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塔口庵弃婴
【导读】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李林出生四十几天后就被亲生父母遗弃,童年多灾多难,但正是这样的童年通向了她的未来。
通过阅读本节,我们可以了解李林的童年,从而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成功都是后天努力奋斗的结果。
漳州是水仙花之乡,也是福建著名的侨乡之一,以说闽南话为主。自唐朝垂拱二年(686)建立漳州府,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历史久远,漳州城到处是遗留下的寺庙古迹。在今天漳州市区大同路上,就有一座塔口庵。这座庵相传是宋朝朱熹在漳州当官时,为了教育百姓改变不良风气,在唐朝遗留的净众寺基础上修建的。民国时,这个地方归龙溪县管辖。大同路在当时是个非常热闹的老街,做买卖的大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1915年12月的一个上午,大同街跟往常一样人来人往,街上不时传来叫卖声。虽然太阳已放射出它的光芒,但行走在街上的人们仍感受不到温暖,他们把双手紧紧地插在衣服口袋里,嘴唇还不住地哆嗦。
此时,一个妇女悄悄走到塔口庵前,她的两只手紧护着一个盖着碎花布的竹篮,神色有点慌张,低着头不敢面对行人。她将竹篮放在庵前的古榕树下,看了一下四周,然后对着竹篮无奈地摇摇头,眼睛里流露出痛苦的目光。她转身面朝庵中的菩萨,嘴里默默祈祷着,三拜后走到竹篮前掀起碎花布,又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便从人群中消失了。
就在同一时分,塔口庵里跪着一个打扮端庄的中年妇女。她烧着香,面对菩萨口中念念有词,好像正与菩萨商量一件心事。然后她抽了支签,一看是好签,非常高兴,拜谢后便缓缓地出了庵。
“咯——咯——”是婴儿的叫声!这声音像笑更像喊,而不像哭,从庵前古榕下一根石柱旁传来。刚出庵的这个女人走近竹篮。
这时,竹篮边已经聚拢了很多人。
“谁扔下个婴儿……”
“哪个夭寿渣母(闽南话,指没良心的女人)……”
几个路过的大妈围着竹篮,一边看这个可怜的婴儿,一边责骂议论。这个进香的女人快速地观察了四周,发现竹篮旁无人看管,便上前揭开篮中碎花布小被头。婴儿的一双小胳膊登时挥舞起来,眼睛笑成一条缝,小脸蛋如野苹果一样,圆圆的,泛着健康喜人的红色。
进香女人的心里一颤,似乎明白了刚刚抽的那支签的含义。她赶紧盖回被头,直起腰来,抬头看看四周的人,然后小心翼翼地捧起竹篮,一路小跑回了家。
这个进香的女人名叫陈茶,她捡的这个弃婴,就是日后著名的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
知识小链接
朱熹(1130—1200),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等,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楚辞集注》等。
第二节 龙眼营的疤痕
【导读】
童年的李林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一场天花让她几乎丧命,强大的意志力和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她从死神的魔爪中逃出。
通过阅读本节,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启示:磨难是通往胜利的阶梯。
陈茶在塔口庵前捡到婴儿后,急匆匆地赶回家。她家在龙眼营,离塔口庵不远。
陈茶的丈夫叫李瑞奇,他的家族在当地很有名望,祖父曾在清廷做官,父亲李亚仙是看风水的,也小有名气。李瑞奇早些年在当铺做会计,家境还算殷实。
老天爷偏爱捉弄人,陈茶结婚五年一直未能生育,丈夫李瑞奇后来又跟随村里人到印度尼西亚经商去了。陈茶生活孤独,内心凄凉,时常到她家附近的塔口庵里拜佛,求菩萨让她早点有个小孩。
再说陈茶从塔口庵提着竹篮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抱起孩子,抚摸孩子的小圆脸,仔细地端详。婴儿好像受到了惊吓,“哇”的一声哭了。
“唉,可怜的娃……你我都是苦命人啊!”陈茶一边哄着婴儿一边叹气,想着孩子的生身父母应该经历了很多痛苦,无奈之下才做出如此狠心的举动,又想着自己多年的孤独寂寞,陈茶满眼是泪,说不出话来。
