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神奇的树叶,让人迷恋的不只它的味道,还有那淡看人生沉浮的感觉。
雨夜,山洞,篝火,热茶,生命中的美好处处都在,只是我们有时被欲望蒙住了眼睛!
喝了一口茶迷糊缓缓说道:老四,黑三子两口子那么恩爱,爱是什么?
心疼,宽容,理解,牵挂,心动,还有懂,李四说道。
迷糊咀嚼着每一个字,陷入了沉思中。
咔哒,咔哒,一种像脚踩断树枝的声音响起。二人循声望去,远处一堆动物的白骨正在微微地颤动,一个长着角的骷髅头慢慢地抬了起来!
我X!迷糊惊叫一声,二人迅速地站了起来,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那白骨似乎没有过来的意思,只是在原地不动,骷髅头左右摇摆不定。
二人对了一下眼神,便拿起火把手持尖刀,轻轻地围了过去,随着越走越近,那白骨在火把的映射下,发出了淡淡地红光,突然,李四看见骷髅头下长长的脖子,那脖子有小臂粗细,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青光,李四将火把向前伸去,这样做一来可以看清那怪物的面目,二来火把可以作为保护自己的第一道屏障,那怪物或许对热量十分敏感,又或许发现危险的靠近,它猛地一甩骷髅头转身就逃,砰的一声!那带角骷髅掉在了地上,迷糊眼睛猛地一亮,他大喊一声:青蛇!
那青蛇近两米长,身上有着漂亮的暗纹,它的速度很快,转眼就逃到七八米以外,二人迅速地追了过去,怎奈那地上都是横七竖八的枯木,一时也是无法追上,只有死死地跟在了后面,很快,那青蛇爬到洞壁边,顺着一个小洞钻了进去。二人追到壁前,见那洞可容一人钻入,抓蛇心切就不及多想,先后钻入洞中,那洞蜿蜒曲折,很久后终于又进入了一个大山洞,那青蛇在山洞中七拐八绕的带着二人兜起了圈子,当马上就要撵上时,青蛇突然一拐,钻入了一个小裂缝中消失不见。二人看了看那手掌宽的裂缝,遗憾的转身离去。
可是没过了多久,一个感觉涌上心头,他们迷路了!他们慌乱地找着,努力地回忆着,可是就是找不到来时的洞口。
二人疲惫地坐在了地上,短暂的休息让他们很快的冷静下来。李四熄灭了手中的火把,对着迷糊说道:迷糊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迷糊紧盯着手中的火把回答道:老四,你看这火把的火苗总是朝向一个方向,这说明附近一定有通风的地方,我们就顺着火苗的方向寻找,就一定能找到出口。
李白想了想说道:迷糊哥,我认为我们应该朝火苗相反的方向找。
迷糊放下以前脸上的那种骄傲,他想了一下说道:老四,就按你说的办!
二人起身举起火把朝火苗相反的方向走去,就这样二人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山洞变得越来越开阔,当他们到了一处好似大客厅的地方,迷糊突然停下,身后的李四一下撞到了迷糊的身上。迷糊没有说话,示意李四向他手指的方向观看,李四迅速地调整着眼睛的焦距,他看见黑暗中似乎有一个人坐在前方一动不动!
有人吗?迷糊颤抖的声音问道。
前方一片寂静。
给个动静呗?迷糊又说道。
前方还是没有任何声音。
迷糊咬了咬牙:走!我们过去看看!
二人握紧尖刀走了过去。当离那人还有大概三米的距离时,火把的光把前方的一切照的清清楚楚,一张红色的人脸带着诡异的笑容,出现在二人眼前!
我X!迷糊差点扔掉了手中的火把,李四也是一哆嗦,紧紧握住了手中的军刺。
半晌,那人还是一动不动,迷糊二人才壮起胆子仔细看去,那人盘膝而坐,头戴发簪,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碎,干瘪的身体呈暗枣红色,最恐怖的就是那张干瘪的红脸和诡异的笑容!
迷糊说道:这人不知死了多少年了,尸体已经变成了干尸。
李四说道:那脸色和笑容是不是中那阎王爷小舅子之毒而死。
是啊!迷糊回答。
说罢,迷糊又举着火把朝两旁照去,在干尸旁边不远处有一个石制的桌子,上面放着一把剑和一本书,二人来到近前仔细观看,那剑已经满是锈蚀,而那本书更是已经发霉长毛,书上四个大字依稀可辨“灵福天机”
看到这四个字,迷糊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是他!
李四忙问道:他是谁?
出去再说!迷糊说道。
面对一个干尸,二人根本不想在此地久留,举起火把朝前走去,李四的判断没错,不久后二人就找到了出口,洞外依然大雨如注,二人坐在洞口不远处等待雨停,这时李四往迷糊身边凑了凑:迷糊哥,你给我讲讲这干尸的故事吧!
迷糊望了望外面的大雨,缓缓地讲了起来:在明朝的时候,五洲城有一个书生,姓王名修缘,这个王修缘自小就聪明绝顶,十五六岁时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酷爱作画,尤其擅长画蝙蝠,他画蝙蝠的造诣极高,往往寥寥几笔就能把一只蝙蝠勾勒的活灵活现,他不但爱画蝙蝠,对蝙蝠的喜爱也是如痴如醉,每天傍晚,他都会来到蝙蝠集聚的地方,把切成黄豆大小的肉块抛向天空来喂养蝙蝠,后来一只蝙蝠把一本书叼进了他的书房,就是那本“灵福天机”。
从此他就开始参悟此书,并自称灵福散人,一年后他随着一群飞舞的蝙蝠走进了大山,这一去整整十八年。其中有人在山中见过他,古书记载是这样描述的,“人有自峡中出者,言见一奇人,眼碧而深,发黄成组,寡腮,悬额,长喙。衣青衣,露顶,跣足,若有炫耀。人目状,问其家居曰:“构木为巢,有巢氏之凿事也,吾不居”。问其饮食,日:“庖厨牺牲,太吴氏之靡多也,吾不食”。
直到有一年,五洲城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田焦土燥河道干枯,水井大多枯竭,只有少数的几口勉强能打出水来,天空上毒日炎炎,不知渴死了多少穷苦百姓,原本的富庶之地,在旱灾中饿殍遍野几乎变为了一座死城!
最后满城的官兵百姓,都聚集在河龙庙前祈雨,可是无论如何祷告,老天还是滴雨未落。
这时,灵福散人来到城中,他找到知府,愿为百姓祈雨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