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能写成这部书,得益于与蒲松龄纪念馆原馆长周雁翔老师的相识。是周老对蒲松龄及其所著《聊斋致异》等作品的痴迷与挖掘,还有他传播蒲松龄文化内涵的精神,打动了我,影响了我,让我拜读了诸多关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文章,更拿起笔来写这部《夜语寒灯》。能够完成这部书,还要感谢淄博企业家董贵超先生自始至终的大力支持。
蒲松龄的名字是因为《聊斋志异》这部书而家喻户晓的。关于《聊斋志异》这部书,许多人都听说过、看过,对其趣味性及文学价值毫无怀疑。一些文化人因此更是崇拜它,并因其产生于华夏大地而自豪。当然,这部书也经历了许多磨难,因为它抨击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及官场的腐败丑恶,所以在作者蒲松龄过逝几十年后方才可以出版成书;这对华夏儿女来说是幸运的,可对蒲松龄来说是不幸的。如今,《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为一短一长,早已成了世界名著,并且它又被认定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王,这或许是对蒲松龄最大的慰藉吧!
写蒲松龄的生平事迹,已经有了许多书,亦不乏知名学者。比如,路大荒著、李士钊编辑的《蒲松龄年谱》,马瑞芳著的《蒲松龄评传》、袁世硕著的《蒲松龄著述新考》、日本学者前野直彬著的《蒲松龄传》、我国台湾学者刘阶平著的《蒲松龄传》等,他们都用详实的资料介绍了蒲松龄的一生及创作《聊斋志异》之路:他于明末崇祯十三年庚辰(公元1640年)出生于山东淄川县城东七里的满井庄,少年苦读史籍、雅爱搜神、喜人谈鬼,在全山东弟子员考试中,得过县、府、道第一,又通过乡试,获秀才头衔。然后,他成家立业,分门独过,以教授童蒙课为生。其间,每年一次县里小考,每两年一次府考,每三年到济南道一次大考,他都要参加,却没有考上举人。可他不顾好友反对,冒着坐牢的危险,坚持创作《聊斋志异》几十年。三十三岁起,他坐馆西铺毕家达三十年之久,直到垂垂老矣,方才回到家中。在此其间,他与李希梅、张笃庆、高珩、唐梦赉、孙蕙、毕际有、毕盛钜、毕世持、袁藩、王士禛、朱缃等好友的交往构成了他人生的主要轨迹,也留下了他的诗词歌赋及喜怒哀乐,更为他创作《聊斋志异》提供了源源素材。
我写《夜语寒灯》这部书,不是重点写蒲松龄生平的轨迹,而是着重挖掘了他一生的内心世界:他为何屡试不中却还坚持三年一考?他何以要冒着被砍头的危险还要创作《聊斋志异》?他为什么与那么多高官名流相交自己却很清贫?他的诗歌、俚曲、杂著为何没有广为传播?做为一代才子,他心中的最爱是谁呢?他笔下的女子如何能够鲜活生动、令人难忘呢?他的《聊斋志异》何以能“刺贪刺止虐、入木三分”呢?他为何在自序里说《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呢?他为何断言“知我者,其在青山黑塞呼”呢?回答了这些问题,亦解开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这一切,对当下许多青年存在的迷茫有拨云见日的作用,对文学创作者更似在黑夜里点燃了明灯。
蒲松龄是位穷秀才,是不甘平庸、独辟新路的文学创作者。他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王朝,他所生存的环境是悲惨的,这使他除了一腔愤怒之外,再无其他能力。这对一位熟读历史的人是痛苦的,这对一位难以与腐败同流合污的读书人来说是痛苦中的痛苦。可面对着周边的亲情、友情,面对着贫困现状,他还要苦笑着溶入生活,为妻儿老小的生存而曲膝折腰。…他的这一切,给了我们逆境生存及创新生活的勇气。
人都有不为人知的梦想,梦想亦随着不同的环境而改变,蒲松龄亦不例外。他少年的梦想一定绚丽多彩,否则便不会有《聊斋志异》里那些美妙的故事;他的梦想亦是在不断地变化,否则便不会有《聊斋志异》里那些歇斯底里般的怒吼、不计生命代价的抗争。我愿与你分享蒲松龄一生的梦想,让更多人把前人的孤愤变成当下的笑谈!
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