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5号位与C位,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
一般都由队中最高的球员担任,传统上,强调篮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篮板球的保护。
由于具有身高的优势,一些具备进攻天份的中锋球员也常常成为在禁区附近投篮得分的主要进攻点。
而所谓的跳球,要在双方任一队员之间进行。
跳球时,两名跳球队员的脚要站在靠近本队球篮一边的半圆内,一只脚靠近两人之间的线的中心。
然后裁判员在两名跳球队员之间将球垂直地向上抛起。
球抛起的高度要超过跳球队员跳起时能达到的高度,并且球在他们之间落下。
当球达到双方中锋能触及的最高高度时,便将球向队友拍出。
竖直向下的篮球球在空中改变了方向,球飞向一个身穿白色球衣男孩。
衣服上写着几个字“李顺义,第一初级中学。”
没错,我们学校获得了第一次进攻机会。
李顺义在同龄人中有着正常的身高,没有什么特殊的明显优势,但一直处于外围。
李顺义不断观察着球场上球员的变化。
很快,就将球传给了一个王小平他们的老熟人:魏兴东。
魏兴东的穿着白色秋衣,与身上的深棕色成了鲜明的对比,身上的肌肉更加鲜明。
此时他在内线,成功的跑出了一个空位,接到李顺义传来的球,原地起跳投篮。
如此的距离,在无人边防的时候,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球落入网中,获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次得分。
观看比赛的一中同学们纷纷为魏兴东呼喊,尖叫。
一中的阵容分别是:控球后卫李顺义,得分后卫郝竞,小前锋赵殿久,大前锋魏兴东,中锋李大龙。
七中的阵容则是:控球后卫孟修祥,得分后卫陈柏健,小前锋周君良,大前锋袁征,中锋林珲。
其实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篮球赛,多少都有些紧张。
而学校教练都是安排一起训练的,外加都是初中的学生,所以并没有太明确的位置纠纷。
这些不过是按技术,身高临时定义的罢了。
攻守转换!魏兴东为一中添上两分,球权交换到六中手里。
一中五人做好防御阵势,迎接七中五人的进攻。
孟修祥没有观察球队状况,选择了自己独打。
迎着李顺义的防守,只见他一个刺步,再收回,再反方向,衔接一个转身,便绕开了李顺义的防守。
李顺义反身向前追去,而孟修祥迎来的是魏兴东与李大龙这两名身高突出的球员防守。
孟修祥此时已冲进内线,望着两名比他高出一头的人,也不敢出手,便终止了运球,快速寻找队友。
经验不足的他,在三人包夹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抵抗力。
看见某个人的脚,便从李大龙的胯下传出。
但可惜的是,球扔的太近,打在了李大龙的胯下。
李大龙捡起脚下的球,抬头巡视了一圈,将球传给了李顺义。
在运球方面,李大龙是一点技术都没有,能勉强的连续侧身拍球,就已经很勉强了。
而在运球方面,李顺义无疑是球队中运球最好的了。
所以李大龙毫不犹豫的就把球传给了李顺义。
李顺义接球后,没有着急进攻,六中的球员回防速度很快,只好放弃快功的机会,等待着李大龙的复位。
而前场的郝竞与赵殿久分别站在两侧的三分线,防守他的分别是陈柏健与周君良。
郝竞的身高要比李顺义高出一些,面对着比自己矮半头的陈柏健自然是毫不畏惧,便招手示意传球。
李顺义将球传给他的同时也向防守着他的陈柏健身边跑去。
郝竞则绕到李顺义的身后,陈柏健则被李顺义的身体挡住,变大声喊道:“袁征,协防一下!”
袁征距离他最近,便上前阻拦,而后赶到的孟修祥想从后面抄球。
但郝竞看出了他的意图,便合球,传给漏防的魏兴东。
魏兴东接到球后,顺势上了一个三步篮,想要补防的林珲已经慢了。
4:0!魏兴东一人就拿下了4分。
孟修祥的进攻在三人的包夹下束手无策,此时已经心有余悸。
接到传来的球后,便分给了小前锋周君良。
周良君没有打过比赛,但接触篮球的时间比孟修祥长,因此,他的技术也要比孟修祥高一些。
周君良此时站在三分线,接到球后,做了一个投篮的动作。
赵殿久见他要投篮,便上前贴近了一些。
三分球不是好投的,赵殿久自认没有必要起跳封盖,但也稍稍上前一些,拉进两人距离。
周君良见他不上当,一个胯下运球从左侧加速,冲了进去。
赵殿久因为贴的进,转身的时候,时间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于是魏兴东前去补防,周君良见来人,向后一个后撤步,将球拉回,随即便起跳投篮。
篮球顺利从周君良手中飞出,但因为后撤的原因,力道明显没用上来。
别人看不出来,可周君良自己可明白,这是惯性导致的力量不足。
球缓缓落下,打在篮筐外沿上,弹了出去。
但此时的大前锋袁征高高跳起,迎接着弹出的篮球,将前场篮板球夺回。
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一个轻松打板,将球扔进。
七中的同学总算是缓了一口气。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