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12100000006

第6章 中庸高手是如何把握分寸感的

1.不耻下问,任何人都有可学之处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真正智慧的人究竟是什么样?到底有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榜样呢?别说,还真有这么一个。

这个榜样到底是谁呢?《中庸》第五章中揭开了谜底: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意思就是,孔子说:“虞舜真是大智慧的人啊!舜爱好谦虚地向人请教,而且又爱好体察那些通俗而浅近的俗话。”

孔子正是因为推崇舜的善问,所以特别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点。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真正效仿践行大舜“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随时随地向人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对于这一观点,他曾与弟子特别讨论过——

有一次,孔子参加鲁国国君的祭祖典礼,由于他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对很多事情都不太清楚,所以在典礼过程中孔子不停地向他人请教,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问了个遍。此时,有人嘲笑孔子,说他问东问西的,一点都不懂礼仪。孔子听到那人对自己的评论,反驳说:“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一定要问个明白,这才是我求知识、懂礼貌的表现啊!”

在孔子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习俗:当最高统治者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去世后,都要给他一个称号。当时,卫国有一个叫孔圉的大夫,不仅品行正直,而且谦虚好学,深受众人尊敬。孔圉去世后,卫国国君为了将孔圉好学的精神发扬光大,就授予“文”的谥号。孔子的学生子贡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孔圉这个人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应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于是问孔子说:“老师,孔圉这个人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的意思是说,孔圉这个人聪明好学,而且不以向比自己能力差、地位低的人提问为耻辱,所以“文”这个字对他品行的概括再恰当不过了。

听完孔子的回答,子贡心服口服。从此,“不耻下问”成了好学、好问者的专属赞语。关于好问之事,《礼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句话是说,那些善于提问的人,就好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解决的地方着手,然后再去处理有节疤或纹理不顺的地方。自难而易,一层层将问题拨开,这样一来先前不懂的问题也就逐渐明白了。

如果“耻于下问”又会怎么样呢?对于那些死爱面子以向他人请教为羞耻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始终处于“无知”的境地,很难令自己在学识上取得进步。下面再给大家讲一个孔子拜七岁小童为师的故事——

孔子经常带弟子们去游学。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一起东游,当马车行走到纪障城时,一群在路边玩耍的孩子挡住了去路。子路看这些孩子在捣乱,停车呵斥道:“你们这些小孩看到车怎么不知道躲开呢?如果马车碰伤你们怎么办?”

听到子路的话,孩子们都赶紧躲到路边去了,只有一个孩子站在路上没有动弹。他一本正经地对子路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

孔子听有小孩说话,立马从车里探出头问:“城在何处?”

小童回答:“城在足下!”

孔子下车观看,发现路中间摆放着石子、瓦片之类的东西。于是问道:“把这些小石子放路上干什么呢?”

小童回答:“筑城呢!”

孔子又问:“筑城有什么用?”

小童回答:“以假乱真,一场游戏!”

孔子说:“我如果过去又怎么样呢?”

小童说:“我问你,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躲城?”

孔子感觉自己争辩不过这孩子,只好无奈地对徒弟们说:“咱们还是绕城而走吧。”

当马车绕开小童的“城池”之后,孔子感觉这个敢于挡道的孩子非同寻常,于是下马车走到“城”下,只见那小孩双手叉腰,仍旧站立在“城”内。孔子笑着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小童回答:“我叫项橐,七岁,请教您又是哪位?”

孔子回答:“我是鲁国的孔丘。”

小童听到“孔丘”两个字,内心惊喜,说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呀,我今天想向您请教三个问题。”

孔子点头默许。小童开口问:“天地人为三才,老先生可知道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有多少五谷,人又有多少根眉毛呀?”

孔子连连摇头,小童笑着说:“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随后,小童又问孔子:“请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这次,还没等小童问完,孔子就抢着回答:“江河湖海,水里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无叶不成树,无枝哪有花呢?”

小童摇头说:“你说的不对,应该是井水无鱼,萤火无烟,枯树无叶,雪花没枝。”

小童接着问孔子:“什么山无石?什么车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无妻?什么人无夫?”

