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他兢兢业业,克己复礼;做地方官时,他爱民如子,努力发展农桑和教育,他做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平平凡凡的事,但正是从这些平凡的事中显现了他的伟大。李世民懂得这些,他知道理解高士廉的价值,因此把他列入凌烟功臣里面。可是,现在他去世了。在李世民还没从悲痛中缓过来的时候,又传来一个消息,被他贬到商州的萧瑀也走了。虽然,萧瑀这个人跟他那帮元老手下合不来,但这人当年也是力挺自己的主力人物,功不可没!而且毕竟是多年的老部下了,怎么说二十多年来也是有感情的,虽然很生气他的做法,很生气他老在自己面前倚老卖老,可是突然就这么走了,让李世民心里还是很难受的。唉,又走了一个啊!李世民不禁想:是不是也快轮到我了!贞观二十二年六月,萧瑀病逝,享年七十四岁。就在李世民还在蹉跎感伤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打击马上接踵而来--房玄龄也离他而去了!房玄龄,我们在前面经常要提到他,他可是贞观时期标志性的人物,他的逝去预示着贞观之治的结束。房玄龄这一生,为大唐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不仅很早地就跟随着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更是出谋划策,立下大功。
而且房玄龄不像褚遂良那样,喜欢妒忌他人,恨不得把权势都揽到自己身上,而是做人很低调,做官的时候也很低调。他太明白树大招风的含义了,不仅对自己不利,对后代也不好!虽然他极力想推辞掉一些官职,可是李世民对他太信任了,总是不许!让我们看看老房身上那些闪耀的光环吧!在他去世前,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大司空、太子太傅、梁国公,爵位、实权那是在整个贞观时期一顶一地强!女儿给李世民做儿媳妇了,儿子则娶了著名的高阳公主,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啊!能和皇家攀上亲戚,还真不是一般大臣所能做到的!房玄龄受到的待遇,在整个贞观年间无出其右!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重的时候,李世民就担心不已,专门派了自己的御用医生去给治疗。据说,当时的李世民就跟自己亲人得病似的,每天紧张得不得了,御医一回来就忙着问病情恢复情况。
如果这天,房玄龄的病情好转了点,他就高兴得能多吃一碗饭;如果说病势又加重了,他就整天没精打采的,一直都没精神!可是不管再怎么治疗,那个时代毕竟不像现在医学那么发达,还能动手术!眼看房玄龄马上就要不行了,李世民也越来越担心,最后居然不知道怎么想到,把皇宫和房府之间的墙壁给凿开了,这样每天派人去探望也方便点。等到房玄龄病危的时候,李世民就自己顺着这个新凿开的墙壁跑了过来,和房玄龄道别。看着曾经神采奕奕的战友、部下,现在转眼是满头白发,步入死亡的边缘,李世民是痛哭不已,一直到最后房老爷子咽气了才离开。你说这种待遇一般大臣能有么!唯有房玄龄!房老爷子不仅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处理政务一流,在文化知识上也是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当时古人喜欢修史,风气蔚然,但记载历史时喜欢用大量夸耀之词,更喜欢记录很多荒诞的传说之事。房玄龄极力抵制这样的风气,他认为历史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地记录。他所著的《晋书》就参考了众多材料,记录了翔实的历史事件,并针对这些历史事件做出了自己中肯的评论,为后世的史家著史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此外,他还精通历法,并和当时著名的星学家李淳风合作,写了《天文》《律历》《五行》三书,让李世民是大加赞赏,后来被李世民编入自著的《御撰》中。这些是房老爷子在文化上的贡献,能被李世民所推崇尊敬的人可都不简单!在政治上,李世民也经常听取他的意见,而且几乎到言听计从的地步。有一次,李世民想提拔一个叫李纬的大臣,想让他做兵部尚书,就派人问问房玄龄的意见。房老爷子也很逗,一般说来这种事他是不随便表态的,可是自己老大非要问,没办法,他只说了一句话:"李纬喜欢梳理胡须!"李世民派去的使者不懂什么意思,还不住地埋怨房玄龄,怎么也不给个实在话,这让他怎么回去复命。李世民听了使者的话后,立刻明白了房玄龄所说话的含义,没事喜欢梳理胡须,说明这个人注重表面现象,喜欢做表面文章,不适合兵部这种重要的国家单位。
