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300000018

第18章 本宗道德章(2)

【原典】明①莫明于体②物。

张氏注曰:《记》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如是,则万物之来,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点评:行善、为恶在于心,意识是明,非出乎聪明。贤能之人,先可照鉴自己心上是非、善恶。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恶明白,然后可以体察、辨明世间成败、兴衰之道理。

复次,谨身节用,常足有余;所有衣、食,量家之有、无,随丰俭用。若能守分,不贪、不夺,自然身清名洁。

【注释】

①明:高明,明智。

②体:体察,感受。

【译文】

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明辨是非,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了。

【解读】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那些本来很完美的事物看上去好像都是残缺不全的,但是,它的地位和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一定不能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否则就可能分不清是非曲直,也无法判断祸福得失,最后只能是自找苦吃。

老子是我国所有哲学家中最伟大的辩证大师。他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根据《史记》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他将巴、蜀和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并册立他为汉王。刘邦听从了韩信的建议,在去领地途中,命令部队烧毁了栈道,好向项羽表示自己并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项羽看到刘邦烧毁栈道之后,果然大为放心。在汉中的那几年中,刘邦一直在养精蓄锐。等到他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就抓住时机挥师东进。这样一来,刘邦的野心暴露无遗。于是,韩信又给刘邦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路上不但有险山峻岭阻隔,而且还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按照韩信的计策,刘邦派遣樊哙带领一万人前去修建已经烧毁的栈道,并且明令要在一个月之内修好。这样浩大的工程是三年也不可能完成的。刘邦不过是想借此来迷惑在陈仓的守将而已。雍王章邯果真放松了警惕,他怎么也想不到刘邦的精锐部队会通过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顺利地偷袭了陈仓。刘邦得以顺利挺进到关中,并在那里站稳了脚跟,开始了和项羽的对抗。

刘邦之所以能顺利进兵关中,主要原因还是项羽和章邯都没有看透刘邦的真正意图,被假象蒙蔽。能及时看到事物的本质,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原典】吉莫吉于知足。

张氏注曰:知足之吉,吉之又吉。

王氏点评:好狂图者,必伤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祸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若知足,有吉庆之福,无凶忧之祸。

【译文】

最为吉祥的,莫过于安分知足了。

【解读】

俗话说:“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我们应该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人们在生活中感到的痛苦,大多是因为欲望太多,不知节制导致的。

大家都知道知足常乐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因为看上去简单,但做起来会非常困难。有谁会对堆在眼前的金山银山不屑一顾呢?所以,知道什么时候终止自己的欲望,知道怎么来终止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不及时终止欲望将会导致的后果,才算真正理解了知足常乐的含义。

在我国典籍中,关于知足常乐的话实在是太多了。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墨子说:“知止,则日进无疆。”隋朝中文子王通说:“大智知止,小智唯谋。”孔子说:“知止而后有定。”王弼说:“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这些话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知足的智慧。

相传,一天吕洞宾来到凡界,想要救渡有缘的众生。在路上,他看到一个少年坐在地上哭泣。他就上前问道:“年轻人,你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要坐在这里哭呢?”

少年叹了一口气,说:“我母亲卧病在床,我们家很穷,没钱给她看病。我本来想去做工赚钱,但是又没有人照料我的母亲。”

吕洞宾听后非常高兴,心想,凡界还有这么孝顺的孩子。于是,他就想帮助这个少年。他使用法术,将路旁的一块石头变成了黄金。他把黄金交给少年,少年却摇摇手。吕洞宾这下更加高兴了,心想,这个孩子还是不贪恋黄金的君子。吕洞宾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块黄金呢?它能够让你们母子过上几年衣食无忧的生活。”

少年却说:“就一块黄金,总有用完的时候。因此,我想要你的金手指。这样,只要我需要钱,就能够让地上都铺满黄金。”吕洞宾听了后,非常失望。他想不到人们这么贪婪,不知节制。于是,他感慨一声就走了。

俗话说,“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无底洞,怎么填都填不满。一个人如果一直被贪欲所驱使,即便赚了亿万财富,也还觉得自己很穷,始终感受不到富足的快乐。

【原典】苦①莫苦于多愿②。

张氏注曰: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古之多愿者,莫如秦皇、汉武。国则愿富,兵则愿疆;功则愿高,名则愿贵;宫室则愿华丽,姬嫔则愿美艳;四夷则愿服,神仙则愿致。然而,国愈贫,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钝;卒至于所求不获而遗恨狼狈者,多愿之所苦也。夫治国者,固不可多愿。至于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王氏点评: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遂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注释】

