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翠芬和欧阳美娜的遇害似乎真的没什么联系。
除了她发现了欧阳美娜的尸体深藏在龙潭村祠池塘底这唯一的关联。
NHD的众人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把目前已经搜集、调查到的信息重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可以得出以上的结论。
龙潭村的住户并不多,算是个规模很小的村子,尤其是近些年年轻人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打工,人员流失严重。很多房子一到农作物收割、贩卖后,就变成了空屋。
其实就算是农忙时节,也没多少人在村中忙碌,家家户户都是雇佣专业的人来干农活。
所以一张富有特色的陌生面孔出现在村子中的话,很难不被人注意到。
经过调查组的走访调查,可以确定郑翠芬之前没有来过龙潭村,至少没有人记得见过她。郑翠芬是那种你只要见过她一面,就一定会记住一辈子的神奇面孔。
所以龙潭村的村民们都声称近半年内没有看见过她,也就基本排除了是她杀人抛尸的可能。
而且在她身上也找不到杀人动机。
郑翠芬的确在十里八村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恶名占比较大,似乎很多人都上过她的恶当——但是她活动的范围几乎固定在她坐在的小村子里,极少走动。找她看事儿的人,也大都是去她家里。
她与死者欧阳美娜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际。
如果生搬套的话,也只能找出她们都是女性这一个共同点。
两个女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中,欧阳美娜甚至没有离开过京阳市的市区,她是外地人,在京阳市中举目无亲,几乎不可能出现一个人跑到京阳市周边农村去的可能。
和欧阳美娜合租的室友也声称从来没有见过郑翠芬,更没有听欧阳美娜提过这个名字。否则她一定会有印象的。
两个人大学时期就是室友,毕业后又因为都选择在京阳市就业、发展,理所当然的合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关系更是亲密无间。用那个哭啼啼的女孩的原话说:“我们好的跟情侣似得。”
当然,这只是一种略显夸张的表达方式,两个女孩的取向都很正常,闺蜜关系。
据欧阳美娜的室友所说,欧阳美娜没有男友,大学期间倒是交过男朋友,但是很快就分手了。毕业工作后由于工作的繁忙,就更没有谈恋爱的时间了。
欧阳美娜在失踪之前,从来没有在外面过夜的情况发生,她是个很保守的女孩,从来不去娱乐场所,也不喝酒。所以发现她彻夜未归后,欧阳美娜的室友立刻就跑出派出所报警去了。
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几个月,没成想等到的是这样的结局。这让欧阳美娜的朋友和家人都难以接受。
不过根据警方的深入调查,欧阳美娜本身其实也有些问题。她深陷破产的边缘,由于过度提前消费,她的几张信用卡都已经刷爆了。这个年轻的姑娘并不像是她的朋友和父母口中说的那样单纯善良、懵懂无知。
根据调查,欧阳美娜因为在收集鞋子上过于疯狂,以至于她早失踪之前已经是负债累累,简单来说,她是一名没有多少消费能力但是却疯狂消费的鞋狗。
能用买鞋的方式让自己陷入到财务危机中,欧阳美娜不靠谱的性格由此可见。
调查进展到这里,陷入到了停滞中。
欧阳美娜的社会关系并不复杂,警方对她的人际网进行了彻底的排查,与之结怨、甚至仅仅是有过口角的人,都被仔细的调查过了。
但是这些人要么具备不在场证明,要么身上的嫌疑过小——这些人中几乎没有人有犯罪前科——以至于迟迟无法确定本案的重要嫌疑人人选。
迫不得已,调查组开始对欧阳美娜居住和工作的两片区域进行排查,他们通过与区域内的派出所进行沟通,列出了一份名单。入选这份名单的统统是这两片区域中有过犯罪记录的人的个人信息。
虽然总是宣扬要对出狱的人一视同仁,但是事实上,一旦发生了事件,这些人会立刻成为警方重点怀疑的对象。
毕竟人一旦犯罪,实施第二次罪行的可能性就要远远大于从没有杀害过他人的普通人。这一点人们心里都很清楚,最多也只是做到表面上不表现得太明显罢了。
调查组一共找到了59名曾因犯恶性伤人事件进过监狱的人员,其中无一例外都是男性。
通过对这些人的走访、调查,很快,这份59人的名单就缩短到了16名,其余的人在欧阳美娜失踪的当天,都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经过进一步核查,这16个人里面,已经有5个人不在京阳市,下落已经确定。剩余的11个人里面,有7名下落不明,但是经过调查,与案件存在关联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被筛选出来的这最后4名男性,被调查组列为了重点怀疑对象。对他们开展了全天候的监视和跟踪。
但其实凶手是不是在这四个人里面,谁心里都没底。
至少不能干坐着吧。
NHD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展。
王建仁对这件案子渐渐没了兴趣,他不再督促叶枫几人,而是恢复到了之前的办公模式:每天睡大觉,睡醒了就玩游戏。
“哥哥,跟你说个事儿呗。”叶梓把碗筷放下,注视着餐桌另一头的叶枫,眼神中带着委屈和些许的渴望。
叶枫一看到她的眼神,头立刻就疼起来了,他太熟悉这种眼神了,每一次叶梓想要买一件不便宜的东西的时候,她就会是这种眼神。
叹了口气,叶枫也把碗筷放下了:“说吧,又看上啥了?”
