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是始建于南宋的一座大石桥,也是湖北南部的第一个军事要隘,桥东群山叠嶂,桥西湖泊密布,地形是十分险要,素有天险之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粤汉路(广州至汉口)经过此处,铁桥贯通南北,汀泗桥镇位于铁桥北端。
当年的汀泗桥镇以汀泗河为界,河西属蒲坼县,河东属咸宁县。汀泗桥镇是咸宁的南大门,也是通往武汉的必经要隘。
汀泗桥镇东面,那一片陡峭起伏的山岗上,有一座最高的山名叫塔脑山,北洋军的阵地就设在这片山岗之上。汀泗河蜿转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桥镇,沿山岗西脚流过。当时天降大雨,小镇三面均被洪水包围,甚至部分街道也被大水淹没,这样的情况为敌军阵地西面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以通向敌军阵地的,仅有自西向东北的粤汉铁路上的一座铁桥,但铁桥被敌人的火力严密封锁,难以逾越。
而敌人阵地北面,汀泗河流经这里,因为涨洪水,也是一片汪洋,这一形势又成为敌军阵地北面的屏障。但在敌人阵地的东南两面,地势较高,并未淹水。总观小镇地势,和平江城一样,如此险要地形,敌军尽占居高临下之便,革命军则要冒仰攻之险,战斗之惨烈前所未有。
为阻止北伐军向北挺进,北洋军军在汀泗桥一带集中了两万兵力,其中包括从湖南汨罗、岳阳一线溃逃下来的残部,由宋大霈担任总指挥,据守汀泗桥;武汉方面也有陈嘉谟部万余兵力南下驰援,再加上玉帅亲率嫡系刘玉春等部前来督阵,一时间气势汹汹,叫嚣着要让革命军全军覆没葬身于洪水之中。
而在革命军这一方面,一路北上所向披靡,士气正旺。而且在8月25日,独立团作为第十二师的前卫,已经奔袭了粤汉铁路(广州-武昌)上的中伙铺车站,歼灭北洋军孙建业部第二团,俘获自团长以下官兵四百余人,再次立下战功。
与独立团同时出击的,还有第十师,占领了杨泉畈;第七军占领了大沙坪和桂口市,第八军占领了临湘(今陆城)、羊楼洞、蒲圻等地。唐生智根据总司令部关于迅速攻占武汉的决定,带领第八军攻取汉阳、汉口,第四、第七军沿铁路继续北进,准备攻取武昌。
向北,向北,继续向北!
第四军第十二师官兵马不停蹄,冒着大雨从中伙铺出发,开到进军武汉的必经之路------汀泗桥镇附近。能否夺取汀泗桥,成为北伐进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
面对险峻的大山和滔滔的洪水,革命军没有犹豫和彷徨,他们遥望着粤汉铁路上的那座铁桥,开始排兵布阵。
隔山难,隔水并不难,哪怕是洪水滔天!
时代的滚滚洪流,注定摧枯拉朽,淘汰那些拖历史后腿的旧势力。
1926年8月26日,汀泗桥战斗打响。
三面临水的汀泗桥镇,在大雨过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泽国。一望无际的水面,浩渺接天,且湖水很深。汀泗桥北端,北洋军在堤坝上埋下密密麻麻的地雷,拉起装上倒钩的铁丝网。敌军的主力包括吴佩孚的“铁卫队”就驻守在镇东的高地上,那里有精心制作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
在这样的严密防范下,革命军不可能长驱直入立刻夺取桥头。所以,革命军采取三面包抄的战术。第十二师以第三十五团为先锋,独立团、炮兵营及师部相随,向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同时,革命军第十师以第三十团为先锋、第二十九团为中路、二十八团炮兵营及后备队,依次从山峡冲出发,向汀泗桥西南的赤岗亭方向挺进;第三十六团则从石坑渡起程,以其第一营为前锋向汀泗桥右翼前进。
上午10时半左右,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廖培南团的尖兵连行进到北洋军的前哨阵地高猪山,双方激烈交火。山水之间,回荡着机枪步枪爆豆般的响声。
战斗中,三十五团一鼓作气将高猪山北洋军警戒部队驱散,敌军退到铁路北端,集中火力开始猛烈反击,由于河宽水深,革命军无法涉水前进。仗着有利地形,北洋军得意洋洋,恣意地用各种武器居高临下对着革命军开火。第三十五团受敌人强烈的火力封锁,无法越过铁路,两军隔河相峙。
到了正午,第三十六团黄琪翔团从上游越过汀泗河,进抵汀泗桥东南边高地附近梅董一带,也因敌军居高临下大力扫射,前进受阻。黄团长于是决定疏散队形,趁机侦察敌人阵地配备情况,等待增援部队到来。
当第十师行至骆家湾附近时,听到汀泗桥方向枪炮声甚大作,知道第十二师已经与敌军交火,部队加快迅速前进,并且派出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向三十六团右翼延伸。三十团则向三十六团左翼行进布阵。**独立团派出一营同时在三十六团后方布阵,以便策应各方。
革命军在迅速形成对敌军阵地半月形的包围之后,开始展开大规模进攻。炮兵营的加农炮和迫击炮施展威力,一发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敌军阵地上,轰隆隆的炮声,在湖面上的溅起一长多高的水柱,粤汉铁路铁桥上弹片飞舞。
到了下午,北洋军一方,以强大炮火掩护千余步兵再次向北伐军展开反击。枪林弹雨中,十二师官兵虽然一排排倒下,但依然前赴后继往前冲。终于抢占了桥头堡。北洋军一方,总指挥宋大霈亲率大刀队督阵,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在大刀队的督战和现大洋的诱惑下,守桥的北洋军猛烈反击,又夺回了桥头堡。敌我双方在桥头堡上展开肉搏,反复十余次争夺,死伤累累,鲜血把铁路桥都染红了。
激战一天,革命军还是没有彻底控制桥头堡,两军形成胶着状态。
十二师师长张发奎见主攻部队数次冲锋,均为奏效,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下令各部停止前进,寻求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