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莱州万亩盐场春盐丰收的季节,只见一望无垠的平川上,那一块块、一方方飞溅银花的盐池里,泛着晶莹剔透、银光闪闪的莱州大粒盐,被收盐机采起,然后,运到岸上。又随着节奏欢快的传送带撒向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大盐垛,堆向盐工生活的高度和力度。
每年的春夏,从三月到五月,正是盐场春盐收获最火热的时节。放眼望去,莱州西部和莱州西北部的片片盐田,一片机器轰鸣,收益运载的繁荣景象。但见得一垛垛堆积而起的盐山,如云似雾,那一颗颗渤海明珠垒成的奇迹,一下融进了人们的心田,这惬意的风光,这通体透明的银山,为莱州盐区筑起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顷刻间,使人们感到一片澄明,心旷神怡。
沧海万年,莱州原盐的生产历史悠久。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26世纪的炎帝时代,即有夙沙氏部落在今胶东半岛西北部的莱夷之地(今莱州)海滨“煮海为盐”。
那个时期的大海在狂啸着,残酷而肆虐地对待人类居住的环境。树木拔根而起,人们借以栖身的洞穴灌满了又涩又咸的海水。一时间,岸上的野生动物也仓皇而逃。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类在灾难和恐慌里度日,那连现代人都难以驾驭的大海,五千年前的莱夷人那简陋的生活器具和可怜的生存观念与技艺是可想而知了。那时大海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然而,深受大海折磨的莱夷人,却也在苦思冥想着向大海索取幸福,使其尽快造福于人类。
相传,夙沙氏部落中有个叫瞿子的年轻小伙,一次到海里捞鱼,被浪头打翻,喉咙里呛了几口海水,觉得味道怪异,不同于平日喝的井河之水,在他大脑中突发了这样一个疑问:这海水中到底有什么东西?
某日,他狩猎归来,肚子咕咕地叫,瞿子放下猎物,抓起陶罐中的东西便吃。或许由于过于生活的奔波,太累太饿的缘由吧,他觉得今天的饭特别香。一会儿,全家老小的饭全填到了他一个人的肚子里。他很不好意思的看看母亲。母亲则会意一笑:“儿子,没关系,我再做,今天一是放的东西少,二是火烧的太多,水都煮了。水少了,饭自然就香呗。”
听到这里,瞿子似乎联想到什么,便一跃而起,从院里抱起个陶罐向海边跑去。他俯下身装了一罐海水,然后放在火上猛烧。待到罐中的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浑浊。一个多时辰过去了,陶罐中的海水烧干了,罐底上只有二层白白的粉末,他就又加满海水,再烧,反复几次以后,终于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白花花的小颗粒——这就是盐!也就是后人所称的“煮海为盐”。
瞿子的成功煮盐,一下子震动了整个夙沙氏部落。
从此,整个部落兴奋了,沸腾了!
也由此,大海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海啸、灾害;而且还有盐。
盐的制成是莱夷人的发明,也是人类由渔猎时代到的关键性发明!
瞿子,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盐宗!
山东,是当之无愧的原盐的发祥地!
而莱夷(即现在的莱州)瞿子的故乡,更是我们世人所产生的智慧和骄傲之地!
自汉至清,盐成了封建王朝国库收人的重要支柱,几乎每个王朝有名的理财大臣都与盐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西汉的桑弘羊、唐代的刘晏……正因为此,各朝各代对山东、对东莱府都格外重视:
西汉:全国共设盐官37处,山东占了11处,东莱占了4处;
唐朝:山东沿海有三州七县产盐,中央分设“监场”官员,还有郓州、东莱郡(今莱州)、兖州、寿州置榷盐专卖;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东莱郡掖县有盐井二。为山东盐区利用地下卤水之始。
公元1701年(清康熙40年),掖县开始开滩晒盐。
……
山东莱夷人最早发明了盐,也由于盆的发明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漫长的中华民族文明史;离开了莱夷人发明生产的盐,还真不知该从何处着笔,或者最起码说它不是一部完整的文明史!
