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8400000021

第21章 太宗禁止后世乱伦,孝庄顶风作案

1

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二岁的董鄂妃病逝,第二年正月顺治帝崩于痘症,演绎了一曲帝妃生死相依的绝恋。

顺治帝之死,源于爱情上的纠结。他在爱妃死后,除了“辍朝五日。追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之外,还亲制《孝献皇后行状》数千言,又命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金之俊另外写传略。

这样的举措,足见顺治爱妻深切,堪为情爱佳话。然而作为一个帝王,顺治帝却显得荒唐,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剃了头发要出家。最后是太后与汤若望苦劝,才算作罢。

顺治帝纳董鄂氏为妃,前后不过五年。董鄂妃十八岁入宫,深得顺治帝“眷之特厚,冠宠后宫”(《清史稿·董鄂妃传》),但她于顺治十三年八月被立为贤妃,得益于世祖偏重,而十二月进封皇贵妃该与母凭子贵有关。《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四年十月丙子,皇第四子生。”这个皇四子,即董鄂妃所生的荣亲王,被顺治帝昭告天下署作第一子。董鄂氏封皇贵妃之时,应该是受孕之后,世祖请示太后,再行册立大礼,颁诏大赦天下。

按理,此时的顺治帝,已亲政近六年,大权在握,乾纲独断,太后对他的约束力要明显弱于多尔衮摄政时。世祖亲政后,除了大范围肃清摄政睿亲王之影响外,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的政治作为,还是有不少可以圈点的,算得上一位明君。

至于为何宠爱董鄂氏,世祖给出的答案是:“后婗静循礼,事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事朕,晨夕候兴居,视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朕返跸晏,必迎问寒暑,意少乱,则曰:‘陛下归晚,体得毋倦耶?’趣具餐,躬进之,命共餐,则辞。朕值庆典,举数觞,必诫侍者,室无过燠,中夜罝罝起视。朕省封事,夜分,未尝不侍侧。”(《清史稿·董鄂妃传》)貌美为其一,但主要是董鄂氏待婆母太后、丈夫世祖,严格遵守了汉文化的礼仪。这些褒词,都合乎汉人贤妻关于侍奉公婆遵礼仪、伺候丈夫有规矩的高标准,应该是真实情景,不为顺治因宠幸而伪饰。

虽然世祖在世,始终未改变清朝“首崇满洲”的既定国策,一再重申要坚持满洲的衣冠服饰,将主张部院大臣专用汉人、不用满人及建议修改逃人法的言官如李呈祥等流放满洲,甚至下令将主张“留发复衣冠”的内翰林院大学士陈名夏处绞。但作为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弥留之际,他曾安排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起草遗诏,即所谓顺治罪己诏,胪列十四款,主要指他未循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人、宠汉抑满等。他偏爱董鄂妃循于礼,说明受汉文化的礼教观念影响深切。

2

董鄂妃作为一个大龄女子,却被世祖视为最爱。关于她的前身究竟如何,正史只有“内大臣鄂硕女”一句简单的说明,但学界却有另外的说法。

一、襄亲王福晋说。电视剧《孝庄秘史》《少年天子》等,都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依据是博穆博果尔为太宗幼子、世祖亲弟,十四岁进封和硕襄亲王,成为诸兄弟中唯一不以军功尊封者,受世祖过分嘉奖,被视作一种补偿,但不久死了。

二、庄亲王福晋说。顺治末年翰林院庶吉士、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古宫词》写道:“日高睡足犹慵起,薄命曾嫌富贵家。”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五注释:“明言董鄂先入庄邸。”钱仲联《清诗纪事》也说:“毛奇龄《长生殿序》称应庄亲王(太宗第五子硕塞)世子之请,作《长生殿》院本。盖正以杨妃先为寿王妃暗示董鄂先入庄邸,然则汤若望所云满籍军人者,或当为庄亲王矣。”庄邸,即庄亲王府。世祖五哥、承泽亲王硕塞长子博果铎,生于顺治六年。顺治十一年十二月,硕塞逝世,博果铎袭爵亲王,改号和硕庄亲王,即为清朝第一代庄亲王。“杨妃先为寿王妃”,指杨玉环成为唐明皇的杨贵妃前,先是明皇子寿王李瑁妻,意指董鄂妃为世祖抢了侄儿博果铎的福晋。事实上,顺治十三年,十八岁的董鄂氏入宫为妃时,博果铎才五岁。

