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许多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并非仅仅图名牌,还要找个“酷”地方度过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毕竟这是他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最年轻的日子呀!体育则是把学校变得“酷”起来的最有效的手段。其实不仅是一般不甚喜欢读书的学生,许多精英学生也有这种心态。所以,一些名校,如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也不惜工本塑造全国闻名的球队。体育也正因此和教育水乳交融。
我大学里的一位同事,谈起他的儿子时常常叹气。他本是波士顿地区的名校布兰达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本科毕业,后来进了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和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同班,后来还一度在哈佛教过书。和他这个阶层的大部分家长一样,他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的女儿从缅因州的鲍登学院毕业,该校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本科学院排名中列第六,和常青藤的质量差不多,让他非常骄傲。如今儿子快高中毕业,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游泳、篮球、橄榄球,样样在行,是学校里的明星,完全有进常青藤的实力。
但是,这孩子对精英主义的名校竞争非常厌倦,表示上大学时要放松一下,首选佛罗里达大学,因为那里气候宜人,生活节奏舒缓,而且体育出色,篮球、橄榄球都是全美大学顶尖的队。一句话:那里才是他的天堂。2006年春节时见到这位同事,他还愁眉苦脸着寻思怎么说服儿子回心转意。2006年4月初美国大学篮球赛打得如火如荼。佛罗里达大学队一路杀进四强,并在半决赛中大胜黑马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最后击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首次夺得全国冠军。看到这里,我暗暗为我的同事叹气:他儿子上佛罗里达是铁定的了。
其实,上佛罗里达并不算太差。毕竟该校如今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的全美研究性大学的排名中列第五十名,至少离老爹读的布兰达斯大学(排第三十四名)相去不远。但如果他选择去了乔治·梅森大学怎么办呢?乔治·梅森的质量远比不上佛罗里达,但在这次比赛中最出风头。该校也一直计划借篮球来招揽学生。
为什么说乔治·梅森大学出了最大的风头?因为在四强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第二号种子,佛罗里达大学是第三号种子,路易斯安那大学队是第四号种子。这3个队谁拿冠军都在情理之中。乔治·梅森大学则是第十一号种子,而且是第一次进入二十五强,闯入四强是历史上最大的冷门。再看各校在篮球上的投资,佛罗里达是470万美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370万美元,路易斯安那是220万美元,乔治·梅森大学则仅百万美元出头,根本没有钱招揽最顶尖的选手。所以,乔治·梅森大学是这次比赛的灰姑娘,她一路斩杀了密歇根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康州大学等几个超霸,创造了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奇迹,深受媒体青睐。
乔治·梅森大学本是个首都华盛顿郊区的走读大学,1957年才建立,当时也不过是作为维吉尼亚大学的一个小校园而已。到了1972年才独立出来,正式的校龄仅34年,毕业的校友平均年龄才35岁,大都还没有在社会上发达起来,很难通过捐款来回馈母校。要和那些有百年甚至两三百年历史的学校竞争,自然很难。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该校规模急剧扩张。如今有26700多个学生,已经属于大型大学。学校规模大,生源就成了生存之本。学校必须挖空心思招揽学生。2002年,该校的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名声大震。另外,该校的法学院也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最顶尖的40所法学院之一。于是,学校大兴土木建造校舍,试图一举改变走读大学的形象。
但是,美国的大学强手如云,想爬上优异的阶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乔治·梅森大学虽然不断聘请名牌教授,渐渐建立了声望,特别是在教学上打出自己的特色,向法学教育倾斜,有法学院预科之称,但还是无法建立全国性的声誉,其80%的学生是来自维吉尼亚本州。为突破地域的限制,成为全国名校,该校负责招生的院长安德鲁·弗拉热尔(Andrew Flagel)在2002年本校出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后,起草了一个招生计划,目标是利用下一次媒体中的大事件,提高该校在全国的知名度。这个梦寐以求的预想中的大事件,就是该校在大学篮球赛中打入十六强。想不到,后来该校男篮竟打进四强,创造了奇迹。与佛罗里达大学的那场半决赛虽然失败,但媒体的曝光率远远高于另一场半决赛。到处都有人在谈论乔治·梅森。一夜之间,该校俨然成了一所全国名校。
这就是我曾经谈到过的“弗吕蒂效应”。1984年波士顿学院在全美大学橄榄球决赛中,四分位道格·弗吕蒂(Doug Flutie)一记妙传,让队友触地得分,获得冠军,一时间申请该校的人数大涨,捐款大增。如今学者们对这种“弗吕蒂效应”已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虽然还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但初步的结果显示:一个大学在体育上的成功,至少在短时间内会大大刺激报名学生人数的增长,捐款数额也会猛涨,只是这种捐款,一般是针对体育的特别捐款,而不是覆盖学校所有部门的一般性捐款。
不过,会经营的学校,能利用这个机会,把短期的优势变为长期的优势。这方面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贡萨加大学(Gonzaga University)。这所大学本来没有名气,仅4000多个学生。其篮球比赛,在学校仅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中进行,从来没有被电视转播过。但1999年该校男篮一鸣惊人,进入区域决赛,于是捐款滚滚而来,最后得以用2500万美元新建了体育中心,篮球场有6000个座位。斯坦福、维吉尼亚大学等著名的队伍不时前来参加比赛,而且常常被实况转播。大学季后赛一场收入就过百万,由参加的学校和全美大学体育联合会分享,油水十分肥厚。贡萨加大学利用这一机会,稳稳地坐牢了美国大学男篮二十五强的位置。其比赛的联票变得如此难求,乃至要买就得买5年,未来3年的票已经全部售光。带有学校标志的服装、礼品,销售额自1999年以来上涨了12倍。球队有名,学校就有名,报名来该校读书的学生就多。该校的学生人数,从2000年的4765名,增长到如今的6100名。
这也难怪,作为新崛起的学校,乔治·梅森大学迫不及待地要把握住眼下的机会。几场球赛的胜利,使媒体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所大学。人们突然知道,这所学校有诺贝尔奖得主,法学院是全美四十强之一,甚至乔治·梅森这个成为该校校名的历史人物,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位乔治·梅森本应被列为美国的建国之父,因为他为当时最大的北美殖民地维吉尼亚起草了宪法。美国开国的几位总统,除了亚当斯外,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都是维吉尼亚出身,可见该州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在维吉尼亚宪法中,乔治·梅森第一次写下了“人生而平等”的句子,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后来这个句子被杰斐逊用在《独立宣言》的开篇,万古流芳。
可惜乔治·梅森因为反对建立强大的联邦政府,拒绝在《独立宣言》上签字,成了被遗忘的建国之父,等等。还有哪个学校能指望这么被媒体关照?难怪乔治·梅森大学的校长艾伦·G梅尔滕(Alan G.Merten)说:“机会已经被创造出来了,下面就看我们有多聪明、能有多充分地利用这样的机会。”该校从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买下了5万名SAT高分学生的名单,以求有针对性地主动出击、招揽精英学生。同时,该校雇用一家专业公司,向25万潜在的申请者发出电子邮件,并且为被录取的学生设立专门网站,招生办公室也拿到了75000美元的追加经费。显然,乔治·梅森大学的目标就是建立全国声誉,脱离地域学校的状态。
要知道,美国许多高中毕业生,上大学并非仅仅图名牌,还要找个“酷”地方度过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毕竟这是他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最年轻的日子呀!体育则是把学校变得“酷”起来的最有效的手段。其实不仅是一般不甚喜欢读书的学生,许多精英学生也有这种心态。所以,一些名校,如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也不惜工本塑造全国闻名的球队。体育也正因此和教育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