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把那个像电池一样的器件放在水枪的枪把里,再将那个像手电筒一样的激光发射器装在水枪的枪管里,并用橡皮泥临时固定住,这样激光枪内部的大体构型便基本确定下来了,接下来,便是要如何固定牢靠的问题了。
按照李山的设计,专门到厂里找熟人帮忙,用水切割机器在枪身上钻几个小孔,用来拧入相应大小的螺钉,以此来固定枪身里面的这些器件,最后灌入玻璃胶来填充里面的空隙,一方面可以固定这些器件,另一方面其特有的弹`性也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
李山又把水枪上的那个板机给利用上,用强力胶水将其跟电源开关联到一起,这样直接扣动板机就可以发射激光了。
为了保险起见,李山还在枪身尾部另外设计安装了一套断电开关,用来控制线路的连通与关闭,打开状态下,扣动板机就能够发射激光,关闭状态下,整个线路断开,这个时候扣动板机将不会有任何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擦枪走火这种事情的发生。
刚好,李山家里有一只旧的激光笔,这个激光笔可以发出红色的光点,装在了那支激光发射器的上端,用作激光枪的校准器。
现在这支激光枪大体算完成了,但其还是无法达到使用的程度,其中还缺少一个关键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是调试。
因为以目前成型的激光枪,其发射的激光不知会射向哪里,而且校准器与激光的射向并不一致,按照李山的设想,校准器的红色光点指向哪里激光就应该射向哪里,而目前显得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要完成这样的调试,就要不断地试射来调整,这样的工作在家里是无法完成的,总不能要把家里打得到处都是孔洞吧。
调试只能找个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现在城区周围到处都有人在活动,并不是调试的最佳场所,想来想去只有长安市南边的秦岭山中,那里人迹罕至,倒是个理想的地方。
虽说李山恨不能马上就能用上这个激光枪,但由于还未完成最后的调试而不能随愿,只有等到周末空闲的时候进山,完成调试后才能真正使用它。
李山端详着眼前这把已基本成型的激光枪,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也不知道改造出这把激光枪是对是错,不会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吧?后面将如何演变,谁也不知道。
先不管这些了,他拨动右侧的一个开关,打开了校准器的开关,只见枪口对着的墙壁上立刻出现了一个红点。
他半蹲着,双手握枪,模仿着电影里那些士兵们的动作,转动着手腕移动着手上的激光枪,随着激光枪的移动,枪上校准器发出的红点落到了一个个的物体上。
李山嘴里不时发出“呯,呯,呯”的声音,感觉此刻自己是那么的自信,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那种快意,这种感觉是李山以前从未有过的,而且这种能够自我把握命运的感觉真的是——好极了!黑三、二庆等人你们最好是别遇到我,否则……,李山阴恻恻地笑了笑。
忙碌的一周终于过去了,周末,按照事先的计划,李山要进山校准那个激光枪,他出门看了看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心想这几天雾霾还是比较厉害,这样的气候条件不知对激光是不是会有影响,他也无法确定,于是便戴上口罩出了门。
根据百度地图上的指示,需要先乘坐地铁至终点,然后在南郊的城南公交车枢纽站转乘环山旅游车到秦岭山脚下,再乘坐一辆黑中巴直达洪庆国家森林公园的门口。
李山并没有跟着其他游人一样买票进入森林公园,他背着双肩包绕过公园的正门,沿着公园左侧的围墙朝着大山深处走去。
李山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只是觉得地方合适就行。
就这样继续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此刻他已来到了秦岭山的深处,这里到处都是青草树木,原来还有些可能是附近山民或是驴友踩出来的山路,现在也看不到了。
这里树木遮天蔽日,深入其中只觉四面八方的景象全都是一个样子的。
由于害怕迷路,他不时地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或在树上刻个标记,或在地上摆块石头,以便能够寻找到回来的路。
做这些的时候他丝毫不敢马虎,因为经常在新闻里听到有些人为了追求冒险的感受,在秦岭山里野游搞个什么穿越,最终却迷失了方向,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山脉之中。
由于一直没能找到理想的场所,所以他一直小心地在山林间穿行着。
林间深处犹有薄薄的青雾,阳光从雾间树缝间透过,就像一条条光柱从天而降,落下参差斑驳的阴影。
正走着,耳边却传来了溪水流淌的哗啦声。
循着声音李山来到了一条小溪旁,只见这条弯曲的溪水,缓缓流向远方。溪水清澈窥底,游鱼可见。溪岸卵石,苔痕斑驳。岸旁树林郁郁,青松如盖。
河道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所及直达河谷的尽头,从灰蒙蒙一片的城市来到这里,对于生活在嘈杂都市里的人,如此亲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拥抱,简直不忍呼吸。
就是这里了!
