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陈斌对于腊八的印象除了这句童谣外,剩下的只有体现在了这天要用醋腌制腊八蒜。
腊八粥是什么,他十五岁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单为了这两瓶腊八蒜,陈斌这几天多了个任务就是在家剥蒜,有时剥着剥着抬手揉揉眼睛刺激的自己在屋里哇哇大叫。所以他恨死剥蒜了,今天他起床早,目的就为了看着他妈用昨晚在候本家买来的散醋把瓶子里的蒜瓣腌上。
他妈上班走之前千嘱咐万叮咛的告诉他,不要趁着家里没人把瓶子盖打开偷尝,那样蒜就腌不好了。
因为家里人都知道他对于未知事物和没吃过东西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他这好奇的毛病一直也改不了。
上次就是因为他爸嘱咐他远离电源插口,等他爸上班后他突然想起他爸说的这事来了。自己盯着墙上的插板,开始想为什么都说电很危险?想着想着,还就伸手捅了一下,还好插孔小,他手指粗捅不进去。
不过他没放弃,手指捅不进去那就换个方法接着研究,拿着钳子出屋去小厢房里找了捆铁丝,掐断二十多厘米长的一节转身进屋拿着铁丝站对着插线板开始运气。
感觉自己勇气很足了的时候,伸手把铁丝猛的捅进了插口里,铁丝都怼弯了。结果可想而知,瞬间半边身体都被电麻了,幸亏他是用右手拿着铁丝捅的,换成左手捅电的话,电流快速击过心脏,可能他就成为家属院乃至整个小学里第一个自己想办法弄死自己的人了。
挨电后陈斌倒是没有瞎喊乱叫,自己嗖的一声跑到了院子里,站了会后又趴窗户上看铁丝没其他动静,这才进屋用扫床的扫帚把铁丝从插板上扒拉到地上,然后又用扫帚扫到了院子里。
因为他不敢摸铁丝,认为铁丝也有电了,怕再来一次这强大的刺激。直到多年后在家洗衣服时,洗衣机漏电,他才又一次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干嘛去呀?鸡也喂了,寒假作业也写的差不多了。黑蛋家亲戚来了,也不跟我们玩了,还是找建顺去吧。锁好门出来到建顺家门口刚好遇到他出门正往北走。
陈斌挥着手喊:“建顺,干嘛去?”建顺扬了扬手里的报纸说:“去厕所,你先去我家等会我吧。”陈斌进建顺家坐在屋里无聊的翻着他家那几本小人书,都看到第二遍的时候,建顺才回来。放下书说:“你再不回来,我就该去厕所捞你了。”
建顺拍打着蹲麻了的腿说:“我这不是还看了会报纸吗,没想到蹲的时间太长腿麻了。你猜我刚才在厕所遇到谁了?”陈斌瞪着眼睛说:“谁?晓玉?她去男厕所袭击你着吗?”