这次孔子认输了,摇头说:“我还是答不上来。”

小童一脸自豪地说:“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

小童项橐一连串的发问,令孔子这个博学的大学问家赞叹不已。最后孔子摸着项橐的头说:“后生可畏,我要拜你做我的老师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得出,孔子不仅学问渊博,而且虚心求教,当遇到比自己有学问的人时,无论对方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他都能够真正地做到“不耻下问”。《荀子》中说:“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这句话中的“知”通“智”,它的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既睿智又好问,才能够成才。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功的第一条件是头脑聪明,但这并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如果一个人虽具有一个聪颖智慧的大脑,但却不善向他人请教,也是很难成大器的,只有那些既聪明又好学善问的人,才能够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人物。

总而言之,在求知的道路上,学和问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的话,就无法提出疑难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善于向他人请教提问,就很难增长知识。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嘲笑自己愚蠢、无知而不敢提问,如果一个人敢于提问,他只需要做几分钟的愚笨之人,而如果一个人不屑或不敢向他人请教,那他只能终生做一个愚人了。

2.隐恶扬善——像古代高手一样把握分寸感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诸多事例都向人们表明,分寸感是一个十分有用但却难以把握的准则。然而,我们如何才能像古代高手一样把握分寸感呢?

关于这一点,古圣先贤认为我们应该以舜为榜样,学习他的优良品质。那么,除了我们在上篇论述的“好问而好察迩言”之外,舜还有哪些美德值得学习的呢?《中庸》第五章中给出了答案:

隐恶而扬善。

意思就是,对别人能隐藏其过错而表扬其善功。

下面请看大舜是如何运用这一智慧的——

舜在位的时候,考虑如何当个明君。怎么做呢?他喜欢去询问老百姓,问问民众有什么想法。对于那些犯了小错的人,舜从来不说他们,隐藏他们的过错并且表扬他们的功劳。这样一来,百姓都对他忠心耿耿了。舜的做法连后来的孔子都夸赞他说:“不愧是大智慧的人啊!他掌握了人们过分与不及的两个极端,并且管理百姓的时候采用了中庸之道,所以他才能成为舜啊!”

在孔子看来,舜的成功就在于“用中于民”,能够将中庸之道用之于民——他在管理百姓的时候,掌握住了过分与不及的分寸感。他在此中间,采用了一种名叫“隐恶扬善”的办法,隐藏一个人的缺点而去赞扬他的功德。在这里,我们不可曲解为包庇恶人,而是在包容别人缺点的基础上,对人性善和恶都了如指掌,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好人怎么想,恶人怎么想,全都心知肚明,然后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并统统将之引领上中和的大道。这的确是一种至圣至贤的大智慧!在现代社会,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必定是众人推崇的领袖人物。

隐恶扬善,首先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因为如果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别说帮人说好话、隐藏缺点了,不讽刺挖苦、落井下石就不错了。隐恶扬善说来简单,做起来可是很难的,可一旦你能做到,那必定是能带来好处的。

明朝有个人叫李定,他为人正直,遇到有人谈论男女隐私之事,便会立刻劝阻他们。李定为了告诫后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教人们如何明辨是非,多积口德,切勿诋毁他人名声。此篇一发,深受他教诲而改过的人有很多,纷纷登门来拜访。后来李定去京城考试,但屡考不中,心灰意冷。

夜里,他梦见父亲给他托梦,教导他今后从政待人要更加谦逊,鉴于他前半生劝诫的人过多,因此破例录取。第二天一早,榜单公布的时候,李定果然考中,他兴奋不已,但同时却牢记着父亲的话。后半生的李定安稳做官,为官清廉,为人谦虚谨慎,一路被提拔,但他时刻坚守做人做官的分寸。

李定一生都在劝诫他人,而他本人更是起到了榜样作用。无论是没有出名之前的谦逊待人、不卑不亢,还是做官之后的清廉为政、忠心耿耿,都体现出了这个人高尚的品德。劝诫他人的时候,他也并未将别人的恶行大肆宣扬,只是隐晦地提醒对方。做官时,他也是宣扬别人的功劳,隐晦地批评别人的过错。他将隐恶扬善的方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了百姓的好感。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能将这一策略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必将让你拥有左右逢源的好人缘。

由此看来,分寸感虽然难以掌握,但也不是不能做到的,只要我们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帮自己施行中庸之道的方法即可。隐恶扬善正是把握分寸感的一个好方法,当你能正确地隐恶扬善时,那就说明距离掌握中庸之道不远了。当你把握了分寸感,做到了中庸之道,你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所谓隐恶,并不是让你包庇坏人,这里“恶”,不是指别人犯下的滔天罪恶。如果你对待罪大恶极之人仍用此道,就属于不懂分寸感了!扬善,也不是一味地说好话,当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好先生,那样就变成一个没有原则和立场的人了!

3.针对民众过头和不及的弱点,采取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不仅在古代应用较广,在我们今天,同样备受推崇。

关于中庸之道,《中庸》第五章中说: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意思就是,舜掌握了人们过头与不及的两种极端,(调和人性中的善与恶),而对人民采用中庸之道。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大舜之王的原因吧!