李山对于此处的环境非常满意,他把随身携带的背包放在了地上,并把准备好的物品一一取了出来。
对于激光器怎么调试,李山是一点经验也没有,网上也查不到相关的信息,倒是查到了不少关于普通枪的调试方法。普通枪打出的Z弹,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不是笔直的一条线而是一条抛物线,而对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那可是一条直线,所以普通枪的调试方法就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
这就需要自己琢磨了。
经过反复思考,李山想出一个调试激光器的办法来。
他的思路是这样的,那个激光发射器基本位置已由玻璃胶固定住了,现在只需要进行微调。他先在激光枪管,也就是那个激光发射器的前端和后端,各打了四个小孔,并装上定位螺钉,用来调整发射器的上下左右的位置。
接下来便是校准的问题了,也就是说要将校准器发出的光点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相重合。就是电影经常见到的那样,红色光点指到哪里,激光枪发出的激光就应该打到哪里。
李山准备了三块透明玻璃板当做调试的靶子,在50米的地方放置一块,第二块在100米远的地方,第三块放置200米处。
按照激光枪的性能,应该能够同时穿透三块玻璃板,如果三块玻璃板上激光穿过的孔与红色激光点都重合,那么在一定的距离内,可以认为校准器发出的红光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是一致的,即可以做到“指哪打哪”了。
按照这种调整思路,李山把激光枪固定在一块大石头上,然后打开了枪上校准器的开关,并不断调整着枪的位置,使得校准器发出的红点能够同时落在三块玻璃板上,
这时,他把激光枪固定好,然后深吸一口气,扣动了板机,随着“啾”的一声,激光便发射了出去。
李山急忙过去查看那几块玻璃板,第一块板穿孔的位置与红点差了二、三厘米,而第二块则差得更多,激光穿过的孔洞刚好打到了玻璃板的边缘,第三块则没有孔洞,这是由于偏差太多而没有上靶。
这些都在李山的意料之中,比自己想象的要好一些,原本他想着第二块靶子都不会被打上的。
按照靶子上偏离的方向,他用螺丝刀调整激光枪上的螺丝,使得激光枪内的激光发射器位置做少许移动,然后拧紧螺丝。
紧接着,他又开了第二枪。
按照这样的步骤,他打一枪,看看靶子,再修正一下枪身。
如此反复,当他打完第五枪后,就能够保证发出的激光在第一个靶子上与校准器上的红点相重合了,而第二块靶子则有大约一二毫米的偏差,而第三板靶子则有五六毫米的偏差。
如果继续试下去的话,也许能够进一步缩小偏差,但李山认为没有大太必要,因为激光枪实际使用距离也就在100米左右,按照目前的精度应该足够了,再远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池的问题。
李山仔细研究过这个电池,没有发现可以充电的接口,也就是说这个电池就是一次性的,电量可是用一次就少一次,随时都有可能没电了,他可不想刚把枪的精度刚调试好,而电池却耗尽了电的这种乌龙事情的发生。
李山又取出一管强力胶,灌入枪身的空隙处,并把枪身的那几个调整螺钉给固定死,如此一来,这支激光枪算是基本上大功告成了。
来回打量着手中这支激光枪,激光枪隐隐闪着淡绿色的光芒,李山目光中充满了火热,心中更是豪情万丈,大有挥斥方遒的气势。
自己现在应该站在高高的山巅上指点江山,而不是站在这条不知名的小河沟里,稍稍有些遗憾。况且手里拿着的这支枪,从外形上看来就是一支绿色的玩具枪,似乎缺少点什么,看起来不是那么拉风,还是有点美中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