电视广告宣传在有声有色地进行,如果配上报纸,双管齐下,岂不是效果更佳?宗庆后想到这个点子后,非常喜悦,他坚信娃哈哈的销量会更上一层楼。想到就要马上去实施,不能犹豫,这是宗庆后的性格特点。有了上次宣传的成功,宗庆后的信心更加充足,报纸宣传更加大胆,不仅将内容大篇幅放在显要版面,而且还推出了新颖的“实证广告”。什么是实证广告呢?宗庆后请来了一批权威的专家教授,让他们撰文介绍娃哈哈的功能特效、科学原理和原料配方等内容,这样的现身说法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几位专家用亲和的口语、中立的态度向消费者宣传娃哈哈的各种优点时,消费者就彻底被征服了。
电视广告与报纸广告双管齐下,遥相呼应,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娃哈哈的名气大增,成为中国饮品界升起的一颗新星。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488万元,利税210万元,成为杭州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这和宗庆后的营销策略密不可分。
引进外资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也要勇于尝试
引进外资不是不行,可是一定要掌控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政权是在枪杆子中出来的”,管理权十分重要。宗庆后还认识到与外资合作,利用的主要是外国的资金、技术支持,品牌一定要是自己的,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品牌,否则很容易被外资吞并。
宗庆后深知,任何事情都不是只有好的方面,经济全球化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强有力的挑战。外来资本不是来援助发展中国家落后企业的,他们是来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和他们的合作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前车可鉴,在最早引进外资的一大批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被国际资本的强大优势蚕食鲸吞,不久就灰飞烟灭了。可以说,外来资本的动机都是不纯的,是极其危险并且异常强大的。当宗庆后注意到引进外资的事情后,已经有一批民族企业被兼并破产了,形势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即使是一些中国民族企业的佼佼者也未能幸免,包括“金鸡”鞋油、“碧浪”洗衣粉、“孔雀”电视等,这些都为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宗庆后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深知引进外资是大势所趋,没有外资引进的企业是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可是即使引进外资同样也不能保证企业走得远,或许会更早地被“拍死在沙滩上”。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下来,宗庆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韩国株式会社的资金成立合资公司。这次的合作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主要是刚开始时没有成熟的机制。中、韩公司出资,各占总资产的50%,由韩国人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宗庆后任副董事长。当时,宗庆后没有太在意,过了两年,双方的资金比率出现了变动,中方持股占到了65%,拥有了控股权,可是董事长仍由韩国人担任。韩国人的经营策略不是很成功,这家合资公司没有取得理想中的发展效果。
这次的投资不算大,只有40万美元左右,宗庆后在此事之后明白了引进外资不是不行,可是一定要掌控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政权是在枪杆子中出来的”,管理权十分重要。宗庆后还认识到与外资合作,利用的主要是外国的资金、技术支持,品牌一定要是自己的,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品牌,否则很容易被外资吞并。不久,宗庆后迎来了又一次重要的合资——与达能的合作,这次合作可以说掀起了惊涛骇浪,对以后的中外合资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1995年年底,宗庆后认识了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经办人徐新,见面后双方很快就有合作意向。娃哈哈在中国内地饮品的领跑者地位和常年维持的好声誉,闻名中外;而百富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是香港非常重要的投资理财公司,在亚洲投资界也是非常有名的。在得知宗庆后有意引进外资的想法后,徐新从中穿针引线,将宗庆后介绍给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法国达能公司。
达能与娃哈哈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手。达能实力强大,资金雄厚,商业眼光敏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娃哈哈此时正处在发展市场、开拓创新的历史机遇期,能够引进外资达到自己快速发展的目的,是符合娃哈哈的长远利益的。尽管宗庆后找到这样的合作伙伴很是欣慰,可是他也没有掉以轻心。由于宗庆后行事一贯较为谨慎,对于达能这样的外资企业是一种既欣赏又警惕的态度,当然这样也能够增加合作的成功率,避免出纰漏。1996年元旦过后,双方就具体的合作事宜展开商讨,定下来的方案是:由达能与香港百富勤合资成立的新加坡金加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娃哈哈集团持股39%,娃哈哈美食城公司持股10%,合资公司的董事长由宗庆后担任。
这个决定有着他们双方各自的微妙之处,也就得到了双方的默认。从宗庆后的角度看,金加公司虽然持有51%的股份,可是这家投资公司本身就是合资公司,达能在其中的股份为70%,百富勤占30%,也就是达能的股份换算到达能与娃哈哈的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仅占35.7%,低于自己属下的娃哈哈和美食城的49%的股份,并且自己担任着董事长,那合资公司的大股和管理权非自己莫属了。而达能并不这么想,他们有着自己的规则,他们虽然只有娃哈哈合资公司35.7%的股份,但是他们拥有金加的绝对控股权,而金加又有着娃哈哈合资公司的控股权,间接地达能就是娃哈哈合资公司的实际控股者。因这两方面的不同观点,使得宗庆后对于达能的“蛮不讲理”有了一些认识。为了表明态度,宗庆后随后提出了自己的“四项基本原则”:合资后,“娃哈哈”的这个品牌不能变;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全权委托给娃哈哈,由娃哈哈方面的人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合资前企业中的45岁以上的员工不能辞退;娃哈哈员工的退休待遇不变,现有员工的收入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达能开始的时候怎么也不能接受,可是却拗不过宗庆后的一直坚持,宗庆后以一个英雄的姿态保卫着娃哈哈和他的员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