“你才在厕所遇到晓玉呢。我遇到李爷爷了,他告诉我今天是平安镇的大集,要带我去镇上赶集,我说你在我家呢,李爷爷说带着咱俩一起去。”说着就穿上衣服推着陈斌向外走。
陈斌忙甩开建顺的手问:“我平安镇我都没去过,还赶集?热闹吗?咱们几点回来呀?中午要是不到家我爸看不到我该着急了。”建顺想了想说:“镇上的大集特别热闹好玩,咱们中午前能回来吧,要不你这样,你回家去一趟,给你爸留个条,我先去找李爷爷。”陈斌一想也行,点了点头赶忙往家跑去,进家翻出纸笔写上:爸,建顺我俩与李爷爷去镇上赶集了,要是回来晚,你就先吃饭吧。把纸条放到桌子上,锁好门就直奔李爷爷家。
刚转过墙角,就看到李爷爷推着自行车与建顺站在西面的马路上往他家这看。忙挥手喊:“李爷爷,我来了,我在这呢。”
李爷爷笑着说:“看到你了,别着急,慢点跑,小心摔倒,我们等着你呢。”建顺在旁边起哄:“哦,我们走喽,玩去喽不等你喽。”陈斌急的差点哭了。气的直嚷嚷:“建顺你不等着我,砸你们家玻璃去。”
李爷爷笑着打了下建顺的头说:“别逗他了,你看差点让你气哭了。”建顺做了个鬼脸:“快点跑121,121,1234!”陈斌跑过来踢了建顺一脚问李爷爷:“爷爷我坐哪呀?”李爷爷拍了下自行车大梁说:“建顺胖坐后座上,你瘦就坐前面大梁上吧。”
“好的,行,坐哪都行,谢谢你李爷爷带我们去赶集。”李爷爷摸了摸他的脑袋说:“不用说谢谢,你们都是我的孙子,亲孙子,哪有跟爷爷说谢谢的呀。建顺坐好,咱们走喽。”
说完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蹬着自行车驮着两个小家伙,直奔南门而去。
平安镇的大集每逢阴历的初八十八二十八就开一次,刚开始只有周围四外八庄的村民们自发拿着家里种的各种菜在集市上卖,也没多少人,但是渐渐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看到集上卖东西的人都挣钱了。参与的人才越来越多,人就是这样,哪热闹往哪聚,后来每逢大集时不止四外八庄的村民卖菜了,还有很多小商小贩带着各种商品从各地蜂拥而至。人也越来越多。
陈斌没去过平安镇,他爸妈不会带他去,虽然平安镇离家属院才十几里路,可对于十岁的他来说,太远了。他又不会骑自行车,即使会骑自行车,也不知道到底在哪个方向。他对镇子的印象是他妈在镇里的工厂上班,还有就是建顺或者小勇他姐给他形容过平安镇,都说很大,陈斌追着小勇他姐问过镇子到底多大?小勇他姐告诉他有十几个赵庄那么大。
当时陈斌脑海里马上充满了对镇子的向往,暗暗发誓等长大了一定要去镇上看看。没想到还没等他长大呢,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李爷爷驮着他俩出了南门后再往南就上了一条公路,平安镇中心在这条路的西面,柏油路两旁是一棵棵白杨树和镇上各个街村民们的菜地。
现在地里的菜都收割完了,被锄头翻过的土地里除了还来不及腐烂的零散菜叶外,还有一个个黑色的小坟包。陈斌知道那不是坟包,是用各种粪便掺杂在一起做的有机肥,一堆堆的堆在地里发酵。
等到春天到来的时候,雨前攘在田地里。家属院东面的地里也都是这样的小肥料堆,一开始他不认识时还真以为是坟呢,建顺他们总指着肥料堆吓唬他,说把他扔坟堆上去。还好后来晓玉偷着告诉他那是粪堆,他这才不害怕了。
