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属于我的塔牌吗?怎么厚度不一致!最后拼命凝聚的一角怎么这么薄!”,看着属于自己的塔牌,神情恍惚的接着说道:“算了!还是赶紧离开吧,破塔这么小气,多一点灵力值都不肯给我,搞不好还会收回去,有总比没有好。”
走出生灵塔,辨识了一下方向,找到下山的方向后,摇摇晃晃地往那边走去。
此时郭教官那里,另一名芦花村的学生,正在诉说自己的情况:“郭教官,这是我的塔牌,嘿嘿,借助了精神属性妖核的帮助……”。
郭教官一听到精神属性妖核,神情露出一丝羡慕,道:“精神属性的妖核何其之少,你小子运气不错啊!我先看看你的灵力值是多少。”
一枚上好的精神属性晶核,往往都是有市无价,有价无市,即使品质差的,也远比其他属性晶核的价值要高。
郭教官接过塔牌一看,拍腿高兴一笑,然后奋笔疾书:“余三石,年龄十五,灵力值三百,土属性天赋:泥人兵!”
灵力值三百,消息瞬间就炸开了。人群议论声不断:“要知道,普遍觉醒出来的灵力值也就一百二左右,而且他的灵力值可能还不止三百!塔牌所显示出来的必然是真实情况,只多不少……”
一旁的冯教官听闻之后,满脸不可置信地跑了过来。其他领队也有人来询问消息的真假,同时还向余三石道贺。小伙伴们听到后也是羡慕不已,多出的灵力值,也就意味着要领先别人一大截!
每一点灵力值的产生,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修行不易。最能轻松涨灵力的方法,也就只有在觉醒的时候了。虽然吃天地灵物,灵丹妙药,也能涨灵力,但皆不易得!
郭教官与仅剩的几人还在等明元出来,正值中午,大部分人都去吃午饭了,而觉醒了的学生,也基本都回去修炼了,因为在生灵塔这儿是无法修炼的!
冯教官那边也觉醒完了,也和郭教官交换登记表相互比较过了,平均成绩是冯教官赢了,个别成绩的话,郭教官略胜一小筹。冯教官带着他的队伍神采奕奕地离开了。
郭教官嘴里叼着笔,跷着二郎腿。眯着眼看着人群说道:“你们看那个东倒西歪的小子是不是你们村的!”
寒、清、瑶、大壮四人闻言望去,良久发现一个在人群中摇摇欲倒,歪歪扭扭向着下山路口走去的少年。可不就是明元嘛!
众人走到少年面前后,发现其脸色苍白,双眼血红且无神,嘴角还挂着一丝干掉的血迹。四人都吓了一跳,七嘴八舌的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儿?明元只是面无表情的说自己没事,想赶紧回去休息一下!
然后在几人的帮助下,明元如愿回到了自己的床铺上,其实他在半路上就已经睡着了!!
明元一直睡到临近傍晚才醒来,发现一个人都没有,随后去了旁边的宿舍,竟然也没人!然后无奈的道:“我这是又被人遗忘了吗?算了,先看看自己觉醒的是什么属性。又有什么样的天赋技能呢?”。
回到自己床上,盘膝而坐。双手合十,心念一动,双手再左右一分,一枚塔牌凭空出现在两手之间。明元拿起巴掌大的塔牌,触之温润,上面浮现出许许多多的文字,竟是一些关于生灵塔和塔牌的使用方式与规则!
说是在任何生灵塔范围内,个人信息都会更新。不过所有操作,必须在生灵塔光幕内才能完成!无人地带的生灵塔被称为‘留言碑’,只有将塔牌放在‘留言碑’上,才能使用仅有的留言功能。
不过明元才懒得看呢,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觉醒的属性与天赋,心神联系塔牌,文字隐没不见,随即又再次出现!
精神属性塔牌署名:暂无(命名后不可更改)
灵力值:一百
寿元年:十五(六十天后十六)
天赋技能:截胡(技能值:一)
秘典:百分百殊途同归!(品质:极差,技能值:一)
本体属性:攻(良)、防(差)、术(极优)(截胡)
无属性粒度:九十八
塔币:一百
联系人:无
留言次数:十
排行榜:财富丙级
所属塔:云上塔!
明元看完后就傻眼了!“呃……截胡?是个什么鬼!百分百又是个啥!什么情况???”左手抱右手手肘,右手抚下巴。沉吟道:“我怎么有点看不懂啊!不是说刚觉醒是什么都没有的吗?难道我接盘啦?”!
一顿抓耳挠腮之后,决定找个人问问。
明元先是去了商业区西区的餐厅,发现偌大的厅内空空如也,一个人都没有。也就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还在开着,明元找上其中一家上前询问道:“那个,大叔我问一下,有没有什么渠道能够获取自己塔牌上的信息?”,正在店铺内准备菜品的大叔听到之后,一脸茫然,不知所问。一番交流后,大叔让明元去生灵塔查询!
临走前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有吃午饭。然后又问道:“大叔,什么时候才能吃晚饭呢?”
大叔朗声道:“快了,大家伙儿现在基本上都在准备食材,再过不久,就可以开锅做菜了。你要实在是饿的话,就只有去其他地方看看了。我们这儿都是到点才开始做菜。”
明元双手一摊,遗憾的道:“我没钱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换取食物?”
大叔嘿嘿一笑,道:“有啊,当然有!可以用塔币兑换,只要你有足够的塔币几乎可以做到任何事。”
明元闻言一喜,虽然不知道自己塔牌里的塔币是怎么来的!但既然现在自己的塔牌里,应该就是属于自己的。而且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字样,应该可以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决定前往‘绝一味’试试看。
明元既忐忑又兴奋还迫不及待的往‘绝一味’跑去,经过商业区后面的公园,穿过林荫大道,终于来到‘绝一味’阁楼处。
明元第一次来到这种宏伟壮丽,富丽堂皇的建筑下,怯生生地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