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快点讲故事嘛,爹爹刚出去,不会发现的,娘也不在,那天你说的那个马良最后到底怎么样了,他那支笔好神奇,哥哥你也有吗?能不能让小妹看看?……”
这是陈依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天,坐在院子里,手里捧着本书,面对这个粘人的妹妹,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经过三天的修养,陈依已经完全恢复,不仅身体,连那些零零散散的记忆片段都被全部记起来了。
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和中国古代类似,却又有许多不同。他如今生活的国家叫安国,赵氏是皇族,传至当今天子赵康,已历七代,赵康现年四十二岁,已登基二十一年,‘康平’是现在年号。整个安国地理位置和中国古代也很类似,东部临海,北部毗邻一个强大的游牧名族___突厥,时常受到骚扰,近些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西北部有一个国号为大夏的国家,国力一般,奉安国为宗主国,自康平十五年起,已有六年没有进京朝拜,边境地区有不稳之势。西南部则充斥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吐司政权,统称南夷,这是一个充满暴力和野蛮的地方,整个安朝,除了被贬的官员,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帮蛮子四处掠夺,不提磨人的气候,单就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整个安国如果非要和中国古代对比的话,和宋、明有些类似,重文轻武,且文风昌盛,这点给陈依的印象特别深刻。除了政治民风以外,很多地理也和宋朝一样,甚至连地名都高度重合,若不是完全不同的历史轨迹,陈依都一度认为这就是宋朝或者明朝了。
也不知自己到底有没有生活在地球!
陈依如今所在之地隶属于安国江南道江苏行省的苏州府平中县开源乡,是一个叫陈家庄的大村,光里正就有三人,地地道道的江南地区,只是不属于中心区域罢了。也难怪陈家不过百姓之家,却依然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足见江南文风之盛。
套用后世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也不知是福是祸,陈依如是想!
……
既然不知道未来是怎么样,不如把握好当下,路总是人走出来的,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回过神来,看着这个依旧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的小妹妹,陈依伸手示意她坐在自己边上,继续给她讲起关于那个少年那支笔的故事。同时,内心已下了一个决定,不管怎么样,得先想办法让自己家里生活过得好一点才行!
临近天黑,小叔和小婶才归家,没过多久,小婶便已操持出一桌饭菜,依旧是粗粮,陈依也不另外,毕竟肉粥只是为了让他补补身子,那能天天吃到。
一家人饭还没吃完,天就已经黑透了,为了节省香油,除了陈依的住处有油灯之外,一般天黑以后大家都是各自回屋休息。小叔放下碗筷,示意小婶收拾桌子,陈依没等小叔回屋,站起身来,恭敬的对其施礼道:“小叔,侄儿有事与您商量,请留步!”
小叔疑惑的看向陈依,不知这孩子能有什么和自己好商量的,距离举人考试应该还有两年的时间吧?除此之外,他一个读书人还能有什么事?
陈依也不啰嗦,直言道:“叔,侄儿自去年得中秀才,便一直在家攻读,然而直至现在,学问却没有太多长进,侄儿愚钝,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整日浑浑噩噩,这才有了落水一事!”说完朝小婶处看了一眼,以示歉意。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侄儿近日苦思,以其终日这般闭门造车,不如外出游学,或许能找到解决之法!
自家父家母仙逝,小叔小婶待侄儿视如己出,侄儿亦视二老为父母,不敢不告知实情,望长辈首肯。”陈依之所以这样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离开是必须的,自己不能再如此拖累这个家了,但他也知道,如果将真实原因说出来,不仅会伤害到小叔的感情,也一定不会得到允许,而自己也做不出那种不告而别的事来。思来想去,只有用读书游学这个理由最为合适,虽有些欺之以方,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借口,有些时候,善意的谎言往往比真话更美好。
小叔初闻有些担忧,在听完陈依道明原委之后,仔细想了一会,开口道:“你们读书人的事情我也不懂,你既然这样说了,想必是心有定计,我也不好干涉,怕误了你!
你这个年纪,咱们庄上和你一般大的男儿都早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我和你婶之所以一直都没为你张罗,一来怕你分心,为儿女之事耽误了学业,二来数遍周边这些庄子,也着实没找到和你般配之人。如今你已有秀才功名,县里是可以领俸禄的人,此次若非得外出,只四点你需谨记!
出门在外切莫与人争强好胜,你一个读书人,拳脚功夫不是别人对手,容易伤了自家身子,此为一。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去外面,你可留意般配之人,若有合适的,往家里寄封书信,我自会登门为你求亲,但必须要与你功名相符,切不可找农家女子,你得记住你读书人的身份,此其二。家里这些年花销不少,你父亲留下的产业早已变卖干净,这些你都是知道的,如今你要出游,我这里也没太多银钱,好在自你中秀才以后每月所领到的俸禄我一直都给你存着,如今差不多已有十五两不到,我将家里剩下的给你凑个整,你带上,以后用钱切不可大手大脚,一定要勤俭节约,至于县里每月的钱粮,我便不再代领,你自领取以维持生活所需,此其三。
最后一点,不管你要去哪里,学业千万不能荒废,要实在遇到困难,回家便是,若为其他琐事误了你读书的大事,将来我无颜见你父亲,此为根本,你一定要牢记于心。”
听完小叔的话,陈依在感叹江南不愧为书香之地,连小叔这种只读过几天私塾,勉强认识几个字的庄稼人说话都这么文气之余,内心也充满温暖,千语万言,只化作那低得不能再低的一揖。
语言是苍白的,此去经年,定不负所望!
事毕,回到自己居住的‘牛棚’,陈依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礼,也就几身换洗的衣裳和几本旧书,然后便沉沉睡去,等待着新的一天来临,那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睡梦中的陈依仿佛回到了自己刚去上大学时在家住的最后一晚,既有不舍,又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