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死了,李治未来的皇帝的宝座更稳当了,最起码李世民会这么认为!其实李世民对这个性情温和、天赋不高的儿子很不满意,觉得这家伙有点太懦弱了,怕他以后缺少政治手腕,驾驭不了手下。可是,为了避免兄弟残杀事件再度发生,李世民最后还是放弃了李泰。可是,在一开始刚立李治的时候,李世民怎么看这个儿子怎么不顺眼,还真是怎么看李治都不怎么欢喜!李世民心里不住地哀嚎着:"他也太不像我了吧!"此时的李世民又不经意地想起三儿子--李恪!李恪能文能武,而且性格英明果断,在很多方面与李世民都很像,所以李世民一度想把李治废掉改立李恪。但李恪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他妈是隋炀帝的女儿,是庶出。
但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这帮人是不可能支持他的,一旦李恪即位,那杨氏可就是太后了,这帮人可都是推翻杨广的功臣,谁没个过失什么的,被李恪抓住小辫子,跟随自己的一代功臣可能都要遭殃,或许还有可能发生更可怕的事情,那可真的玩完了!更别说长孙无忌有自己的亲外甥,因此,当李世民有废掉李治的意图时,立即遭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强烈抵制,而且一再强调"王朝需要稳定,而储君的稳定又是其中的关键"!威胁之意已经很明显了。李世民不得不承认,到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够再在储君选立上三心二意了。"大局已定啊!"李世民无不感叹道!此时的李世民颇有当年刘邦想改立太子的感触,也许就算是至尊帝王有时候也有太多的无奈吧!既然下定决心了,李世民也不是一个拖拖拉拉的人,他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进行补救,其实就是要好好教育,而且李世民要亲自教育,他要为大唐好好培养一位接班人!在尽量克服李治弱点的同时,李世民也尽量为他做好各种准备,以便在将来顺利即位。
在李治被册立为太子的第四天,李世民就为他选定了一套极为强大的东宫僚属班子: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李世勣为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率,李大亮为右卫率,于志宁和马周为太子左庶子,苏瑁和高季辅为太子右庶子,张行成为太子少詹事,褚遂良为太子宾客。从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阵营强大的团队,史书记载道:"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这些人中,不仅有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这样的功勋元老,还有当时正当壮年的政治中坚人物;有军事良才,也有经史文士。最重要的是这帮人都是在朝中掌握实权的人物,大多跟李世民出生入死、辅佐他开创"贞观之治"。而且这批人当中还有一些是李承乾和李泰的部属,这两部分人加入这个集团,可以说在相当大程度上缓和了对李治的敌意。本来这帮人以为跟着他俩混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但最终发现自己站错了队,李治被立为太子后,他们认为跟的人最后倒台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没了,而李世民让他们做李治的幕僚,正是给他们一个出路!把人逼到死路上,他们就会用鱼死网破的死招。
但是留出路,并且是一条比以前更光明的出路,大部分人会缴械投降!当然对李治是恨之入骨,虽然大家都不敢表示出来!这就是李世民的政治手腕!要不我们怎么说李世民政治手腕高呢,这么一来,把李承乾、李泰集团分化、拉拢,减少了以后的政治摩擦,有利于将来的政局的稳定。李世民对这帮人可是寄予厚望,当然这帮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大家现在都被绑在了李治这辆战车上,更加用心地为他保驾护航。等到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勣等人转身一变成为了朝政的核心人物,而年轻皇帝必然要更倚重于他们,那权势可不是一点的增长啊!最主要的是,李世民还希望自己的政策能延续下去,选择了李治选择了长孙无忌他们,就等于是选择了自己的贞观之治的政策,这样对大唐来说能走得更远!李世民为了让李治尽快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接班人,那可真是煞费苦心,倾尽了自己最后几乎所有的精力。在教育方法上,他吸取以往的教训,同时也是为了尽快出效果,他改变了过去由饱学之士担任太子老师,讲授四书五经内容的教育方法,而是采取了所谓的"遇物必有诲喻"--从日常生活以及身边的万事万物中借题发挥来教育李治。
比如说看见李治在吃饭,李世民就说:"你要知道粮食种植的艰难,只有不破坏农时,你才能经常有饭吃。"看见李治坐在小船上游玩,他就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老百姓就是水,君主就如同舟一样!"看到李治在骑马,他就说:"你只有知道不尽其力,才能常有马可骑。"当两人在树下乘凉休息的时候,他就说:"木要以墨绳为准才能正直,一个君主只有能够接受劝谏才会圣明!"这些以生活实物进行的教育,简直就是活脱脱的素质教育,而对李治来说,父亲的谆谆教导他总是毕恭毕敬地表示接受,而且一再表示自己铭记于心,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同时,李世民亲自总结自己当皇帝的经验教训,写成了一本书叫《帝范》,让李治每天没事的时候多看看。我们一看这书名就明白,这是一本教人怎么做个好皇帝的手册,里面内容包括什么"求贤"、"纳谏"、"去谗"、"崇俭"、"赏罚"等,典型的一本指导手册。除了这些训诲以外,李世民还要利用每一个机会,让李治参加各种会议讨论军国大政,在实践中增长其政治才能。
