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生意不成仁义在。这是生意场上的最起码规矩,因为这一次合作不成,也许还有下一次,做生意的都要维护客户关系,没有理由把客户推到对立面。
这句话基本上做生意的人都听过,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大部分人都是情绪化动物,没有冷静的思维,做事还是按喜恶来,更何况来这里卖房子的,本身就有着贪念,在贪念被拒的时候,心中愤怒,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所以,这个农药门店的店主才会说出那样的话来,想要讽刺邹凯,那意思很清楚:我卖农药天天在里面也没见有事儿,你凭什么就那么金贵,连空店都不愿意接?
可是他却忘了这是别人的人生选择,就像有些人抽烟到整天咳嗽也不愿意戒烟,但是有些人注重养生,连二手烟都不愿意闻到。你可以不拿你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但是不能阻碍别人追求健康的脚步。
这种想把所有人都拉到跟自己一个基准线的做法,本身就是很傻的行为,自私自利,觉得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一般。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只是有些明显,有些不太明显罢了。
邹凯说完,那家伙还想反驳,但是见到其他几个店主对他怒目而视,曹海洋也脸红脖子粗的站了起来,想要跟他干架,立刻蔫儿了,灰溜溜的转身离去,只是出了门走出去十几步了,这才开口阴阳怪气的说道:“真把自己当天王老子了,别人的命不是命,你的命就那么金贵?”
对方是故意大声说的,屋子里的众人当然听到了,邹凯笑了笑,微微摇了摇头,根本没有去理会,他觉得这人真的是太没有格局和城府了,生意场是成人的世界,需要理智面对,很多时候需要压制自己的本性和情绪,去理智的选择最佳方案。
这样阴阳怪气讽刺,就像是小孩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样,这哪里是生意场上谈判,跟小孩子闹别扭放狠话还差不多。
不过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长时间的贫穷和落后,导致农村很多人的见识就局限在小范围内,在小圈子里生活,人更看重面子,遇到丢了面皮放狠话这种事情往往算是最后的挽尊,农村人也习惯了这种方式。
一切要等科技发展起来,智能手机开始全面普及,更多的农村人开始接触到各种资讯,这种落后的意识形态才会结束。
这种文明冲击带来的生活改变,在农村是相当明显的,就好比邹凯小的时候,村上老少爷们最大的消遣就是聚在一起下象棋,瞎扯淡,没事弹小男孩的小雀雀找乐子。
邹凯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被大人弹雀雀,要不就是被揪肚皮,叫做摘瓜,可以摘得很响,却不怎么疼,他到现在也不知道那是怎么玩出来的。至于其他的童年记忆,就是玩泥巴,树上摘枣,捉知了蚱蜢烧着吃这些。
童年的记忆里,最幸福的莫过于吃好吃的,逢年过节吃肉是最开心的,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填饱肚子对很多穷困家庭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又哪有时间去教导孩子太多?
邹凯的童年,见到个拖拉机都能兴奋的跟着跑半天,翻到一本连环画都能当宝贝,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聚在一起瞎玩,背顺口溜,那不只是物质匮乏,连见识和思想都很匮乏。
而等到邹凯前世出狱回到村子上,小孩子们已经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们一样,开始在智能电视上看小猪佩奇,看超级飞侠一样的动画片了,虽然不像城市里的孩子能直接看英文版的动画片,却已经能接触到同样的讯息了。
而那个时候的,农村也不会再有人没事就去拽小男孩的雀雀,更不会故意逗孩子哭,哪怕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得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高大上的知识,但是有些陋习已经离农村远去。
这就是时代的进步,而时代的进步又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分不开,邹凯能够理解这种时代局限性给人们的束缚和影响,不过并不代表着他就会原谅对方这种行为。
只是,他也不准备追究,总不能因为对方为了面子放一句狠话,他就要如何整治对方,他重生的目的是给家人带来好的生活,不是没事找事,他可不想没事瞎折腾,最后成了反派人物。
邹凯笑过之后,开口道:“咱们有一说一,做这个生意是你情我愿的,大家不要伤了和气,我不会让大家吃亏,但是大家也不要让我难做。”
几个店主赶忙点头,还有人开口骂了刚才走掉的农药店店主,想要表忠心,被邹凯摆手制止了:“咱们还是先谈正事吧。”
其实邹凯已经做出了选择,之前有曹海洋开口求他,再加上程福金那三间店面的位置真的很好,他原本的打算就是要把程福金的三间店面给买下来,现在还剩下的这几个店主中,有两家的店面刚好在程福金那三间店面左右紧挨着,他只要把这两家一起买下来,等到后面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开超市了。
到时候九间店面,可以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他有信心把整个镇子的零售生意给垄断,最起码这种大型超市,足够吸引人。
其实按照邹凯的想法,以他现在的资金,把这六家店都给买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镇上的房子那么便宜,对他来说也就是一个月的收益而已,别说他了,就算陈鹏现在也能轻易出手买一家店面。
不过他也懂的财不露白,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他要是一下子那么大动作,很容易被有心人给盯上,起歹心的有可能,更有可能是被有些腐败分子给盯上,那可就麻烦了。
邹凯老家有句话说,官字两张口,正说正有理,反说反有理。而这个年代因为国家全心全意发展经济,对其他方面监管力度并不够,导致很多腐败行为在这个时代盛行。
而腐败的结果就是,吃喝之风盛行,特别是地方上,有点小权力就一天三顿下馆子,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邹凯就听说过类似的情况,曾经有餐馆被迫收白条,一直要账要不到,等到这一任走了之后,去找下一任要账的时候,人家开口说:那不是我欠的账,我怎么给你报销?
就这样,几年的白条全部作废了,整个餐馆几年来等于白干活了,不仅一分钱没赚到,还搭进去很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