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于浩大心界,感瑰丽人生
我在20世纪生活了80多年了,再有7年,这一世纪就要结束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纪。我心里这一面镜子当然也是富于变化的、多姿多彩的。它既照见了阳光大道,也照见了独木小桥:它既照见了山重水复,也照见了柳暗花明。我不敢保证我这一面心境绝对通明,但它确实绝对可靠的。
一个人经历怎样的事,作出怎样的成绩才算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和非凡的生命价值呢?金钱可以获得物质上的丰盈,荣誉带来是精神上的充实与饱满,但这些仍然无法与一样东西相提并论,那便是时间。在时间面前,渺小可以变得伟大,脆弱能够变得坚强。让这些发生的唯一原因是:你在经历时间,时间也在经历你。你会在绵延不尽的岁月里经历不同的人,经受不同的事,遇到挫折和坎坷,原本狭隘自私的心境也会在时光的磨砺中,渐渐豁达、从容、开阔,生命也就会在这一过程中收获福祉,体现价值。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心胸逐渐开阔,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厚重。很多时候,大师就是这样修炼成的,季老就是如此。
季老在一篇名为《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的文章中说,他的生命经历了两个世纪;20世纪和21世纪。他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那年,那时的季老,家境极其贫穷,与当时山东农村里的任何一个贫苦孩子没有差别。如果他一直待在农村,以后的日子或许也是种地、结婚、生娃,心境和世界永远会被束缚在贫瘠的农村里。但季老的婶母在之后的不久将他带到济南,让他接受教育,滋养身心,他的眼界随之开阔,见识逐渐增长,人生之路也慢慢拓展。年纪尚幼的季老,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后,他远赴北大、清华求学,完成国内的学业后,季老继续到国外延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在那里,他与最具才华和高尚道德的大师接触,谈人生,谈理想。他学到的不仅仅是书面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人生,关于未来的构建。
回顾季老的过往,从最初的贫穷、狭隘到后来的豁达、仁义,表面的改变反映的是内心和世界观的延展。一个人只有走出狭小、闭塞的空间,走入大境界,人生才能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创造更高的价值,生命也才会更加精彩。
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每天都为了生计而奔忙,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物欲迷住了眼睛。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来往的车流、上司和周围人群的嘴脸、各式各样的楼层,有点时间休息时,也只是对着电视或者电脑。他们的心中根本没有周围的绿色植物、天空中不断游走的流云、夜晚灿烂的星光和月色,他们的心仅仅局限于都市中的那一个个小小的片段。在这种狭窄的心灵空间生活久了,怎能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感受呢?怎能不心生疾病呢?所以,要想使自己达到一个大境界,必须把自己的心域拉到无限远,无限浩大。
《庄子》中《秋水》一章曾有这样的描述:“井里的青蛙,不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能跟它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
“天下的水,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都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秉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
“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中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扬扬自得吗?”
这是何等高远绝伦的境界,这是何等的气概。这就是庄子,一个人若达到这样高远的生命境界,人生自会通达豁然。所以,人生天地之间,若想不被凡尘琐事干扰,达到幸福圆满的人生境界,就要不断扩充自己的人生。如果眼里只有柴米油盐、只有蝇头小利,你又怎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呢?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谓冠绝天下,后世尊他为“书圣”。王羲之的字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他的行书字帖《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称为“天下行书第一”。他的字为什么写得那么好?除却他平日的勤学苦练,他的字与他的人生境界是一脉相承的。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这样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意思是说,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大家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这是何等舒畅的情怀,又是何等开阔的生命境界!王羲之秉持这样的生命观,把周围的草木和天、气、惠风、宇宙及品类全部都融合到自己的那400个字中去,沾染了神性的书法,怎能不成就神品呢?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与众不同,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心界,让饱满、充实、拥有无限愿景的内心指引自己前进。这样的人生之路,即使遭遇波折,也会一往无前。内心的强大,才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