每次朝政会议上,各个属官汇报完事情后,李世民总是让李治自己提出意见,让他陈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或者让他评价下属处理的方法可行否等,这样长时间下来,李治很快具备了初步的政治才能。随着在李世民身体越来越差的时候,他甚至下令让李治监国,给予他越来越多的独立处理政务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一方面更能锻炼李治的才能,另一方面频繁地出现在这种场合,也是为了给李治即位做铺垫,不至于引起政治上的不稳定。李治在老爹如此悉心的教导下进步还是很快的,最起码积累了很多政治才能经验,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不问世事,对政治那么陌生。对此,李世民感到很宽慰,自己的辛苦怎么说也没有白费!李治本来性格就比较平和,一向对他人比较宽仁,他也知道自己正是因此才被立为太子的,于是更加努力地显示自己这份难得的天性。对待那些大臣,他从不像李泰那样狂妄得目中无人,而是敬重有加。为了表示对老师高士廉的敬重,李治请他到自己的卧室教导自己。
后来,又让人为其专门设立了座位,在当时,这一般的大臣哪有这样的殊荣。太子的卧室岂是一般人能随便进的,能进去的都是为了表示尊重。高士廉竭力推辞这样的待遇,心理上对李治很是感激不已。对那两位已经失败的老哥,他也表示了发自内心的关怀。有一次,李治向李世民请求优待两位老哥,觉得两人衣服少,吃不好,穿不暖的,希望老爹在待遇上对两人有所提高!李世民很是感动,他怕的就是兄弟相残,一看李治这么仁孝,对两个哥哥这么好,果然当时自己没看错啊,立他没白立!于是,很爽快地批准了李治的请求。李治天性温和,从小到大的经历都没有让他对皇位产生过什么过激的想法,毕竟两个哥哥在前面压着,因此跟父亲相处时比较融洽,对待父亲也是竭力侍奉,以尽孝道。因此,他让李世民很是安心、平和的就是,和李治在一起,没有像和承乾那样猜疑隔膜,也没有像李泰那样的虚伪势力。
而李治自从被立为太子后,不像以前难得见老爹一面,父子两人相处的时间也多了,感情也更加深厚了!李世民不仅调教李治如何做好一个皇帝,更不惜为他重新安排朝廷,把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支持他的大臣都安排在重要的实权位置,还把与李治不合拍的人清除出朝政,甚至不惜杀掉自己昔日的手下(像张亮),全力为李治组建帝位交接班子,确保大唐政权在自己手里能平稳过渡。年迈的李世民拖着病躯把内外朝政想了又想,安排了再安排,生怕因为一点疏忽而坏了大事。他不由得又把脑中的人物过了一遍,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忠诚而没有野心;褚遂良清正廉明,也是可以放心的......突然他想起来,李治在军队中没有威望,他从没在军队待过或任过职,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威胁,这可如何是好?这时他脑中浮现出一个人来,他就是李世勣。
李世勣在军中威望甚高,对外战争也是百战百胜,无人能比,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绝对忠诚,但他也会对李治忠诚么?李世民不由得怀疑起来,如果他能忠于李治,那儿子的位置就更加巩固了,军队问题也就解决了;可是如果他在自己死后对儿子有二心或者李治驾驭不了他的话,那可是后患无穷啊!李世民想到这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想了又想,说实话他真的不愿意再杀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了,从心理上就很难接受,张亮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后,李世民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一天,他把李治叫到床前,对他说道:"记着有一个人对你很重要很重要,我现在要把他贬到外地任职,如果他二话没说马上去赴任,我死后你马上把他召回来,让他做宰相,这样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忠心不已;如果他观望犹豫,没有马上去赴任,我就替你杀了他,免除后患!"李治很慎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说完,李世民即刻下令,把李世勣贬往西北一个偏僻的地方做都智。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李世勣真的很懂帝王心术,以前的坎坷经历,锻炼了他这副能伸能屈的品性。
接到命令后,他二话没说连家都没回,带几个仆人就走马上任去了。如果换成侯君集那样脾气的,肯定又要撞冤叫屈,哭天喊地地要找李世民问个清楚了!李世勣就是李世勣,懂得进退,深得为官之道!现在李世民总算是又长出了一口气,看来儿子的位置基本上没多大问题了。虽然李世民还是放心不下,担心的地方还很多,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生子如狼,犹恐如羊。"总觉得李治的懦弱温和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合做皇帝。李世民又不由得感叹:"这家伙怎么哪都不像自己啊!"不对,李世民突然想起儿子在好色方面可是跟自己很像啊!李世民不由得又担心起来,生怕自己不在后,儿子喜欢上某个身份低贱的女子,还生下子女,这不仅坏了皇室的血统,甚至严重起来会扰乱朝政!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可怕,下令手下为太子挑选众多良家美女充实到东宫,这样太子就不会胡搞乱搞了吧!没想到这时的李治还正经起来,一口回绝了父亲的好心,李世民总算松了一口气,看来儿子没自己想的那么好色!可惜,李世民没想到,自己儿子最后还是在情色上落入毂中,李世民处心积虑、以毕生智慧来为李治未来所做的安排,全在一个女人手里成为泡影。这就是所谓的造化弄人吧!这个女人,就是早已被李世民遗忘了的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