①苦:痛苦。

②愿:欲望。

【译文】

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欲望太多。

【解读】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句话虽然简单朴素,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英国著名的戏剧大师萧伯纳则说:“人生有两大痛苦:一是得不到你想得到的东西,二是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就会不断地求索,不断地失望,因此感到痛苦;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东西之后,又想要得到更好的东西,因此又开始追求。欲望是促人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令人痛苦的罪魁祸首啊。

我国有一个词语,叫作舍得。何谓舍得呢?有舍才有得。一个人能够真正拥有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取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否则,就可能让自己追求的一切都落空。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非常想要得到一块土地。一个好心的地主知道后,就对他说,这样吧,你明天早上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能够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全都给你。那个人非常高兴。到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起床拼命地跑,他一直跑啊跑,跑啊跑,到了太阳偏西还不知足,仍然继续往前跑。不过,他还是赶在太阳落山前跑回来了。但是他才跑到地主面前就力竭而死。有人就挖坑埋了他。下葬的时候,牧师来了,他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唉!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呢?这么一点就够了。”

这个贪婪的死者,就像我国古话所说的一样——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反而把已经拥有的东西也失去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拥有的东西,譬如金钱、车子、房子等都是身外之物,都并不真正属于自己。为了永远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付出太多,甚至自己的生命,难道不是一件愚蠢之极的事情吗?

古时候,有一个大善人,他在生前积德行善,做了很多好事。死后,他见到了阎王。阎王翻开记录一看,说:“你这个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下辈子还能够做人,并且很有福气。”他很高兴,就问阎王:“那么,我下辈子能够做什么样的人呢?”阎王说:“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你大胆提出来好了,要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满足你。”他想了一阵,吟了四句诗代答:“千亩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个个美。父为宰相子封侯,我在堂前跷起腿。”这是说,他想要做一个地主,良田要不愁缺水灌溉,衣食无忧;要娶大小老婆十房,而且每一个都要非常漂亮,整天有美人在怀;父亲是宰相,儿子个个都是封疆大吏;自己呢,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守着良田和美人过一过清闲的日子吧!阎王听了之后,起身对他说:“哎,兄弟啊,要是世界上真有这样美好的事情,那我倒想跟你换个位置。”

故事虽听着可笑,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什么事情都美满了,连阎王爷都羡慕呢!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的说法,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罗马政治学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且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如此享受,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这些话到了现在依然是振聋发聩,毫不过时。

【原典】悲莫悲于精①散②。

张氏注曰: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之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

王氏点评: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乱,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乱,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忧悲灾患自然而生。

【注释】

①精:精力,精神,精气。

②散:消耗,消散。

【译文】

世间最令人感到痛苦和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烦意乱,精气消耗了。

【解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说“道”是万事万物的起源,那么,精就是人类的生命和精神得以延续维持的根本。《黄帝内经》中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精是身体的根本,能够很好地保持精气的人,在冬春之交也不会生病。

这是从生理和哲学两个层面对于“精”所作的解读。到了现在,“精”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即我们所说的精神。一个人只要精神阳光,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会坚忍地走下去;反之,要是一个人在精神上放弃了自己,那就意味着自我的毁灭了。精神是无形的,但却能够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有一篇叫作《热爱生命》的小说,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临死前还在听下属阅读它,并且眼睛中闪烁着感动的泪水。《热爱生命》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和朋友去阿拉斯加淘金。他们运气比较好,淘到了许多黄金。不幸的是,在返回的途中,他的脚扭伤了,又碰上了暴风雪。朋友觉得带上他碍手碍脚的,就无情地抛弃了他。于是,他就只好独自一人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越来越近了,天气越来越冷,寒鸦一声一声地叫着。因为他的腿受了伤,鞋子也破了,脚在不断地流血,他只好一步一瘸地向前走。

过了几天之后,他带着的所有东西都吃完了。他将这次淘来的金子全部抛弃,信念坚定地向前走。他的腿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变得僵硬,无法挪动。于是,他就只好全身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他已经丧失了觅食的能力。途中能够找到的一切能够咀嚼的东西,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寒冷。他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身体疲惫不堪,好几次丧失了知觉,但都幸运地挺了过来。一次,他实在累极了,就趴在地上休息。迷迷糊糊之间,他发现什么东西正在舔他的脸。他睁开眼睛后,吃惊地发现是一匹狼,不过是一匹病狼。他用自己全身的力量赶跑了狼,继续向前爬。而那匹病狼并不放弃,依然不紧不慢地跟在他身后。他明白,自己和这匹病狼之间,只有一个能够活下去。他就假装睡着了,引诱狼前来吃他。病狼果然上当,舔了舔他的脸,见他没有反应之后,就用嘴轻轻地咬住了他的手臂。这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死死咬住了病狼的脖子。一股又一股的鲜血流进了他的嘴里。他贪婪地吮吸着。打败病狼之后,他继续向前爬。最后,他终于被人发现,并成功地活了下来。

从这个感人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神的巨大作用,它支撑着人的整个灵魂。在生活中,我们都难免遇到挫折,但是与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相比大多微不足道。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什么理由不每天都选择精神饱满地来度过呢?

