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国的态度,谢绾和俾斯麦有一定区别。谢绾带着些感情色彩,而俾斯麦则完全从德国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当英法联军对清国搞炮舰外交时,他俩都不愿跟英国正面冲突,但谢绾第一反应是如何扯英国的后腿,而俾斯麦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在这场冲突中确保德国的利益。
此时的谢绾觉得自己有一点机会,那就是1857年的印度大起义。
英国东印度公司到1850年已控制了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开始近代化运动。这虽说促进了印度经济,但推行过程中破坏传统,激化了与当地人的矛盾。由于人口数量上的悬殊差别,东印度公司不得不开始依靠当地人统治当地人,建立了雇佣当地“土兵”的雇佣军制度,称为西帕衣团,其兵多为“土兵”,而军官则由专门设立的学校训练的英国人担任。
到1857年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三个英国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队,“土兵”的总人数已经远超英国正规军,共有二十万西帕衣兵,而英国士兵只有四万人。
东印度公司招收各种种姓阶层的印度人,而不是按照传统用婆罗门和刹帝利担任战士,这使土兵军队内部充满各种阶层歧视;此外东印度公司给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当不公平,工资很低,而且他们参加对阿富汗和缅甸远征时,必须自己支付旅途费和行李运费。
特别是1852年远征缅甸参加英缅战争,按照印度传统,如果前往缅甸会导致丧失种姓和被逐出所在部落。很多土兵对此非常不满;战斗结束后,东印度公司又开始取消雇用兵的原有的一些权利,减少他们的薪水,并规定职务升级不能超过中士。相比之下,英国士兵住在舒适的房子,印度土兵却只能住简陋的帐篷。
如此种种,使印度军队内部矛盾就像个炸药桶。
大起义的导火线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1857年初开始在土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以猪油、牛油混合的润滑油涂在步枪子弹的纸皮包装上。在当时印度,印度士兵使用的都是相对落后的步枪,在装弹之前,士兵必须咬破子弹的纸皮,因而,印度教和绿教的士兵们都拒绝使用这些子弹。
5月9日,第3轻骑兵团85名印度士兵因拒绝使用子弹,被英国人关进牢狱,判处10年苦役。这惩处触怒了他们的伙伴,5月10日,处于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队第11轻骑兵团和20轻骑兵团率先暴动,救出第三轻骑兵团士兵,并攻击欧洲人居住区。他们击毙了英国军官,杀死所见到的欧洲人和土著基督教徒,并烧毁房子。
此时在密特拉的英国兵共有2083人及12门野战炮,印度兵则有2500余人。由于英军准备不足,应对此事出现指挥失误及行动缓慢,印度兵的骑兵团部队得以向首都德里胜利进军,士气大振。
5月11日攻抵德里后,当地的印度人纷纷加入,攻击红堡并打死了5名英国人。在哗变军队的拥戴下,早已名存实亡的统治者,居住在红堡中的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穆罕默德·沙·扎法也宣布接受推举,名义上统率战事全局。西帕衣团则继续在各地攻击英国人和基督教徒。起义迅速扩及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二的地区。期间发生了印度人对英国人的大屠杀,使英国人严重受挫。
谢绾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同样作为欧洲人的德国人不方便参与这样的斗争,但缅甸和东南亚人可以。为此谢绾通过自己的渠道,授意南洋华人支持缅甸人在印度东部向英国人发难。
清德两国支持缅甸对付英国已经有段时间了,但总体上还是准备不足。不过缅甸自己却信心满满,缅甸国王一接到南洋华人传递德国支持他趁乱收复领土的消息,立即满口答应向阿萨姆地区出兵。
在拿到了德国数万英镑的军备支援后,缅甸军队立即行动,八万大军很快便深入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地区,占领失土,捣毁鸦片田,攻击英国平民,大约一千多名腹背受敌的英军在缅甸的军事行动中丧生,这也确实使英军从马来半岛调集军队的速度减缓,使清国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战备。
但英国人比谢绾想的控制力更强,到1858年初,英国军队在分化敌视莫卧儿帝国的印度人之后,获得了锡克人、尼泊尔人以及印度南部的帮助,终于夺回了主动权,逐一收复失土,并攻破德里,放逐了莫卧儿帝国皇帝。
英国人收拾了印度的乱局,开始集中精力对付清国,同时缅甸也面临英国人的报复,又让谢绾多陷进去一个棋子。
谢绾在印度的失算和俾斯麦与四国外交的失败,使他俩在1858年初都对远东局势束手无策。这才有了俾斯麦与奕?那场对话——德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要留后路以能及时转身,至于来势汹汹的英法联军,此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清国自己身上,如果清国能够让英国陷入苦战,德国人或许有机可趁。
奕?将俾斯麦的话带给了咸丰帝,表示德国只有在清国自己对英国人坚决抗战的情况下才会帮助清国。咸丰帝面子上挂不住,在朝堂上装模作样的训斥了一番德国公使,便匆匆安排朝议去了。
当然德国人也没有完全放弃清国,此时在清军中的大量德国顾问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帮助清军在渤海湾建立防御,制定对英抗战计划。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国使节到天津大沽口外。4月24日,四国使节要求清政府限期六天内派人谈判,否则将采取“必要的手段”。
咸丰帝派出直隶总督谭廷襄赶赴交涉,不料英法公使以“照会型式不符、无钦差大臣之权”为由拒绝接见。
不过,英法方也因兵力未能集合完毕,延迟了原本六天内的进攻。
关于四国提出的各种要求,咸丰帝除了同意减少关税外一律拒绝,同时也不准谭廷襄开战。
在英法代表仍旧拒绝交涉的情况下,谭廷襄改与美、俄代表交涉愿能协助谈和,但仍毫无结果。
谭廷襄认为这些洋人“外托恭顺之名,内挟要求之术”,实在可恶,因此要求开战,并提出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全部关闭,停止贸易的策略。咸丰帝未予批准,并发出声明:“切不可因兵勇足恃,而先启起兵端。”只命谭廷襄继续拒绝各国要求。
1858年5月18日,见清国不服软,英法代表与海陆军司令协商进攻大沽口,以天津做为目标。5月20日,对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定2小时内交出大沽口被拒绝,随即派兵进攻。
这一时期的大沽口建有4座炮台,平常约3000多名守军固守。后来的英军北上,使咸丰帝加派6000多名由德国顾问参与训练的新军士兵增援,并命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会同礼部尚书瑞麟前往天津整饬海口防务,瑞麟奏请重新恢复直隶海口水师,同时在海口设置障碍,排列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阻拦敌舰闯入。
僧格林沁还着重加强了大沽口炮台的建设,经过重建,海口南北岸的炮台由原来的四座增加到十座,安装克虏伯定制岸炮128门;另在北岸石头鏠地方新建炮台一座,作为后路策应。炮台周围均筑坚固堤墙,包挖壕沟,竖立木栅,加强防护。
英舰共20艘,其中蒸汽巡洋舰1艘(舰炮51门,舰员520人)、蒸汽护卫舰1艘、蒸汽炮舰2艘、浅水蒸汽炮艇14艘、蒸汽运兵船2艘;法舰2艘,其中蒸汽巡洋舰和浅水蒸汽炮艇各1艘。直接参战的为英浅水蒸汽炮艇11艘、法舰1艘,登陆部队共1200余名。另有“托依旺”号等美国舰艇随同行动。
俾斯麦此时正躲在天津的德国商会中观察战争状况,而在柏林的谢绾也焦急的等待消息,他们不太抱胜利希望,只是想看看清国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军事改革,到底有几斤几两,面对英国人,到底能扛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