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府上,今日气氛格外的好。
府里上下人等,全都是喜气洋洋的!
一家之主的王允穿着一套黑红相间的正装,看上去极其庄重。
汉朝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正朔:水德,土德,火德,相应的汉朝所崇尚的颜色也经历了从黑到黄再到红的过程,汉朝人尤其贵族都十分喜爱黑黄红三色。
而王允这一身,便是他最华贵的一身了,平时可舍不得穿。
要问今日是什么大日子。
朝廷刚下了榜文,重制了京营,将之前镇守京营的疾风营,铁壁营,军机营和尚武营解散,重新设立了一支名为西园新军的禁军。
西园新军属于禁军,由灵帝直接领导,灵帝挑选了八位他最重新的年轻新贵来担任校尉,为了互相制衡,这八人都来自洛阳城里的不同势力。
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
小黄门是宦官职位,这蹇硕出身宦官集团,很受灵帝宠信,他是宦官集团里最勇武的一个,在这西园八校尉中属他获得的权利最大。
他直接受命于灵帝,总督司隶校尉以下,甚至可节制大将军何进。
中军校尉由四世三公的袁家推荐,年轻一代名声最大的袁绍接任。
袁家除了推举袁绍外,还推举了多人,最终灵帝从其中另选两人,分别是袁氏故吏夏牟和淳于琼,担任西园新军的左校尉和右校尉。
袁氏一门最终在西园八校尉里占得三席。
下军校尉,则是来自关西的鲍鸿,此前曾在朝中担任屯骑校尉,军机营校尉。
典军校尉,由曹操担任。曹操曾司职洛阳北部尉,很有名望。
还有助军左校尉和助军右校尉,分别由赵融和冯芳担任。
王允的长子王盖,也有幸得朝廷赏识,司职典军司马。
汉朝的军制,五人一伍,由伍长管辖,十人一什,由什长管辖,百人一佰,由佰长管辖。
到千人及以上,便由校尉和司马管辖,校尉为主,司马辅之。
王盖此前曾在铁壁营担任佰长,可惜当时黄巾之乱已经基本平定,他没有立过战功,王允身在朝野自然早知道京师四大营迟早解散,所以一直对王盖的未来担忧。
此时重制禁军的榜文下来,得知长子王盖得到朝廷征辟,不降反升,位列典军司马,早就乐开了花。
有出息了啊……
别看王允现在是个侍御史,文官。
年轻时也是火爆脾气!
王允年轻时曾在地方上任职,拳打流氓,脚踢无赖,甚至还将一个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宦官逮捕了,当街就斩首了!
后来黄巾之乱爆发,王允更是受朝廷征辟,拜为豫州刺史,前去平乱!
王允初次带兵打仗,就亲自披挂上阵,文韬武略大显身手,一举击溃了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只是后来还未来得及论功行赏,性情刚直的王允就怀疑黄巾军与朝中大宦官张让有私通之嫌,调查之后将其中细则全部揭发出来。
可惜张让毕竟是灵帝面前最得宠的宦官,王允非但没有扳倒张让,更是遭到了张让的忿恨,凯旋回师不到十天便下狱了。
好在王允在士人中声望极高,士人集团也不想被宦官集团削弱力量,由卢植,何进,袁隗,杨彪等人联名上奏请求灵帝赦免王允,最终才被放了出来。
王允之妻生下王允最小的儿子王定后担忧过渡,最终病死,王允出狱后孤身抚养三个儿子,没有再娶。
王盖是王允长子,小时候起,就喜爱枪棒刀兵,从不肯坐下读书,长大后,王允便让他从了军,经过一番努力倒也混到了铁壁营的一名什长。
好景不长,王盖进铁壁营不到一年,就传出来铁壁营等四大营要解散了……
不过王盖也算争气,心知就算铁壁营解散,京都洛阳总也要有驻军吧,就算没了铁壁营,没了疾风营,总会有其他营。
所以他一直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铁壁营的王佰长,在行伍之中也算有些声望。
这不,西园新军成立了,朝廷便征辟他做了典军司马。
王允坐在主位,一向都是板着脸的他今日也笑吟吟地接过王盖奉上来的茶笑道,“好啊,吾儿出息了,做了禁军司马了!”
王盖今年二十三岁,便做了这洛阳禁军,西园新军的典军司马,前途不可限量。
王允喝了口茶,庄重地说道,“盖儿,你我父子虽文武有别,但我王家世受皇恩,世食汉禄,当以中兴汉室为己任,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王盖点头道,“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王允这才满意地宣布道,“嗯,开饭吧!”
