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其信,不难看出******写信的目的,或情或理,情理交融,就是要教会******用什么哲学思想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完成他“反共复国”的历史使命。据说******在生日这天向亲朋宣读了这封信,听者无不涕感和落泪。经国不愧是******的儿子,在查阅圣贤著作后,然后给父亲回应了一封读有收获的长信,现摘如下:
父亲对王学的研究,进而发为事功,重要的是贯彻了行的道理。特别是将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和国父知难行易学说发明贯通,说明“知行合一”的良知学说,是与国父知难行易的学说不惟不相反,而且是相辅而行的,亦惟有致“知难行易”的良知,才能实现知难行易的学说。
从中可以看出,小蒋接受了老蒋的意见和王阳明的观点。******在运用王阳明哲学中,与他父亲明显不同的是,他不是把“反共复国”放在第一位,而是重点汲取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惨痛教训,强调“实践”、“面向未来”、“向下扎根”,因而被称为“民粹派”的平民领袖。
子承父位,顺理成章
晚年的******,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会很长了,传子接班已加快了步子。为了******顺利继位,采取了一切不可告人的手段,包括内亲也要严加防范。这里所说的内亲,主要是指夫人宋美龄。她能力特强,在国民党内外,甚至海内外都有很高的声望,比******都高。但在******在世时,小蒋与这个小妈的关系不太融洽。为此******对夫人宋美龄有严格的限制,除外交活动外,不让她直接插手政事。况且,他们俩在结婚时,宋美龄自己提出的条件中,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约束。因此,长期以来,宋美龄在国民党内、政府内没有担任实职。
再说******当上“总统”后,提名严家淦为其“副总统”,实际这是一个巧妙的过渡,已为小蒋登基总统宝位铺平了道路。因为******看透了严家淦。此人性情温和,生活简朴,从政不太张扬,他奉行八个字的人际关系哲学,即“退一步想,易地而处”。从这朴实无华的信条可以看出,严家淦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他在担任台湾省副主席期间,舆论对他的评价比较低调,称他是“好人,不是好官,是好国民,不是好公仆”。江南先生说得更刻薄,说:“严的才具、建树,连勉强及格都困难。充其量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政客,无条件服从的men。”说归说,批评家可以坐而论道,可政治家要的是政治实惠,当然,既好看又有用,那当然很好,如果不能两全其美,那肯定是选择“有用”的了。
说不定******所看中的,正是批评家所抨击的。当然,严家淦也并不一无是处,他到台湾很早,在台湾任地方官,跟台湾本土的人士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权力构成的有关方面,其奉行的八个字的处世哲学,有弹性,全求权力平衡;在政治上,没有很强的权欲,可以说在政治利益上是个“中富即安”的人。尽管他政治才能不是一流,只要不争功,不争权,无为而治也行。
严家淦在没当“副总统”之前,便秉承******的旨意,推荐******为“国防部副部长”。做这样的安排,明眼人不问即可知其用意了。“国防部部长”俞大维与严家淦人际关系哲学大体相似,不过问内部人事,与同僚的关系比较融洽,江南先生说,他能“和任何一位参谋总长和睦相处”。而且,他又与******是儿女亲家。做这样的安排,意在把军权让给小蒋。俞大维是个聪明人,与其让人挤下台,倒不如自己主动把位置让出来。
1964年1月,俞大维提出辞呈,请求辞去“国防部部长”职务,并向严家淦保荐******任此职务。他在辞呈中历数了******在军内任职的简历,说明他与三军的历史渊源及其卓越贡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剔除其中的溢美之词,看看所列******在军内任职,就可以看出,******为儿子掌握军权,做了长期的铺垫。现在已经坐上“国防部部长”的位置,就已经彻底地掌握台湾的军权。按照所谓的“国防组织法”的规定,军令、军政系统的管辖权,是由“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长”分享。可是到了******当“部长”,这一法定就自然地失效了,“参谋总长”等于“部长”的幕僚。俞大维作为过渡性人物,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主动让位,自己也落得了一个好名声。这大概叫做各得其所吧!
******在“国防部长”任内,与其父亲不同之处:巡视时不让你有任何准备,这种作风使******可以看到事情的真相,也使各级首脑不敢懈怠。港报对此评论说:******做“国防部长”时期,是三军风纪最好的时期。60年代末,******还不断派******出访美国、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此举是对其长子的栽培与磨炼。后老蒋又让小蒋主持行政工作,先是让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任“财经会报”主持人、“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主任。此一事实标志着******传子部署和实现其权力和平转移、延续蒋家香火的安排已基本完成。
1966年严家淦当上“副总统”,仍兼任“行政院院长”。1969年,提名******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就正常的正副职关系而言,无疑应该说是******“辅佐”严家淦,其实不然,这是******的再一次权力让渡的政治安排,“内阁”实际上已由******所主持,严家淦是在“辅佐”******从政。这意味着******的时代悄悄地来临。难怪有人戏称此时的严院长,不过是庙堂里的神像。
1972年,在第五届“国大”召开前,******接到严家淦请求辞去“行政院长”的辞呈,当时,有人称这是老戏法重演,******提名由******担任行政院长,他在给“立法院”的咨文中说,******历任军政要职,于政治、军事、财经各项设施,多有建树,其于“行政副院长”任内,襄助“院长”处理院务,贡献良多,以之任为“行政院院长”,必能胜任愉快云云,真是十足的“举贤不避亲”。随后,立法院以高票同意******出任“行政院长”。
******执掌“行政院”大权后,牢固地掌握军队,加强特务的控制,在政治层面推行了一些革新举措,比如为了缓和台湾省人民对国民党****统治的不满情绪,提出“台人治台”的口号,增选和补选台湾省籍的“中央民意代表”和“立法委员”、“监察委员”,起用台籍新人入阁;整肃政纪,倡导“平凡、平淡、平实”的三“平”政风;修正或废止不合时宜的法令、规章,精简机构,这些举措的实施,给台湾政坛带来一种新的气象。在经济建设上,发布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以及一些相关的经济措施,在减缓国际石油危机的冲击、抑制通货膨胀、安定社会生活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1975年4月,******病死在台湾阳明山士林官邸。同月,召开国民党中执委会,会议修改党章,规定国民党党魁的称呼改为主席。总裁的名义,永远保留给******,在国民党内他人不得再用此头衔。会议推举******担任国民党主席。1978年5月,在“国大”上被选为“总统”。就实际的权力运作而言,自******出任“行政院长”之日起,他已承继了******的权位。而就形式而言,到了1978年******出任“总统”,蒋氏父子的权力交接已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