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你好,我是小壮举。
2020.08.23 20:20 刚刚看完一部电影,名叫《奇袭·地道战》,小学时我在少儿频道看过老版本的地道战和地雷战电影,是黑白的影片,现在记不清楚咯,不过相对比,印象中还是经典的难以超越,这部《奇袭·地道战》催泪的感情线比较多。
还记得读初一时,学校组织过一次电影,就是全校学生在操场上看,就是那部《举起手来》,搞笑点有很多,夜里的操场都充满了那稚嫩的哈哈大笑声,氛围真的很好,没想到我已经长这么大了。
记得小学课本上也有一篇是关于地道战,内容也忘了。
现在的家长们很少让孩子看战争片的电影吧?认为太过血腥。
借用一个中国维和民军的话:
【这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也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
那些在恐袭与战争的夹缝中求生的人们,用无助和悲伤告诉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是多么值得庆幸。
真庆幸,我们身在中国,这和平而伟大的国家。】
好了,转回我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奇袭·地道战》。
开头就是一黑幕背景序语:一九四三年,日军对华北地区的扫荡愈演愈烈,并且推行野蛮毒辣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以彻底破坏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华北地区的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地道战就是其中的一种。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地道战究竟是什么?
以下这是我复制黏贴过来的资料:
【地道战的简述不用讲就是用于战争。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点: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
作用: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
地道战的前身,最早是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当时并未普遍,也不完善。
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便于我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
地道战的作用初期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缺点:虽然这种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敌人发觉,没法躲避。
改善:如何隐蔽洞口呢?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灵活性大大加强。
规模:地道北起北京南郊,西到保定中部偏南,东到沧州以西廊坊偏南,南至石家庄北部及衡水中北部地区。面积大概是以保定中东部为中心方圆直径为130公里。自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
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
当然,我党怎会输?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使其更加完善。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做掩护洞口;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使敌无法进洞,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进洞更是死路一条;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无懈可击。
深挖历史地道战,地道战中国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记载,但近代抗日战争中被我军发挥到了极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苦,只有磨不灭的信念。数十年后看地道遗迹,浩浩前人智慧,灯照后入路。】
好了,了解了地道战,我简单讲述这部《奇袭·地道战》的感情线走向。
一脸黑乌乌的小男孩吹完口哨曲,鬼子军官就拔刀向小男孩走来,一下子镜头转向地底下血淋淋的液体从上流了下来,而藏在地道的村民孩子们都惧怕不敢出声,其中一孩子恐惧到忍不住要叫出声大人立马用手捂住他的嘴。
画面转向男主国外留学多年学的是师范专业,这一天跟他老爹回村,半路就遇到日本鬼子,恰巧女主小茸也在躲着,男主机智拿驴粪擦脸叫老爹装死,演了一把戏,男主不会开枪,幸好他老爹成功勒死鬼子断了气。
画面再转向男主老爹介绍男主去当兵,大春发现情敌看不上他,因为大春喜欢小茸,而小茸与男主从小就定了娃娃亲,男主第一眼看到小茸就喜欢上人家,然后男主就同意去当兵了。
跟着男主提出改造地道洞的方案,男主几个发小几老乡都同意支持他的意见,但大春不同意,大春执己见,夜里鬼子来投毒气投炸弹,杨家村地道被发现了村里人全部枪杀掉,男主救了大春回来,然后男主跟他几个发小开始表演,打得鬼子措手不及,鬼子退兵调整计划。
后面男主老爹夜里约男主出来,目的带他走离开这里,同时为了保住他叶家的香火,男主倔强不听,然后鬼子们又来袭村扫荡,他老爹发现了赶紧去敲钟通知地道的人们,然后他老爹被鬼子开枪打死了。
再后政委出来跟男主讲,他爹贡献了一切,散尽家财,村里的地道挖掘工具都是他爹买的,他舅舅的煤矿被占领也是他爹最后带头炸毁。
画面又转换到政委跟村民讲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你以为伸手可得的幸福,其实是很多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然后男主又振作起来,开始大干,往煤矿方向,5小时挖一千米道洞刚好通往鬼子军库指挥部,老兵说老翼伏励,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这时政委出现了,带回了几个其他村里的强将来帮忙。
最后男主发小死了,大春以身去引爆,政委还在,日本鬼子军库指挥部炸没了,轰炸完后一耳鬼子军官还站立起来没死,但后面镜头发现在机关里死了。
影片结尾是壮士的灿烂的笑容,朗朗的书声,男主想要所有的村民都活在太阳底下。
泪点感情线很多,咱不挑剔,这是战争历史片,支持国产就对了。
我还记得历史老师讲过,日本在那战争期间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从小他们手上拿的不是书和玩具,取而代之的是枪、械,为了侵、略,灌输,Jun、国、主、义、思、想,以彻底的给他们洗脑,从而培育成一个忠实服从并身体力行统治者政策的人,相信多杀中国人才是‘为国’、‘孝亲’和立身处世之道。等他们到了适军的年龄,就会被直接送上战场,充当杀人的机器。
这也是日本鬼子们为什么那么恶心的地方,连老少都不放过,妇女拿去当军女支,手段极其残忍。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