陈茶给这个女婴起名为“翠英”。从此,在龙眼营的街头巷尾,经常出现陈茶怀抱小翠英的身影。
小翠英不怕生,每每看见邻居从远处走来,就在妈妈的怀里手舞足蹈地和人家打招呼,要是有人向她扮个鬼脸,或者碰碰她的小脸蛋,她就咯咯大笑不止。所以乡亲们一见她,都争相抱她玩。小翠英给龙眼营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
小翠英三岁那年的春天,龙眼营一带天花肆虐。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当时若有人得了这种病,很难医治,十有八九“被判了死刑”。街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许多商店关门,不做买卖。整条街显得冷冷清清,过路的人们也都匆匆忙忙,不敢稍作停留。
自从爆发天花后,龙眼营周围低矮的棚户里每天都会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听者都胆战心惊。三岁的小翠英也不幸染上天花病毒,一直高烧不退。陈茶心急如焚,四处寻医问药,每天对着家中的神像祈祷。
“菩萨,求求你保佑我的翠英。”
“菩萨,只要翠英平安,我一辈子做牛做马都行。”
……
母女俩整天待在屋里,不敢迈出大门一步。
“阿姆,我要出去。”
“我要找小姐姐玩。”
……
小翠英连续几天躺在床上,吃不下饭,浑身无力,她的脸上起了一个个小水泡。她特别难受,便哭着让妈妈带她出门找隔壁的小伙伴玩耍。
望着满脸通红的小翠英,陈茶心如刀绞,含泪说:“乖女儿,等你病好了,阿姆就带你出去,别哭。”小翠英听了,懂事地点点头,不再哭闹了。
在陈茶的精心照料下,奇迹出现了。小翠英的高烧一天一天地退了,脸上的小水泡也慢慢消失。遗憾的是,水泡化脓结痂后,在她美丽的脸庞上留下了疤痕。
小翠英幸运地躲过了死亡的威胁,却从此成为麻子脸姑娘。二十多年后,晋绥边区军民用敬爱而亲切的口气称赞“李疤子,不简单”,陈茶若地下有知,知道女儿受到如此称赞,也会觉得安慰了。
知识小链接
龙眼营的来历
龙眼营,古称龙骇瀛,地处漳州城南,南面靠近九龙江的南门溪,水路交通方便,北面靠近孔庙及府口街,是漳州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原来龙眼营有条河沟,河沟上有座桥,这座桥是漳州“七阴八阳”桥的第四座,称龙骇瀛桥。相传在宋淳熙四年(1177)时,桥下出现河水汹涌的现象,时人认为有龙在水下奋跃,因此说“龙奋其下”,故得名龙骇瀛,到清代才谐音成“龙眼营”至今。
第三节 移民印尼受欺
【导读】
寄人篱下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受尽他人欺凌却只能忍气吞声、不能反抗又是多么痛苦!
阅读本节内容,能让我们了解童年的李林移居海外生活的艰辛,也让我们明白祖国与华侨血浓于水的关系。
一场天花差点夺走小翠英年幼的生命,还给她留下终生的麻脸。陈茶越发感到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无奈,她决定带着小翠英到南洋寻找丈夫。
1918年冬天,陈茶带着小翠英来到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尼西亚。
李瑞奇在印尼的十几年间勤奋创业,加之他的聪明能干,已在当地成功地经营了几家百货公司,生活较为富裕。他还担任爪哇华侨团体“外来梦”委员会的主席,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华侨子弟的培养和教育,带头集资兴办爪哇“中华学校”,并任该校董事长。
李瑞奇将陈茶和小翠英安排在泗水定居下来,并让陈茶经营一家叫瑞林的杂货公司。
一转眼,小翠英到了入学年龄。李瑞奇对翠英这个名字不是很满意,于是给她重新取了个学名。他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龙眼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住在那里。李瑞奇为他们李氏家族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所作为,能够光宗耀祖,便把翠英改名为秀若,让她在自己创办的中华学校读书。
一天,秀若放学回家,还未进家门,远远地便朝母亲嚷道:“阿姆,不好了!荷兰人在打一个印尼人,流了很多血。”“阿姆,为什么围观的几个印尼人都不敢保护他呢?你快去救救他吧!”
