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继续听课,坚持每天听两节课,只要一有空她就拿着听课本去听课。
她先听年轻老师的课,因为年轻老师的基本功和经验不足,听听他们的表现,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们一些指导。另外年轻老师比较容易服从领导的安排,张宇想看一下他们怎么用学分币,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不过年纪老师看见她来听课,都会紧张,毕竟是领导来听课嘛,生怕出错。
张宇第二节课去听一个年轻老师的课,这个男老师讲课很有条理,讲解的很多,但是没有给学生留写和练的时间,没有当堂的练习,就没有巩固和提高,学生就容易陷入眼高手低的大坑中,听着都会,一做全错。
可是这个老师上课对学分币的运用和有创意,他在黑板上列出一个加分栏,从一组到九组,那组得分了就加上,这样每组的得分所有人都能看见。这样就形成了竞争的态势,你追我赶,上课的气氛很活跃,小组的参与程度很高。
下课后,张宇拍了张照片,发在工作群里,将这个老师的方法做了推广。
第三节她继续听课,这次她特意选择一个老教师的课去听。对于老教师她是尊重的,因为很多都是一辈子站在讲台上,无论是知识还是上课经验都很丰富,什么阵仗都见过,这些老师是学校的宝贝,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那就是不会轻易的听从别人的忽悠,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惯性,很难改变,也觉得没必要改变。
这个老教师就没有在意张宇的到来,该怎么讲课还是怎么讲课,慢条斯理,该给学生开玩笑就开玩笑,没有觉得拘谨。
不过可喜的是,这个老师也开始用学分币,他将学分币用的很自然,那个学生回答问题好了,他就拿出一张,说好孩子,奖给你一张钱,拿着它去兑换东西吧。有时候,他忘了给学生发学分币,会有学生提醒他,他如梦方醒,说老师老了,记性不行了,你们该说就说。
就这样在一团和气中大家完成了一节课。
下课的时候,他主动走过来说,张主任,我上课有什么问题,您直接批评,反正我很难改了。说完自己先笑起来。
张宇马上说:张老师您讲课很好的,我是来学习的。
张老师说:不行了,老了,越来越不会教了,跟不上形势了,教一天算一天吧。
张宇说:张老师谦虚了,您的课堂很好啊,学生很享受啊。
两人说着走出教室,学生们看见张老师都是问好的,能看出张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张宇问张老师,我看你和其他老师的课堂内容都一样,怎么您的学生效果好呢?
张老师说:没什么秘诀,就是和学生商量着来,教学教学,边教边学,教是为了学,教一会儿问问学生听懂了没有,没听懂你讲什么呢?听不懂就停下来慢慢讲,或者再讲一遍。
张宇说:张老师您讲得真好,这些话应该给我们的所有老师都讲一讲。
连续听了几天,张宇感觉自己段的课堂的确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她的心里乐开了花。
周五的领导会上,李校长对所有的教学领导说这一周我从高一到高三,挨着听了一遍课,每天听四五节,我发现高一A段的变化很大,很多经验值得推广,下面让宋校长和张宇主任介绍一下他们的做法,大家借鉴一下。
李校长的提议很突然,大家都没想到,尤其是宋潇和张宇。宋潇说这个工作主要是张宇主任做的,她比我清楚,还是让张宇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被校长表扬,张宇心里一阵激动,自己的工作终于被领导看到,这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自己怎么说呢?说多了让别不高兴,毕竟大家都是年级主任,大家都想让领导看到,领导表扬你就是批评别人;可是说少了就显得自己藏着掖着,不想和大家分享。
张宇马上调整状态,说:我和班主任们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想了一些办法,这些办法刚刚实行,大多还在实验阶段,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大多是一些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我把这些想法和做法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和批评指正。
张宇就将自己的做法和盘托出,毫无保留,甚至自己设置这些东西的想法也说了出来。大家听得很认真,有的领导还在不停的记录。
说完之后,李校长问高二的徐主任:徐主任,你觉得张主任的做法怎么样?