大舜为什么能够被禅让为老大,不仅是因为他做了一大堆的好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做事不偏不倚,掌握了中庸之道,也就是说特别有分寸感。

舜是一个高情商之人。相比之下,人民群众却容易做事偏激。如果你想成为人群中的智者,就需要学习中庸之道。爱走极端正是集体大众的一种通病,国外同样如此。《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创作的经典之作,研究了大众集体心理学,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

在资产阶级学者的眼中,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理性革命的胜利,虽然理性地号召人们赶走了国王,但整个国家并未脱离水深火热之中,甚至还出现了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统治专政的局面。1793年,雅各宾派通过起义,战胜了温和共和主义派,夺取了法国政权。

夺取政权以后,雅各宾派将有嫌疑的“反革命者”大量送上断头台,同时严格限制物价,实行恐怖的统治政策。在该党派执政期间,有上千人被杀害,全国人民笼罩在恐惧当中。最后,1794年国民公会中的反对派“热月党人”再一次发动政变,审判罗伯斯庇尔,这时的法官不让罗伯斯庇尔辩解,便判处其死刑。至此,狂热而极端的雅各宾专政结束。

你看,原本是追求人民自由民主的革命,一不小心却走向了反面,竟沦为了人民公敌。长达一年的恐怖统治,使法国人民疲惫不堪,这就是统治者管理手段不当,太过极端,将人民逼迫太紧,最终自食恶果。在管理民众时,不能一味地采取偏激的手段,不仅国外,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因为暴政而被人民起义反抗推翻的政权。过分偏激和不及是同一种效果,俗话说“过犹不及”,孟轲也曾讲过一个经济政策上的故事。

周朝人白圭是个乐于助人的商人,同时他还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建议把当时的“什一而税”降为“二十而取一”,以此来更改税制。孟轲却反驳说,低税率只适合北方后进的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用于整个中国,将会造成“去人伦,无君子”“不可以为国”的倒退恶果。孟轲所遵从的就是中庸之道,税率太低,成了大貉、小貉(古代北方民族名);税率太高,就成了大桀、小桀。只有把握住中间的分寸感,刚好达到临界点的时候,才是最合适的。

的确如此,如果税收太低,民富于国,就像野蛮民族一样不服管教。国富于民、过度敛财,就会变成夏桀和殷纣王那样的国家君主。税收的关键在于掌握分寸感。这种观点在今天依然十分具有启发性。

人民是最盲目的,集体无意识,决定了大众集体很容易陷入偏激状态。在曾经的动乱年代,中国发生过不少违背中庸之道的事情。即使在和平年代,极端事件也屡有发生。有段时间,许多爱国人士开始自发抵制外国货,这种初衷是好的,但做法却过于极端。他们上街游行,进入商城打砸日系车辆、日系商品,甚至打伤了无辜的群众。这种行为就是不可取的,哪怕你本意不是这样,但行为却跟平日那些打砸抢烧的土匪有什么区别呢?

如此疯狂的偏激行为,全世界皆然。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罗兰夫人,于1793年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前,曾留下一句为后人所熟知的名言:“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由此衍生的名言有:“正义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爱情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你看,原本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一旦走了极端,就成了罪恶的遮羞布了。哪里还有中庸可言呢?

圣人之所以呼唤中庸,恰恰是民众并不中庸,走极端的缘故。正所谓,呼唤什么缺什么。关于民众的中庸,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由此可见,偏激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性动作。然而,偏激的做法并不能解决任何事情,只会使矛盾越发激烈化。按照鲁迅的说法,不管如何打着“中庸”的幌子,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同样适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之中,像诺基亚之类的大企业,他们刚开始是手机行业的领头军,但时代在进步,他们却不肯与时俱进,于是逐渐被淘汰。中庸的管理方法也给许多企业老板以警醒:对待员工和下属要隐恶扬善、奖罚分明,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只有这样,你才能博得众人的爱戴!

同类推荐
  •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

    本书精心提炼出了荣誉、忠诚、责任、纪律、信念、意志力、勇气、团队、领袖气质等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通过对西点人及其案例的解读,详细阐述了每一条西点法则所蕴含的深刻内容和重要价值。本书能帮助希望成功的人掌握西点军校经典法则的精髓,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完善自我,推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迈向新的台阶。本书也能为管理者提供借鉴,帮助他们培养领导人才、发挥下属的主动性、构建有活力的团队,提升整体效率。
  • 快乐其实很容易

    快乐其实很容易

    快乐大不易!这是一本读“心”之作,是教会你处理复杂情感和压力的百宝箱。很多人生困惑、迷茫、烦恼、痛苦甚至失望的问题,都将在书中得到充分的诠释。读完它,你可以轻松而酣畅地感叹:快乐其实很容易啊!
  •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

