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侯君集的目光,我们可以打量一下他的对手。侯君集将要攻打的高昌国,地处西域。西域,处在中西交通要道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在这里。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在南宋以前,陆路可以说是中原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我国的一些特产,像丝绸、瓷器什么的,都是经由丝绸之路运往中亚,再通过阿拉伯人运往欧洲。当然,通过这条路,很多不是本土所产的物品被输入到中原,比如苜蓿、哈密瓜等。丝绸之路,像一条大动脉,将大唐的血液输入到外界,也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前往大唐。西域北面与强大的游牧部落接壤,南邻青藏高原,它的地缘军事位置也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在面对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时,都不能忽视这里!早在西汉时期,为了抵抗匈奴的南下侵扰,汉王朝就大力实行"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经营西域。汉宣帝神爵二年,汉王朝设立西域督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辖区。西汉末年,大汉王朝衰弱,中原烽烟四起,匈奴卷土重来,到东汉初年,他们再次完全控制了西域。通过西域,匈奴可以直接进攻河西走廊,严重威胁着关中地区的安全。
因此,对于一个定都在关中的王朝,要想保证自己首都地区的安全,必须保证河西不能失去,而要想保证河西的安全,就必须控制西域。西域对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个无法忽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而高昌,处在河西走廊与西域交接处,控制了西域出入中原的要道。从西域过来的人,不管是商队还是政府公干都要经过高昌,高昌控制了这么重要的商道,只靠征税,他们就富足得很!因为离中原王朝最近,高昌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到隋代的时候,高昌已经是西域汉族文化的中心所在。高昌实行和内地一样的郡县制,分为四郡,二十一个县。从中央到地方都实行和中原一样的官职和政治制度。同时,高昌的政权掌握在王族麴氏和张、马、索、阴、氾等豪门大族手中。中原王朝要经营西域,高昌是首当其冲的目标,因此,从隋代以来,高昌就注重和中原王朝搞好关系,以免惹来灭国之祸。大业三年,607年,高昌遣使朝贡。大业五年,609年,高昌王麴伯雅亲自到张掖拜见隋炀帝,同时表示愿意接受隋帝国的统治,甘当臣下。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高昌还参加了隋炀帝后来征讨高丽的军事行动。
隋末大乱,整个中原和西域都失去了交流,大家都忙着争夺帝位,西域很快就臣服在西突厥的统治下。唐朝初年,唐朝因为实力偏弱,不愿引起突厥汗国的反感,与西域交往并不密切。但大唐的统治者明白西域的重要,更明白高昌的重要,因此,唐朝唯独与高昌保持了非常亲近的关系。而高昌也在大唐的支持下,傲立于沙漠诸国之中。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高昌王麴伯雅去世,新王麴文泰专门派遣使者向李渊报哀,唐高祖则派河州刺史朱惠前往吊丧。此后双方交流不断,此时的高昌还对大唐十分忠顺。慢慢地,高昌就成了大唐在西域的代理人和耳目,这边"西域诸国所有动静,全被奏报给大唐"!而西域国家不管是想跟大唐做生意还是想交流,也必须经过高昌,这下子,高昌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强盛,来往的不管什么国家都得看自己的脸色,这让高昌得意了好一阵子!贞观四年,麴文泰来长安观光访问,这次还带着他的老婆。最后李世民下令赐姓给他老婆为李,收为宗室,封常乐公主。可见当时大唐和高昌的关系不一般!高昌国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这个国家特别好佛,从国王到下层百姓全都信佛。
而我国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当时就坐落在这个国家里。据史书记载,高昌城三万多居民中,居然有三千多人是和尚!十比一的比例,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我们也能想象当时高昌城中香烟缭绕的佛事盛况!据说唐僧,也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玄奘,当他从长安混出来,想去西天取经的时候路过高昌国,一路上吃尽苦头的他在这里遇上了好运气。他碰上了佛教狂热者、高昌国王麴文泰。麴文泰带着老婆、儿子、大臣们出宫来迎接这位高僧,据说还拿自己的脊背当台阶,为的就是让唐僧给大家讲经!或许是真的被感动了,玄奘使出自己平生的本领,讲得很是精彩,让高昌人回味无穷!最后麴文泰下令,要咱们的玄奘法师永远留在高昌国,给他当护国大法师,没事讲经给他们听。唐僧当时就蒙了,一心要去西天取得真经的他,意志力那叫一个坚定,怎会半途而废呢!再说要定居也不在你这个国家啊,大好的长安咱不住,非跑你这沙漠边上住!玄奘很是苦恼,再怎么说他就一个人,干不过人家整个国家,即使这个国家很小。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绝食,以死相逼!"你不放我走,我就死给你看!"反正你最后也别想得到我的人!玄奘这招可真够狠,硬是靠摧残自己震慑住了敌人。几天后,唐僧奄奄一息,已经是半死不活了!麴文泰听后吓了一跳,这人也太傻了吧!同时也为玄奘的诚心而感动!算了,放他走吧!最后麴文泰给玄奘颁发了通行证,还送给他一些路费,让他好好保重,同时还恳请他在取得"真经"之后,再在这里住个三年五载的,继续给他们讲经!玄奘当时只想跑,哪还顾得上什么诺言,满口答应!麴文泰更高兴了,为了进一步拉近双方的关系,这位高昌王居然决定和玄奘拜把子,结成异姓兄弟,同时声称自己的江山也有玄奘的一半!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西游记》里,作者安排着唐僧和李世民拜了把子,在历史上是假的,可没想到唐僧还真跟一个国王拜了把子!可惜的是,十八年后,当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再次经过这里,高昌国早被大唐给灭了。不知道此时的唐僧作何感想。会不会想到那个用背脊给自己当台阶,使出强硬的手段想要扣留自己,最后被自己的诚意感动,以君王之尊和一个僧人结拜的麴文泰。岁月没有给他们再次相聚的机会。