骑了将近半小时吧,李爷爷说:“咱们这就到了前面就是,陈斌你看多热闹呀。”陈斌抬头往前望去喊到:“哇,人真多,大集原来就在柏油路边上呀,看着也不大呀。”
李爷爷把自行车停下等他俩下来后说:“平安镇这个集很大,它是顺着公路一直穿过镇子,咱们现在只是站在大集的东面,咱们现在往里走,一直走到那头,这才叫赶集。你俩手拉手跟紧我,千万别走丢了。”说完推着自行车,建顺领着陈斌跟着李爷爷开始人生中第一次赶集。
陈斌眼都看花了,真的是卖什么都有,他们先看到了卖树苗的,有桃树苗,杏树苗,梨树苗,还有卖柿子树苗的!回去一定要告诉我爸,让他也买一棵柿子树来。
等结柿子的时候,又好看又好吃。建顺家就有棵柿子树,看他冬天吃柿子老馋人了。过了卖树苗的区域再往前走是卖各种活家禽牲畜的,鸡鸭鹅牛羊马什么的都有。有的卖家和买家把手伸进袖口里,然后又皱眉又挤眼的。
李爷爷给陈斌解释说那是在谈价格,买活物的规矩就是不能用嘴说,要背着人掐对方手指报出自己的心目中的价格,然后双方经过杀价才会成交。
陈斌对这没兴趣,他拉着建顺跑到前面一个小摊前面蹲那了。是个吹糖人的,吹糖人的匠人好像只有北方有。一个上面有轮盘的小箱子,旁边有个燃烧着的小炉子,上有一个小铁锅,铁锅里熬好的糖随着微风流动把周围的空气布满了丝丝甜味。
箱子上的轮盘转圈分别依次画着各种动物,陈斌认识画里面的动物。最小的是鸡,最大的是龙,居然还有猪八戒!上面画的都有价格,例如鸡一角钱一个,龙一元钱一个,这么贵应该是不好吹出来吧。觉得贵不按价格买也行,因为轮盘当中还有个指针。只要花两分钱,就能按一下箱子上的按钮,指针就会快速旋转,最后指针停止时指向什么动物吹糖人的匠人就给你做什么动物。即使指到空格里,也会给你做个糖哨。
吹糖人的匠人没生意时就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小朋友们都来看看呀,各种动物都能做,好看还好吃呀!”一边喊着一边还时不时的按下箱子上的按钮,围着摊子的小孩就都瞪大眼睛盯着那飞速旋转的指针,嘴里还念叨着龙、猪八戒、大牛等,仿佛是他们已经交了2分钱,这转动着的指针停下来时所指的动物就属于他们。
也许真是他们虔诚的念叨影响到了指针,每次指针停下,还基本上都是指向他们喊的这几种动物。孩子们对这几种动物的期待完全不是因为什么对艺术和手艺的审美。而是都知道越大东西,所用的糖就越多,毕竟轻易吃不到一次甜东西。
即便买了糖人,都来不及拿回家去与其他小朋友炫耀,路上时就已经被咯嘣嘣的吃进肚子里去了。
陈斌看着几个孩子按完按钮后拿着几个做好的糖老鼠或者糖哨走了,也眼巴巴的想去按一下,万一我按后指针能转到龙那呢,回去也好与晓玉他们炫耀。可兜里没装钱呀,也意识不到赶集要买东西,看了眼建顺,建顺也是摇摇头,他也没装钱。
这时后面伸过来一只手,递给吹糖人的匠人一角钱说:“这俩孩子每人按一次。”吹糖人的匠人拿过钱又把找的零钱递回去说:“好的老人家,这俩是您孙子吧,看着就懂事。”
陈斌回头一看,李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他俩的身后。忙说:“谢谢李爷爷,等回家属院了让我爸把钱还您。”李爷爷笑着说:“还什么还呀,刚才这吹糖人的也说了,你们是我孙子,爷爷给孙子花钱是应该的,你们每人按一下吧,看能按到什么。”
