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这个老东西太不识时务了,想当初三个顾命大臣,咱家看着与他有些交情,在皇上面前说些好话,没免他的官,他倒好,不知恩图报,还跟咱家作对!”
焦芳说道:“公公,这次李东阳把杨廷和弄进内阁,一定会得意忘形。给他要那件衣服钱吧,不能太便宜他了。我欠他那一千两银子,他可是天天跟催命鬼似的。”
刘瑾看了看焦芳,摇摇头说道:“哎呀,我说焦大人,你到内阁时间也不短了,怎么格局还这么小呢?那点钱算什么?李东阳自诩为大文人,他最看重的是什么?”
“呃,是……是名声?”焦芳问道。
“嗯。”刘瑾点点说道:“是名声,是气节。咱们就要败坏他的名声,败坏他的气节。”
焦芳得意地笑道:“还是公公高见,可是怎么做呢?”
刘瑾把焦芳叫到身前,在耳边低声一番,焦芳频频点头……
一日,李东阳早早起来,准备进宫,刚一出门,竟然发现门上贴了一张大纸,纸上写了一首诗:
才名应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已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李东阳赶紧让下人把这首诗撕下来,本来打算撕碎,又一想,这首诗肯定是有人故意要整他,那么这人是谁呢?思来想去无非就是刘瑾和焦芳一伙。他既然偷偷贴到我门上,肯定也会用其他办法传播是非,如果撕碎,这不正给了他们说自己心虚的把柄了吗?
于是,李东阳把那首诗装在身上,带着进宫了。
这诗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嘲笑李东阳没有气节罢了。
当年刘健等人弹劾刘瑾时,被刘瑾绝地反击,不仅没有被罢免,反而一举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让刘健、谢迁等人对朝廷非常失望,因而辞官回家。
李东阳也申请辞官,但态度不如他们坚决,再加上朱厚照尽力挽留,因此李东阳不仅没有辞官,反而取代刘健成为内阁首辅。
李东阳虽然对刘瑾专权也是恨之入骨,但由于他本人性格平易近人,平时又采取广交朋友的处事态度,不管和士林还是宦官、外戚等都相处都还算不错。
虽然贵为内阁首辅,但由于不足以一下子扳倒刘瑾,所以李东阳在政治人更多采取忍让的态度。平时朝罢回到家,他的好多门生也跟着到家,宾客满门,但只是谈文论艺,绝口不提朝中政务,因此当时有不少人讥讽他为“伴食宰相“。
对于这个带有嘲笑意味的封号,李东阳心里的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虽然处处因循隐忍,委曲求全,但他一直在寻找扳倒刘瑾的机会,这对于一个大文人,当时的文坛领袖,真是难能可贵。
在历史上,刘瑾专权期间,也多亏了李东阳忍辱负重,调停政务,多所救正,才使朝廷事务不至于太过荒废,并且在后来推翻刘瑾的斗争中,李东阳也起了关键性作用。这是后话。
李东阳并没有在皇家早市吃早餐,而是直接到了大殿。此时,已经有不少人在殿里等候。趁着皇上还没来,李东阳拿出那首诗,给杨廷和看。
杨廷和看罢,说道:“真是无聊小人,李大人不必在意。”
礼部尚书白钺也凑身过来,看了看,从杨廷和手中拿起那张纸,一下子撕为两半,扔到地上:“李大人,委屈你了,我们都理解你。”
在李东阳斡旋下,杨廷和回京入内阁,这在很多正直朝臣看来,都觉得李东阳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所以,这个关头,朝中很多大臣对李东阳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紧接着,还有不少人都开始声援李东阳。
“老夫当然也是看的开,要不也不会拿来给大家看了。”李东阳淡淡一句,把这事情画上句号。
这一幕,焦芳看在眼里。回头告诉了刘瑾,刘瑾哼哼一声,说道:“一招不行,再来一招,咱家就要让他难堪。”
又隔了两天,一众官员正在皇家早市吃着早餐,焦芳也在。
吃着吃着,焦芳突然叫道:“哎呀,大家快看,奉天门贴着什么?”
