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不错,就是道。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老乞丐问道。
如果说修炼看的是人的先天根骨体质,那证道看的则是人后天的心性与悟性。
根骨体质绝佳之人,这样的人在前期修炼速度,进境很快,在战斗等其他方面也远远强于普通人。可在那些大能通天之士眼中,真正的强者是悟性与心性绝佳之人,因为当修炼到一定地步,灵根体质差的,他们可以以一些秘法逆转,但悟性和心性不同,这两点谁也不能改变。
证道修士到化灵境,就要开始悟道,从而汲取力量,突破境界,这时候悟性极为重要,而灵根和体质的作用却微乎其微。
当然,就算灵根、体质和悟性再好,如果没有足够的心性,去面对世间的种种因果,也会在修炼上一事无成,就算踏入道无量,最终不是心魔入侵,就是被他人所害。
故而,对于一位证道修士来说,心性最为重要,悟性次之。而老乞丐第一次见到庄羽时,便觉得这个少年,隐有道缘,故而来验证一下心中所想。
望着眼前这个太极图,一黑一白,各执半边,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心念一分为二,这些在庄羽脑海中一遍遍的闪现着。
庄羽闭目思考着,此时的他仿佛进入了无人之境,庄羽放开身心,闻着山间的风,崖上的树木泥香,这一刻,仿佛他就是这方天地。
老乞丐望着,闭目沉思的庄羽笑着,并未打扰他,就这样,约莫一个时辰后,沉思的庄羽乍然睁开双眼。双眸中,显示出难以想象的喜悦。
突然转身对着老乞丐,躬身说道:“晚辈明白了,多谢老先生指点。”
老乞丐笑问道:“哈哈,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庄羽闻言,抬起头来,望着老乞丐手中的太极图,道:“还是道。”
老乞丐听完,望着万里河山哈哈大笑说道:“那我且问你,岳哲失败的原因何在?”
“请问先生,岳哲前辈生前的那位生死之交叫何名?”
“秦元!”
庄羽转过身,对着天地,拱手道:“岳先生在上,晚生若有妄言,还请先生勿怪。”
望着老乞丐手中的太极图,庄羽沉声道:“岳哲生前铁骨铮铮,却不失百结柔肠,是位性情中人。他一生惊艳豪气,却为道负爱。他是愧在情上,输在道上,败在念上。”
“继续说下去!”
“世人有云:魔海无边,回头是岸。虽然不知道,秦元究竟是何大能通天之人,但显然,他的证道之心比岳哲更加坚定。或许在秦元的眼中,岳哲的道海是岸,那他的魔海也是岸。岳哲笑秦元沉沦魔道,秦元笑岳哲心中痴迷。不知晚辈这样说,是否正确?”
“不错,不错,继续说。”
“世间万法,皆在道理,秦元与岳哲追其缘由,是同一人心念所化,就如这个太极图一样,是一个整体。在太极图中,黑白各执其半,光暗各执其半,就如善恶各执其半一样。可是在这太极中,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秦元心念为恶,可心中存有一丝善,而岳哲心念为善,心中却也留有一丝恶。”
庄羽很平静,有善才有恶,有光必有暗,两者缺一不可。
“继续说下去。”老乞丐点点头道。
“晚生虽然不知道,当年岳哲跟秦元到底发生了什么纠葛,显然到最后,岳哲心念有所动摇,而秦元却一往无前,坚定自己所行之路。这也是为何,岳哲最后仅仅只是窥得道诃无量,而秦元却踏入了魔诃无量的原因。”
“哈哈哈哈……真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老夫真是太意外了,你竟然有如此悟性。”老乞丐拍拍庄羽肩膀,仰天大笑道。
紧接着,老乞丐回头问道:“那老夫问你一个,你刚才想要问老夫的问题,世人只知证道,那究竟何为道?”
何为道?庄羽有些愣然的看着老乞丐。
何为道?听着眼前这位老先生这样问话,庄羽不觉心中一震。这本来是要问他的,怎么反被他给问了。
望着老先生的身影,庄羽微微歉然道:“晚辈经历不足,所学有限,怎敢在老先生面前妄论大道。”
其实庄羽心中早有所想,只不过,现在的庄羽才十四岁而已,而眼前这位衣着肮脏的老乞丐,显然是阅历已久,如果自己不知轻重的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那岂不是显得很狂妄。
“无妨,你尽可畅所欲言,老夫还没那么迂腐。”
老乞丐双手负后,安抚着庄羽,此刻他也很想知道,眼前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又该作如何回答心中的道。
何为道?这个问题,万千年下来,从未有过真正答案。因为此问,乃是因人而异,因人而论,也因人而定。
何为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何为证道?无非就是自己选择的一条路。
庄羽听言,心中暗暗松了口气,道:“晚辈所说,或许在世人眼里是狂妄无比,所以下面晚辈所说的妄言,也请老先生不要见怪。”
老乞丐转身朝着庄羽笑道:“哦,那就把你的妄言说给老夫听听。”
庄羽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到旁边地上,捡起一个树枝,朝着地上画了一圆圈,跳到这个圆圈里,然后说道:“这就是道,世人眼中的道。”
老乞丐看了看站在圆圈中的庄羽,笑了笑,然后抚须疑惑问道:“这是什么道,简直是胡说八道?
挠了挠头,庄羽从圆圈里跳了出来,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个更大的圆,接着又跳了进去。
庄羽望着崖下,层层云海,沉声道:“道如庭前大树,千枝万叶,不离其根,道如山间清泉,时时饮之,时省我心。”
“起初晚辈也是这么认为,世间万法,皆在道理,这就是道法要义。可是直到春去冬来,寒雪遗世,庭前大树,叶落归根,山间清泉,干涸断流,存在晚辈眼前的道法要义,崩然倒塌。这时,晚辈才发现,原来以往晚辈所坚信的道法要义,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