莱州市古为莱夷之地。据《莱州市志》记载:莱夷人煮海水为盐,且为贡品。《尚书》上所说的“厥贡盐絺”,是指向中央政权进贡盐和细夏布。春秋时,管仲相齐,“通渔盐于东莱”,这里的盐成为齐国的商品之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在全国设盐官32处,莱州占其二。期间,莱州制盐改煮盐为煎。唐初,首创掘井汲取地下卤水制盐法。
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西由场开滩晒盐,是胶东滩晒之始。而旧中国林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从煮海到滩晒竟耗去四千多年岁月。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5年)西由场有滩地164付,盐锅66面,海沧场有滩地60付,盐锅40面。
市博物馆内仍然保存着1971年4月(掖县)朱由公社路宿大队出土青铜盐盘二二口,上口径1.22米,重101.5公斤。据《掖县全志》记载:“乾隆末年,西由场灶房旧有盐锅二十余口,今存其二,底平而色绿,口径四尺有余,相传为‘管仲制盐锅’。”
另外,上世纪八十年代莱州市西由镇街西村出土的表面绿锈斑斑的铜盐、盐官印,重达6.5公斤,属特大型铜制印,此印贡形特殊,由印体和印柄两部分和铸而成,印体薄板状,印面近似正方形,高达25.5厘米,宽为23.7厘米,厚1.5厘米。在薄板状印体背面正中有一曲尺空心把柄,柄高7.8厘米,横长10.3厘米,横断面为竖长方形,印柄两侧有一对穿小孔。印面上部铸有并列二兽凹形,为一虎一兕相对搏斗状图像,虎昂首圆目张嘴,尾向前扬,跃跃欲试;兕怒目低首扬角,一前足前伸着地,一前腿后屈抬起,做向前冲触之状。二兽下面铸有四个阴文大字,右读为“右盐主官”。书体谨严匀称,笔势端庄深厚。此官印,在国内尚属罕见。
制盐,这个与农耕文明相伴而生的工场手工业,自走过漫长的“煮海”阶段,元明开始滩晒以来,它的生产方式,似乎有意无意地与农业合流了。
当你走进荒僻的盐田,便会看到风车悠悠地旋转,制卤工拼命地戽水,一副斗,一张锨,一条扁担,一只筐便是盐场的全部生产工具。
这种原始农业式的生活方式,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也同样走进了共和国的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掖县盐业得到快速发展。
建国初期有盐田14.841公亩,经过互助组、合作社,益民组织起来了,稳定了生产。1956年,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了国营莱州盐场县集体盐场,从1957年一1959年大建盐田,三年间增加23800公亩。党的三中全会后,盐业生产迎来了辉煌时刻,生产突飞猛进,从1977-1980年四年增加了124540公亩,是建国初期的十四倍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造,达到了机井成行,盐田成方,公路成网,适应了机械化生产需要。
原盐的产量,质量也同样经历了艰难的跋涉,达到了优质高产境地。1977年由省盐务所配合莱州盐场对莱州大粒的成因、结晶规律、操作工艺,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探讨和生产验证。使莱州大粒盘操作工艺趋于完善。原盐一级品产率达到100%,其中特优级品率占49.31%。至此,1958年9月莱州大粒盐首次出口4.167吨;1965年10月,莱州大粒盐以优质产品,参加山东省经委在济南举办的国庆工业展览会;1973年莱州盐场大粒盐出口朝鲜33.813吨。1979年莱州大粒盐被评为中轻部和省优质产品囗 1980年7月山东省一轻厅复查山东优质产品:莱州盐场“银山牌”大粒盐含纯96.44%;1982年莱州“银‘山牌”大粒盐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
冬的帷幕缓缓降落在茫茫的莱州大地上,降落在蜿蜒如蛇的108公里的海岸线上。
机声隆隆,车辆如梭,人流如海,欢声笑语响彻在莱州湾畔的广袤滩涂上。
1991年秋冬,莱州市政府与香港中银集团合作,引进了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向大型中外合资项目一莱州渤海盐业有限公司。经过近三年的立项论证终于开工建设。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建成了年产原盐100万吨的大型制盐企业。使整个滩涂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给莱州市人民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如今,当人们漫步在莱州市漫长的海岸线上,当人们走进盐区,日不转睛地环顾茫茫四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个玉雕玉砌的银色世界。是盐,遐迩闻名的莱州大粒盆。
莱州大粒盐,在太阳折射的七彩阳光下,是郡样的五彩斑斓,那样的清白无瑕。
人们的脚下是一块方方正正的盆田和一层层千河泥巴垒成的卤池坝。历经千百年岁月的冲刷,终于变成历经沧桑的历史见证。
望着盐池内平静如水的清白画面,人们心花怒放,心潮澎湃。
如今,充满智慧的莱州人民在市场经济的大跨步跨越中,在108公里海岸线上已分布着各级盐业管理机构和大大小小盐企业100多个。生活着10000多名夙沙氏民的“煮海”传人。这是一只由汹涌澎湃的大海所炼洗出来的、具有大海一样的勇敢、刚毅和顽强品质的队伍。他们以勤劳朴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困难再大压不垮,任务再重不弯腰、能打硬仗、能打苦仗的优秀队伍。
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莱州市重要支柱产业莱州益团
这就是放眼未来、走向世界的莱州市新型盆化工业区。他们用自己的心血,浇开丁一朵朵绚丽的五彩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