建顺用手指捅了捅陈斌说:“你岁数小,你先按吧。”陈斌撸起了袖子:“我先按就我先按,看我给你按条龙呀。”说完一按按钮,然后都快把脸贴到转动的指针上了盯着看。吹糖人的匠人伸手把他头扒拉开说:“不用离这么近,回头再把你脸划了。我还得赔钱,就在那蹲着看就行了。”
短短的十几秒钟,陈斌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看着指针逐渐的慢了下来,龙没停,猪八戒,没停,牛没停,连老鼠都没停。最后指针停住时居然指向了空格。
吹糖人的匠人遗憾的说:“小朋友,看来你没这个手气呀。等你旁边这个小朋友按完了,我给你吹个大点的糖哨。”建顺得意的说:“看到了吧,你往旁边蹲点,看你哥我给你按个龙出来。”陈斌一脸沮丧的挪到了旁边,但是也没忘喊了句加油。建顺按完后的结局依然是失望,比陈斌强点,按到了个小老鼠。
看他俩都按完了,吹糖人的匠人说:“好了,你俩都按完了,一个小老鼠一个糖哨,这就给你们俩做。”说完伸手从锅里抓出了一块糖,趁着糖软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圆球,把一根中空的细管插进糖块里用力一吹,小老鼠的肚子就出现了,然后三捏两捏的,一只活生生的小糖鼠就出现在了手上。拿起一个小木棍去糖锅里沾了一点糖往小老鼠身上一粘,就递给了建顺。然后吹糖人的匠人又去锅里抓了一块糖,在手心里搓成一条。用小木棍捅成中空,在糖管当中部分剪了一个孔,然后把糖管略微弯折了一下,放到嘴里吹了两下没问题,才递给了陈斌。
现在建顺一边走着一边举着手里的小糖鼠对陈斌炫耀,陈斌看了他两眼,把糖哨放到嘴里用力的吹,刺耳的哨声立刻响了起来。然后陈斌说:“你的小老鼠再好,也是拿着玩。我这个不但能玩,还不耽误我吃糖。”
建顺伸出手说:“让我也吹吹呗,这样吧,我这小老鼠尾巴给你吃。”陈斌骄傲的扭过头去说:“我才不要呢,我吹够了吃这个糖哨就行了。你还是玩你的老鼠吧。”
建顺又追着陈斌央求了半天,最后答应把家里的小人书借给陈斌看,陈斌这才把糖哨给了他。
逛逛停停的走了半天大集还没走到头,陈斌算是开眼了,太多卖东西的了。累的他都仿佛听到肚子咕咕叫了,本来早上就没吃饭,还走了这么半天路,糖哨早就被他吃了,还吃了建顺小糖鼠的尾巴,可这也不顶饿呀。
李爷爷看出他俩没精神了,摸摸他俩的头说:“你俩是不是饿了。”建顺无精打采的回答:“恩,我饿了,陈斌你也饿了吧。”陈斌点点头,可以想到自己没带钱,又摇了摇头。
李爷爷爱怜的看着他俩说:“走,爷爷带你们吃好吃的去,我也饿了,陈斌你别不好意思,咱们是一家人,饿了就说,没关系的,爷爷给你们买。”
李爷爷带着他们又往前走了一会,在一个卖肉饼的摊子前把自行车放好,带着他俩到棚子里坐下。老板过来问:“老大爷您又来了,我这有牛肉饼和羊肉饼,您看您今天吃哪种?”李爷爷看了看说:“来一斤羊肉饼,再来三碗清汤。几瓣蒜,先要这些,不够了再要,麻烦你多切几刀,快点上肉饼,孩子们都饿了。”老板喊了声:“好嘞,羊肉饼一斤,清汤三碗。稍等,马上给您端来。”
没用一会,老板端着个盘子给他们放到桌上,然后又端来了三碗清汤说,从兜里掏出一把蒜放在桌子上说:“你们的东西齐了,一共是两元七角整,您得先结账。”等李爷爷把钱给老板后,陈斌望着盘子里那块被切成好几块的的肉饼好奇的问道:“李爷爷,这肉饼为什么这么厚?并且即使把这几块拼起来,好像也不是一整块肉饼呀?”