三、满洲军官妻子说。此说源于《汤若望传》中汤若望的回忆:“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有学者认为是某个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职官员)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一子,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然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传教士汤若望,为世祖信任的近臣,但《汤若望传》为他人做传,其中又有不少讹误,如1660年为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生子则在顺治十四年。

董鄂妃究竟是怎样进宫的,为何极受世祖宠爱?限于史料流于表面只言片语的记载,种种猜测都莫无荒唐言。甚至有人将这个可怜的女人与坚决抗清的秦淮名妓董小宛联系到了一起,而董小宛情系冒辟疆(明末清初文学家),与之厮守终老。董小宛委身冒辟疆时,世祖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后来,董小宛与世祖也是缘悭一面,又哪来情爱终身呢?

不论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如何魂牵梦绕、生死相依,作为皇帝的世祖虽然有不少作为,对国家百姓而言这仍是极其荒唐,甚至近乎昏庸得不负责任。

3

顺治帝如此宠爱一个出身不清白的女子,甚至背上了抢夺弟媳、臣妻甚至侄媳的骂名。可见他对太后指婚的皇后是何等厌恶和无可奈何,于是拿一个已婚女子来作为痛苦的反抗。

世祖生前除了追封董鄂氏为后外,还先后正式册立过两任皇后。元后为顺治八年八月所立,是世祖舅舅、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系多尔衮生前所议娶。虽在多尔衮死后册立,但不为世祖喜爱,被以“朕素募简朴,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孝献皇后行状》)为名,降为静妃,并令其改居侧宫。

顺治十一年五月,选科尔沁左翼札萨克(执政官)、达尔汉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孙女入宫,封为妃;六月,册为皇后,即后来康熙追谥的孝惠章皇后。满珠习礼与吴克善,皆为太后亲兄、世祖母舅。世祖此次娶妻,是表叔娶了自己的表侄女。

满人入关前,贵族乃至大汗的婚姻,多为部落或君臣政治联姻的产物,“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妻其母”的现象很常见,不受汉人“渎伦”礼教观念的制约。后金进入辽沈后,太宗有意引导满洲奴隶制世俗社会向宗法制汉文化靠拢,以先进文化促进落后民族的快速发展,曾颁旨禁止皇族内部乱伦婚娶的事情发生。天聪五年,太宗下令“禁止婚娶继母、伯母”。崇德元年,太宗改国号大清,议定《会典》,重申“自今以后,凡人不许娶庶母及族中伯母、婶母、嫂子”,并将过去这种现象视为乱伦,加以严禁。凡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妇、侄妇,永行禁止。太宗的这项婚姻改革,是他主动学习汉文化的精神并深受影响的成果。他在议定《会典》时说:“汉人、高丽因晓道理,不娶族中妇女为妻。凡人既生为人,若娶族中妇女,与禽兽何异。”(《清太宗实录稿本》)

科尔沁为求自保,自太祖时起,多与满人贵族多重联姻,为的是政治目的,淡化了亲情伦理。太宗娶姑侄三女侍一夫,毕竟夫妻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有违伦常,但非生理上的乱伦。

世祖也是娶了科尔沁的姑侄三女。废后为其表姐妹,而第二任皇后则为其母之亲侄孙女。据史料记载,世祖与表侄女皇后婚后不睦。另外,世祖还同时将另一个表侄女纳为妃子,即淑惠妃。《清史稿·后妃传》记载:“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妹也。顺治十一年,册为妃。”世祖被迫娶了舅舅家的表姐妹,甚至两个表侄女,造成了生理关系上的“渎伦”,这与他积极接受汉文化礼教观念有着严重的冲突。

