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不回想起来,邹凯甚至都已经没有了警惕心,毕竟他前世后来的几十年,不是在城市里生活,就是在监狱里服刑,根本没有机会碰到毒蛇这样的野生动物,也就把这些事情给忘了。
现在邹爸说起来,邹凯还是从善如流的把裤腿扎了起来,又拿了一根竹竿当做开路的棍子,其余人也都把裤腿扎了起来,把脚踝给护住了。
这边被毒蛇咬到的几率并不高,频率大概也就是每年听说一两起,但是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四个人还是开着面包车出发的,邹爸有了中午的下酒菜,邹妈也就不再操心中午回来做饭的事情,直接把之前准备的小竹筐换成了一个大的,而且还放下豪言,不把这一筐挖满,不回来。
邹凯总有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但是又不能说什么,毕竟上山挖黄花苗的事情,是他提出来的。
车子顺着山路开到了山边,邹凯找了个路边的平地拐角把车子停了下来,这才拿上竹竿,带着一家人往山上走去。
其实山脚下开始就已经有草药出现了,只是并不太多,有蒲公英,薄荷,还有车前草,还有两种邹凯不知道学名,只知道土话叫法的草药,一种叫牛鼻子,一种叫茶蒴,都是可以用来泡水下火的。
原本邹凯想要拿着棍子赶蛇的,这个工作被想要表现的曹海洋抢了过去,他伸手拿过了竹竿:“小凯,你这几天跑来跑去忙事情,肯定有点犯困,赶蛇要全神贯注的,也挺累人的,你就跟在后面歇着吧,没事帮忙挖一挖草药就行了。”
邹凯还想客套一下,被邹妈叫住了:“小凯,听你海洋哥的,让他和你姐在前面赶蛇挖那些不好挖的草药,咱们俩就在后面捡一下被漏下的。”
听到母亲这么说,邹凯顿时明白过来,母亲这是想给大姐邹娟和曹海洋独处的机会,让两个人在前面探路,他们两个也能多说点知心话。
曹海洋并不是笨人,当然知道准岳母的意思,他冲着邹妈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那我去前面探路,有不好挖的,我们先给挖了。”
“你们也悠着点,那种在大石头上的,在陡坡上的,就不要去挖了,咱们出来挖黄花苗就是玩的,不要太麻烦了。”邹妈叮嘱道。
“姨,我知道的。”曹海洋应了一声,喜滋滋的跑到前面,帮邹娟拿着小竹筐,一手拿着竹竿来回敲着附近的草丛,开始了打草惊蛇的大业。
邹凯就和邹妈一起,在后面当起了吊车尾,给姐姐和准姐夫制造聊天的机会。说起来,这个年代的人们虽然物质匮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幸福的。
这个年代的丈母娘还不是只盯着钱看,只要看着小伙子人不错,人品好又踏实能干,就愿意把女儿嫁给对方,而且还经常帮着制造独处机会。哪里像几十年后,嫁女儿跟卖女儿一样,高价彩礼成了普遍现象,让人根本无力吐槽。
这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可是也是精神纯真的年代,如果要问邹凯,他喜欢那个年代,他其实也回答不上来,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几十年后,会有诸多的便利,国家也会变得富强。
但是对邹凯来说,他可能更偏爱当下,因为这个时候,父母还没有老去,他还没有走错人生的旅途,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家人的未来还等着他去改变,这个相对贫穷的时代,是他更喜欢的。
更何况这个年代有着更好的自然环境,就像现在,邹凯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全都是绿油油的草地,上面有小花点缀其间,有紫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白色的,那景象看起来就像是一张花毯子铺在了大地上一样。
山风吹来,小花随着山风上下起伏,看着又像是绿色海洋上的波浪,让人心旷神怡。
邹凯的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景象了,他忍不住张开双臂,迎着扇风吹来的方向,高喊起来,引得前面的曹海洋和邹娟转过头来张望,看到他只是在发疯,两个人相视一笑,继续在前面开路挖草药去了。
邹妈见到儿子这样闹腾,本想训斥两句,不过看到儿子脸上露出的微笑,训斥的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等到邹凯发疯完,她才开口道:“那么大个人了,还动不动跟个孩子一样,嗷嗷乱叫的,像什么话。”
邹凯挽住了母亲的胳膊,笑嘻嘻的说道:“我本来就还是个孩子的。妈,你都不晓得,在莞城那边整天看到的都是钢筋水泥柏油路,人呆久了都快要疯了,还是咱们家里的景色好。”
邹妈目光闪动,她觉得儿子可能是在莞城那边太辛苦了,回到家有些想家,不过她也不能直说,只能开口道:“那以后只要你从莞城回来,咱们就来山上玩一玩。”
“好。”邹凯笑着说道。
其实说起来,邹凯老家这边的山景并不是特别好,跟城里的钢筋水泥比起来,当然要漂亮很多,但是要说跟风景区什么比起来,那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
就算是山坡上的青草和野花,也都是山间不知名的野花野草,没有太多的美感。邹凯之所以喜欢这样的景色,喜欢这些花草,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童年记忆中的美好回忆。
在他的记忆中,他小时候曾经无数次站在这个山坡上往下眺望,看着下方的村庄和小河出神,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那种情感是再高大上的风景区也无法替代的。
这就是故乡,是很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邹凯记得,几十年后曾经有一本书,写的就是回不去了的故乡,每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所在。
因为故乡是记忆中的那些单纯和美好,是父母尚在壮年的记忆,是小村带着沧桑的景象,而等我们长大成人,回去的故乡,见到的是父母花白的头发,被生活重担压弯的脊背,是盖满小洋楼的村庄,却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故乡。
这本书大概有些矫情,却也说出了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我们回不去的,是我们记忆中的纯真和美好,我们永远都无法回到过去,去再一次体验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
只是,现在对邹凯来说,他有了这样的机会,如今的故乡,还是他记忆中的故乡,虽然物质匮乏,却是质朴和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