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了解的平天湖是从李白的诗中读到的,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安徽池州的风景自古就不乏文人墨客歌咏的痕迹。
远远望去平天湖并无多少波澜,可能历经岁月的沧海桑田已变得波澜不惊,平天湖是杭州西湖的一点五倍,看起来更像是长江的支流,湖面上两座直插入水底的貌似神龟的建筑物就像《西游记》里东海龙宫的定水神针。
这里已是深冬季节,站在湖上一阵阵的冷风吹过,让人不噤的打着冷战,出行的旅客们虽是有说有笑但也难抵寒意袭来。
几朵老大的莲花在湖堤上雕刻着,游人争相在上面合影留念,如果是在夏天还真愿意坐进观光船到湖中去欣赏湖光山色,为此在寒冷的冬天游船的生意很是惨淡,只能期盼来年的春夏秋的爆满丰收。
第二个景点是齐山,我们一行人在上书齐山的山石旁边合了影便往山上出发,映入眼帘的是齐山的牌坊,一个古旧的牌坊上书着:池阳圣地。
传说齐山来源于唐代杜牧的一首诗:《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齐山和翠微亭便是由此得名,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也曾留下过千古名篇:《池州翠微亭》诗:“此去经年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齐山并不如黄山泰山来的那么高,上山的路都是石板连接上下,一路登临而上也并无多大的体力消耗,或许出于年代的更迭山已不是以前的崎岖难走,现代的技术和科学让齐山在现代倒显得十分渺小。
游完齐山我们又进入了池州秀山门城门博物馆,这是池州至今为止保存的最完整也最古老的城门,当地政府为发展池州旅游特意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建了有四五层楼的民俗博物馆。
一楼的是一些有旧有新的石雕艺术品,尤其是一头水牛盘踞在地下室里显得格外的有灵气,就像是专门供养起来的神牛一样。
池州的昭明太子故事也广为流传,在二楼便能见到昭明太子的石像和一些明清时期的木雕,由于木雕的年代已经很久远,花纹上的纹路不知多少遍的被文物修复工精修处理后看上去也是焕然一新。
三四楼更多的是青铜器和瓷器,几支大小不一的宝瓶夹杂其间,让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轻易辨别出哪几件是三级文物哪几件是二级文物。
晚唐大诗人杜牧《清明》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到的杏花村原来并不是出自山西的杏花村酒,据考证得知杏花村就在池州境内。
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杏花村得以机会一览杏花村,村内古树参天,奇石林立,充满徽派建筑气息的房屋在周边环绕着杏花村,走着走着便来到了杏花村的最后一站名扬四海的黄公酒馆,也就是杏花村中的杏花村酒。
满树的桂花四散飘香似乎在向游人们套着近乎,黄公酒的醇香充满着整个酒馆,你一杯我一杯的细细的品尝着,黄公酒一喝是很让人难以下咽的,误以为是烧刀子酒,但一下肚却是一点儿都不上头,余味无穷。
九华山脚下能远远的望见九华峰上盘旋的九朵莲花,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99米高佛像吸引着众多的仰慕者不远万里跋涉至此来朝拜祈福,山脚下的禅寺也是众多,一大清早就能看到很多虔诚的香客们人手三支香去敬佛法天。
让人感叹的是池州不仅有美景,还有佳人,安徽的女子普遍个头不是很高,但远看近看都是充满山水灵静的画中仕女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