徐主任马上说:我觉得张主任的做法有创新,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回去之后慢慢消化一下,结合我们的实际准备落实。
李校长说:不是马上叫你去落实,而是我们共同讨论一下这个方案,有什么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徐主任说:我刚刚听完,领会的不深,没有觉得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李校长就不再问他,转头问贺涛:贺主任,你觉得呢?
贺涛说:我觉得还需要验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评判课堂效果的最终标准是成绩,光有好看的课堂是不行的,还要有好看的成绩。
哦?李校长笑了,说你们不是快该月考了吗?你有信心超过张主任吗?
贺涛说的干净利索:有。
李校长说:有这种豪气就能超过,那好吧,我们拭目以待。
此时的张宇心里压力倍增,没想到无意之间,自己竟然坐上了赌桌。
会后,她去给自己的电动车充电,听到旁边的小树林里有人说话。原来是刚散会的几个年级领导,他们正在小树林里偷偷抽烟。学校是无烟单位,他们这些瘾君子只能偷偷跑到这里过会瘾。
张宇听讲一个熟悉的声音正在发牢骚:问我的意见,我敢说不好?扯。我发现这个小姑娘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心机很深啊,自从当了领导,一直在作秀,让我们这些好好工作的人怎么办?也跟着她作秀?
旁边有人附和:这年头就流行作秀,领导就喜欢作秀,你说怎么办?
听到这些话,张宇心头发闷,但是她没有做声,而是轻轻退出车棚。走着就觉得头蒙眼花,没想到自己在别人眼里竟然是这么一个人,而且无法辩解。
回到家张宇心里暗暗下心,要努力工作,想办法考好第一次月考,让所有的质疑者都闭嘴。尽管如此,她还是一夜未眠,反过来倒过去的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她就来到学校,看着学生们从寝室们往外出,催促学生尽快进教室。她发现有个人来的比她还早,那就是贺涛。
原来贺涛也很努力,只不过自己没有发现而已。难怪他有底气说超过自己,看来自己还是太嫩了。
月考还是如期而至,月考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也到来。张宇开始忙着做准备工作,比如排考场,编制考号,安排监考。这些工作本来可以教给管理办,可是张宇觉得自己必须亲力亲为,因为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但是如果自己不熟悉,就不能称为合格的领导。
就在忙着这些工作的时候,徐夏来找她,说你怎么做这些工作?张宇问我该做什么?徐夏说你是司令官,不指挥打仗,却来这里干杂活?
张宇问:需要我做什么呢?大家谁不会复习?
徐夏悄悄告诉她,后面十个班已经开始调整到考前状态,比如早读就全部读生物和历史,因为这些科目通过读背就可以快速提分,所以可以在考前突击一下。另外各科老师开始划重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张宇听完大吃一惊,原来贺涛把工作都做得如此精细,令人吃惊。而自己还觉得没必要搞短期的突击,成绩主要取决于平时的积累。
徐夏说:你真是死脑筋,该考试了,你不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你还想考高分?比如奥运会,临场指挥就是优秀教练的基本功,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怎么能称为好教练呢?
张宇说:那咱们赶紧想一个方案,全面考虑一下,来指导咱们的临场应考。
徐夏将贺涛的方案说了一遍,说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借鉴,不过我觉得他还有绝招,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些也是我通过私人关系了解到的,人家还不愿告诉我呢,我是为了你才获得的。
张宇说:你还是个当间谍的好材料,怎么得到的,没有用美人计吧。
徐夏说:那倒没有,如果你需要,我去试试?
张宇说:呸,不要脸。
两人根据贺涛的方案,稍作修改,又增加了几条,通过微信发出去。其中主要的着力点就是能够在考前多得分,可是到底效果如何,两人心里都没有底。
晚自习的时候,张宇站在教学楼下,看着灯火通明的教室,心里无味杂陈。自己的教师生涯怎么变成了宫斗戏了呢?原来自己设想的教师生活应该是岁月静好,与世无争,可现在呢?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甄嬛的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