众人都上前围观,原来上面贴着一幅画,画的是夕阳西下,一个又丑又老的妇人,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旁边题了几个字:此李西涯相也。
西涯是李东阳的号,这幅画把李东阳比喻成一个丑老太婆,对李东阳来说,又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在古代,文人对自己的名誉看的非常重,一个朝廷大臣被骂成妇人、娘们,这是极大的侮辱。
焦芳率先上前把画揭了下来,故意说道:“谁这么大胆,敢在这里贴这种画?真是岂有此理,咱们不能光看,得去告诉李大人啊。”
众人附和道:“是啊,得告诉李大人去。”
于是,焦芳拿着画,直奔奉天殿。到了大殿,李东阳、杨廷和等人都在聊天,刘瑾也在。
“李大人,你快看看,这是成心找事啊!我焦芳都为你打抱不平啊,这是谁写的,良心大大的坏啦。”焦芳假仁假义地说道。
李东阳接过那幅画,看了看。
刘瑾和焦芳都以为李东阳一定会暴跳如雷,没想到的是,李东阳竟然淡淡一笑,说道:“来,给老夫拿笔来。”
小太监把毛笔呈上来,自己李东阳略作思考,便在画上题诗一首:
杨妃身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争似阿婆骑牛背,春风一曲太平歌。
杨廷和看了看画,又读了读李东阳的诗,然后大声赞道:“妙啊,妙!不愧是内阁首辅,大明文臣领袖,李大人信手拈来,以笑化之,就把那些闲言碎语阴腔怪调,如秋风扫落叶般,一扫而过!李大人是真男人,真大丈夫也!”
众官员又附和杨廷和,“李大人心胸豁达,爷们,爷们!”
李东阳置之一笑,说道:“丑妪美妪皆是妇人,夕阳东阳我真阳刚啊!”
众人跟着哈哈大笑,焦芳也只得附和跟着笑一笑,皮笑肉不笑,很是难堪。
杨廷和还不过瘾,说道:“阁老也不查一查这画是谁画的?谁贴到城门上的?”
李东阳摆摆手,说道:“介夫,没那个必要啊,老夫心大,脸皮厚,这种跳梁小丑的把戏,还吓不到我。”
“那我就借着阁老这首诗,附和一首,还请阁老指正……”杨廷和说着,便在李东阳诗的一旁,也题诗一首:
草庭出来一头牛,东阳题诗不避丑。何人吹笛吵不休,真有老妪在上头。
众人一看,又都哈哈大笑起来。
“皇上驾到……”刘瑾在那边气得早就看不下去了,看到后门皇上款款而来,马上大声一吆喝。
众官都安静下来。朱厚照升殿坐下,问道:“朕刚才听到殿内笑声,大家有什么好笑的?”
李东阳答道:“回皇上,臣等聊天而已,没有什么。”
朱厚照点点头说道:“朕今天看了李大人和杨大人联名的折子,朕同意,即刻宣旨。”
说完,马小弟掏出圣旨,一字一句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吏部左侍郎王鏊博学有识鉴,制行修谨,着即加封户部尚书。
光禄寺大夫梁储持正不阿,任人唯贤,着即加封为吏部尚书,钦此。
王鏊和梁储二人听罢,赶紧出列跪拜领旨。
此前,原吏部尚书焦芳入阁后,吏部尚书一职空缺;原户部尚书韩文也因伪银一案卸官致仕,现户部尚书一职空缺。自杨廷和回京以后,李东阳凡事都和杨廷和一同商量,力求尽量弥补刘瑾专权带来的过失,二人便极力建议提拔王鏊和梁储,想不到皇上很爽快地同意了,二人欣慰。
有人高兴有人愁。本来被李东阳和杨廷和反讽了一把的刘瑾就很郁闷,现在站在李杨二人一边的王鏊和梁储又被提拔,心中更是窝了一肚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