今日全府上下欢聚一堂,吃的是月牙儿饭,也就是饺子。
随着王允宣布开饭,一盘盘热气腾腾的月牙儿饭被端上了桌。
府里大多数人都吃过一次月牙儿饭了,但看着这一盘盘玉石剔透的月牙儿饭还是忍不住大吞口水。
韩成和司马懿倒是从没吃过。
韩成是王景前日救回来的凉州汉子,身材粗犷,力大无穷,现在在府上担任护院一职。
司马懿是王景昨日收的徒弟,和三少爷王定同岁,今天早些时候正式带着束脩之礼来府上拜了师,也被留下吃个晚饭。
此时两人盯着这一盘盘热气腾腾,翡翠流萤一般的吃食,眼里全是新奇。
全家人瞅着王允先动了筷子,这才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王景之前说过,这月牙儿饭要遇到喜事时才能吃,大伙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是盼到府里有了王盖被征为典军司马这一大喜事了。
王定见司马懿只是坐着发呆,便问道,“司马兄,怎么不吃呢,我二哥发明的月牙儿饭,可好吃了。”
司马懿观察半天,有样学样地夹起一块月牙儿,蘸了酱油和醋放进嘴里,真好吃。
不愧是师父,发明个象棋,奥妙无穷,发明个吃食,也这般美味,太厉害了。
众人吃的满嘴流油。
王盖端着空盘愉快地奔向厨房,韩成则刚好新端着一盘月牙儿饭出来。
这恐怕是两人第五次在厨房门口打照面了。
好一个韩兄弟,力大无穷,若比力气,我不如他,但要是比谁月牙儿饭吃得多,我必胜他!
王盖一边想着,一边进了厨房,给自己又盛了满满一盘。
最终还是王景略施手脚,王盖吃到了包着枣子的月牙儿饭。
王盖开心地哈哈大笑,比韩成少吃了一盘月牙儿饭带给他的失落被一扫而空,举着枣核到处炫耀……
“我鸿运当头了!我鸿运当头了!”
众人正要道喜,一个下人模样的小厮来传话道,“大将军请典军司马上府议事。”
王盖一怔,心想自己明日才要走马上任,今晚有何事要议?
那小厮话说完,又拱手道,“请典军司马立即出发,小的还要去通知其他人……”
王景忙问道,“请问大将军都叫了谁去议事?”
小厮想了想答道,“西园八校尉除去上军校尉蹇硕,左助军校尉冯芳外,其他六人及其副手都在邀请之列!”
王盖朝王允行礼道,“父亲,既然大将军召见,那孩儿先告退了!”
王允皱眉,摆摆手说道,“去吧。”
看着王盖的背影,王允不知道在想什么,叹了口气也起身回了房间。
此时众人饭都吃完了,王六貂蝉他们开始收拾碗碟。
王定见司马懿皱着眉头便问道,“司马兄,想什么呢?”
司马懿看了王定一眼答道,“王兄,我在想大将军召见师伯的事。”
司马懿今天行了拜师礼,按理说王盖王景王定三人平辈,王景做了司马懿的师父,王盖王定自然就是他的师伯和师叔了。
可是王定虽然与司马懿同岁,但是月份上小了司马懿半年,孩子心性的他固执地拒绝司马懿称他师叔,最后决定还是各论各的。
司马懿眉头紧锁,说道,“我听我爹爹和大哥说过,大将军何进对重制禁军,成立西园新军的事极为反对,师叔此去恐怕难得讨好……”
司马懿所在的司马家是河内的名族,他的祖父司马儁是东汉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是当今朝中的重臣,京兆尹,负责京兆的治安。
司马懿受父兄耳濡目染,对政事倒也有耳闻。
王盖被请去了大将军府,司马懿心里记挂着此事,王定一问他他便顺口说了出来,完全没有看到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盯着他。
此刻他知道自己失言了,便低着头站在王景身边。
王景也皱着眉思考着,最终说道,“想多了,重制洛阳禁军的皇榜早都下了,就算何进再反对,他敢去反皇帝?”
司马懿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王景又说道,“而且那传话之人说过,此次议事把蹇硕和冯芳排除在外了,你品,你细品。”
上军校尉蹇硕,是灵帝身边极得宠的宦官;冯芳也是宦官曹节的女婿,属于宦官集团。
司马懿顺着王景说的一思考,心中也有了答案,但他只是点点头,不敢再多嘴了。
王定还在等下文,可王景师徒俩却不说了,他只好问道,“二哥,大哥不会有事吧?”
其他人也是听的云里雾里,此刻都齐齐地看向王景,眼中都带着担忧的神色。
王景笑着说道,“大哥当然不会有事!”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忙着收拾碗碟桌案。
“暂时……”
王景脸上虽然笑着,心里却把藏着的话说完……
他转过身双手按着司马懿的肩膀,抬头望天。
原本繁星闪烁地夜空,被乌云遮住了月色……
洛阳,变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