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这南越王赵佗到底是何方人氏,竟让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为此争论不休?
赵佗,嬴姓,赵氏,名佗,乃是秦国宗室。
秦始皇三十年,秦始皇遣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平定南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任嚣为南海尉,郡内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以龙川地理重要,故委赵佗为龙川县令。
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定岭南,设置郡县,岭南正式与中原并为一体,赵佗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关键人物之一。
秦二世元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南海尉任嚣欲响应起义,但染病,危在旦夕,乃召赵佗,分析形势,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叛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赵佗继承任嚣的遗愿,负起南海尉的重任。
任嚣死,赵佗传檄横浦、阳山、湟溪关说:“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亡,赵佗迅速“击并桂林、象郡”,岭南三郡并为一体,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南越国疆土“东西万余里”,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今越南北部,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立古都政权。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为结束岭南地区的分裂状态,统一全国,决定采取和平政策,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服赵佗归汉,赵佗接见陆贾时,用越人打扮,神态倨傲。
陆贾斥责赵佗说:“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接着,陆贾大事宣扬刘邦得天人之助,灭秦夷楚的功绩。然后,他进一步威胁说:“天子……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城,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陆贾的一席话,打击了赵佗的傲慢,他坐不住了,起身谢罪,承认久居蛮夷,“殊失礼义”。
然而,他毕竟是统一岭南的人物,他又自负地问陆贾,他与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贤?
陆贾含糊地回答,他似乎贤于三人。
赵佗又问,他与刘邦比,谁贤?
陆贾说:“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越“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
赵佗不服气地笑着说:“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赵佗虽然对刘邦不尽服气,但还是接受了汉的封号,对汉称臣。
汉对赵佗的和协政策,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在陆贾出使南越这一年,刘邦一方面要对付韩王信部下王黄、赵利等人的骚扰,一方面忙于铲除异姓王。
正月,杀淮阴侯韩信。三月,杀梁王彭越。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一年之内,刘邦两次出马镇压叛乱,在这种情况下,对汉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承认赵佗的存在,通过加封实行松散的统治。
赵佗既然“自保一方,兵力震于荒裔”,如拒绝接受封号,刘邦也无可奈何,但他还是接受了汉的封号。刘邦的正确决策,赵佗的明智选择,不仅消除了汉与南越的对峙,而且开辟了一条从分裂到统一的和平途径。
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采取“别异蛮夷”政策,采纳有司的建议,禁止金铁田器、马牛羊输越,“即予,予牡,毋予牝”,想通过禁运限制南越的经济发展。
赵佗遣内史潘、中尉高、御史平先后上书,请求吕后解除禁令吕后非但不取消禁令,反而将三人扣留,因为刘邦曾把南越封给长沙国,赵佗误认为禁运是长沙国的主意,想以此削弱南越,进而吞并南越。
赵佗于吕后五年,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国边邑,汉遣隆虑侯周灶将兵助长沙国征南越,因气候潮湿,士卒大疫,汉兵不能逾五岭。岁余,吕后死,汉遂罢兵。
赵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称制,与中国侔”,并且“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强大的南越,成为汉在南方的大患。
出兵后,赵佗曾致书周灶,提出恢复关系的两项条件:“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
那这次刘恒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南越王归顺了吗,归顺了。
陆贾被任为特使后,带上文帝书信和礼品,出使南越。文帝赐赵佗书信的主要内容是,在承认“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劝他取消帝号,分弃前患,通使如故。信中阐明战则俱伤,和则两利。
赵佗虽然“定百越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与汉廷抗争,仍显力不从心。再说,他的要求已得到满足。
赵佗表示,愿意重修旧好,“长为藩臣,奉贡职”。并下令去帝制黄屋左。他复信文帝,解释攻长沙国的缘由,承认错误,表示不敢背先人,“改号,不敢为帝矣”,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同时,献白璧一双、翠鸟千只、犀牛角十只、紫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等珍贵物品。
历文、景、武三朝,赵佗称臣奉职,不断“使人朝请”,维护与汉的和好关系。然赵佗在南越仍然称帝,只对汉称臣,称王。文帝不费一兵一卒,使赵佗称臣,使南疆安定,是汉代在民族地区的重大成功。当然,这也是赵佗对国家统一作出的重大贡献。
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卒,孙胡继位。是年距汉建国已七十年,皇甫谧称:“佗盖百岁矣。”
赵佗在秦始皇时期为南海龙川令,又熬死了秦二世,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其子已先他去世,足足活了一百多岁。
还被后世太祖赞为“南下干部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