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厂里倒是见过用激光加工零件的设备,那个设备体积相当庞大,上面的许多部件都是用来能够聚集能量用的,只有当能量足够大了才能发射出激光进行有效的加工。
那为什么眼前的这个激光器却如此的小巧?好像也没听说过类似这方面的报道,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吧,应该好好查一下,但他隐隐觉得这里面不会这么简单,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山业余时间里都是泡在网吧里搜寻着相关的资料,却没有发现什么类似这种激光器的信息。
而能找到的公开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华夏国最先进的实战级激光炮,那是装在军舰上的,附带的能量储存设备也是一个庞然大物,目前尚处在实验室阶段,还远达不到装备部队的地步。
世界上最接近实战的就是米国生产的,可装在波音747飞机上的一种激光武器,但那也没有像自己手中的那么小。
“难不成这是一种尚未公开报道的一种秘密武器?”李山心中分析着。不由得回想起那次拣到这架无人机的情形。
那是在一片尚未开发的山林中,他清楚的记得当时想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却发现手机一片空白,而出了山之后,又恢复了正常。当时也没在意,还以为是手机的质量问题或是信号问题,现在想想有可能是由于那个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那座山可能具有强大的天然电磁场,从而干扰了这架无人机的控制信号,致使这架无人机失去了控制,最终掉落到了山林里,而自己却无意中拣到了它。
当然,这只是李山自己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可无从查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架无人机肯定是某个组织的一件绝密武器,如果能够用于军事上,其价值可想而知。
如今这杀器落到了自己手中,李山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东西。
他也想过要把这东西上交,对于这么一个也许能够改变现代战争形态,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东西一旦上交,假如事有不密,说不定某些势力就会找到自己头上来,为了不让这些绝密信息外泄,或是想要得到相关的一些信息,那自己可就不会有什么安宁日子过了。
李山觉得应该还是祸大于福吧,他的直觉告诉他应该把这东西给毁掉,可这个比枪还厉害的东西就这么毁掉,一时却又有些舍不得。
他猜想丢失这架无人机的那帮人,现在可能还在那片山脉中发了疯地在找寻吧,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东西居然会落到自己这个渣男手中,李山不禁有些小小的得意。
目前情况也不是那么急迫,不如先收藏好,等以后见机行事。
李山把无人机的这些部件全部分解下来,并仔细地收藏了起来。
这架无人机,包括之前的那个不知用途的煤块,显然都是些非同小可的存在。
“咱也是有秘密的人了!”李山心中这样想着,心中不由得有些小小的窃喜。
李山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些秘密的存在却改变了他今后人生的轨迹。
这一日,李山正在车间忙碌着,忽见一大堆人来到了工作现场,走在前边的是一位厂领导,李山经常在厂的内网以及厂报上经常见到此人的照片,因此认得他是公司副总经理邓建新,身后跟着分厂及车间的一帮子领导。
只见朱主任紧走几步,冲着李山喊道:“李山你过来一下。”
工人们这时候全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把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这边。
李山心中纳闷,忙放下手中的活来到了这些人面前。
“邓总,这位便是李山。”朱主任笑容可掬地对着邓总道。
“你就是李山?小伙子不错吗。”邓总面色和蔼地看着李山。
李山不明所以只是憨厚地笑了笑。
邓总这时转头又对着朱主任说:“你们培养出了一个好工人呀。”
朱主任也是一头雾水,只是陪笑道:“我们车间的工人都是好样的。”
这时邓总从秘书手里接过了一封信,拆开后对着众人道:“这是飞虎型号指挥部的齐副总亲笔写的感谢信,我给大家念一下。”
“尊敬的红旗厂领导:你们好,首先我代表型号指挥部对红旗厂派驻飞虎研制项目服务团队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你们辛勤的付出与努力使得飞虎研制项目一次点火成功,在这里我向所有参与研制任务的工作人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现场掌声一片。
邓总接着念道:“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及复杂的技术难关,你们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尤其是李山同志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依然坚守在了岗位上,充分体现了我们航空人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光荣传统……”
不知什么时候林剑平溜到了李山身边,他用手偷偷捅了捅李山,小声嘀咕道:“别净说这些没用的,最好能给点实惠点的。”
李山笑笑没有说话。
“最后,我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争取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为飞虎早日翱翔于祖国的蓝天作出最大的贡献!此致,敬礼,齐玉峰,某年某月某日。”邓总终于念完了。
现场又一次响起了掌声。
林剑平不知什么时候又凑到了邓总旁边,像是自言自语般小声地嘀咕着:“这么优秀的员工可一直有人拖着不让转正。”
邓总闻听此言,就问朱主任:“刚才我怎么听说李山还没有转正,是工作年限不够还是有别的什么情况?”
朱主任瞥了一眼林剑平,转过脸来对着邓总解释道:“是这个事呀,我们车间一贯重视对年轻员工的培养,这么优秀的员工,我们当然要重点培养了。这不车间前些天在会上已经通过了以李山同志的转正申请,现在正在给他办手续呢。”
邓总点头道:“那就好,我们一方面要要重视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他们加以适当的鼓励,不要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朱主任连忙点头道:“那是,那是。”
在车间又视察了一圈后,邓总便与随从人员离开了。
朱主任送走了邓总后,回到了车间,脸色一下子变得阴沉无比,恰好看到林剑平从他前面经过,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感觉到朱主任阴戾的眼神,林剑平显得无所谓的样子,心想:你爱咋咋的,我就是看不惯这么欺负老实人。
李山的转正很快就批了下来,他的工作证也从实习生证换成了正式工的工作证,也就意味着从此他成了一名红旗厂的正式员工了。
这天早上,照例召开班前会,只是队伍员多了一个陌生的面孔。只见这人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一米九多的身高,身材魁梧,势如奔豹一般,只是面部神态有些冷漠。
李山看了后暗自点头:“好一条大汉,这也就是在现代,要是在古代肯定是一员猛将。”这个家伙的身板相当的厚实,李山怀疑就是子弹也不一定能够打穿。
正在暗自揣测之际,工长这时候走了过来,“大家静一静,我们现在开始开会,在开会之间我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事,小王,你过来一下,他叫王全斌,今年刚退伍,今后将和我们一起工作,大家欢迎。”说罢带头鼓起了掌。
这个王全斌显然见过些世面,见工长示意让他发言,便从容地走到大家面前道:“各位同事,我叫王全斌,在这里是一名新兵,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希望向各位老师傅们多多学习。”
“黄组长,小王就分到你们组了。”工长看着黄江说道。
“好咧,我们组又多了一员虎将。”黄江显得十分的高兴。
工长觉得这个王全斌是个好苗子,需要专门加以培养,于是专门指定黄江当他的师傅。
于是,李山就理所当然地晋升成了大师兄,王全斌当然也就成了二师弟了,将来如果再来个三师弟,那就全乎了。李山想想都觉得好笑。
这个二师兄平时做事一板一眼,不苟言笑,接人待物总是客客气气的,显得非常有礼貌,总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李山对军营的生活十分的向往,有时就问他:“你在部队是当的是什么兵?”
“也就是一般当兵的。”一幅不愿多说的样子。
李山觉得这个王全斌不简单,听说此人可能是某特种部队退役下来的。
总装工段加上工长和计划员,一共有二十来人,共分成两个小组。为了便于管理,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负责将一台发动机从零件开始一直装配到整机检验入库的全过程。但也有例外,假如某台发动机工作进度要的特别紧的情况下,往往会把两个小组编成一个大组,实行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人停机不停。”这对总装工段来说真如同家常便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