4

造成世祖的政治悲剧和生活悲剧的始作俑者,是其生母孝庄太后。顺治帝有两任皇后,妻妾成群之后,近乎荒唐地宠爱再嫁的董鄂氏,导火索为太宗禁止后世乱伦、孝庄顶风作案。

世祖像太宗一样,都娶了科尔沁部的姑侄三女。区别是,太宗与她们并不血缘相连,而世祖却同三后妃是母家近支血亲。这样的安排,拍板人当是世祖的生母太后,她是废后的亲姑母,也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奶奶。即便世祖废后为摄政睿亲王指婚,主动牵线者也当为世祖嫡母、生母两宫皇太后。世祖后宫这三个不幸的科尔沁女人,却没有姑母或姑奶奶孝庄太后那般幸运,孝惠章皇后姐妹被康熙帝继位后分别尊为皇太后、皇考淑惠妃,得高寿而逝,但并未留下自己的一儿半女。这不可不谓政治联姻下的女性悲剧。

这种悲剧的形成,无疑是孝庄太后为了加强娘家科尔沁与满洲皇家的政治联姻,要让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女人持续成为清朝的皇后,这既是一种家族荣誉,也是对于家族部落的一种政治庇护和军事屏障。

不仅如此,孝庄太后还将自己幼小的堂侄女养育宫中,后来这个堂侄女成为孙儿康熙追封的慧妃。若不是为了联姻四辅臣之索尼与遏必隆,想必康熙的首任皇后应该是被孝庄拟内定的那位死后才被追认事实的苦命的远方表姑了。入关后的满人,继续沿袭婚娶兄嫂、姑母、侄女等“渎伦”旧俗,且影响后世,虽禁不止。

孝庄太后嫁给太宗,无形中也成为太宗渎伦案的受害者。电视剧《孝庄秘史》中曾有一场戏,是孝端文皇后哲哲、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向其父提出,太宗看上了大玉儿,其父不怒反而高兴,认为侄女嫁给姑父大汗,可以亲上加亲、卫护中宫、稳固联姻。当然,在历史上,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是在太祖在世的天命十年二月,当时的皇太极是否能继位还是未知数,只是科尔沁首领押中了宝。太宗在世,尊重中宫皇后的博尔济吉特氏姑姑,布木布泰虽十二岁嫁给四贝勒皇太极,却远不及中途杀入的超大龄姐姐海兰珠(关雎宫宸妃)受太宗宠爱,甚至在太宗迎娶察哈尔林丹汗遗孀封为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之后,位次由原来的第二被后来居上者排挤到第五了。

同类推荐
  • 逆流战国当名嘴

    逆流战国当名嘴

    逆流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那个时代七国争霸,风起云涌,站在乱世的风口上,谁不想一飞冲天!某个大二生,一不小心穿越成了苏秦。看我用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
  • 汉末圣师

    汉末圣师

    人家脑中长遛,任周脑中长了个种子。种子发芽了,任周穿越了。任周说:“夫人好听,就赏个夫人吧”,于是曹操有了个丁夫人。刘宏要卖官,任周说这不好,我们让他们交保证金吧。捡个蟒蛇变成龙,淘个大殿成日月。任周说:“剧本错乱了,牛头都带电子表了”。导演:“剧本没错,日后你就知道了,这是大汉征战万界的戏码。”任周:“。。。。。。”。
  • 六十载烽烟燃遍

    六十载烽烟燃遍

    六十年风雨,六十年兴衰。本书主要叙述的是刘宋政权从宋武帝刘裕早年至宋顺帝刘准退位的若干史事以及刘宋历代君主的执政政策。我想,任何一个朝代自然都有它的两面性,刘宋也不例外。无论是扬善讳恶,还是扬恶讳善,其都是有失偏颇的。在这本书中,我希望能够对于刘宋的种种做出一个尽量客观的评价,不至于过誉,也不至于过贬。当然了,终刘宋一朝,其中有争议的部分也是极多的,我在本书中陈述的观点也是我个人参考部分学者观点得出的结论,并非学术界统一观点,是非如何,诸位自断。
  • 明末第一枭雄