    《中国谋术全书》一书对中国自古以来有关智谋韬略的经典历史案例和著名故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甄选了数百个最具典型性的智谋故事,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全貌,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人们在治国理政、行军打仗、外交谈判、应对危难及处世交往等方面的智慧与谋略。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读者增长智谋的参考书,更能成为读者在实践中运用智谋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书。
  • 厉害的人,从来不靠情绪表达自己

    厉害的人,从来不靠情绪表达自己

    抖音著名沟通力博主、个人发展学会创始人郭大侠励志新书。成熟不在于你是否西装革履、谈吐文雅,而在于你是否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无法掌控情绪,哪来自我命运的跃升?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清醒的自制。这本书将帮助你直面职场上、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挣脱负面情绪的枷锁,成为真正能掌控人生的少数人。
  •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关于情商,道理我们听得太多,可至今没有一种道理可以真正提升我们的能力。本书正是写给在受情绪困扰而无法获得有效沟通,无法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年轻人。为什么你那么聪明却一直没成功?听再多的道理也无法过好这一生?因为你总是败给自己的情绪。管理好情绪,你的能力才能加速提升;提高情商,你的进阶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本书不仅从“道”上讲述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情商怎样左右了人的一生,还从“术”上教会你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真正的情商高手。在这本书里,你讲学到:怎样控制情绪让努力更有效;如何使用心理学语言技巧,瞬间赢得他人的信任,快速传达自己的想法;在恋爱中如何让自己得到异性的青睐;如何远离“爱无能”这个大坑等提技术性知识。作者以科学的视角让你重新认识情绪,提高情商,掌控人生。情商是基本生存能力,决定着你的心智能力和一生的走向与成就。管理好情绪,秒变高情商。
热门推荐
  • 我真的,不想修仙

    我真的,不想修仙

    啧,凡人,我今天,不想修仙。——不想修仙的仙帝
  • 重生后被薄爷宠成大佬

    重生后被薄爷宠成大佬

    (可茶可神经女主,可狼可奶男主) * 重活一世简落发誓一定要手撕渣男脚踩莲女,活的漂漂亮亮的……(后省略万字)不过这前提呢,得找个给自己撑腰的。瞧,这京城令人闻风丧胆的薄爷不送上门来了么(女主多马甲)双洁爽文甜文,不虐~
  • 联盟的大时代

    联盟的大时代

    韩轩莫名的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球,这个地球和自己原来所在的地方好像有点不同,人类不再是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妖兽成为人类最为主要的天敌。作为一个穿越者,韩轩也不能够给诸多穿越者前辈丢脸。猎取杀戮值,收集名望,韩轩每天过着充实的日子
  • 天煞馆

    天煞馆

    灵阳城的幽深巷弄里,隐藏着一座神奇而又神秘的天煞馆。天煞馆中特有器物用料珍奇,举世无双。跨越时间的忆魂灯,窥看未来的白画,锁住灵魂的铃铛……能满足世上任界生命的需求。但天煞馆的交易不收银钱,若求其中一物,必须用心中最珍视的东西交换………在世人眼中天煞子是无所不能的天煞馆馆主。在纳兰欣眼中,他却是灵阳城中最孤独最可怜的孤独少年。于是她饮下神泉,即使百年后灵魂离魂天外,但今世也永伴他身畔,随他百年……
  • 倘若你还在

    倘若你还在

    倘若你还在,我或许会学会该如何去珍惜,可惜离我远去的不仅仅是那段时光,更是当初在我身边那么可爱的你……
  • 温州“大变局”

    温州“大变局”

    温州人敢想、敢试、敢为天下先,打造了许多令人惊羡的第一;温州人胆大包天、包地、包海、包岛、包油田……占尽市场先机、屡屡得胜。短短30年,温州以独辟蹊径的行走模式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创造性与原创性。
  • 凉了夏天

    凉了夏天

    掩饰住自我的女主遇见一见钟情的男主,原来外表高冷的男主也会秒变逗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提莫

    我是提莫

    提莫的悲惨人生就从某一天得到了一个奇怪的任务展开了
  • 崩人设后她躺红娱乐圈

    崩人设后她躺红娱乐圈

    一不小心传出了绯闻,成为了粉丝全网通杀的黑网红。偶像顺水推舟把自己卖了,与她盖了红本本。可天生的招黑体质成功让她沦为偶像的头号黑粉。女主:我摊牌了,不干了,我只想做个素人当个俗人。黑粉:不,你不想!努力多年不如绯闻一件,此后她放飞自我一路躺赢。这是小主播与超级偶像一路黑,一路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