“鞋子。”
“鞋?”叶枫眉毛挑了挑,“你这个月已经买几双鞋了?两双?还是三双?”
“这次不一样嘛。”叶梓说,“那几双鞋加起来还不到一千块呢——”
叶枫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愚蠢的土拨鼠:“你要买的这双鞋超过一千块?”
“嗯,是最新发售的aj呢,新配色,我超喜欢呢,哥哥,首发才一千八!这次我特别幸运的,在官网上抢到签啦。”
叶枫的声音有些颤抖:“多少钱?”
“一千八呀。”叶梓避重就轻的说道,“哥哥,这种鞋子都是有很大升值空间的,我穿够了倒手一卖,还能赚上不少呢。”
叶枫无可奈何的看着她:“你哪次不是这么说...”
“哥哥。求你了,求你了嘛。”
“嗯?你先别吵吵,好像又出事儿了...”叶枫拍了妹妹胳膊一下,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大,注视着屏幕上播报的新闻。
“————东城区长途客运站的某地下储物间中,一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具年轻男性的尸体,接到报案的110指挥中心立刻派出警员。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遇害者的身份信息仍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本台将继续跟进报道此事————”
“又死人了啊...”
“哥哥,你有没有听我说话?你知道抽中签有多难吗?我——”
“我知道了。我这就把钱转给你。”叶枫认命的说道,“就当是提前给你发过年的红包了,到时候你可别还管我要。”
“哥哥你最好啦!”
离开家后,叶枫开车上班的路上,车载电台中的晨间新闻播报的正是客运站地下室中发现不明男尸的相关新闻。电台主播和特约评论员就这件事情展开了但是没什么意义的争论。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可知,那具男士是他杀,死因是窒息而死。他是被勒死的。虽然在那间地下室中没有发现凶器绳索,但是根据他脖颈处的裂痕,可以清楚的做出他是被勒死的结论。
这是信息似乎都是电视台的人从发现尸体的那名客运站的员工口中询问到的,警方至今仍没有信息向公众披露。
在叶枫看来,警方侦办案件与新闻媒体的自由报道权这两者之间,本身就处在敌对的两面。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两次了,未被抓获的犯罪分子根据新闻对案件调查进展的报道,改变自己的行动模式,从而给警方的抓捕工作制造更大的困难。
那群追踪报道刑事案件新闻的记者,就像是一群豺狼虎豹一般,除了添乱外,几乎起不到任何的积极作用。
通常而言,新闻媒体只会一个劲儿的指责警方破案不利,搞心态。
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的向民众收集线索?
别开玩笑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来访电话都是毫无意义的。不是来自酒鬼的电话,就是语义不详、连自己想要表达什么都讲不明白的人的废话。
而那些有可能是珍贵线索的举报电话,则很有可能因为110指挥中心的电话占线,而最终石沉大海。
排在叶枫心中最讨厌的工作排行榜上的第二位,就是和记者打交道。第一位是去见牺牲同事的家属。
而且这两者之间的察觉并不是很大,不相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