    明末第一枭雄

    薛羽,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一枚,因为误挖血煞龙穴,穿越到了明朝末期,一个黑暗无比的乱世之中!朝堂之上,阿谀我诈,党争不断,大小官员争权夺利,无人顾及黎民百姓的死活!山海关外,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指挥下,八旗健儿纵横驰骋,不断攻城掠地,实力日益壮大!中原大地,灾害不断,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带领着无数饥民,杀官造反,荼毒四方!当此危机之时,谁又能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呢?崇祯:朕是勤勉之君,兢兢业业,治国理政,不敢有一日懈怠,可惜朕挽救不了大明!袁崇焕:我是英武之将,智勇双全,忠君爱国,为国家肝脑涂地,可惜我挽救不了大明!杨嗣昌:我是贤良之相,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为社稷披肝沥胆,可惜我也挽救不了大明!薛羽:我是乱世枭雄,诡计多端,腹黑心狠,杀人从不眨眼,我也救不了大明王朝,可是我能拯救天下苍生!书友群qq:933022755
  • 战国大枭

    战国大枭

    这个大枭,可洞庭棹歌,可来去疆场。能举剑纵横天下,也能举剑……为她削个梨子。哦,是“她们”。…… (新书《在下荆轲》正在连载……)
热门推荐
  • 灵君之书

    灵君之书

    有一本书,好多人都这样去抢,但是这个世界强大的不是热武器是灵者,为了争夺这本书,灵者发动了无数战争,几百年前,灵者之书突然消失不知去向,也就是这几百年灵者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
  • 疆界魔修

    疆界魔修

    他是千年一遇的修行天才,却被人陷害背负魔族污名,遭举世追讨,他是第一宗门的首席弟子,却被宗门驱逐,同门追杀,最终挫骨扬灰,天地为墓。昔日的天才陨落数年之后,云城的废材少年一夜骤变,当天才和废材达成约定,一切都将随之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情公寓5之诸葛亮降临

    爱情公寓5之诸葛亮降临

    诸葛亮在工地被自己的后代诸葛大力用挖掘机挖了出来,逃跑后入住爱情公寓,被专家发现,从此成为一名气象学研究专家。CP诸葛大力
  • 帝尊战魂

    帝尊战魂

    他自幼受尽欺辱,在偶然中右眼觉醒,隐藏在战魂中的凤凰傲意九霄!
  • tfboys执手相看泪

    tfboys执手相看泪

    做明媚清浅的现在,致洁白无瑕的未来。――by顾晨曦有一种相守,永生不遇,却永生不忘。――by庄梦蝶不要复制的人生,要勇气的模样。――by菱诗菡我把你给我的曾经,往最深的永远延续。――王俊凯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王源我一直在你身后,可你就是不肯回头。――易烊千玺
  • 佛说分别经

    佛说分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系统与假神豪

    真系统与假神豪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美满?不,对于神豪来讲都是浮云。虽然我现在还是个屌丝,但丝毫不能影响到我的神豪成长之路。因为我是个挂壁!!!
  • 地仙之祖

    地仙之祖

    混沌初开,盘古寻得神斧,一气开天,力竭身陨,化为天地。道祖鸿钧于混沌中寻得造化玉牒,悟得无情,化身天道。洪荒之时,共工怒撞不周山,天塌地陷,人母女娲炼制五彩石,以身补天。圣人皆身陨,天若再塌,又由谁来补天?
  • 重生之黑白女王复仇记

    重生之黑白女王复仇记

    她,遭妹妹和心爱之人的联手背叛,置她于不管不顾之地。然而,余人不知的是,当凤凰浴火重生,那将会是怎样的绝代风华!她,一世重生,左手缚神鞭,右手封魔天。倨傲,冷漠,她无情无欲,无人降伏,可却被他俘获了心?他,一代魔皇,天赋绝佳,号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初见她,便知她必然是他的。且看龙凤缠斗,怎样将京都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