“傻闺女,这里是荷兰人的地方,阿姆救不了他呀。”陈茶摸着秀若的头叹息着说。
秀若悲愤地向母亲描述了她看到的景象。荷兰人拿着木棍,不停地打印尼人的后背和手臂,还猛踢他的肚子,边踢边骂:“你们这群猪,蠢物!”那个印尼人用手紧紧地抱住头,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喊,嘴里流了很多血,就是不敢还手。在他的旁边站着几个印尼人,他们都畏畏缩缩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拦。
这天,秀若吃不下饭,她一直不明白母亲的话,她喃喃自问:印尼人也有两条胳膊呀,为啥挨打不敢还手?刚刚10岁的秀若陷入疑惑中,她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不公正。
晚上,李瑞奇从公司下班回到家,秀若马上把白天看到的事告诉了父亲。
“爸爸,我不明白,荷兰人为什么可以随意欺负本地人呢?”
“孩子,你还小,有些事我慢慢告诉你,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李瑞奇看着一脸疑惑的秀若,心想这个小鬼有头脑,将来不简单。
“不嘛,爸爸,你现在就讲给我听,我听得懂。”秀若撒起娇来。
李瑞奇无奈地笑了笑,然后向秀若讲述了华人在海外的种种不幸遭遇。
他说,我们中国人因为贫穷被迫漂洋过海,移民到印尼,由于勤劳聪明,华侨的日子逐渐好起来。在印尼各地出现了很多华侨富翁,还出现了不少华侨组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入印尼。控制印尼的荷兰当局害怕华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于是在1706年颁布了限制华侨入境的政令,也限制华侨在印尼的生产经营,逮捕华侨的事件经常发生。1740年7月到10月间,荷兰当局以各种借口和罪名杀害上万华侨,制造了“红溪惨案”。在学校里,还规定华侨的子女不准学习中国的文化。
“孩子,你知道吗,我们华人和印尼人一样被人瞧不起,一样被欺凌!”李瑞奇说到这儿,抑制不住满腔怒火,挥起拳头“砰”的一声砸到桌子上。
“爸爸,那我们为什么不敢反抗?”“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人欺负?”秀若向父亲一连串地发问。
李瑞奇长叹一声,说:“我们国家太贫穷落后了,加上朝廷的腐败无能,所以被人瞧不起,没有地位啊!”
为了不让秀若受到太大的刺激,李瑞奇便转移了话题,给她讲起了陈嘉庚的故事。陈嘉庚也是一个华侨,他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祖国,为国家兴学育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听到陈嘉庚三个字,秀若激动地嚷起来:“我在学校里听过这个名字,老师说,连荷兰官员都为他竖大拇指呢……”
“是啊,陈嘉庚真了不起,是我们华侨的楷模。”李瑞奇充满深情地介绍了陈嘉庚资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反清活动,还介绍了他在集美等地捐资办学的事迹。
这一夜,秀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想起白天发生的一切及父亲母亲说过的话,思忖着怎样才能让中国人不受欺压,她暗暗发誓将来也要像陈嘉庚那样报效祖国。
印尼生活的所见所闻,在秀若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反抗暴政的种子,也孕育了她爱国的赤子情怀。
知识小链接
陈嘉庚
陈嘉庚(1874—1961),又名甲庚,字科次,福建同安县集美社(现厦门市集美区)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和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学校(统称集美学村)以及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其为“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