李爷爷递给他一双筷子说:“这肉饼是咱们这的特产,在平安镇大东边,有一个回民自治区,那的肉饼比这个还要厚。这肉饼有个很特殊的名字,叫鞋底子肉饼。就是因为它不但因为形状是长方形的像鞋底,而且连厚度也像。只是现在的厚度早就超出真实鞋底的厚度了。所以它这一块肉饼的重量都能超过两斤,我要了一斤,他当然需要切开了。你俩趁热快吃吧,这位老板在大集上卖鞋底子肉饼有些年头了,肉好也实在。这肉饼里只有羊肉和洋葱,但是你看,洋葱基本上看不到,都是肉。”
陈斌敲了一下建顺伸向肉饼的筷子说:“李爷爷,您先吃。”李爷爷笑了说:“行,我先吃,你这小家伙,真懂事。”说完先夹了一块放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陈斌他俩这才伸筷子每人夹了一块,陈斌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满嘴的肉香味。
刚才陈斌看了下这肉饼的制作方法,不是家里烙饼那样做的,而是把肉饼放到满是油的大平锅里,用炒菜的铲子一铲铲的把热油淋在肉饼上烫熟的。所以用筷子一夹,顺着筷子向下淌油。吃一口肉饼再喝一口飘着香菜沫的清汤,那味道真是太绝了。所以长大后每逢别人向陈斌推荐哪里的肉饼好吃时,陈斌都会回答同样的一句话:“只有各个地方大集上的肉饼摊做出来的肉饼是最好吃的。饭店里的算不上好吃。”
一斤肉饼他们仨人居然没吃完,还剩下了两小块,李爷爷问他俩吃饱了吗?他俩争先露出鼓鼓的小肚子用手拍着说吃太饱了,李爷爷这才去老板那找了两张马粪纸把肉饼包上,放到手里拎着的人造革包里。然后看了眼表说:“现在已经不早了,咱们大集赶完了,饭也吃了,回家好不好?”俩小家伙连忙点头。
等陈斌到家时,已经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一点了,他蹑手蹑脚的开院门然后轻轻溜进东屋,他爸西屋睡觉呢,耳边传来那震天响的呼噜声,就知道他爸西屋睡觉呢。
进东屋一看,桌子上还摆着菜饭,知道这是他爸给他留的,他怕收拾桌子影响他爸休息,所以也就没动,自己往床上一趟,拍着肚子看着表,今天出去这一趟真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不但看到了卖树苗的,在逛大集时建顺还给他指出了镇上的粮油店,百货大楼,邮局和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是陈斌最想进去的地方,当时怕耽误李爷爷他们逛,就没有提这个要求。现在知道镇中心在哪个方向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等着自己再长大一点,估计等到自己升到五年级的时候,就能独自去镇里了吧。唉那时建顺他们都不在这个学校了,那时谁跟我一起玩呀?对,还有高峰和汪磊他们呢,等到那个时候他们也上三四年级了,又是一院小伙伴。哈哈,像前些日子烤红薯时建顺念的那首诗一样,野草烧不光,春天还生长。好像不怎么对,但是意思应该没错,不想了,将来会学到的。
看墙上表的时间到了他爸上班的时间,陈斌去西屋叫醒他爸,又端了杯水进来,递给他爸说:“爸,李爷爷带建顺我俩去大集给我俩一人买了个糖人,还怕建顺我俩饿着,带我们吃的羊肉饼,所以回来后我没吃饭,晚上你可以少买一个馒头。”他爸喝了口水很严肃的对他说:“陈斌,李爷爷带你们在大集上买糖人和吃饭都没关系。以后有机会我可以把这份情补回去。但是有件事你做的不对。李爷爷那么大年纪了,你还让他驮着你去镇上赶集。万一累坏他老人家,你们不觉得心里愧疚吗?”
陈斌低着头想了想说:“爸我知道错了,想想确实做的不对,下次不让李爷爷驮着我出去玩了。”他爸放下水杯起身穿衣服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好了,没事了,玩去吧。”陈斌咧嘴笑着跑到门口突然又转回来说:“对了,爸,我今天在大集上看到卖树苗的了,各种果树树苗都有,我记得你说过院里很空,想载一棵树的事。哪天你有时间了去买棵柿子树的树苗,咱们也载在院里呗?”他爸也走过来说:“你这一说倒是提醒我了,还真是,现在不买呢,买完栽上也不爱成活,等到了春天,你如果看到田野里长满青草时你再提醒我,咱们就买棵柿子树苗回来栽到院子里,我知道你想吃柿子。玩去吧。”
陈斌点了点头说:“下午不出去玩了,黑蛋家里来客人了,晓玉也不知道干嘛去了,建顺需要辅导他妹妹写作业。我下午就在家写作业,我想在过年前写完,这样等到过年的时候吃肉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