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究生毕业后,不觉于设计行业从业已愈4载。思此数年,行为碌碌,终日苦闷不得发。从业愈久,身心愈疲,日日似一躯皮囊,三点一线,毫无意趣。终于19年国庆前后,毅然辞职,欲得身心片刻休憩。十日左右,办妥一切手续,在家闲养数日,颇感无聊,故不日购票,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问旅行的意义。
因此前观黄渤电影《心花怒放》,对大理美景钦羡尤甚,故欲直奔大理,然武汉至大理并无直达车次,故决定在昆明先做停留,一来避免舟车劳顿,二来昆明闻名景观亦甚多,可小憩几日先概览之再做打算。
路上杂事避而不谈,某日傍晚乘车来至昆明南站。翌日,辗转地铁公交数时,行至昆明景点榜首--滇池。是时已11月上旬,非旅游高峰,滇池依然人声鼎沸。滇池公园入门处便是大片海鸥戏水,岸边观赏拍照者不乏其数。除去水鸟几处,倒无甚美景,湖水略显黯淡,概景区商业化之故,排污久而水色浑。沿湖漫步半小时有余,颇觉游至水处,不入湖中,稍有遗憾,故购票欲乘游轮往返滇池作大观。入船便见几位美女,年方三八,着当地民族服饰,与船头翩舞。11月初,天已转寒,身着单薄起舞,实属不易。舞罢开船,幸与其擦肩而过,瞥见其一形容甚好,略施粉黛,昂首收颔,眉眼间几分舞者的傲气,颇令人为之倾倒。
船至湖中,广播讲解湖岸景色,颠来倒去无非一山,曰“睡美人山”。山体绵延,由南徐起至三分之一处,山势突降至地平面,而后又忽起,起伏之势远观,略似一人平躺岸边,故得此名。再佐以半真半假之传说,曰一美人思君,日日于岸边盼归而不得,后香卧于岸边,故成此山。心念之,无非一平常起伏之山,立于水色略有沉着之湖边,无甚奇美之意。再细听之,广播字间错处甚多,更觉兴味索然。正此时,忽闻广播通知游船大厅将表演民族舞,因贪恋湖风,并未即时下楼,稍憩时许,步入大厅,只见几位舞者手持一副字画,旁一位讲解员正在举行拍卖。细观字画,无非路边小摊临摹赝品,再观几位舞者,初见时傲气全无,竟有几分怯色。吾思之,概其舞者之骄傲未消使然。古语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念有朝一日,当其手持拍卖字画,仍能昂首挺胸之时,便是其成功之日,也是其不复称舞者之时。
船复归岸边已二小时有余。下船四观,方见不远处另有一山,谓西山。既来之,不上西山总觉不妥,故乘索道至半山,方知山上更是商业化颇丰,售票窗口已规划好游山路线,方下索道,走几重人工铺好之石阶,沿途尽是小道观寺庙,不知是自古流传至今还是人为。过几处石洞,见游览车站,便知前路无更多景点,乘车又至半山索道处,复乘索道下山,无甚余话。
此滇池之一日游,慕名而来,却未尽兴而归。总觉美则美矣,然言过其实,且商业化浓重,景点管理略为凌乱,甚至乘船广播介绍景点之词句不乏阙处。故出游首日便略觉遗憾。翌日已做好去往几十公里远处另一景之准备,曰石林。只得早憩,收拾心情,愿明日出发能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