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菲菲,你有那么快干嘛,这不还有五分钟才上课呢嘛,你等等我啊”,李现边吃边说,脚上追赶唐菲菲的动作也没有停下来,“……”唐菲菲还是一贯的沉默,只见两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年匆匆走进校园(陈华第三小学)。
“Good morning”只见穿着一袭白衣的女人走进教室,她叫唐怡,是五(三)班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唐菲菲的妈妈。
“stand up”唐菲菲一如往常,当阳光撒到这位少女脸上,时光便飞回到两年前。“妈妈,你别哭了,爸爸,他会回来的”“不,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他不会再回来,你还不明白吗?”
在唐菲菲的记忆里,有关爸爸的回忆零星可数,只记得爸爸要应酬很忙,没时间陪自己玩,所以当妈妈说出爸爸不会再回来的时候,她还不懂得这对她意味着什么。
爸爸和妈妈青梅竹马,小时候的她们经常一起玩过家家,还有吗过如果她们以后有小孩了,一定要给她所有的爱,也就是高中时期,在刚刚感受到爱的年纪,她们在一起了,可爸爸的家庭并不同意爸爸早恋,爸爸是爷爷奶奶眼中的心肝,她们一直期盼着有一天可以望子成龙,好在妈妈的成绩一直年纪靠前,所有双方家长并没有采取行动阻断她们的来往,只到爷爷打算让爸爸去美国念经济学学士,妈妈知道后,在网上查尽了各种美国大学的报考条件及费用,这是的她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但她只要一想象到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给自己喜欢的人做早饭、等他下班,脸上就止不住的幸福感,可自己家庭也不是很富裕,让她吃惊的是,当她对家里人说出了,想去美国读书的想法时,竟然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但其实也有一大半归功于姥爷,姥爷拿出了他一大半的积蓄供妈妈在美国读书。
时光日复一日,妈妈在大学期间的平均成绩一直在爸爸之上,还拿了两学期的奖学金,在后来,爷爷给爸爸的通话中,经常可以听到爷爷对爸爸,成绩在妈妈之下的抱怨。
4年后,爸爸妈妈毕业了,她们进了一家美国当地的企业,这个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后来,她们也顺利的结婚了,只到妈妈怀了我,“凭我们现在的积蓄,要不你就辞掉工作,安心在家做我的太太吧,往后有我呢,我养你和菲菲”,唐怡本来就没有在职业上的打算,只是自己做事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生了我之后,妈妈一心照顾好我们这个家,每天给我们做饭,早上开车,送我去学校,然后下午准时去接我,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慢慢的爸爸越来越少回家,妈妈给他打电话,他总是以很忙推脱,我也有那么几次,晚上上厕所起来,看妈妈一个人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灯光,眼神里有些许的迷离,可每当第二天,妈妈又总是开朗如初,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只到前一天,妈妈说他们结婚十二周年到了,要给爸爸一个惊喜,她开车去接爸爸下班,结果看到了爸爸和他的女助理在一起卿卿我我,妈妈当场上去质问,爸爸却给了她一个耳光,说她无理取闹,说自己一个人在外应酬有多累,身边大老板们哪个没有几个女助理,妈妈就知道在家享福,有什么资格说他,但他却不知道,妈妈在她最好的年纪里,又放弃了什么。
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拿到了一笔离婚费,过了几个月,听说爸爸和那个女人结婚了,还怀了孩子,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夜买了机票带我回了老家,让我上湖北的一所当地小学,她也在校担任英语老师。而李现就是我同小区的邻居,还记得他是我在这个学校里,认识的第一个人。
还记得,大晚上我们从房产中介回来后,在学区遇见一个老奶奶“你们是在寻学区房吗?孩子多大了啊,几年级?”老奶奶问,“她9岁了,刚从美国转回来,刚定下,是转到陈华第三小学四年级(三班),我们是在找学区房,但我们来的有点迟了,距离学校最近的学区房已经被租出去了”“哎呦,从美国转回来的?我们家孙子,也是三小四年级(三班),以后可是同班同学呢,你们孩子英语说的咋样?”“英语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那太好了,我们楼上那套房子空着呢,本来是孩儿她妈们住着,她们都出去打工了,好几年都没有回来了,房子空着,要不租给你们,不收中介费,不过我们孙儿的英语,你们能不能免费给他指导一下”“真的吗,真的是感谢老人家了,可以带我们去看一下房子吗?”妈妈问道,“好勒”,老人家连忙带路。
就这样,我们在这住下了,老人家本来说让我们暂住,等她女儿回来了,再让我们腾出来,可里面过去了,我连奶奶女儿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而“李现”果不其然成了我的同班同学,我们每天晚上都一起写作业,我给他辅导英语,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学校时,就假装不太熟,只是同学的身份,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也只知道我们是一栋楼上的,不曾知我们是每天一起完成功课的。
“唐菲菲,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思绪突然被拉回来,可唐菲菲刚才根本没有注意听讲,“唐菲菲,回答问题”,唐怡怒吼到。“老师,你有一个句子写错了”李现突然说道,“哪一句错了”老师问道,“第二句,写反了”“没反,是倒装句式,好了,唐菲菲同学坐下,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唐菲菲犹豫的坐下,不自觉的转头看了李现一眼,正好瞧见他也在看自己,只能看到他细长的眼睛迷成了笑眼,两人相视一笑。
唐菲菲回过头,开始认真听讲,可坐在最后一排的这个少年,视线从未从唐菲菲身上离开过,唐菲菲在第二排的靠窗边,沿着李现的视角看过去,还以为他在欣赏窗外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