城池依旧,物是人非!高昌和大唐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多少年,随着大唐实力的急剧扩张,对西域也由原来的消极转向积极。贞观六年(632年),是大唐与西域关系发生转折的重要一年。随着大唐北方战事的结束,东突厥战败,大唐可以腾出手来全力经营西域。大唐需要把西域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通过高昌间接地去影响。那时的西域受西突厥控制,在李世民时期,西突厥虽然没有受到大唐的进攻,但也是内乱不断,各大部落没事就互相大打出手,争夺人口和草场。这一年,李世民觉得自己底气很足了,突然改变以往在突厥内战中严守中立的立场,开始全面支持西突厥的泥孰可汗,明确表达了大唐的倾向。同时,李世民还撇开高昌,与西域的焉耆国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关系。这一切都表明,大唐有能力向西域进军,对西域政局施加影响了!对高昌来说,这一年绝对不平静,大唐突然想撇开自己,这怎么行!大唐与焉耆国的交往,使高昌从此不再能垄断西域与大唐之间的贸易往来。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啊。高昌突然丧失了自己以往独特的地位和优越感!这时的高昌并没有想着怎么修复双边关系,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分成,而是开始对大唐产生怨恨。
对焉耆国,高昌更是表现出赤裸裸的妒忌!从此,高昌仗着自己实力强横,经常派兵侵袭焉耆,掠夺一番后扬长而去,临走还扬言:"让你们敢投靠大唐!"对大唐,高昌也没客气,高昌经常扣留过往的汉族商人,劫掠财货。这是赤裸裸的挑衅,高昌,已经成了大唐控制西域的绊脚石,阻碍了丝绸之路上贸易的正常往来,这一切岂能让李世民容忍!我们中原王朝是一个很讲究面子的国家,在当时,国势如日中天,在少数民族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李世民,是不会容忍高昌一直猖狂,进而损害自己颜面的。李世民想要收拾高昌,但是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高昌离长安太远,中间还间隔着号称死亡之海的沙漠。而高昌也正是仗着这个条件,才敢如此胆大妄为,他们认为,在沙漠中是无法进行大规模行军的。总不会飞过来吧!当初,在玄奘离开高昌的第二年,麴文泰不知怎么突然想去长安看看,可能是玄奘给他的感触太大了吧!整天和大唐打交道,他还没见过真正的大唐帝国风貌。而正是这次旅行,让他吃尽了苦头,更让他感受到了内地与高昌距离的遥远和艰难险阻。
所以,当他不满大唐做法,公开对抗大唐的时候,一点也没感到害怕,在他的认识里,大唐能量再大也丝毫影响不到高昌!"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哉!"麴文泰一边喷着口水一边对大唐使者喊道!这句话很好理解,你是家里的猫,我是洞里的老鼠,我们各干各的事情,你也别来管我,这样大家不也是很快活!言外之意就是,你大唐再厉害,但也管不着我!可惜,麴文泰怎么也没想到,李世民这只"猫"和其他猫是不一样的,听到这只"老鼠"猖狂的话,李世民勃然大怒!他本来是不想出兵的,毕竟他是位马背上的皇帝,深知距离目标太远,可是这场仗看来是不得不打了!高昌的做法,往大了说,已经严重触犯了大唐王朝的利益,西域不容有失,丝绸之路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往小了说,这厮太可恨了,这样侮辱人!最重要的是,在高昌的背后还显露出西突厥的影子。与大唐所支持的泥孰相对立的是乙毗咄陆可汗。这两人一东一西,控制着整个西突厥。这时,这位老大一看高昌跟大唐闹矛盾,乐得两手都拍不到一块儿了!于是,乙毗咄陆可汗与麴文泰有了共同的敌人,两人一拍即合。首先就把大唐支持的焉耆国给灭了,先来个下马威!高昌早就看焉耆不爽了,早就想把它灭了,现在有了突厥人的支持,当然不会错过机会!麴文泰想:"反正你大唐也打不着我,我还怕你做啥!"再加上西突厥吹嘘自己多强多猛,当年大唐见了他们是扭头就跑等,让麴文泰很放心地欺负着西域其他国家,俨然自己成了西域老大!不久,乙毗咄陆可汗和高昌联合东进,阴袭大唐新设立的伊州,严重威胁到刚刚进入西域边缘的大唐势力。西突厥也不愿意丧失西域这个重要的战略区域。李世民他们岂会让西突厥如意,现在的大唐早就不再是当初的大唐了,对于突厥这个多年的老对手,大唐已经是胸有成竹,借此机会教训下西突厥也好,省得它的手伸得过长!而且,李世民始终都是把突厥当成是自己平生最大的敌人,一定要想办法遏制突厥人的实力!大唐高层很快统一了意见,就两个字,"出兵!"贞观十四年,大唐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又快速地运转起来,兵员、粮草、马匹等各种战争物资全速运往河西。对于军队统帅,李世民钟意的是侯君集,虽然他从来没有独立领兵出征过,但在大唐这几年的对外战争中,他总是以副手的身份出现,而且表现优秀,对外作战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侯君集正当壮年时期,年富力强,而且他的作战风格胆大犀利,敢作敢为,这样可以有效震慑住西域诸国,让它们见识下大唐军队的威力,不敢再产生反抗之心。就这样,侯君集走马上任,他暂时摆脱了对李承乾的失望和苦闷。