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人们都会投入到快乐的做事情中,此时,人的身体里也似乎充满了很强大的意志在召唤着每个人不停地做事情来建设我们的幼儿园,建设我们心灵要进驻到里面的大家庭。此时的幼儿园的建设者们,他们的身体不停地运动着要做这、要做那,很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家长也为此很满意。当看到自己的孩子生活在那么美丽的环境中都会很欣慰,也很喜欢到幼儿园周围看一看,要是能到班里去观摩就更幸福了。
这样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一个幼儿园的成长和孩子一样,过了一年会有一年的变化。
当幼儿园发展到了第三年的时候,人们对感受层面的事情会越来越重视。也许一开始人的感受就从未停止过,只是,那个时候太需要太多的力气要做事,人对人的感受都体现在所做的事情中了。
不过到了一定的时候,作为老师会重视自己的同事有无感受在工作中。因为,老师的行为中要是缺少来自灵魂中的力量,会让一个人显得,是那么的笨拙和无力。作为家长会重视老师有无将最饱满的注意力浸入到孩子的身上,因为,人总是喜欢好上加好,总是希望孩子的心灵要被滋养,孩子的思考也要跟上,也许父母都会这样。作为幼儿园会重视家长在家里有无照顾到孩子心灵的感受,因为,孩子只有一副强壮的体格是不够的,家人还要注重在家里对孩子心灵的呵护,不只是把孩子填饱。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很多跟感受有关的细节。
而当一个幼儿园发展到第五年的时候,人们开始既要重视基础建设又要重视心灵提升,还要重视一个幼儿园对教育的深层理解和思考是不是到位。
同样的,对于在一个教育机构中的一个教育者来说,他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和教育再培训之后,他自己对教育会有一些感受和认识以及思考,对教育会有不同以往的判断,那么他对人的感受和认识也会有一些不同。体现在,这个教育者刚开始学习教育的时候,他会很顺从权威,就像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很好带,他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有很多的力量想要工作,并且他心目中的权威说什么他就很顺从地听什么;但再大一点时,他会表达他对权威的看法,会表达同意与不同意,喜欢与不喜欢;再大一点时,他会看权威做的事情怎么样,是不是他需要的,公不公平,并且他会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没有任何想法的一个人。
一个教育者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时候,由于对教育的体验和理解所产生的想法会与他之前所接受到的出现差异,接受的来源也许就有教育权威传达给他的,或者从其他方面获得的。总之,在差异愈多的时候,人就似乎更想获知教育的真相是什么,怎么做才离真相更近。
这种验证教育真相的举动似乎是对教育权威进行的挑战。实际上,挑战与被挑战是双方的。曾经的引领教育者走向成熟的教育权威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以及智慧要是不够的话,那么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一定会有不顺畅的地方。所以,每个人在做教育的中途都是不断地在体验教育。从经验教育实践中的点点滴滴到对教育有自己思考之后的理解,这个过程也是教育者自己提升的过程。
于是,我想到一个故事《睡美人》。这个童话故事中的老国王,他没有第十三套餐具的时候,就无法邀请十三个仙女都来他的王国,于是,就只邀请了十二个仙女来。但这是有问题的,而这个问题必须要在人们似乎经历了一次死亡之后,也就是被那个女巫施了魔法,人们都沉睡了百年之后才解决的。
我从这个故事中的感受是,我们要想做好教育,而此时正好又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是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选择逃避问题显然行不通。老国王试图逃避不邀请第十三个仙女,但是,这个仙女却偏偏又来到了他的王宫,还施与了小公主魔法,显然结果不是很好。
那么,就需要有解决办法来面对问题。而在面对的时候,故事中的人物似乎经历了“死亡”之后才“重生”的一个过程。戏剧性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看到和故事中所描述的经历“死亡”一样的过程。
也许有人说,在我们做教育的时候,为什么非得有一个所谓的权威跳出来呢,做教育没有权威的情况下也可以做教育。当然,我们说的这个权威是相对于一个需要成长、需要帮助的新人而言的。能给新人指导,引领他学会做事情,能在教育方向上给予他指引,这样的人在一个学习教育的人的内心就是一个权威的角色。
也许有人会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在一个教育机构的成长中,有些人刚一开始是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这个权威实质是领导一切的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的机构,教育本身决定了需要做教育的人的自我意识要非常的高,而在实施教育本质的时候却呈现不出以人与人合作做教育的状态。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所做的教育不同于过去的教育,过去有人也许会将教育的内容规定好了,让实施教育的人去照搬照做就可以。而现在,我们要体现教育者的力量对当下教育活动的把握,也就是说,人对人的一种鲜活的影响,不是事先规定好的课程对人的影响。
于是,体现在一个现代教育机构里,人与人的合作问题,它真的就决定了教育中人和人的合作,这里是指领导和员工的合作关系会影响老师与孩子的合作关系。
只有将领导和员工的位置放在“大家都是这里的主人”这样的层面上,在实施教育,在协助实施教育的工作中,人的内心才是散发力量的。每个人在做工作的时候是发自内心想要做事情,不是被迫做事情。
问题是,怎样让人认识到,或者意识到他自己就是这个幼儿园的主人,那就是信任。
在我帮助新老师的成长经历中,我体会到,使一个对班级一点感情都没有的人变成爱上这个班级,甚至会为班级的建设思考很多的人,就是要信任这个人。
这里的信任就像我们说要信任孩子一样,在他们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时候,我们大人很担心孩子洗手会把袖子弄湿了,我们就会替孩子洗手。对待一个新老师也可以把他当作是个需要学习的孩子,不同的是新老师在洗手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袖子弄湿,这是我们要看清楚的。
当我们总是用“我信任你会把事情做好的”,“做错了没关系,慢慢做,我会告诉你怎么做”,“做一个事情不是很容易,不过,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做对”,“你最了解你的孩子,你会帮助他们”等等这样的语言在和一个新人交流的时候,我的体会是,他们就像上了发条,使足了劲地迈向他们的工作,他们真的感到在这里工作非常幸福,他们愿意在这里获得成长。他们在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非常自然,处理问题很艺术化,没人教过他们怎么艺术化地表达,他们就会了。
所以说,延伸到我们的一个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是希望每个人都将幼儿园看作是自己的家,在他们的内心里,将这里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幼儿园本身,也就是幼儿园的引领者们,对待每个人的方式必须要有变化。
