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知的事物,人们一般都是淡然视之,熟视无睹的,但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要么惧怕,要么好奇,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主要是和这个人的心性,以及那个事物本身有关的。好奇心的轻重决定了这个人在面对未知事物时是惧怕还是好奇,面对同一事物时,恐惧战胜好奇的必然是好奇心轻的,好奇战胜恐惧的必然是好奇心重的。事物本身是否具有危险也是人在面对这一事物时,是恐惧还是好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里说的危险并不是明面上的危险,而是隐藏的,未知的危险,不过实际上人们所害怕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未知,所以即使告诉人们那东西不危险,但因为不了解,人们依旧会恐惧。至于那些表露的,已知的危险人们一般会避开,即使避不开,有应对的办法自然也不会恐惧。
好奇心战胜恐惧,即使明知那个事物有危险,人们也会试着靠近,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如果恐惧战胜了好奇心,即使是明知没有危险的事物,人们也会恐惧着远离,比如黑夜,而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这个人本身胆小这个原因外,还有可能是这个人心里有鬼,正所谓“心中若无鬼,何惧鬼敲门”?
所谓的“人妖殊途”、“人鬼殊途”实际上就是人对于未知恐惧的表现,正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寻找殊途的原因,而这个原因,第一就是不了解,第二就是种族偏见(对于弱小的种族是种族歧视,对于强大的种族就是恐惧了)。人与妖、鬼的“殊途”主要表现在爱情上,人与妖之间有生殖隔离,所以是不可能有后代的,而人与鬼一个是实体,一个是虚体,就更加不可能有后代了(还有一点,就是寿命,又或者说“存在的时间”,人与妖、鬼存在的时间是不同的,而如果双方是真爱的话,存在时间长的那一个必然是最痛苦的,并且无数的例子证明:存在时间长的大多数情况下是妖、鬼)。对于人而言“无后为大”,所以在爱情上,人与妖、鬼是殊途的,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友情,人与妖、鬼还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在教育上,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男女有别”,说什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实际上就是不让孩子过早对那方面产生好奇,但却乎略了逆反心理,更何况这种未知还是无危险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必然适得其反,你越不让他知道,他就越想知道。正确的做法是让他对那方面有足够的了解,不要避而不谈,制造“无危险的未知”,当他知道了足够的信息之后,自然就不会对那方面有好奇心,而是如同面对周围的事物一般熟视无睹,简而言之,就是性冷淡。
探索可以化未知为已知,也可以从已知中发现未知,探索的动力就是好奇心,有一定的好奇心有助于文明进步,但如果好奇过度,所带来的就不一定是好结果了,更会出现“好奇害死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