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腊月,邻近过年,正是一年中最寒冷却也最热闹的时候。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个北方的小山村。
北方的气温不像南方那样温暖,四季如春。在北方一旦过了阴历十月份,气温便会骤然降低一个层次。在往后的两个月里,十一月十二月气温也会随着时间一降再降。
基本上到了十一月以后,一天内的最高气温便不会再超过五度。而到了十二月,则全天都是零下。
入冬以来,已经陆陆续续下过好几场大雪。
常言道:“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这句话用来形容北方的冰层厚度,很有道理,也很合适。但若是拿这句话形容北方的雪很深,却差了点意思。
因为北方的大雪想积三尺厚,往往只需要一晚上的时间便可以办到。
所以,容我把这句话里的计量单位改上一改。改成:雪深一仗,绝非一日之寒。
一仗为十尺,三尺为一米,一丈也就是三米三。一丈深的雪足以和一座平房的高度持平,甚至还犹有过之。
南方的孩子肯定没见过那么深的雪,其实在全球变暖以后,就连北方的孩子也很少再能见到这种景象了。
但在早年间,全球变暖以前,这种情况却时有发生,在那个年代冬天发生雪崩把人压死,或者大雪压塌房顶把人砸死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发生在东北关于“兔子爬树”的趣事:说一个人第一次到东北,他看到路边很多树的枝子上有被什么动物啃食过的痕迹,他就很好奇的问身边同行的本地人:“那是什么鸟儿?竟然连树皮都要吃。”
同行的本地人听到他的话,噗嗤一乐,说道:“那不是鸟吃的,那是兔子啃的。”
“兔子啃的?”显然那人并不相信本地人的说辞。“你莫要骗我!谁家兔子会长那么高?难道兔子会爬树不成?”
面对质疑,同行之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说:“我绝对没有骗你,你不信我也拿你没办法。不过你可以想想兔子是怎么爬上树的。”
这个趣事,在东北一直被当做一个脑筋急转弯来讲,专门用来考那些初到东北的外地人。而故事的答案便是,兔子踩着冬天的积雪,吃到了树枝上的树皮。
这个故事能广远的流传下来,也从侧面很好的印证了那时候的雪有多么深。
说完雪,现在我们回到故事本身。
故事发生的背景大约是在清末民初,那时候的交通还不太发达。
生活在小山村里的村民没办法出去打工,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年下来,村民们勤恳劳作,春天耕种山里的梯田,夏天结伴去山上打猎,秋天采摘山里成熟的野果。日子虽说算不上富裕,但好在也饿不着,并且除去吃喝,还能余留下过冬的粮食。
……
全天候的低温使得旧雪未融新雪又落,两三次新旧叠加以后,大雪便有了一人多深。
一人深的雪,把上山的路挡了,把山里通向外面的路也挡了。
每当这个时候,生活在大山脚下山村里的村民们才意识到忙碌的一年已经结束了,是时候该歇一歇了。
……
时光飞快,转眼间大雪封山已有半月时间。
一户简单的农家小院中,盖着三间茅草屋。此刻,在三间茅草屋正中间的堂屋中,燃着一盏煤油灯。通过煤油灯昏黄灯光的映照,可以看到桌子上摆着一小坛子酒,还有一荤两素三个菜。在桌子旁边一左一右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这家姓李,男的叫李胜,在那个时代女人随夫姓所以女的叫李氏。
说是中年人,可是在民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寿命可能连六十岁都活不到,所以二人虽是中年,但却已经有些老年人的沧桑之相。
“老婆子,你先等会再动筷子,我去到老刘头家里看看,他家最近出了那么大的事,他心里肯定不好过,我去把他叫来一起吃顿年夜饭,省的他一个人在家太孤单。”
李胜倒了杯酒,刚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叹息的说道。
“这样也好,那么多年的交情,刘财也的确是怪可怜的。不过外面那么大的雪,你自己要小心一点。”李氏点了点头,嘱咐道。
“行,那我去了。”
说罢,李胜起身披上一件厚衣服,戴上狗皮帽子出离了院门。
……
“嘭嘭嘭……”来到刘财院子门前,李胜狠狠敲了三下木门,喊道“老刘头在家不?我是老李头!去我家喝个酒啊?”
这些风大雪大的夜里,若是不大点声喊,屋里的人很有可能听不到。
问罢,李胜贴身侯在院子门口,可是等了许久,院子中无人回应。
“我知道你现在难过,可是你一个人待着又能怎么办?日子不还得过不是?”
又喊几句,李胜又等许久,屋中还是没有任何回应。
“唉,好吧……”叹息一声,既然刘财不愿意出来见自己,李胜只得先行放弃离开。
……
大风大雪,刮了一夜又下了一夜。清晨的小山村,每家每户的房顶上都积上了厚厚一层雪白。大概是天气太冷的原因,大多数村民们都不约而同的睡着懒觉,一片银装素裹中的小山村显得格外静谧。
可就在大家都沉迷在梦乡中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声喊叫却使大家纷纷紧张起来。
“死人了!死人了……快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