仆人间的互相影响
我们的幼儿园注重人的心灵的提升,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心灵有所感受,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我们怎么和孩子一起合作。
所以,被提升到一定层面的人,不只是和孩子一起工作会充分地用到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会渗透到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毕竟在这里工作的人不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这里的工作也不允许一个人只是带着工作的心态来工作。
于是,在做教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形中我们的内心对同事、对身边的人都产生了一种要求,就是要求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他的精神和心灵要装在自己的身体里。呈现在与人交流和表达的时候,就会要求对方,你要有想法,你还要将你的想法用一种美好的艺术化的他人情感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对于现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的人来讲,简直是刁难。但是,这就是这里的要求,没人在嘴上要求别人你要按着这样的要求和我交流,但是这就像一个未公开的事实。在做事的时候,人自然就是这样要求对方的,因为整个大的工作气氛和文化基调就决定了是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所以对每个人来说都要去解决这个看似刁难的问题。
说到解决,也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按照我们大的氛围和大的文化基调在做事情,还需要再提升。当然,我们必须要面对它,老国王的做法我们不想再学,可以学一学勇敢的王子。既然真诚地要当一个忠实的仆人,那么,为了我们的天使们,让仆人们的智慧被更大的智慧来影响是应该的。
也许有的仆人有这样一种心理,总是希望自己去帮助他人,总是希望自己比较强势,有足够的力量去解决他人的问题,也总是希望自己永远是对的,而他人才是有问题的。
我不能说有人会有意识地将自己塑造成具有这样心理的一种人。不过,当一个人,由于他有足够的力量做很多事情,其中显示出很强的能力,渐渐地,他在周围人的心里就比较有地位。如果一个人总是很留恋自己在他人心里的这个位置,那么他真的会被这个位置所束缚,变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这个位置有无被影响到。于是,人就会变得更强势,此时的强势似乎给予一个人更大的力量。但是,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力量,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这种力量是慢慢吞噬团队合作的消极作用。因为,这个人总是用不合作的方式与其他人交流,这个不合作体现在他的节奏总是很快,而不去管他人的节奏是否能跟上,他都要按他的节奏办事情,或者是他突然想到一个很好的点子,不管是不是计划中必须要做的,他都要按他的点子去做,不管给他人带来多大的困难……
我认为做教育,就是做自己,一个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不等于他就有最理想的自己。
我们既然选择做守护天使的仆人,就要敢于面对不理想的那个自己,让他变得理想起来。当然人都需要被帮助的,当自己看不清楚自己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真的需要别人来点拨一下,看清方向在哪里。
我们提到的玛莎老师、艾米丽和劳拉老师,她们都是大智慧的人,在她们这么多年的教育生活中经历了太多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而我们也太需要像她们这样的老师的帮助,在我们还不完善的时候,有人指导、引领着我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就像我们需要有人来唤醒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不要认为种有机菜是不高级的工作,而坐在办公室里才是高级的,这是对实施教育的一种误解。
就像有些人认为孩子早早地学习数学、舞蹈、钢琴、跆拳道等所谓的知识、技术就是在建构孩子的能力,而不认为让孩子玩娃娃家、跟着大人烤面包、清洁玩具、做种植、养殖的活动也是在建构孩子的能力一样,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影响更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给孩子身体的外在拼装技术和能力,而是让孩子的身体内在产生变化的过程。所以,从我们这些人先开始、先做事情,让更多的人发现孩子的教育要怎么来做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用的。
我面对我的问题,并不只是为了我自己
我们也知道,做教育,更重要的是人,因人在做教育,人的健康、人的完善是做教育的前提。既然选择了做适合人的发展的教育,要做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也就选择了面对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一种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做幼儿教育,和孩子们、和帮助孩子们的大人们在一起的生活中,问题总是源源不断地会出现,似乎从来就没有说没有问题的时候。这种状态会让一个原本面对问题有困难的人变成遇问题会硬着头皮顶着,直到面不改色地解决问题的人。这个人的变化也体现出他的成长,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关于帮助孩子成长的人的成长,因为教育者也是孩子成长环境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于教育者的成长,这是我们幼儿园一直在坚持做的工作。
有一个事实,就是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最难做的工作是人和人的合作。
我们的教育中心团队曾经在合作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状况,需要集体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的原因不是某个人的心理真的出现了状况,而是这几个人凑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会出现不积极的状态。这里的不积极体现在人和人的交流、沟通、合作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使得人会有消极的情绪和感受,导致面对事情时也是消极的态度。
这样的状态真的需要很快地调整过来。
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式,大家坐下来,面对面地谈论并解决你和我、我和你、你和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积极面对问题的做法。
作为做教育的人,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甚至到了疯狂的状态,甚至是靠着精神的力量在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