于是,李世民就更改了主意,让李纬去做洛州刺史!房玄龄临死的最后也没忘记国事,本来征讨高丽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同意,可是耐不住李世民执意要这么干,最后也没得到什么好成果,反而劳民伤财、平白消耗国力。最可怕的是李世民又在想组织第二次征讨高丽的军事行动!又要开始劳民伤财了,对国家正常发展极为不利。可是晚年时期的李世民变得猜疑颇重,大臣们也都人人自危,没人敢再劝谏。房玄龄临死的时候,给李世民留了份报告,写得很长,主要内容就是劝谏李世民,让他不要走隋朝杨广的老路子,别再伐高丽了。
希望李世民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要再闹脾气,听不进去人们的劝说,吓得现在满朝文武没人敢说话了,这样不好!反正我已经是快死的老头子了,也不怕死了,所以想在临终时候向陛下进最后一次言:别再伐高丽了,还是想着怎么发展自己国家吧!这句话憋了很久了,现在总算说出来了,希望皇帝陛下能接受我的意见!从头到尾,没有提到一句家里的事或让李世民看在昔日情分上好好对待自己孩子什么的,一句也没提到。李世民看后是欷歔不已,感叹道:房玄龄衰微至此,尚在心忧国事啊!房玄龄终年七十岁!萧瑀和房玄龄这对老冤家,前后不到一个月先后去世,让我们看来两人真的很有缘分!可是,两人死后所受到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别。萧瑀死后,李世民虽然也悲伤但还没到痛哭流涕的地步,最后也只是让太子李治代表自己去吊孝;而房玄龄死后,李世民竟然宣布罢朝三日,而且还允许房玄龄葬于自己专用的昭陵,陪葬物品都是皇室专用的,这规格可是极高了,萧瑀是拍马都赶不上。
萧瑀一直把房玄龄当做自己的对手冤家,可是房玄龄却没有把他当做政治对手来看待,从未处心积虑地算计过他,而是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萧瑀自认为自己地位高,资格老,看着房玄龄受重用心里就非常不服气,但他不想在工作成绩上胜人一筹,反而老在背后打小报告说别人的不是。从最后两人截然不同的待遇来看,是非自有人来评论,公道自在人心!估计直到死,萧瑀也没想明白自己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他不明白自己是一直活在一种幼稚中。
他疾恶如仇,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对手,他丢了尚书左仆射,丢了其他官职,最后也丢掉了自己!他不明白,很不明白!就在李世民还没从房玄龄的去世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时候,老天爷又贪婪地夺走了一位凌烟功臣的生命,他就是大唐一代军神--李靖!对李靖我们没必要再重复他的功绩了,只是大概罗列下他最大的四次军功,每次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成败可以影响到历史的发展。第一次,大破地方割据势力萧铣,并擒萧铣到长安。第二次,大破丹阳宋政权,擒辅公祐到长安。第三次,贞观初年,大破东突厥,解除大唐北方威胁。第四次,破吐谷浑,逼死其大王,另立傀儡政权。这只是李靖一生中四次规模最大的战争,前两次关乎全国的统一,后两次关乎国家安全和对外利益。另外,李靖还对我国岭南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唐能顺利地平定南方,逼迫两广云贵的割据势力投降大唐,与李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李世民对李靖是信任有加,很放心他统领军队。
而李靖这人也比较谦逊,不多说话,为人和善,李世民对他的忠心和品格还是很赞赏的。曾有人诬告李靖要谋反,结果很不幸的是,此人当即就被李世民抓进了大牢!当李世民出征高丽的前夕,曾去李靖家里探望,并说道:"你南平吴越,北打突厥,西破吐谷浑,只有东面的高丽还不服气,你想不想去试试?"当时的李靖已经七十多岁了,本来身体就不行了,身体还病恹恹的,可是一听这话,当即就来了精神,马上说道:"陛下,只要你让我去,我的病马上就好!"这就是军人,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国家,一听打仗就兴奋得嗷嗷叫;一听有仗打,浑身的血液就沸腾,烧得他们坐卧不安!可是李世民看着李靖太老了,不忍心让他再劳累奔波,就没让他去。李靖去世后,也被陪葬在昭陵(和房玄龄一样),而且李世民还组织了一个哀乐班子,让他们奏着哀乐送李靖到昭陵!一代功臣就这样走了,走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可是,李世民的心却凉得透底。看着李靖的送灵队伍,他仿佛看到的是自己,也许自己死后也是如此吧!怅然若失的李世民突然有种不好的念头,大家都走了,下一个就要轮到自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