同类推荐
  •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孟子趣说1.用历史擦亮思想

    本书作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学说,从一个小“误解”开始,发掘历史真相,作者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引导读者独立思考。
  •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中国大儒·光耀万古

    他们各自分立于不同时代,屹立于学术巅峰:他们又上下彼此传承,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中接衲传灯……本书将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空,从隋唐五代至宋元,与一代代光耀万古的儒学宗师并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儒者风采,死守善道的儒家本色,以人弘道的儒学旨归……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本书为作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研究系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当代西方激进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如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斯洛特戴克的全球化批判理论、维利里奥的速度政治理论和斯蒂格勒的技术批判理论。本书的附录则是对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帝国》和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的文本学解读。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锐而深刻,是了解当代西方左翼哲学思潮最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嫡女风华之王爷请接招

    嫡女风华之王爷请接招

    我去,这是什么情况。好一个妖孽神马,要和我做朋友,你确定
  • 天下美文哲理卷:风会记得那朵花的香

    天下美文哲理卷:风会记得那朵花的香

    本书为你讲述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贯穿着对人生、对情感、对生活的感悟,折射出世界的简单与复杂。让你能于喧嚣尘世中享受孤独与寂寞,坦然面对得到与缺憾,在世间百态中领略平凡的美,保持一颗释然、宽容的心。
  • 主神送我一个地球

    主神送我一个地球

    穿越剑与魔法的世界,随身携带可以沟通地球的戒指。通过戒指可以向地球购买食物;通过戒指可以向地球下达订单;通过戒指可以让地球研究魔法;……神奇,一个有魔法的世界;强势,身后站着一个世界;……霸道崛起,立地成神;重铸地火水风,打破空间枷锁。
  • 叁进酒

    叁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三十而立,光棍一枚。仍是惨淡的人生。身居市井,卖牛杂汤为生!整日喝酒度日,与宾客高谈阔论当进天下而无用武之地!终有一日,机缘巧合之下,山中遇神仙,喝了壹杯琼浆玉液,从此的人生开始改变。身怀将才,结交志士,巧遇良妻,并被当朝太子识为生死之交,从此仕途一路坦荡,高居帅为,红尘作伴,风花雪月……可惜好景不长,人傲傲过天,轻浮浮如云,乌江有自刎,只为败红颜。最后妻离将散,重回市井小巷。好在,英雄气短,落魄山河之时,再遇神仙,进下第贰杯琼浆玉液,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切都是陌生的现在,入赘豪门,遭遇极品丈母娘,面对高冷妻子的折磨,一个时代的英雄,终成洗衣做饭,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最后郁郁寡欢,难以自拔,最后离婚与失去抚养权,落得一无所有而甚至想去轻身,告别世界!第叁杯酒,让他回到了属于他的时代,经历让他醒悟了自己过去混沌的人生,重新化虫为龙,成为了乱世英雄,觅回娇妻,广结志士,三顾茅庐,熟修兵法,起事为王,成为了雄霸一方的君王!叁杯酒,三起三落,梦洗人生,人生如梦!
  • 星瞳女

    星瞳女

    一名孤儿,她一手创建了神秘组织Y。手中掌握着绝对的力量和遍布全球绝对的情报和网络。来自宇宙的审判和入侵,地球迎接末日,她的身份即将揭开……
  • 补天古僵

    补天古僵

    天洞祭坛,古僵云天佑,双手做着奇异的手决,一双金黄色的双眸,死死的盯着手决之上的天洞,口中喃喃,“为了我爱的人,为了爱我的人,就算是被你们众神遗弃的罪恶之地,我也要力抗天洞!古僵补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魔神

    最强魔神

    一名生在地狱的少年,有着惊世背景,但在十岁生日时父母不明死去,在人界,怒斩半数圣堂天界的长老,击碎人界,只身一人杀上圣堂天界,活祭近半数的圣堂地域,被天道惩罚,却又被告知可以寻得父母死因和复活父母的办法,重回那恢复了生机,步入到2022年多灾多难的人界。
  • 卧槽谁的青春不能浪

    卧槽谁的青春不能浪

    一个接近人生谷底的年轻人蓄势爆发,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能力,他是报复这和社会还是帮助社会发展?是你你会怎么办,一切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